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丨北京銀行業績穩步增長,目標建設「十大銀行」

2021-01-22 華爾街見聞

2018年我國迎來改革開放40周年,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一招。北京銀行從改革開放的大潮中孕育而生,經過22年的發展,通過「更名、引資、改制、上市」,從一家基礎薄弱的小銀行成長為全球百強銀行,成為中國金融改革開放的見證和縮影。2018年上半年,北京銀行堅持以高質量發展為主線,以建設「十大銀行」為戰略目標,經營業績、業務規模、管理效能實現全方位提升,譜寫了改革發展的嶄新篇章。2018年8月30日,北京銀行發布2018年半年報,向廣大投資者交出一靚麗答卷。



   ——以黨的十九大精神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將「黨建+」全面融入中心工作,引領全行行穩致遠。2018年,北京銀行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推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北京銀行落地生根,形成生動實踐。始終堅持一手抓企業黨建,一手抓業務發展,狠抓全面從嚴治黨,紮實推進黨的領導和公司治理深度融合,充分發揮各級黨組織的政治核心和戰鬥堡壘作用,將「黨建+」融入改革發展的全過程和業務發展各領域;深入開展行內巡察和巡察「回頭看」工作,有效運用監督執紀「四種形態」,維護風清氣正的發展環境。在黨的堅強領導和黨建創新引領下,北京銀行將保持政治定力和激發市場活力有機統一,在服務實體經濟發展、服務首都城市建設的探索實踐中,打造了首都金融業的一張亮麗名片。


   ——積極探索高質量發展之路,經營業績穩步增長,核心指標優良穩定,中小銀行「領頭羊」地位進一步凸顯。截至2018年6月末,表內外總資產達到3.22萬億元,成立22年增長160倍;淨資產1839億元,成立22年增長180倍;資產總額2.49萬億元,較年初增長6.7%;半年實現淨利潤119億元,同比增長6.60%;貸款總額增長12.8%,存款增長9.4%;淨息差1.82%,較上季環比提升10BP;成本收入比21.73%,半年實現人均創利82萬元,各項經營指標繼續保持同業優秀水平。



   ——高質量發展獲得廣泛讚譽,品牌價值持續提升,連續五年躋身世界百強銀行之列,位居首都金融業第一位。2018年4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北京市委書記蔡奇對北京銀行2017年工作作出重要批示「肯定北京銀行過去一年工作,要繼續為首都發展作出新貢獻」。在2018年7月英國《銀行家》雜誌公布的全球前1000強銀行排名中,北京銀行按照一級資本排名第63位,較去年大幅提升10位,位居首都金融業第一位,連續五年躋身世界百強銀行之列;在世界品牌實驗室品牌價值排行榜中,北京銀行品牌價值提升至449億元,排名中國銀行業第7位。先後獲得了《金融時報》「年度最佳中小企業金融服務銀行」,中國銀行業協會「中國銀行業文明規範服務工作突出貢獻獎」,《中華工商時報》「年度品牌影響力銀行」《新京報》「年度市民信賴品質銀行」,連續10次榮獲《亞洲銀行家》「中國最佳城市商業零售銀行」大獎。



   ——經營轉型取得新突破,公司、零售、金融市場業務亮點紛呈,呈現良好發展態勢。公司業務加大穩存增存力度,公司存款邁上一萬億元臺階;中標人社部「央保卡」發行服務合作銀行,在社保領域打開與中央部委合作渠道;發布「e商融」交易市場綜合服務方案,打造「供應鏈金融+資金監管」線上創新業務模式;探索小微企業網絡融資新模式,推出「永續貸」、「農旅貸」等特色產品;債券承銷規模大幅增長,債券發行只數躍升北京地區第一位。零售業務繼續深化轉型,客戶數達1963萬,較去年同期增長218萬戶,增幅12%,資金量突破6500億元,同比增長950億元,增幅17%;儲蓄、個貸市場份額保持雙提升,北京地區儲蓄規模增量排名同業第一。金融市場業務持續推進轉型升級,高收益資產佔比較年初提升3.4個百分點,核心資產加權收益率較年初提升60個BP,輕資本業務加速發展;聯合SWIFT及花旗銀行、ING等國際知名金融機構,發布「絲路匯通」跨境金融服務品牌,為中國企業「走出去」提供多元金融支持。未來在新一輪金融對外開放不斷深化的背景下,北京銀行還將繼續搶抓機遇,不斷拓寬、深化與外資股東的戰略合作,加快推進與ING合資設立法人直銷銀行等工作。



