夬卦詳解

2021-02-08 夏學子3215

第一節 卦辭《彖傳》與大象辭



    就日地相對運動而言,隨著太陽繼續向北移動,北半球在大有卦時空狀態的基礎上再得一陽,大有上九逢二進一,就進入自下而上符號為陽陽陽陽陽陰,古哲稱之為夬卦的時空狀態。夬卦,下乾上兌,陰陽比例為1∶62(實際顯現的陽數為30),在伏羲卦序中是第三十一卦,在周易卦序中是第四十三卦,在《雜卦》卦序中是最後一卦,是表示北半球立夏節氣時點至夏至中氣時點第七個(乾卦也作為伏羲年周期六十四分之一時段看待)八分之一時段時空狀態,是高天上的澤、也就是高空中的雲層堆積成海,必然會發生從天而降的傾盆大雨,如同高天上的沼澤決口而下一樣的形象,根本性質是健而悅,其錯卦是表示南半球同時段、北半球立冬節氣時點至冬至中氣時點第七個八分之一時段時空狀態的剝卦,綜卦是姤卦,交卦是履卦。本節就夬卦卦辭、《彖傳》和大象辭作集中而簡要的探討。

    夬卦辭:夬,揚於王庭,孚號有厲;告自邑,不利即戎,利有攸往。

  《彖》曰::夬,決也,剛決柔也;健而說,決而和。揚於王庭,柔乘五剛也;孚號有厲,其危乃光也;告自邑,不利即戎,所尚乃窮也;利有攸往,剛長乃終也。

  《象》曰:澤上於天,夬;君子以施祿及下,居德則忌。

   《說文解字》曰:「夬,分決也。」《雜卦傳》曰:「夬,決也,剛決柔也。」夬就是決裂,是剛健的一方與陰柔的一方決裂;《序卦傳》曰:「益而不已則決,故受之以夬。夬者,決也。」增益不止必然會導致決口外溢,故益卦之後是夬卦。夬卦中互卦為乾卦,象徵分決的過程正義的一方很剛健。

   在夬卦卦爻象上,上卦兌為口為出為現為揚,下卦乾為王為天為宇為宮殿為庭,故為「揚於王庭」;乾為有為龍為三棲動物為有孚信、兌為口為號為毀折為厲,故為「孚號有厲」;兌為口為告,乾為始為自為王為邑,故為「告自邑」;兌為毀折為不利,乾為健為即為戰為戎,故為「不利即戎」;乾為利為有,乾為陽外引為往,故為「利有攸往」(下乾上兌為陰陽得配向心之式,為吉)。

   夬卦辭「夬,揚於王庭,孚號有厲;告自邑,不利即戎,利有攸往」就是說,處在夬卦所表示的狀態下,(君子就應)宣布(小人罪行)於王庭之上,以誠信號召大家提高警惕、戒備業已存在的危險;告知自己的邑人,不適宜立即動用武力,適宜(按已有方案)繼續前進。

  《彖傳》作者在對卦名和卦德的解讀的基礎上,對卦辭作出進一步的詮釋:

「夬,決也,剛決柔也;健而說,決而和」——夬,是決斷,如陽剛君子決斷陰柔小人;下乾健而上兌悅,上兌決而下乾和。在這裡,唯有「決而和」存在不同的看法,「決而和」——決斷而和諧,普遍認為是「健而說」的引申,如王弼曰:「『健而說』,則『決而和』矣。」郭雍曰:「有乾之健故能決,有兌之說故能和。」孔穎達曰:「『健而說,決而和』者,此就二體之義,明決而能和,乾健而兌說,健則能決,說則能和,故曰『決而和』也。」竊以為,自下而上觀夬卦就是「健而說」:下乾為健、上兌為悅,自上而下觀夬卦就是「決而和」:上兌為附決為決,下乾為禾為和(《歸藏·說卦》「乾為天、為君、為父、為大赤、為闢、為卿、為馬、為禾、為血卦。」乾《彖》曰「保合太和乃利貞」)。「健而說,決而和」就是提醒和啟示我們,解決陰陽剛柔矛盾,既要有持之以恆、剛健不息的精神和毅力,也要有和顏悅色的態度,既要達到解決問題、化解矛盾的目的,也要實現真正長久和諧和平的目標。

  「揚於王庭,柔乘五剛也」——(君子就應)宣布(小人罪行)於王庭之上,因為一個柔爻(小人)乘凌在五個剛爻(君子)之上。這就是提醒我們,一個陰柔爻(小人)乘凌在五個陽剛爻(君子)之上的問題、矛盾還沒有解決,君子們就得集思廣益,在王庭上開誠布公地把方方面面的情況亮明分析清楚,讓其無所遁形,完全暴露在眾目睽睽之下,接受道德審判;就是啟示我們,正義的力量積累已經很大,就要敢於及時作出決定,發揚正氣,讓小人的本來面目很徹底很充分地暴露出來。

