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個朝代古玉打磨拋光工藝是怎麼樣的?

2021-02-08 天珠價格鑑定

中國古人將玉器的製作稱為「治玉」或「琢玉」,原因就在於古法治玉中的加工手段大多依靠「琢」與「磨」的方式進行,而並非現代玉器生產的「雕」和「刻」。

在原始社會石器時代早期,遠古人類在最初製作石器時,唯一的加工手段除了削鑿就是打磨了,因此可以說,打磨是最基礎的玉石加工工藝。


原始社會石器時代石斧

到了新石器時代,古人逐漸摒棄了削鑿方式,打磨成為了玉石器的主流加工工藝。

許多新石器時期玉器上都能看到精細打磨的工藝特徵,這些來自不同文化區域的原始玉器,幾乎無一例外地都經過精心的打磨,已經能夠很好地展現了古代玉器打磨工藝的成熟度。


新石器時期紅山文化勾雲紋玉飾

新石器時期紅山文化玉鴞

新石器時期玉器以手工打磨為主,打磨的方法主要是使用礪石類工具,加水調和經過精細研磨的石英類原始研磨材料對玉器進行打磨修飾。

由於這一時期的打磨與拋光大多採用比玉硬度大的器物加水來回搓磨的方式,由於速度很慢,所以玉器表面非常光滑、潤澤,不見或少見打磨痕,加工溝槽裡面一樣打磨精細,與玉器表面的包漿一致。拋光則使用竹片、獸皮或其他軟性材料進行拋光加工。

新石器時期管狀玉玦

商周時期,原始砣機已經出現並得以廣泛運用,由於使用了砣具配合利用解玉砂加水琢磨,因此打磨速度加快,玉器表面會留下深淺不一、粗細不同、不規則的直線型拋光痕,特別是在圓雕動物或人物的嘴下、耳後,轉折處就更加明顯。

殷墟婦好墓出土商代玉鴞

殷墟婦好墓出土商代青玉虎頭怪鳥

殷墟婦好墓出土商代跽坐玉人

西周中晚期,由於砣磨更加精細,所以玉器表面及砣痕中刻劃痕不是很明顯。

這既是西周晚期玉器的工藝特徵,也是中國玉器逐漸走向成熟的標誌。

山西博物館藏西周玉馬

美國哈佛大學博物館藏西周鳥紋玉佩

戰國時期隨著鐵製砣具的出現,傳統治玉工藝出現了質的飛躍,玉器的打磨更是達到了頂峰。

正是由於打磨的更加精細,在戰漢時期的精品玉器上才會出現了大量的「玻璃光」,這種通過精心打磨、拋光獲得的玉器表面光澤,也是戰漢玉器的一個很重要的特徵。

戰國谷紋玉璧

戰國玉佩的玻璃光

戰國雙龍首玉璜

戰國雙龍首玉璜(局部)

戰國雙龍首玉璜(局部)

漢代是中國玉器的一個巔峰時代,這一時期玉器的打磨與拋光同樣可圈可點、堪稱經典。

漢代玉器的打磨和拋光延續了戰國玉器「一絲不苟」的工藝特點,同時又開創性地達到了「大氣磅磗」的藝術高度。

因此漢代玉器一方面產生了大量高拋光的「玻璃光」玉器,同時也出現了更能體現玉器玉質細膩的柔光玉器。

徐州西漢楚王陵出土玉戈

徐州西漢楚王陵出土谷紋紋玉璧

鹹陽博物館藏西漢渭陵白玉仙人奔馬

鹹陽博物館藏西漢渭陵白玉鷹

唐代玉器的打磨拋光技術並不出類拔萃,既沒有戰漢玉器的那種玻璃光澤,也沒有明代的那種亮光,而是打磨出一種亞光。

這種光澤並不能將玉質的溫潤更準確地表現出來,與清中期的玉器光澤更是不能同日而語。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唐代蓮瓣紋玉碗

上海博物館藏唐代龍紋玉璧

宋元明時期玉器的打磨與拋光起伏不大,總體上呈現中規中距的狀態,但見微知著中也可以感受到中國玉器在實踐中不斷摸索——究竟玉器的打磨與拋光要追求一個什麼樣的最終效果。

宋代青玉鵝形盒

遼代金鍊白玉竹節紋舍利瓶

元代鏤雕鳳穿牡丹玉璧

明代海屋添籌玉盒

當歷史進入了清代,到了清乾隆時期,中國玉器終於迎來了前所未有的巔峰時代。

清乾隆時期的清代宮廷治玉工藝極其繁複,包括打磨、拋光在內的所有玉器加工環節都秉承「不計成本」、「精工細作」和「精巧不能企及」的治玉理念,因此才能創造出為世人矚目的「乾隆工」工藝標準。