   ——全方位服務小微企業,積極支持實體經濟,特色金融品牌繼續引領同業。上半年,北京銀行持續加大普惠金融貸款投放,積極支持小微企業主、個體工商戶發展,普惠金融貸款餘額達到470億元,增速23%;與遠方網等民俗旅遊專業運營公司合作拓展農宅寶「網際網路+旅遊」模式,合力打造山楂小院、黃櫨花開等一批精品鄉村旅遊品牌;持續完善「富民直通車」惠民金融服務體系,與京東、聯通等合作拓展新型「富民直通車」服務站點,已在京津冀三地設立300餘家農村金融服務站,打通農村惠民金融服務的「最後一米」。科技金融方面,在中關村園區設立30年之際,成立總行級科技金融創新中心,推出「前沿科技貸」產品,科技金融品牌繼續引領時代潮流;截至2018年6月末,科技金融貸款餘額1410億元,較年初增加230億元,增速為19%。文化金融方面,為小微文創企業量身打造「文租貸」合作方案,推出「雍和印象」品牌;截至2018年6月末,文化金融貸款餘額694億元,較年初增加126億元,增速22%,市場份額始終位居北京市首位。



   ——全力服務國家發展戰略,區域布局邁出新步伐,金融服務版圖日趨完善。深入推進全行「建設十大銀行」戰略目標,積極服務國家三大戰略和北京「四個中心」戰略定位、城市副中心建設。助力「一帶一路」建設,發行國內首張以絲綢之路命名的主題卡「絲路卡」,涵蓋借記卡及信用卡兩大系列,將區域特色和國家發展戰略相結合,提升銀行卡品牌區域影響力。銀行卡發卡量突破2500萬張。區域布局再下一城,寧波分行獲批籌建,服務長江經濟帶的能力進一步增強,成為繼青島分行之後又一個在計劃單列市設立的經營機構;截至2018年6月末,已在全國12個主要省市設立14家一級分行和10家二級分行,全行分支機構總數達到618家,並在全國多地擁有10家村鎮銀行和1家農商銀行,金融服務的版圖日趨完善。


   ——秉承「普之城鄉、惠之於民」的社會責任,持續加大惠民金融服務力度,探索出一條頗具特色的普惠金融發展之路。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推出「農旅貸」特色產品,支持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發展;與北京市教委籤署全面戰略合作協議,出資設立「鄉村教師獎勵基金」,並繼續為「紫禁杯」優秀班主任評選項目提供資金支持;在新疆絲綢之路經濟帶核心區發行惠民金融產品—「絲綢之路卡」,並為和田「大愛基金」捐贈。多元化產品服務百姓安居樂業,上半年累計投放個人貸款600億元,滿足65萬客戶安居樂業需求;對接公積金、住建部、鏈家平臺,與萬科等品牌開發商合作探索長租貸業務,滿足住房剛性需求;通過自主研發產品和聯合,協力發展線上小額消費貸,滿足客戶真實消費的資金需求,滿足消費升級需求;發展微貸寶等業務,為個體工商戶自主創業提供免抵押、免擔保的信用貸款。


   ——築牢風險防線,穩健發展根基更加堅實,資產質量始終處於上市銀行優秀水平,被譽為「經營最穩健的銀行」。深入落實銀行業市場亂象治理和監管整改的各項要求,始終把風險防控作為重中之重,推進全機構風險並表管理,強化風險監測預警,跨條線風險聯動機制不斷完善,初步建立起國內同業第一家具備全流程業務實時監控、全口徑數據風險監測、全機構信息互動等功能的風控指揮監測中心。截至2018年6月末,北京銀行不良貸款率為1.23%,較年初下降0.01個百分點,撥備覆蓋率260.48%,撥貸比3.20%。資產質量和風險抵禦能力始終保持上市銀行優秀水平。



   ——堅持創新引領,將打造金融科技型銀行作為全行戰略轉型突破口,金融科技核心競爭能力持續增強。聚焦智能數據、強大算力、科學算法三大能力,夯實渠道做活、中臺做大、後臺做強三大支柱,以人工智慧、分布式資料庫、大數據、等作為關鍵性技術驅動,上半年完成293個重大項目、創新產品敏捷迭代開發投產。夯實金融科技基礎設施,高標準建設順義科技研發中心,打造引領創新發展的「戰略高地」;研究並構建分布式資料庫,打造北京銀行金融服務雲,建設充分適應網際網路環境的信息系統應用架構基礎。牽手京東、小米、騰訊等網際網路公司,聯合浙江大學計算機輔助設計與圖形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等高校與科研機構聯手打造科技金融新生態。積極籌建北京銀行金融科技公司,將通過有效的產品創新激勵機制和強大的產品研發能力,提供具有競爭力的金融科技產品和解決方案,實現金融科技能力的廣泛實踐,全力打造業界領先的銀行系科技公司。



