遂潼川渝毗鄰地區一體化發展先行區獲批 對成渝地區中部崛起形成...

2021-01-19 鳳凰網房產

來源: 重慶日報

近日,四川省人民政府、重慶市人民政府正式批覆,同意設立遂潼川渝毗鄰地區一體化發展先行區。未來,其將在基礎設施、產業發展、協同創新、生態保護、公共服務、體制機制一體化等方面先行先試、示範帶動,對成渝地區中部崛起形成重要支撐。

自中央作出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重大戰略部署以來,按照重慶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潼南區積極加強與四川遂寧交流合作,共同成立遂潼一體化發展領導小組及8個專項工作組,籤訂遂潼一體化發展「1+N」合作框架協議,將遂潼川渝毗鄰地區一體化發展先行區平臺建設作為遂潼兩地的大事要事合力推進。

據了解,兩地共同編制了《遂潼川渝毗鄰地區一體化發展先行區總體方案》,共同建立了遂潼一體化發展規劃體系,初步編制形成《遂潼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同步啟動國土空間、產業發展等專項規劃編制。同時,在共推基礎設施、共興優勢產業、共抓科技創新、共治生態環境、共享公共服務等方面,雙方開展了卓有成效的合作,取得了良好成效。

「此次遂潼川渝毗鄰地區一體化發展先行區獲批,將為兩地進一步加強合作打下堅實的基礎。」潼南區發改委一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兩地將按照「先行區總體方案」,進一步加強協同合作。

在推進基礎設施一體化方面。加快推進渝遂高速公路(銅梁-潼南段)、遂潼大道、潼安大道、遂潼沿江通道等前期工作,力爭年內啟動建設。加快建設遂潼快捷通道,推動雙江特大橋、米心特大橋開工建設;加快涪江幹流梯級渠化雙江航電樞紐工程建設,加快推進潼南港前期工作;加快開通古溪-蓬南等跨省鎮際公交,推動實現兩地公交「一卡通」。

在推進產業發展一體化方面。啟動遂潼涪江創新產業園區建設,儘快明確選址、範圍及產業布局;推進渝遂綿優質蔬菜生產帶、遂潼天然氣產業園前期工作,加快探索成本共擔、利益共享的建設模式;推進文旅融合發展,共同舉辦國際檸檬節、菜花節、燈飾博覽會等重大節會活動,互相推介優質產業和產品;整合兩地旅遊資源,共同打造「紅色文化遊」「涪江風情遊」「名勝古蹟遊」「美麗鄉村遊」等精品旅遊線路。

在推進協同創新一體化方面。深化與兩江新區、天府新區等國家級發展平臺協同聯動,探索總部、研發在重慶成都,生產基地、轉化、中間配套在遂寧潼南的協同發展模式;開展「產學研用」區域協同創新,共同開展高層次、緊缺型創新創業人才培養和交流,建立統一互認的人才評價和行業管理政策,共建科技特派員團隊,聯合舉辦遂潼創新創業大賽,推進大型科學儀器共享共用,力爭增加10臺(套)以上,促進技術、人才、產業集聚。

在推進生態保護一體化方面。建立健全涪江、瓊江流域聯合「河長制」,積極開展聯合巡河,加大小流域汙染防治力度,加強城鄉重點汙染源監控、飲用水水源地保護和監管、農業農村面源汙染等綜合防治;共同實施細顆粒物(PM2.5)和臭氧濃度「雙控雙減」,建立固定源、移動源、面源精細化排放清單管理制度,協同開展區域重點汙染物治理和重汙染天氣應急行動,切實改善區域空氣品質;全面運行危險廢物轉移電子聯單,聯合打擊危險廢物非法跨界轉移、傾倒等違法犯罪活動。

在推進公共服務一體化方面。推動集團化辦學,共同打造遂潼教育一體化發展改革試驗區;推動兩地醫院建立遠程醫療、雙向轉診、人才培養、業務交流等合作機制,實現醫學檢查檢驗結果互認;推動兩地應急管理跨區域聯動,組織1—2次跨區域安全事件應急演練;建立完善社會治安一體化治理機制,協同加強治安形勢研判預警、排查化解風險隱患、加強交界區域治安防控、應對跨區域重大事件等;探索共建新型智慧城市,推進遂潼銅文化旅遊「一碼通」、公共圖書館「一卡通」;共建紅色場館聯盟,加強兩地紅色資源宣傳推介;持續推進兩地社保關係異地轉移接續、醫保互通互認和公積金互認互貸等。