清乾隆白玉海屋添籌宮扇

據史料記載,清乾隆玉器僅打磨拋光就要十幾道工序,使用砣機安裝不同材質工具進行加工,同時利用石砣、木砣、氈砣、皮砣、布砣、葫蘆砣、布條、皮條等工具進行精心的打磨與拋光。

即便在這樣繁複的加工工序過後,還會讓專人用麥麩等軟性拋光材料,用人力長時間地對玉器進行盤磨拋光。

正是在這樣的不計成本的精工細作之下,乾隆玉器才得以煥發最攝人心魄的藝術魅力,並最終成為古代玉器中的一技獨秀。

清乾隆白玉瑞象擺件

這一方面是由於玉文化發展到清代乾隆時期,古人對玉器的光澤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因此這一時期的玉器精品都能運用最恰當的打磨拋光工藝,使玉器呈現一種最符合玉石品質的「蠟狀」光澤。

這種光澤雖然不如戰漢玉器的「玻璃光」那樣閃爍奪目,但卻恰恰契合了傳統玉文化「溫潤瑩澤」、「含蓄內斂」的價值取向,也正是在這些綜合因素的推動下,乾隆年間成為中國玉器發展的巔峰時期。

清乾隆白玉靈仙祝壽圖蓋瓶

綜上所述,古代玉器的打磨,可以理解為玉器的表面精加工,而玉器的拋光則屬於玉器的光學效應完善。

經過精心打磨與拋光的玉器,就如同在玉器表面多了一個保護層,使得埋藏幾千年的古代玉器歷千年而不朽,至今看上去仍然光彩依然。

正是在古代工匠的悉心打磨與拋光下,才能創造出如此燦爛輝煌的中國玉文化,這既是中華文明的見證,也是人類文明的光芒。

清乾隆白玉雙龍活環耳洗

清乾隆白玉鏤雕獅鈕活環耳三足蓋爐

如果你想了解更多古玉知識;

你想知道鑑別古玉真假的方法;

或者你想了解一下目前古玉價格行情;

可以加我微信:yu547328(點擊下方掃碼)

加入微信交流群

都是古玉愛好者,大家一起交流心得!