   緊接著,《彖傳》作者用了三個「乃」字對餘下卦辭作出別具一格的詮釋:

  「孚號有厲,其危乃光也」——以誠信號召大家提高警惕、戒備業已存在的危險,大家的正言正行才能光化天下。在這裡,「危」就是「正」之意,就是危言危行。把「其危乃光也」作如下理解,也講得通:這種柔邪之危才會廣為人知、被足夠慎重防患,從而才能得以安然化解。

  「告自邑,不利即戎,所尚乃窮也」——告知自己的邑人,不適宜立即動用武力,(立即動用武力)所崇尚的和平解決最高戰略目標將會走到窮途末路。

  「利有攸往,剛長乃終也」——適宜(按已有方案)繼續前進,剛爻的自然增長必然會使危局得以終結,陰柔也化為剛健(小人化為君子)。

   竊以為,「三乃」就是提醒和啟示我們,五陽決一陰看似氣勢如虹,但也並非易如反掌、不費吹灰之力就能不留後患成功解決的,要戒急用忍,等待時機成熟,選擇成本最低的和平解決方式方案。

   夬卦大象辭與其他卦的大象辭一樣,都是古哲透過卦象,鼓勵人修德積德。

   大象辭「澤上於天,夬」就是說,澤水已上升到了天上,這是夬卦的象。在夬卦卦爻象上,上卦兌為澤、下卦乾為天,就好比是澤水已經上升到了天上,雨水會從天上傾盆而下,潤澤萬物,與還需要等待的需卦象「雲上於天」不同,這就是夬卦的象。水庫盈滿而潰決,也是夬卦的一種象。

   大象辭「君子以施祿及下,居德則忌」就是說,君子由此(「澤上於天」的夬卦象)領悟到應當把利祿施與下邊廣大民眾,若以功德自居,則定會招來忌恨。「清初六家」之一的查慎行(1650~1727)在其《周易玩辭集解》曰:「雲上於天為需,澤尚有待,今澤上於天,一決注便成雨,澤以潤下為義,君子之施祿及下,恩澤下逮之謂也。居徳與施祿相反,居者吝而不施也,人君當施澤於下,不當居徳於上,居徳乃人君所最忌者。」

   竊以為,本大象辭一是提醒在高位的君子們,水位高得可怕的「澤上於天」,若被動決口下洩的話,瞬間勢能轉化為動能,衝擊力將是巨大的,會造成難以估量的損失;若能主動放水,將己祿分人,則就是富而好施,為所當為的正確抉擇。一是啟示在高位的君子們,天無私覆、地無私載,既施祿就要及於下,不能只及於高層或其他少數人,若自以為有功有德於天下,甚至於守住不放,則大家必然不滿於你,此乃為政之大忌,切不可怠忽。

  

第二節 爻辭與小象辭 



    我們知道,在北半球,澤天夬卦就是表示夏至中氣之前、再過一個卦時段太陽即到達北回歸線的時空狀態,是北半球獲得太陽光照即將達到最長時間最大光量的時段,是一種健而悅的美好狀態,是再增加一分陽能就可以達到頂峰狀態的卦;就氣象而言,夬卦內卦乾就是夬卦時段穩定而高的地溫,外卦兌就是充實飽滿活躍的空氣狀態,就是由於陽光充足,促使水蒸氣特別多,在天空中形成了如湖泊海洋一樣、隨時有決開口子傾洩而下的烏雲密布的形象和狀態。古哲留下的夬卦卦辭《彖傳》和大象辭,上一節已經作了集中簡要的詮釋,本節探討其爻辭和小象辭:

   夬初九:壯於前趾,往不勝,為咎。

  《象》曰:不勝而往,咎也。

   夬初九乃夬之大過,是說夬的初始階段,行動尚未真正開始,一切尚處在孕育狀態之中,不可大有過激的動作,以免出現必死的大過局面;大過卦中互卦為乾卦,象徵過剛是造成大過的主要因素,要注意克服化解。

   在大過卦卦爻象上,下互卦和上互卦均為乾為大為陽外引為壯、乾又為先為前、下卦巽為股為腿,在下卦為趾,故為「壯於前趾」;巽為不果為不勝、乾為往、上卦兌為毀折為責言為咎,故為「往不勝,為咎」。

   夬初九爻辭「壯於前趾,往不勝為咎」就是說,強盛表現在腳趾前端,前往不能決定取勝而有咎害。《象傳》作者則直接指出:「不勝而往,咎也」——不能決定取勝而(仍然)前往,故有咎害。在夬卦卦爻象上,夬初九剛爻居剛位,故言壯,急於冒進「決柔」則有悖於「潛龍勿用」,又離夬上六最遠,雖往而不達也。