新時代是奮鬥者的時代,站在新時代的歷史起點上,北京銀行董事長張東寧表示,北京銀行將始終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緊緊圍繞高質量發展這一根本要求,繼續致力於建設「十大銀行」,以堅實的金融科技為轉型發展賦能,持續加快經營轉型步伐,深入推進集約化、專業化、精細化管理,為打造永續發展、行穩致遠的百年老店不懈奮鬥。


以上內容屬於第三方品牌推廣內容,不代表華爾街見聞觀點,不構成投資建議,請獨立判斷與決策。

相關焦點

  • 中信銀行信用卡2019年業績穩步增長 金融科技引領轉型突破
    (原標題:中信銀行信用卡2019年業績穩步增長 金融科技引領轉型突破)
  • 2020年度北京金融業十大品牌誕生!北京金控集團、北京銀行等入榜
    北京商報訊(記者 孟凡霞 馬嫡)2020年度(第六屆)北京金融論壇於12月8日在京舉辦,會上,2020年北京金融業十大品牌正式揭曉,北京金控集團、北京銀行、度小滿金融、拉卡拉、平安產險北京分公司、中國建設銀行北京市分行、中國人壽北京市分公司、中國銀行北京市分行、中國郵政儲蓄銀行北京分行
  • 寧波銀行,高增長之淚
    截至報告期末,公司總資產13,177.17億元,比年初增長18.03%;各項存款餘額7,715.21億元,比年初增長19.30%;各項貸款餘額5,291.02億元,比年初增長23.31%;實現營業收入350.81億元,同比增長21.26%,實現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137.14億元,同比增長22.60%。
  • [公司]經營指標全面超額完成 長沙銀行2019年度業績說明會成功舉辦
    3月30日,長沙銀行(601577)2019年度業績說明會在全景網舉辦,長沙銀行黨委書記、董事長朱玉國,長沙銀行黨委副書記、董事、行長趙小中,長沙銀行黨委委員、董事會秘書楊敏佳,長沙銀行首席信息官李興雙等嘉賓參加此次業績說明會活動,對公司2019年度業績進行推介並回答投資者提問。
  • A股2019:上市農商銀行,業績增長如何?
    【野叔觀察】3月28日,無錫農村商業銀行發布了《2019年年度報告》及審計報告。此前,3月25日和27日,紫金農商銀行和重慶農商銀行分別發布了年度報告。至3月28日,另5家在A股上市農商銀行雖未公布年報,但均發布了上年經營業績快報,公布了主要指標情況。
  • 中信銀行信用卡2019上半年發卡規模和交易量穩步增長
    8月27日晚間,中信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公布了2019年半年度報告。半年報數據顯示,該行信用卡業務穩步增長,其發卡規模較上年末增長10.95%,交易量同比增長27.81%,業務收入同比增長19.14%。2019年上半年,中信銀行信用卡中心重視消費場景生態建設,運用跨界合作場景為用戶提供多維產品解決方案;堅持以金融科技引領創新,不斷夯實自有平臺建設,以優質的服務打造客戶極致體驗。
  • 青島銀行公布2020年中期業績:資產總額超4405億元
    8月28日,青島銀行公布2020年中期業績。報告顯示,截至6月30日,青島銀行資產總額達4405.22億元,較上年末增長17.91%;淨利潤人民幣15.64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6.71%。資產總額、淨利潤雙增,延續了2019年的穩健增長勢頭。優異答卷的背後是青島銀行對金融支持實體經濟發展導向的堅守。
  • 二十五載創新發展 北京銀行在建設百年銀行徵程中擁抱未來
    25年後,北京銀行28層的辦公大樓矗立在北京金融街最核心的區域,已是一家資產總額接近3萬億元、品牌價值近600億元、全球千家大銀行排名第62位的國際一流中型商業銀行,打造了首都金融業的一張亮麗名片,成為了中國中小銀行在金融改革開放時代大潮中乘風破浪、逐夢前行的一個精彩樣本。風雨多經人未老,關山初度路猶長。
  • 中裝建設推出第二期股權激勵計劃 目標業績三年增長近一倍
    中裝建設表示,此次股權激勵計劃的制定主要是為了進一步建立、健全公司長效激勵機制,吸引和留住優秀人才,充分調動公司董事、高級管理人員、核心管理人員及核心技術(業務)人員的積極性、創造性,有效地將股東利益、公司利益和核心團隊個人利益結合在一起,從而確保公司發展戰略和經營目標的順利實現。  本次激勵計劃考核指標分為兩個層次,分別為公司層面的業績考核和個人層面的績效考核。
  • 韓國產業銀行將出售大宇建設,大宇品牌或吸引中國買家丨深度解讀