相關焦點

  • 古玉造假、層出不窮的現代科技手法,以製作工藝為著眼點辨別真偽
    #古玉據《玉紀補》記載,玉器作舊的主要方法有:將玉件用火燒烤,使其顏色發白,稱為「偽石灰古」;把活羊腿割開,置入小件玉器,用線縫好,幾年後玉上有血色細紋,稱為「羊玉」;將狗殺死,將玉器放入其腹中,縫好埋入地下,數年後玉表面產生土花、血斑,稱為「狗玉」;用烏梅水煮質地鬆軟的玉,冒充「水 坑古」;將玉器用鐵屑拌之,用熱醋澆之,埋入土中經數月取出,宛如古玉……
  • 古玉學步(52):辨古識玉說磋磨
    「切」是選料解料、「磋」是用磨石、礪石磨製成型(粗打磨)、「琢」是在料上雕紋飾、「磨」是竹木片、獸皮磨」沾上解玉砂進行磋磨成器(精細打磨,「拋光」)。磋:粗打磨,其技術材料是「風礪石」加水,既算是工具又算是耗材。古人把大自然對巖石進行全方位拋光過程的材料用來磋玉了。打磨的方法可能有兩種:一種是將玉料固定,用礪石加水在玉料上打磨;另一種是將礪石固定,用玉料加水在礪石上打磨。
  • 漢代古玉收藏與鑑賞
    古玉典藏中,漢代古玉一直帶給世人的是精巧活潑、玲瓏剔透、變化多端、線條流暢之感。鏤空、浮雕等高難度技法普遍應用。此時的玉器在強大的時代背景下變得更加傾向於寫實之風。紫色百合香為您細講漢代古玉收藏與鑑賞知識,使您了解更多漢代古玉細節。
  • 大理石石材的打磨拋光技術
    柱頭、大理石石材的雕刻、線條、大理石石材的臺面、拱門、窗臺、石凳、餐桌、洗手盆等,這些都是我們生活中所常見的生活物品,那麼大理石石材的打磨拋光是如何進行的呢?     很多石材廠進行打磨拋光的都是有機械配套操作的,一般用機械操作打磨拋光的優缺點如以下幾點:     用機械打磨拋光的大理石石材,打磨一致性好,不同的尺寸線條可以打亂順序安裝,具有量好的互換性,其2點,打磨線條沒有波浪,其表面平整度、直線度非常好,而且用於打磨大理石石材迴轉體類產品圓弧度好,不僅光度高效率也是很高的,而且也降低了傳統的打磨拋光操作
  • 玉石打磨、木雕打磨拋光選NAKANISHI電動打磨機
    很多做玉石、木雕店家,一個好的玉石和木雕在做成成品之前,需要做多種工序,並且有些工序是精細的工作,就如玉石打磨和木雕打磨拋光,想要玉石和木雕表面光滑無毛刺,那就需要的精密工具來助力,松本機電建議您使用高轉速、低噪音、微跳動的NAKANISHI電動打磨機,手持式打磨加工工具
  • 戰國水晶瑪瑙環製作九稜台切割工藝
    古瑪瑙水晶環,常常接觸到一個古工藝名稱——九稜台。什麼是九稜台?有解釋說:九稜台是指春秋晚期至戰國時代,齊國工匠對於水晶瑪瑙類製品的特殊切割工藝。往往一個水晶瑪瑙環要切割出九個稜面,方能成器。尤其在春秋後期,鐵器砣具被發明出來,齊國工匠更是將全部智慧技藝,運用於對高硬度水晶瑪瑙的切割打磨中。齊國水晶,齊國瑪瑙做工精細,拋光技術精湛,切割工藝高超絕美,一時風靡天下。由於水晶、瑪瑙的摩氏硬度在7左右,屬於硬玉範疇。在幾千年前,工具落後的年代,一般很難將水晶、瑪瑙像白玉一樣精雕細琢。
  • 古玉收藏是個坑 ,99.99%註定是來打醬油
    此次【思源堂藏中國玉器】四件高古玉器拍了近一億港元,創下古玉的交易紀錄。拍賣未演先轟動,幾件罕見的立體雕玉器將所有古玉買家全都吸引過來,預展時邦瀚斯太古廣場寫字樓電梯就已人滿為患,想看重點拍品,排了3小時隊還上不了手;更有藏家抱怨拍賣當日由於參與的買家太多遠超過預期,邦瀚斯竟出現了無牌可發的窘境,電話委託更是全線爆滿。此場拍賣遠低於市場價的預估價,更讓買方殺紅了眼。
  • 鋼材如何打磨拋光到鏡面效果的?
    手工打磨拋光,目前還處於主要打磨階段,雖然機器人的打磨拋光已經慢慢走上正規,但是不得不說的是,機器人打磨首先一個是佔地面積,需要大量的面積來安放機器手和配套的機器設備,而對於中小型工廠來說,場地面積有限,1臺機器手所佔用的位置,可能是好幾個工人的位置,所以一般場地小的工廠都沒有採用自動化打磨。
  • 古玉十條
    嚴格定義,中國玉指透閃石和陽起石等軟玉。中國這塊土地上,有明確出土證據的用玉歷史八千年,從新石器時期直到如今。關於古玉,如果全部寫出來,需要多本厚書。出於長期做管理諮詢的職業習慣,再複雜的事情也要嘗試幾句話說明白,所以在古玉問題上,總結歸納最重要的十點。提綱挈領,掛一漏萬。第一,古玉貫穿中國文化。體會中國綿延不絕的文化,沒有比古玉更好的媒介。