在推進體制機制一體化方面。探索成本共擔、利益共享的合作共建模式,率先在遂潼涪江創新產業園區探索「存量不動+增量分成」模式,對新設企業形成的稅收地方收入部分實行跨地區分享,分享比例按照招商引資協議商定;共同組建遂潼涪江創新產業園區實體組織結構和投資發展公司,按照市場化運作模式,按比例注入開發建設資本金,統籌用於區域內重大項目和重大平臺建設;建立地區利益糾紛協調機制,通過召開領導小組會議、一體化發展聯席會議、工作推進會等形式協調地方利益衝突。

相關焦點

  • 遂寧、潼南深度「抱團」這個川渝一體化發展先行區獲批設立
    編者按:一年前,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六次會議明確提出,要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在西部形成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增長極。去年10月1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又提出,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要「打造帶動全國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增長極和新的動力源」。中央有部署,地方有行動。
  • 成渝之間將誕生一座「特區」
    成渝之間將誕生一座「特區」  ——展望遂潼川渝毗鄰地區一體化發展先行區之一  編者按  2020年12月30日,遂潼川渝毗鄰地區一體化發展先行區獲批設立,明確規劃範圍為遂寧市和潼南區全域。遂潼川渝毗鄰地區一體化發展先行區的設立對遂寧意味著什麼?
  • ...精神和省委十一屆七次全會決策部署在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中...
    (四)深刻領會實現成渝地區中部崛起的戰略意義。省委十一屆七次全會堅持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為戰略引領,以「一幹多支」發展戰略為重要支撐,立足四川區域發展實際,提出實施成渝地區中部崛起、南翼跨越、北翼振興的發展戰略。這一發展戰略,體現了省委對區域發展規律的深刻認識和準確把握,必將推動重點區域協同發展加快成勢,形成川渝互動、極核帶動、幹支聯動新局面。
  • 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大事記
    六月份6月9日-11日國家發展改革委推進城鎮化辦公室綜合組組長、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規劃綱要起草組副組長吳越濤率隊到川渝開展調研。6月12日重慶市委編辦批覆重慶市綜合經濟研究院增設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研究中心。6月17日遂潼川渝毗鄰地區一體化發展先行區規劃建設啟動會在潼南召開。
  • 爭當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排頭兵 奮力推動船山「雙區」建設落地...
    市委提出勇擔中部崛起的歷史使命,同時賦予船山建設川渝毗鄰地區一體化發展先行示範區、打造東西部產業協作示範區的「雙區」奮鬥目標。當前,境外疫情持續蔓延,國內疫情反彈風險依然存在,不穩定性、不確定性因素較多,我們正處於機遇和挑戰並存的關鍵時期。
  • 「雙城開篇:唱好雙城記下好先手棋」省人大代表夏海榮:建設川渝...
    夏海榮在接受四川新聞網記者採訪時表示,此次遂寧代表團提交的集體建議《關於走出塌陷困局,實施中部崛起,加快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建議》中指出,由於歷史原因,「成都經濟圈+重慶經濟圈」兩圈兩核的模式,導致區域中部地區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帶動輻射不足,中部城市(川渝毗鄰地區)經濟和人口集聚能力不斷弱化。
  • 解讀川渝合作兩大「新區」 合作力度更大、為雙城經濟圈一體化推進...
    封面新聞見習記者 譚鈺欣去年底今年初,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迎來「一體化」發展新動向。2020年12月30日,重慶市人民政府、四川省人民政府共同發布《關於同意設立遂潼川渝毗鄰地區一體化發展先行區的批覆》。四天後的2021年1月4日,川渝政府再度聯手,共同發出同意設立川渝高竹新區的批覆。
  • 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1123」交通圈2025年基本形成
    四川新聞網成都3月18日訊(記者 戴璐嶺)3月17日,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四川重慶黨政聯席會議第一次會議以視頻會議形式召開,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六次會議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和關於統籌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緊緊圍繞黨中央確定的戰略目標和重點工作研究貫徹落實措施,務實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開好局
  • 川渝「一盤棋」 跑出「加速度」——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一周年記
    這則不太「起眼」的消息引爆了成渝網友的朋友圈,被戲稱為「寬洪大量」組合。2019年,成渝地區實現GDP近7萬億元,是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和京津冀三大增長極之後,中國又一個大的區域經濟體。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的全球風雲變幻,我國提出「加快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
  • 縣區長專訪 | 如何建設全省川渝毗鄰地區縣域經濟發展先進縣區...
    縣區長專訪 | 如何建設全省川渝毗鄰地區縣域經濟發展先進縣區!「十四五」東興區將主動融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加快建設全省川渝毗鄰地區縣域經濟發展先進縣區,加快建設全省經濟強區、內江全域開放門戶和城市經濟高質量發展先行區。那麼,東興區將如何實現一系列「十四五」規劃,記者對東興區委書記進行了專訪,一起來看看。