   竊以為,本爻辭就是提醒我們,若時位尚不恰當,就急急忙忙去與邪惡作決鬥,勝算必難以有十足的把握,一旦有閃失將對長遠大局造成不可估量的影響,則咎害難免、咎責難逃,如《三國演義》裡的馬謖,既過分主動請纓,又沒有按要求去做,以致失街亭被斬,就是典型的「壯於前趾、往不勝為咎」的例子;就是啟示我們,做判斷做決策的時候,要以十分慎重的態度做足調查研究的功夫,切不可急躁冒進,犯無知膽大、衝動壞事的毛病;就是啟發我們,要奪取「決柔」的勝利,夬初九有志氣、有正義感、有勇敢精神,雖然難能可貴,但僅憑個人的力量是不能夠達成目標的,一定要克服個人英雄主義,只有與其他四陽一起相互配合、共同行動、共同推進,形成巨大的合力,才能夠有效「決」勢能特別大的夬上六的「柔」,切不可盲目孤單冒進。

    夬九二:惕號,莫夜有戎,勿恤。

  《象》曰:有戎勿恤,得中道也。

   夬九二乃夬之革,是說夬已經進入變革的階段,要懂得適時調整策略,慎重選擇好行動的最佳時機;革卦中互卦為姤卦,象徵剛柔雙方短兵相接,已經到了決定生死存亡的關鍵時刻。

   在革卦卦爻象上,下卦離為心為惕(上互卦乾也為惕,乾卦與坎卦為惕先後天同位,坎為惕)、上卦兌為口為號令,故為「惕號」;離為日、在下卦為夜為暮(「暮」通「莫」)、上互卦乾為富有為有、兌為斧鉞、離為甲冑戈兵,故為「莫夜有戎」;兌為毀折、離中空為虛為無、下互卦巽為進退為不果為恤(上五爻構成類坎卦為恤),故為「勿恤」。

   夬九二爻辭「惕號,莫夜有戎,勿恤」就是說,發出戒惕的號令,夜晚縱有兵戎之事出現,也無需擔憂。《象傳》作者認為:「有戎勿恤,得中道也」——之所以縱有兵戎之事出現,也無需擔憂,是因為(自身作為)得乎中道。在夬卦卦爻象上,夬九二陽爻居陰位、守中,有謹慎之象,故言「得中道」;下卦乾為惕,上卦兌為口為虎(號,從口虎)為號為號,故言「惕號」;乾為日位居西北、兌位居西,夬卦下乾上兌,日臨西方、西北,「日且冥也」,故言「莫夜」(「莫」通「暮」,《說文》「日且冥也。從日在茻中。」段玉裁:「日且冥也。且冥者,將冥也。」)夬九二爻變下卦化為離,離為甲冑戈兵,故言「有戎」;又坎為血為恤,離反坎,故言「勿恤」(帛書作「勿血」)。

   竊以為,本爻辭就是提醒和啟示我們,處在「剛決柔」這個階段,雖擁有壓倒性優勢也要剛而能柔、不急於攤牌決戰,若能沉得住氣,以平時如戰時的理念做足戒備的功課,不僅自身能自警,也能警人,能喚醒民眾、號召群眾提高警惕,促使人人時時事事處處都能嚴加戒備,不讓對方有任何可乘之機,則或能使壞事不發生,而縱使發生,因早有萬全準備也不必擔心,誠如張載所言:「惕號,能孚號而有厲也。以必勝之剛,決至危之柔,能自危厲,有戎何恤。」

   夬九三:壯於頄,有兇;君子夬夬,獨行遇雨,若濡有慍,無咎。

  《象》曰:君子夬夬,終無咎也。

   夬九三乃夬之兌,是說夬到了很可能必須透過友情對口談判兌現的階段;兌卦中互卦為家人卦,象徵在此過程中必須做到象對待家人一樣,言有物行有果。

 在兌卦卦爻象上,上下卦都為兌為輔頰為顴為頄也為毀折、上四爻構成類坎卦為實為有為壯也為險、下互卦離為甲冑戈兵,故為「壯於頄,有兇」(《釋文》:頄,顴也。);上卦兌為附決為決為夬、下卦兌為夬為夬卦下卦乾為君子動變而來,故為「君子夬夬」;上互卦巽為股為行、下互卦離為離開為獨、兌為澤為雨,故為「獨行遇雨」;兌為濡為責言為毀折、巽為悲傷、離中空為無,故為「若濡有慍,無咎」。

   夬九三爻辭「壯於頄,有兇;君子夬夬,獨行遇雨,若濡有慍,無咎」就是說,強盛表現在面頰上,有兇險;君子(做事果斷)決而又決,獨自前行遇上了下雨,若因此沾溼了衣服內心會有怨怒之氣,卻沒有咎害。「慍」本義為心燥、不冷靜,引申義為含怒、生氣,《說文》:「慍,怒也」,《蒼頡篇》:「慍,恨」,在這裡有「心有怨氣」之意。《象傳》作者也指出:「君子夬夬,終無咎也」——君子決而又決,最終沒有咎害。

