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人將玉器的製作稱為「治玉」或「琢玉」,原因就在於古法治玉中的加工手段大多依靠「琢」與「磨」的方式進行,而並非現代玉器生產的「雕」和「刻」。
在原始社會石器時代早期,遠古人類在最初製作石器時,唯一的加工手段除了削鑿就是打磨了,因此可以說,打磨是最基礎的玉石加工工藝。
原始社會石器時代石斧
到了新石器時代,古人逐漸摒棄了削鑿方式,打磨成為了玉石器的主流加工工藝。
許多新石器時期玉器上都能看到精細打磨的工藝特徵,這些來自不同文化區域的原始玉器,幾乎無一例外地都經過精心的打磨,已經能夠很好地展現了古代玉器打磨工藝的成熟度。
新石器時期紅山文化勾雲紋玉飾
新石器時期紅山文化玉鴞
新石器時期玉器以手工打磨為主,打磨的方法主要是使用礪石類工具,加水調和經過精細研磨的石英類原始研磨材料對玉器進行打磨修飾。
由於這一時期的打磨與拋光大多採用比玉硬度大的器物加水來回搓磨的方式,由於速度很慢,所以玉器表面非常光滑、潤澤,不見或少見打磨痕,加工溝槽裡面一樣打磨精細,與玉器表面的包漿一致。拋光則使用竹片、獸皮或其他軟性材料進行拋光加工。
新石器時期管狀玉玦
商周時期,原始砣機已經出現並得以廣泛運用,由於使用了砣具配合利用解玉砂加水琢磨,因此打磨速度加快,玉器表面會留下深淺不一、粗細不同、不規則的直線型拋光痕,特別是在圓雕動物或人物的嘴下、耳後,轉折處就更加明顯。
殷墟婦好墓出土商代玉鴞
殷墟婦好墓出土商代青玉虎頭怪鳥
殷墟婦好墓出土商代跽坐玉人
西周中晚期,由於砣磨更加精細,所以玉器表面及砣痕中刻劃痕不是很明顯。
這既是西周晚期玉器的工藝特徵,也是中國玉器逐漸走向成熟的標誌。
山西博物館藏西周玉馬
美國哈佛大學博物館藏西周鳥紋玉佩
戰國時期隨著鐵製砣具的出現,傳統治玉工藝出現了質的飛躍,玉器的打磨更是達到了頂峰。
正是由於打磨的更加精細,在戰漢時期的精品玉器上才會出現了大量的「玻璃光」,這種通過精心打磨、拋光獲得的玉器表面光澤,也是戰漢玉器的一個很重要的特徵。
戰國谷紋玉璧
戰國玉佩的玻璃光
戰國雙龍首玉璜
戰國雙龍首玉璜(局部)
戰國雙龍首玉璜(局部)
漢代是中國玉器的一個巔峰時代,這一時期玉器的打磨與拋光同樣可圈可點、堪稱經典。
漢代玉器的打磨和拋光延續了戰國玉器「一絲不苟」的工藝特點,同時又開創性地達到了「大氣磅磗」的藝術高度。
因此漢代玉器一方面產生了大量高拋光的「玻璃光」玉器,同時也出現了更能體現玉器玉質細膩的柔光玉器。
徐州西漢楚王陵出土玉戈
徐州西漢楚王陵出土谷紋紋玉璧
鹹陽博物館藏西漢渭陵白玉仙人奔馬
鹹陽博物館藏西漢渭陵白玉鷹
唐代玉器的打磨拋光技術並不出類拔萃,既沒有戰漢玉器的那種玻璃光澤,也沒有明代的那種亮光,而是打磨出一種亞光。
這種光澤並不能將玉質的溫潤更準確地表現出來,與清中期的玉器光澤更是不能同日而語。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唐代蓮瓣紋玉碗
上海博物館藏唐代龍紋玉璧
宋元明時期玉器的打磨與拋光起伏不大,總體上呈現中規中距的狀態,但見微知著中也可以感受到中國玉器在實踐中不斷摸索——究竟玉器的打磨與拋光要追求一個什麼樣的最終效果。
宋代青玉鵝形盒
遼代金鍊白玉竹節紋舍利瓶
元代鏤雕鳳穿牡丹玉璧
明代海屋添籌玉盒
當歷史進入了清代,到了清乾隆時期,中國玉器終於迎來了前所未有的巔峰時代。
清乾隆時期的清代宮廷治玉工藝極其繁複,包括打磨、拋光在內的所有玉器加工環節都秉承「不計成本」、「精工細作」和「精巧不能企及」的治玉理念,因此才能創造出為世人矚目的「乾隆工」工藝標準。
清乾隆白玉海屋添籌宮扇
據史料記載,清乾隆玉器僅打磨拋光就要十幾道工序,使用砣機安裝不同材質工具進行加工,同時利用石砣、木砣、氈砣、皮砣、布砣、葫蘆砣、布條、皮條等工具進行精心的打磨與拋光。
即便在這樣繁複的加工工序過後,還會讓專人用麥麩等軟性拋光材料,用人力長時間地對玉器進行盤磨拋光。
正是在這樣的不計成本的精工細作之下,乾隆玉器才得以煥發最攝人心魄的藝術魅力,並最終成為古代玉器中的一技獨秀。
清乾隆白玉瑞象擺件
這一方面是由於玉文化發展到清代乾隆時期,古人對玉器的光澤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因此這一時期的玉器精品都能運用最恰當的打磨拋光工藝,使玉器呈現一種最符合玉石品質的「蠟狀」光澤。
這種光澤雖然不如戰漢玉器的「玻璃光」那樣閃爍奪目,但卻恰恰契合了傳統玉文化「溫潤瑩澤」、「含蓄內斂」的價值取向,也正是在這些綜合因素的推動下,乾隆年間成為中國玉器發展的巔峰時期。
清乾隆白玉靈仙祝壽圖蓋瓶
綜上所述,古代玉器的打磨,可以理解為玉器的表面精加工,而玉器的拋光則屬於玉器的光學效應完善。
經過精心打磨與拋光的玉器,就如同在玉器表面多了一個保護層,使得埋藏幾千年的古代玉器歷千年而不朽,至今看上去仍然光彩依然。
正是在古代工匠的悉心打磨與拋光下,才能創造出如此燦爛輝煌的中國玉文化,這既是中華文明的見證,也是人類文明的光芒。
清乾隆白玉雙龍活環耳洗
清乾隆白玉鏤雕獅鈕活環耳三足蓋爐
如果你想了解更多古玉知識;
你想知道鑑別古玉真假的方法;
或者你想了解一下目前古玉價格行情;
可以加我微信:yu547328(點擊下方掃碼)
加入微信交流群
都是古玉愛好者,大家一起交流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