    錢緊的韓國產業銀行將轉手大宇建設韓國產業銀行為緩解資金緊張之憂,決定將收購的大宇建設再次出售,「大宇」品牌良好的知名度或將吸引中國買家>據《朝鮮日報》7月24日報導,大宇建設的債權銀行韓國產業銀行已開始著手大宇建設的出售事宜。
  • 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北京銀行大...
    從北京銀行零售業務的發展脈絡來看,該行可謂是「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近年來一直在為零售業務的騰飛蓄力,以敏銳的嗅覺布局零售業務,圍繞零售業務的轉型發展提出了「一體兩翼」轉型戰略,在此基礎上,又從品牌戰略層面提出打造「智慧金融、財富金融、惠民金融」三大特色的目標。
  • 城商行萬億俱樂部中,領頭羊北京銀行為這個指標為何能遙遙領先?
    與北京市發改委、市金融局溝通協調,基本實現與北京市級69個、區級132個重點項目的全面對接,支持國家會議中心二期項目、大興國際機場建設、城市副中心職工周轉房項目、五棵松體育館開發建設等一大批市區重點項目。另外,北京銀行通過用好央行政策工具,大力拓展普惠金融,不斷做大小微客戶群體。截至6月末,普惠金融貸款餘額850億元,較年初增長19.4%。
  • 多銀行發布2019年業績報告;工行累計發了1.6億張信用卡
    交通銀行2019年報公布,交行信用卡業績整體趨緩,各項業務指標壓力巨大。交行信用卡在冊卡量(含準貸記卡)達7180萬張,較上年末增長0.3%。交行首次披露累計發卡量1.2億張,新增發卡量651.68萬張。
  • 26家地方銀行中期業績掃描:16家出現淨利潤負增長
    北京商報記者 孟凡霞 吳限隨著半年報披露季拉開帷幕,銀行業能夠交出一份怎樣的「成績單」備受關注。雖然上市銀行半年報還未正式披露,但已有多家非上市銀行率先登場。7月23日,北京商報記者統計發現,已有至少26家地方銀行披露了上半年度業績數據,銀行盈利能力承壓,16家出現淨利潤負增長。
  • 十大銀行2017年信用卡業績PK:招行收入544億稱冠
    2017銀行年報季過半,25家A股上市銀行中,已有13家披露完整年報,其中大行和股份行佔10家,分別為工商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建設銀行、交通銀行、招商銀行、中信銀行、民生銀行、光大銀行和平安銀行。
  • 青島銀行行長王麟:2019年底,青島銀行手機銀行用戶數同比增長50.6%
    為滿足移動金融渠道日益增長的業務需求,青島銀行於2018年與阿里巴巴展開合作,借鑑支付寶的移動平臺開發經驗,啟動建設基於分布式及微服務的移動端建設項目項目群,構建「金融級移動開發平臺」,為移動金融渠道提供集開發、測試、運維及運營的一站式解決方案,也為後續各類應用系統的快速搭建和敏捷迭代提供了平臺支撐。
  • 中國建設銀行AI全布局
    建設銀行有三大戰略,分別代表了它的三個差異化競爭目標,金融科技佔其一。2019年年報顯示,建設銀行新增金融科技投入176.33億元,佔營業收入的2.5%,投入規模位居五大行之首。唯有堅持數位化轉型,做到敞開胸襟,堅定探索,快速行動,穩步推進,才能掌握主動權,打好主動仗,念念不忘,必有回想。建行的AI實戰無人銀行2018年,中國建設銀行突然宣布:國內第一家無人銀行,在上海正式開業。
  • 渤海銀行經營業績穩上揚 榮膺「上市公司卓越大獎」主板新星獎
    題為《來港上市拓版圖 經營業績穩上揚》的報導(下圖),從戰略轉型、公司治理、經營業績等方面入手,對渤海銀行設立15年來所取得的成績進行了全面剖析與復盤。報導指出:「集團未來將致力於推動轉型發展,有信心隨著行業讓利壓力緩解,優質的銀行企業將獲龐大增長空間。」
  • 財報丨「靴子落地」,浙商銀行中報業績看點:科技化發展與穩健式...
    2020年中期,上市銀行的中報業績整體呈現小幅回落態勢,但深入到具體業務看,各家銀行開始拉開差距。其中,浙商銀行的表現可圈可點。在全面實施「平臺化服務戰略」後,該行資產營收與撥備前利潤均實現了雙位數增長。
  • 上海銀行2020年度業績快報:淨利潤208.85億元 同比增長2.89%
    上證報中國證券網訊(記者 張豔芬)1月8日晚間,上海銀行發布2020年度業績快報。2020年,上海銀行營收和盈利實現穩健增長,全年實現營業收入507.46億元,同比增長1.90%;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208.85億元,同比增長2.89%;加權平均淨資產收益率12.09%。  資產負債結構持續優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