 在夬卦卦爻象上,夬九三陽居陽位為「拼命三郎」,若在夬的行動前沉不住氣,洩露了秘密,使之表面化,必然會引起對方勢力的反撲的,誠如劉沅所言「事未發而機先洩,兇之道也」,故說「壯於頄,有兇」;「夬,決也,剛決柔也」,夬九三正其位且與夬上六相應與,是夬卦剛爻中與夬上六這一柔爻有應比關係的兩個剛爻之一,是實施決的最佳人選之一,若作為恰當,則為「君子夬夬」;夬卦陽爻中唯夬九三與夬上六相應與而能夠獨自上行,陰陽二氣遇合則成雨,故說「獨行遇雨」;乾為衣(《繫辭傳》曰:「黃帝、堯、舜垂衣裳而天下治,蓋取諸乾坤。」故乾為衣、坤為裳)、兌為澤,衣遇澤而沾溼,是為「若濡」,「獨行遇雨」「若濡」則夬九三化陰,之後為兌卦,上下兌為責言為毀折、巽為悲傷、離中空為無,故為「有慍,無咎」。

   竊以為,本爻辭一是提醒和警示我們,處在「剛決柔」的大背景下,既身份特殊、與所要決之柔相應與私交甚篤,又居多兇之位,若喜怒形諸於外,或強盛或憤怒等等都表現在面子上,則有礙於「決」任務的完成,自然兇多吉少;若能夠低調忍耐,獨自暗中健行不息,決而又決,則終將有機會能夠實現決而和的目標,縱使遭人懷疑心中有怨恨之氣,也不至於落下咎害。一是啟示我們,自己給自己澆上一盆冷水,清醒一下過熱的頭腦,果斷停止過激拼命、瘋狂愚蠢的行為,應是拼命三郎不可或缺的必修課。

   夬九四:臀無膚,其行次且;牽羊悔亡,聞言不信。

  《象》曰:其行次且,位不當也;聞言不信,聰不明也。

   夬九四乃夬之需,是說夬到了健行遇險、需要等上一等,做好策略調整的階段;需卦中互卦為睽卦,象徵在此階段出現了暌違現象。

   在需卦卦爻象上,上卦坎為臀、下卦乾為勿為無、上互卦離為膚,故為「臀無膚」;乾為健為行、坎為險難坎坷,故為「其行次且」(趑趄);離為羅網、下互卦兌為羊,合而為牽羊,坎為悔、離中空為無、兌為毀折,合而為悔亡,故說「牽羊悔亡」;坎為耳為聽為聞為實為誠信為信、兌為口為言、乾為勿為不,故為「聞言不信」。

   夬九四爻辭「臀無膚,其行次且;牽羊悔亡,聞言不信」就是說,屁股上脫掉了皮膚,以致其行走趑趄艱難;與羊牽連在一起悔恨就不會出現,聽到這一忠告卻不信從。《象傳》作者指出:「其行次且,位不當也」——之所以行走趑趄艱難,是因為其居位不當;「聞言不信,聰不明也」——聽到這一忠告卻不信從,是不明智的。

   在夬卦卦爻象上,夬九四陽爻居陰位,處夬九三、夬九五之間多懼之四位,與夬上六無應比、與夬初九敵應,乃「位不當也」;在這「剛決柔」的大背景下,「位不當」的夬九四自然行走趑趄難進,而人體臀部位於與陰部連體而相背之處,又陽為骨、陰為皮肉,故說「臀無膚,其行次且」;夬九四化陰則上卦兌為羊即化為坎為悔出現,若牢牢牽住羊,即上卦為兌不變,則坎為悔就不會出現,故說「牽羊悔亡」;夬九四終因不中不正,難以接受良言嘉語,故說「聞言不信」。

   竊以為,本爻辭就是提醒和啟示我們,在「剛決柔」的大背景下,若剛決不足,則難免會出現趑趄難進的尷尬窘境,當此之時只有細心體察和主動配合「剛決柔」的大局大勢,回歸到陽剛團隊中去,與群陽手牽手結成命運共同體,才能走出窘境而「悔亡」;若仍被蒙在鼓裡,對大局大勢體察不清不明,難以相信並接受忠告良言,而不能適時作出正確的抉擇,則終將生悔。

   夬九五:莧陸夬夬,中行無咎。

  《象》曰:中行無咎,中未光也。

   夬九五乃夬之大壯,是說夬到了聲勢浩大、壯盛的階段,更應固守正道、中規中矩作為;大壯卦中互卦為夬卦,象徵在此階段必須作出實質性的抉擇,而不僅僅是表面的聲勢浩大、壯盛。

   在大壯卦卦爻象上,震為草木為莧陸、上互卦兌為附決為決為夬,而上互卦兌為夬卦上卦兌中爻動變之後出現,故為「莧陸夬夬」;震為行、乾在內卦位中,震、兌為責言,兌為毀折,乾為勿,故為「中行無咎」。