  • 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毗鄰區縣開行首條跨省城際公交線路
    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毗鄰區縣開行首條跨省城際公交線路 2020-04-23 19:43:06王鵬 攝   中新網遂寧4月23日電 (王鵬)重慶潼南與四川遂寧之間23日下午開行跨省城際公交線路,這是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毗鄰區縣開行的首條跨省城際公交線路,也是西部首條跨省城際公交線路。圖為跨省公交停靠站點。
  • ...熱議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成渝「東西對進」 中間區域如何崛起
    5月6日,成都東部新區掛牌成立;短短3天後,重慶明確將渝西地區12個區擴展為主城新區。人們更多關注這些消息對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全局性意義。在全國兩會上,不少川渝兩地全國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進一步點出這背後蘊藏的一場巨大變革——成渝「東西對進」,將進一步重塑兩地中間區域的產業經濟地理。一度被稱為「中部塌陷」的中間區域,能否藉此實現崛起?又該如何抓住機會?
  • 川渝聯姻打造區域協作樣板——川渝高竹新區蓄勢待發
    首先回顧一下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位於長江上遊,地處四川盆地,東鄰湘鄂、西通青藏、南連雲貴、北接陝甘,是我國西部地區發展水平最高、發展潛力較大的城鎮化區域,是實施長江經濟帶和一帶一路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
  • 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施工圖」
    ,與成都高新區建立「雙區聯動」合作機制,在全市率先互發川渝地區第一張異地營業執照。王珏表示,下一步,川渝兩省市將以共建川渝自貿試驗區協同開放示範區為重點,聚焦制度創新、複製推廣、聯動試驗等共同打造內陸改革開放新高地;以建設「一帶一路」進出口商品集散中心為抓手,全面深化川渝開放型經濟發展協作,推動形成成渝一體化的區域大市場,積極融入國內國際經濟雙循環;以打造富有巴蜀特色的國際消費目的地為目標,積極與國際規則接軌,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增強城市吸引力和營商環境,推動城市開放型經濟發展
  • 積極融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 萬州唱好一體化發展「大戲」
    新年伊始,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六次會議上強調,要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在西部形成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增長極。對於地處渝東北、毗鄰川東北的萬州而言,這是千載難逢的發展機遇,也是必須擔起的歷史重任。中央有部署、市委有要求,萬州有行動。
  • 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高端論壇在重慶舉行
    新華網發(耿駿宇 攝)  新華網重慶7月4日電(陶玉蓮 滕華)「推進川渝毗鄰地區一體化發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高端論壇」7月3日至4日在重慶市潼南區舉行,100餘位專家學者與幹部代表參與會議,為推動雙城經濟圈發展建言獻策。
  • 雙城經濟圈特寫②|走訪高竹新區:它憑啥打響川渝共建「第一槍」?
    編者按:一年前,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六次會議明確提出,要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在西部形成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增長極。去年10月1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又提出,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要「打造帶動全國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增長極和新的動力源」。中央有部署,地方有行動。
  • 你對「廣安爭創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示範市」有多少了解呢?點...
    廣安屬於川渝毗鄰地區,也是成渝地區重要節點城市,省委明確「支持廣安深化川渝合作示範區建設,探索跨省域一體化發展」的定位。市委《意見》強調,要緊盯「一極兩中心兩地」目標定位,按照省委對廣安的戰略定位,堅持「一盤棋」思維、「一體化」理念,繼續深化川渝合作示範區建設,突出重點區域和重點領域,在探索跨省域一體化發展中率先突破、加快成勢。
  • 羅佳明:打通大動脈 暢通微循環 打造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
    12月24日下午,在全國交通運輸工作會議四川分會場,廳黨組書記、廳長羅佳明代表廳作了題為「打通大動脈,暢通微循環,打造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經驗交流發言。發言中,羅佳明重點圍繞「四個強化」,匯報了四川交通以協作促協同,打通大動脈,暢通微循環,先行推動川渝交通一體化,引領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工作情況。
  • 國社@四川|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按下「啟動鍵」
    新華社重慶3月18日電(記者李勇、惠小勇、趙宇飛)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推進步伐,並未因新冠肺炎疫情而遲滯。隨著川渝兩地工作方案、工作機制和2020年重點任務的出爐,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正式按下「啟動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