  • 翡翠原石怎麼拋光打磨?今天教你從原石到成品自己做!
    方法,今天我將向大家介紹石材剝皮和石材拋光,希望喜歡賭石的朋友能多了解一些。「玉良苑珠寶」帶你精品賞析02挖髒剝皮後,翡翠賭石上仍會有少量雜質深深嵌入玉肉中,必須用各種形狀的磨頭打磨掉。05粗拋光用不同等級的油石或砂紙對玉石表面進行打磨,直至用手指摳不住玉肉表面的痕跡;或用臺式磨床代替不同類型的砂輪進行打磨,用小鑽石粉研磨
  • 珞石:機器人力控技術助力打磨工藝變革
    珞石以XB系列工業機器人為載體,通過長期對力控應用技術的探索,打造出一系列高精度、高柔性的力控打磨工藝自動化解決方案。力控功能,工業機器人進化的必經之路在工業製造領域,隨著工業品工藝標準的提升,越來越多的製造工藝僅靠工業機器人傳統的位置控制難以勝任。
  • 機器人創新力控技術,助力打磨工藝的變革
    珞石以XB系列工業機器人為載體,通過長期對力控應用技術的探索,打造出一系列高精度、高柔性的力控打磨工藝自動化解決方案。 在工業製造領域,隨著工業品工藝標準的提升,越來越多的製造工藝僅靠工業機器人傳統的位置控制難以勝任。
  • 她收藏的古玉,件件頂級!
    按照學術界目前玉器分類通用的方法,我們按照用途,將婦好墓種類繁多的玉器,大體分為肖生玉、裝飾玉、禮儀玉、工具玉四大類。玉圭,顏色偏白、石性較重,其上有褐色斑點,兩面拋光專家指出「僅從婦好生前掌握大量精美的和田玉肖生判斷,至少是和田玉的本質美起了決定性作用,至於是否還有權、神、族、旅等實際的用途和觀念上的功能,也是值得考慮的。」
  • 明代玉器工藝特徵與斷代
    中國玉器的歷史源遠流長,各個時期玉器有各自的特徵和用途,或是政治權力的象徵,或是物質財富的標誌,到如今古代玉器不僅有極高的歷史價值和經濟價值,藝術價值更是不容忽視。湖北省博物館明代磬形玉佩每個時期的用料、雕琢工藝都有時代特徵可尋,因此要把握住各個時期的雕玉技巧和工具產生的微妙變化,以及仿古作偽的基本方法。
  • 【利元亨|金球獎】華數機器人/和氏工業/利迅達在拋光打磨「秀」實力
    由於生產質量、生產效率和人工勞動條件等因素,促使我國打磨行業開始朝著自動化、智能化的方向轉型升級。 有了「換人需求」的帶動,以及企業和政府的青睞,近年來,我國打磨拋光領域的工業機器人呈向上發展態勢。
  • 古玉風採之「玉帶鉤」
    美國哈佛大學博物館藏戰國龍首玉帶鉤同時,戰國早期有少數牌形玉帶鉤製作非常精緻,並且採用透雕工藝,這樣的帶鉤為當時社會貴族上層所擁有。如山東曲阜魯故城出土的牌形玉帶鉤,雖然鉤體不大,但卻採用了鏤雕工藝,製作非常精緻,應為當時諸侯王一級所擁有的名貴玉帶鉤。
  • 古玉學步(201):高古制玉工技多 細分陰線刻琢磨(上)
    必須全面掌握高古制玉的工法系統,才能辨工於細節,否則難免見仁見智、莫衷一是。擬選部分西周高古玉的陰線製法作簡述如下。陰線是古玉工藝的靈魂,往往稱為「陰刻線」。其實對於高古玉工藝而言,因其製法的多樣性而統稱為陰刻線是不太精準的。
  • 這是夏商時期古玉的精華!
    夏商玉器以其星羅棋布的分布、融會貫通的形制和製作精湛的工藝掀起中國玉文化發展史上的第二個高峰,從中原到西北,從黃河下遊到長江流域,猶如滿天星鬥,凝聚了那個時代全部的精華。形制規整,孔壁經拋光。器呈方柱體,器身方正低矮,圓形射口較矮,上射口微傾斜,孔壁較薄,整器製作規整,器內外打磨光滑。
  • 德州不鏽鋼雕塑圖文淺談不鏽鋼雕塑打磨拋光技巧
    今天,德州不鏽鋼雕塑就為大家圖文淺談不鏽鋼雕塑打磨拋光技巧。不鏽鋼雕塑一、不鏽鋼雕塑拋光是利用柔性拋光工具和磨料顆粒或其它拋光介質對不鏽鋼雕塑表面進行的修飾加工,以獲得不鏽鋼雕塑表面光滑。不鏽鋼雕塑拋光前先要進行研磨,研磨後不鏽鋼雕塑接著進入拋光工序。
  • 翡翠成品,三分做工七分拋光,影響翡翠拋光效果的因素有哪些?
    我們只有花心思去把玩和理解玉的內涵,才能真正在養玉的同時悟出玉的真美。一方面,我們通過把玩提高玉的光澤度和通透度,使玉更加美麗通靈;另一方面,接觸玉的過程可以給人帶來身心健康,教化人生。翡翠之所以讓人為之著迷沉醉,不僅僅因為它超高的經濟價值,和沁人心脾的美感。一塊翡翠的一生,盡如一個人的一生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