   夬九五爻辭「莧陸夬夬,中行無咎」就是說,像除莧陸這種植物一樣決而又決,(只有)中正恰當的行動(才能)沒有咎害。「莧陸」是指中藥材商陸,這種植物再生能力很強,哪怕將它的塊莖挖斷了,只剩一點點細根,仍能再生,而且其落地的種子也可以繁殖新苗。在夬卦這裡,就是借用「莧陸」來比喻敵對勢力或是小人很難根除。《象傳》作者進一步明確指出:「中行無咎,中未光也」——之所以說(只有)中正恰當的行動(才能)沒有咎害,是因為夬九五所踐行的中正之道尚未能夠得以發揚光大。

   在夬卦卦爻象上,夬九五與夬上六相比並為其所乘,剛下柔上正如「莧陸」,在「剛決柔」的大背景下自應「夬夬」,故說「莧陸夬夬」;夬九五處尊位既中且正,又有下面四陽相助,決去夬上六隻是遲早的事情,只要秉中而行,自然不會有咎害,故說「中行無咎」。

   竊以為,本爻辭一是提醒陽剛中正的居尊位者, 在主導「剛決柔」大局當中,切不可以感情用事、衝動行事,要真正認清想徹底消滅所比之小人是很難的,必須採取適宜的行動,像挖莧陸一樣決而又決,只有奉行中庸之道,才能減少麻煩,避免落下咎害;一是啟示我們,在日常工作、學習、生活中,若遇到了障礙或小人的阻撓,應保持耐心,冷靜處置,縱使自己能力很強,抑或有權有勢,也要儘量採用中庸之道,若已經做了偏激、冒失的事,也應停下來認真地反省、檢討一下,只有不走極端,才是明智的選擇。

   夬上六:無號,終有兇。

  《象》曰:無號之兇,終不可長也。

   夬上六乃夬之乾,是說夬到了剛健一統的階段,要有統一的號令;乾卦中互卦仍為乾卦,象徵行動過於剛健。

   在乾卦卦爻象上,上卦乾為夬卦上卦兌動變而來,夬卦化為乾卦之後,兌為口為號不見了,故說「無號」;在後天八卦乾位於西北方為冬,「冬」通「終」,乾為有為戰為兇,故說「終有兇」。

   夬上六爻辭「無號,終有兇」就是說,(「剛決柔」若)沒有王庭的號令,終究會有兇險出現。《象傳》作者洞若觀火,明確指出:「無號之兇,終不可長也」——沒有王庭號令所引發的(「剛決柔」)兇險,終將不會長久。

   竊以為,本爻辭一是提醒我們,一切行動特別是在「剛決柔」的關鍵階段,一定要服從在位者的號令,一旦過於剛健而超越號令,無論你目的多麼善良、對在位者多麼忠誠,若屢屢先斬而後奏,則兇險也必然遲早會出現。歷史上,嶽飛的悲劇就是一個典型的「無號,終有兇」的案例:他不明白宋高宗的心思是要保住自己的皇位,而不是真正願意迎回二聖,不聽從皇帝的號令,十二道金牌都調不回來,以致最終在宋高宗的首肯和支使下,被秦檜以莫須有的罪名冤殺。一是啟示我們,在「剛決柔」的大背景下,雖然沒有王庭號令,將會引起兇災,但王庭終究不會長久沒有發出號令,且柔被剛決乃大勢所趨,指日可待,人類歷史發展的主旋律必然是民眾得以安居樂業。


第三節 夬道與人生


    我們知道,夬卦在伏羲卦序中是第三十一卦,是上升周期裡即將抵達高峰而尚未抵達的形象和狀態,有如富有生命力、充滿信心奪冠的運動健將;夬卦陰陽數之比為1∶62,是一陰爻在上位得情勢之長,而僅有一分陰質,五陽爻在下得實體之長,卻擁有六十二分陽能,一陰爻在上而有向下向內之勢,可以緩衝、卻不可能長久阻止在下五陽爻同心協力向上向外之勢,最終會通向純陽的乾卦或五陽在上、一陰在下的姤卦的形象和狀態。對於這樣的一種卦象狀態,古哲在卦辭《彖傳》中提醒啟示我們,君子決小人要戒急用忍,把握好「三要」,以明法決斷:要公正無私、要眾人戒惕、要以德取勝;在大象辭中則要求君子們要果斷地將自己的恩德施惠於廣大民眾;在爻辭小象辭中則為我們揭示了不同時態與小人決斷的智慧:

   一是戒急用忍握勝算。就是強調夬之始,切莫主觀以為有必勝之局而急躁冒進,倉猝採取行動,必須明白衝動就是魔鬼,牢牢記住「禍莫大於輕敵,輕敵幾喪吾寶」(《道德經•第六十九章》)的警示,耐住性子,切切實實做足確保勝算的準備功課,等待適宜時機的到來。

   二是周密防備保無虞。就是強調夬到了壓倒性態勢業已形成之時,由於在位者或許尚有通盤的考慮,遲遲沒有下最後的決定,作為基層中堅分子,就要不急於自作主張攤牌決戰,而是自警警他,全面周密做好防備工作,不給柔小的敵方有任何可乘之機,確保在任何情況下都能穩操勝券。

   三是委曲從容戒蠻幹。就是強調夬到了剛柔雙方有可能展開直接接觸的特殊階段,身份特殊、與所要決之柔相應與私交甚篤的拼命三郎,若蠻幹而喜怒形諸於外,則自然兇多吉少,有礙於「決」任務的完成;若能夠從容以觀其變,委曲以成其謀,低調忍耐,暗中獨自決而又決,則終將成為無名英雄,為實現決而和的崇高目標默默奉獻。

   四是敏於決合群同進。就是強調當決之時必要果決,若當斷不斷,遲疑不進,則必反受其亂,有如夬九四剛居柔位一樣,在「剛決柔」的大背景下不能敏於決,必是私慾作祟,落下咎害將是遲早的事,只有接受忠告良言,牽手群陽,結成命運共同體而齊頭並進,才能化解居不安、進不前的尷尬局面,成就明智之舉。

   五是當斷即斷闢中道。就是強調君子相比於小人,久而久之,難免受其影響、溺於其私,在「剛決柔」的大背景下必生嫌疑,極不利於大局的和諧推進,只有當斷即斷,決而又決,就如除莧陸一樣連根拔掉,才能不致於來年春風吹又生,從而開闢出一條通向大一統的中行大道來。

   六是剛長陰消終有時。就是強調形勢比人強,就剛健一方而言,仍應戒急用忍,以誠信號召,耐心等待剛長陰消時機成熟,切不可因小人得志、趾高氣揚而不論時機、不分方法方式強行決除,否則極有可能引發致命反擊,或因其他因素陷入危險境地;就柔弱一方而言,在「剛決柔」大勢面前,若不受感化,仍以禍害天下為能事,則早晚必為剛健所決,呼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徒呼奈何而已。

    對人生而言,31周歲和95周歲是人生夬卦年,人生夬卦年和夬卦人都必須特別注意乾首腦思維系統與肺系呼吸系統的健康協調。人生夬卦年和夬卦人自覺踐行夬道,健而悅,決而和,終將會成為一名堅韌不拔、胸懷大局、勇攀高峰的君子。

   夬卦符號表明,健康的夬卦人頭腦與肺系特別發達,具有健而悅的品性特徵,體內有一股不達目標誓不罷休的犟勁,要時刻注意團結有不同意見的人,防止頭腦發熱、性子急躁而壞事。

   從錯綜交卦看,夬卦的錯卦是剝卦,表明「剛決柔」若處置不當,極有可能陷入內在空虛、岌岌可危的境地,要健而悅,追求決而和;夬卦的綜卦是姤卦,提醒在「剛決柔」的大背景下,就要有危機管理、防治的意識和智慧,練就知機應變、當機立斷、見機而作的本領;夬卦的交卦是履卦,表明健康的夬卦人蘊含著腳踏實地、勤勤懇懇自主做事、以和行道的潛質,在必要的時候,只要調整一下上下內外關係,就能自自然然、恰到好處地發揮出來。

    從互卦看,乾乾夬是夬卦人人生三部曲,健康的夬卦人一生自強不息、奮鬥不止,對前途充滿信心,有一股勇往直前誓奪冠軍的衝勁,要注意不可頭腦發熱、剛健過度,要剛柔並濟、注重團結有不同意見的人,和衷共濟成就事業。

   從伏羲卦序看,健康的夬卦人在擁有大量財富資源的基礎上,仍然奮鬥不止,繼續朝著更加遠大、更加完美的崇高目標衝刺,若能夠在關鍵節點上適時作出恰當的抉擇,則終將如願以償,步入更加輝煌的境地。

   從周易卦序看,就財富管理而言,健康的夬卦人既有自我增益的潛質,是善於積累的行家裡手,又時而不得不割愛捨去,每逢即將值此之時,若能夠樂於主動分享,則或許新的發展機緣已悄悄來臨。就其他方面,如個人積怨、情慾而言,也是益而夬而姤。

   從宮變看,夬卦人的人生要經歷大過卦、鹹卦、萃卦、比卦、坤卦、豫卦、大壯卦七個卦時階段。在大過卦階段,要養大過人之德 、立創大過人之業之宏圖大志,但要注意低調,不可過分張揚,要耐得住寂寞;在鹹卦階段,要真誠虛心接受他人的意見建議或感情,不斷砥礪自己進德修業,要把體悟天道人心作為為人處世做事的必修課;在萃卦階段,要進一步自我砥礪、提高修為,用心經營、發揮好人才資源聚集的優勢,把事業做大做強;在比卦階段,要重視處理好對外交往事宜,慎重結交良師益友,建立起親善協調的合作網絡和生活圈子;在坤卦階段,要順勢用柔,含蓄包容以待人事增德行,建立發展更為深廣穩固的人際關係,承載事業的大發展;在豫卦階段,要順應人心人情、時機時勢的變化,做好預測、預備並適時採取措施,構建方方面面和諧美滿的關係,及時激發大家的熱情,奮發行動;在大壯卦階段,戒慎、固守正道才有利於守成,要謹記「物壯則老」的道理,切不可於此時感情用事、逞血氣之勇。

   總之,健康的夬卦人剛健快樂,生命不息,奮鬥不止,對前途充滿信心,終將成為善於決策攀上高峰的人生贏家。

   

    


相關焦點

  • 《易經》第四十三卦 夬卦詳解 澤天夬
    九五,莧陸夬夬中行,無咎。《象》曰:「中行無咎」,中未光也。上六,無號,終有兇。《象》曰:「無號之兇」,終不可長也。夬卦,(白話詳解):夬卦卦象,澤天夬卦的象徵意義夬卦,這個卦是異卦相疊,下卦為乾,上卦為兌。乾為天、為健;兌為澤、為悅。澤氣上升,決注成雨,雨施大地,滋潤萬物。
  • 夬卦
    夬   卦      夬卦為易經六十四卦的第四十三卦
  • 易經六十四卦詳解042:夬卦,面臨兇險時該如何決斷
    夬卦由下乾上兌組成,下卦為乾,上卦為兌。乾為天、為健;兌為澤、為悅。澤氣上升,決注成雨,雨施大地,滋潤萬物。「五陽去一陰,去之不難,決即可,故名為夬(即又),夬即決。」此卦卦名為夬。「夬」便是「決」的意思。決是什麼意思呢?大水衝破堤岸或溢出便是決。
  • 易經第四十三卦:夬卦,澤天夬卦
    澤天夬卦 兌上乾下概說夬卦所講的是決斷的道理、裁決的方法。卦辭夬,揚於王庭,孚號有厲。告自邑,不利即戎,利有攸往。【解說】夬卦象徵決斷,在公眾場所宣揚小人的罪行,心懷誠信地號令大家。告誡邑人自己家裡的事情要自己處理,不利於依靠武力,利於主動做一些事。
  • 易經64卦第四十三卦夬卦詳解
    一、 夬(guai)卦卦象
  • 《易經》第四十三卦 夬卦
    《易經》第四十三卦 夬卦 澤天夬 兌上乾下夬卦,象徵決裂、決斷。乾為天,兌為澤,天上水氣騰騰,欲降成雨,為夬,夬為決斷、果決。
  • 六十四卦詳解:第43卦 澤天夬(夬卦)決而能和 上上卦
    第43卦澤天夬(夬卦)決而能和 >上上卦象曰:蜘蛛脫網賽天軍,粘住遊蜂翅翎毛,幸有大風吹破網,脫離災難又逍遙。夬:揚於王庭,孚號,有厲,告自邑,不利即戎,利有攸往。譯文:夬卦象徵果決:在君王的宮廷之上當面宣揚小人的罪過,誠心實意地大聲疾呼,告誡人們危險依然存在;告訴國人,不利於動用武力;利於馬上前去有理有節地解決問題。彖曰:夬,決也,剛決柔也。健而說,決而和,揚於王庭,柔乘五剛也。孚號有厲,其危乃光也。
  • 《周易全解》之夬卦(一)
    夬者決也。」夬訓決。《說文》:「決,行流也。」段注改作「下流」水流前行,對於任何阻礙有必去之之勢。在夬卦裡,決是決去的意思,講陽如何決去陰,君子如何決去小人。從卦來看,乾下兌上這一卦之所以名曰夬,是因為五個陽爻在下,一個陰爻在上,諸陽繼續長進,就要把一個陰爻決去了,這正是君子道長,小人道消將盡的時候。為什麼夬卦次於益卦之後,是因為益之極必決而後止,所以益之後次夬。
  • 人間道澤天夬卦
    澤天夬卦:澤天夬guai,夬卦。
  • 周易64卦|第43卦 澤天夬卦
    筮遇此爻,出外旅行則吉利象曰:澤上於天,夬(guài)。君子以施祿及下,居德則忌。《象辭》說:本卦上卦為兌,兌為澤;下卦為乾,乾為天,可見澤水上漲,澆灌大地,是夬卦的卦象。君子觀此卦象,從而澤惠下施,不敢居功自傲,並以此為忌。《斷易天機》解夬卦兌上乾下,為坤宮五世卦。此卦中的夬為決斷、決裂,象徵會有危險之事,利有攸往,往前有利。
  • 「夬卦」初九爻辭「壯於前趾,往不勝為咎」破解
    由於社會已經有了相對剩餘的社會財富,並由此產生了私有觀念,但還沒有形成私有制度,因為《夬卦》變成《大有卦》後,才是私有制的確立。由於私有制還沒有確立,所以也就不可能形成階級和國家,所以也就不可能有天子或王,更沒有「辨上下、明尊卑」的禮制,因為《夬卦》變成《大有卦》,《大有卦》再變成《履卦》後,才確立了等級社會的禮制。
  • 第四十三卦 夬卦
    【譯文】  夬,就是衝破阻礙的意思。行動要像在君王宮廷上議事一樣明確地說出來,宣揚誠信的命令而獲得了危險。對指令的牴觸從自己的城邑傳來,不適宜馬上訴諸武力,適宜拖延時間以待變化。【注釋】《剝卦》是一個陽爻壓制五個陰爻,眾陰爻無力無位,採取浸潤蠶食的方式對付陽爻,或者說陽爻需要當心眾陰爻的浸潤蠶食。
  • 天風姤卦_易經六十四卦詳解(44)
    姤卦是易經六十四卦第44卦。天風姤(姤卦) 天下有風。這個卦是異卦(下巽上乾)相疊。乾為天,巽為風。天下有風,吹遍大地,陰陽交合,萬物茂盛。姤(gòu)卦與夬卦相反,互為「綜卦」。姤即遘,陰陽相遇。但五陽一陰,不能長久相處。
  • 澤上於天——《易經》夬卦的智慧再讀
    《易經》夬卦是六十四卦中的第四十三卦,卦體為下乾上兌,全卦主要講了二個方面的內容,一是果斷的去除小人,二是指導君子如何潤澤於下的智慧。因為君子易消而小人難退,更何況上六爻身處高位,根深蒂固,一不小心,反有功敗垂成之險,如夬之一陰,夬之未盡,而姤之一陰,又生於下,即是明證。陰陽消長,造化之機,自古之賢人君子,法天象地而用以指導自己的行為舉止,在夬卦中,君子法水氣上天而降為雨之象,用來指導自己惠澤於人的智慧與行為。
  • 周易第43卦_夬卦(澤天夬)詳解
    周易第43卦詳解夬卦原文夬。揚於王庭,孚號,有厲。告自邑,不利即戎,利有攸往。
  • 白話講易經,第四十三卦,澤天夬卦,剷除位高權重的小人
    上一講我們講解了益卦,「益而不已必決,故受之以夬。」夬就是決,決斷、潰決,只知增益權利和財富,不知利益他人和修持自身,就會迎來合作、感情、發展等各方面的決斷。所以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夬卦,它將會教給我們怎麼樣正確對待決斷。
  • 破解夬卦九五爻辭:莧陸夬夬,中行無咎
    解讀夬卦九五爻:夬卦,卦、爻、文字夬卦強調發展生產。初九從根、苗抓起,九二提高領導水平,制定穩定的發展政策,九三加強育種,九四爻選種配種,九五爻呢?九五爻在夬卦的上卦,兌卦中,兌其於地,剛滷也,是個堅硬的缺水的鹽鹼地。莧陸———指的就是種子和土壤。是搞好生產的兩個關鍵要素,缺一不可。莧陸不是什麼細角山羊夬夬——種子與最為合適的土壤達到完美的結合。
  • 全方位、多角度、深層次地分析「夬卦」之卦圖
    一、卦圖破解(一)卦變與天時《夬卦》本身是消息卦。《夬卦》的卦變形式只有一種,那就是《夬卦》先變為《大有卦》,然後《大有卦》再變而為《履卦》。《夬卦》天時為巳。《夬卦》是消息卦,根據消息卦的順序,《夬卦》的前一卦為《大壯卦》。也就是說,《大壯卦》再進一步,就是《夬卦》。《大壯卦》有羝羊觸藩,小人用壯之象,故《大壯卦·象辭》告誡曰:「大壯,君子以非禮勿履。」《大壯卦》進一步成為《夬卦》,《夬卦》有「澤上於天」,「柔乘五剛」之象,這就是一種「非禮」狀態。
  • 「夬卦」之象辭「君子以施祿及下,居德則忌」破解
    (二)釋象《夬卦》上兌下乾,「乾為天」、「兌為澤」,故曰「澤上於天」。「澤上於天」是《夬卦》最基本的卦象。澤為水之匯,「澤上於天」,就是河湖沼澤懸於天上之象,河床過高,水位高漲是十分危險的事,必須加以疏導分流,故卦名為「夬」。
  • 姤卦詳解
    【姤卦卦象,天風姤卦的象徵意義釋義】此卦卦名為姤。姤就是相遇的意思。在此卦中指的是柔爻遇到了剛爻。上一卦是眾陽爻驅逐了陰爻,這個陰爻被驅逐後又會與新的陽爻相遇,所以夬卦的後面是姤卦。這也就是《序卦傳》中所說的:「決必有遇,故受之以姤。姤者,遇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