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神的傳說(北歐篇·下)
作者:讀裁者黃遠輝,專注人文歷史,質量標準,智慧財產權
推薦閱讀書單:《北歐神話》《北歐眾神》《極簡世界神話》
上篇請關注回看……
三、世界之樹
奧丁殺死原初巨人伊米爾(Ymir)後,從伊米爾的心臟中生長出來一株巨大的梣[chén]樹,這就是北歐神話的宇宙核心——世界樹。世界樹萌生於「過去」,繁茂於「現在」,延伸到無限的「未來」。世界樹的樹葉永遠青綠,枝幹支撐著整個宇宙的重量,根部貫穿全世界。
世界樹的音譯名為「尤克特拉希爾」,「尤克」表示令人害怕之意,是北歐神話主神奧丁的另一個名字;「特拉希爾」的意思是馬,尤克特拉希爾就是「奧丁的馬」之意。奧丁曾經把自己吊在樹上,並用長槍昆古尼爾刺傷自己,因而發現了盧恩文字,奧丁將此舉說是「騎馬」。
根據北歐神話,世界樹衍生有九個王國:
世界樹下有三根粗大的根:
第一個樹根深入阿斯加德,根下有兀兒德之泉,每日諸神會聚在泉水旁邊開會討論。這裡還住著的命運三女神,她們負責用泉水灌溉樹根,維持大樹枝葉茂盛。三位命運女神分別叫「過去」——兀兒德(Urd),「現在」——薇兒丹蒂(Verdandi),「未來」——詩寇蒂(Skuld),她們將生命賜予人類,指定眾生的運數。
第二個樹根深入約頓海姆,這裡是巨人國度,根下有密米爾之泉,由智者——智慧巨人密米爾看守,是智慧與知識之泉。
第三個樹根深入尼福爾海姆,霧之鄉,根下有赫瓦格密爾泉,以及一條不斷啃食樹根的毒龍「尼德霍格」,它不停地咬著樹根。
世界樹的頂端有一隻鷹,在它的兩眼之間蹲著一隻叫維德佛爾尼爾的蒼鷹,注視著天上地下。四匹大鹿奔馳於樹枝之間,無饜地嚼吃著新發的嫩芽。一隻松鼠拉塔託斯克跳上跳下,挑撥蒼鷹和毒龍。這些舉動都在傷害世界樹,直到有一天世界樹倒塌,宇宙就會崩潰,諸神的黃昏就會來臨。
(九世界示意圖,圖片來自《極簡世界神話》)
北歐神話的宇宙由九個世界構成,分為三層:
最上面一層是「諸神國度」,乃阿斯加德神族的居所,被一片綠色的原野艾達華爾所環繞,處於一條永不冰凍的大河彼岸。河面終年籠罩著濃霧,聖島就在河的中央。
諸神國度到處都是摩天的莊嚴城堡,鷲鷹蹲伏的山丘上,有綿延不斷的宮殿,最莊嚴華麗的是奧丁的「金宮」,金宮大廳「英靈殿」以長槍的槍纓遮蔽屋頂,座椅皆用白銀包裹,正中央聳立著黃金寶座(希利德斯凱拉夫/至高王座,日本動漫《海賊王》中代表世界最高權力象徵的虛空王座,靈感應該就是來自於此),奧丁就在這寶座上環視天界和人間。諸神國度是戰死者的歸宿之處。
「世界之樹」的枝梢蔭蔽著奧丁的「金宮」,城堡屋脊頂端佇立著金冠的公雞,每天早晨負責把諸神喚醒。當這隻公雞啼叫時,下界死之國的紅雞與它互相應和,由此產生了喧囂尖銳的「時間」。奧丁帶領神明們在這塊土地上群聚而居。
華納神族瓦尼爾所居住的領域叫華納海姆,天地之間萬物的生養繁殖、海洋和風,都歸瓦尼爾神族控制,該神族通曉許多連奧丁都不知道的神秘咒法,日神弗雷與美神弗蕾亞屬於該神族。這一層中還有一種名叫精靈的生物,他們是伊米爾屍體蛆蟲轉變的一種生物,雖然不具神性,但仍然擁有很大的法力。光明精靈住的地方叫亞爾夫海姆,即精靈之國,是日神弗雷的領地。
精靈分為光明精靈與黑暗精靈,由伊米爾屍體的蛆蟲被神賦予理性之後化成。光明精靈的領導者是弗雷,黑暗精靈通常與侏儒混為一談。
侏儒是一種身形矮小的類人生物,奧丁用巨人布裡米爾和布林恩的血肉創造,別稱為黑精靈,因此經常和黑暗精靈混淆。他們居住山洞與地下,喜好鍛造,有時為神服務。
第二層是人類居住的「中庭」——米德加爾特,被大海所環繞,可以經由跨越虛空的彩虹橋,通往神祇居住的「諸神國度」。諸神的死對頭巨人族也居住在這一層,他們的領域稱作「巨人國度」——約頓海姆。巨人們身材高大,野蠻強悍,有著可怕外型,但也有美麗動人的美女,比如弗雷的妻子。
北邊是矮人們的領域,這裡有居住在「侏儒之鄉」——瓦特阿爾海姆的黑色侏儒,也是伊米爾屍體蛆蟲轉變的一種生物。這些侏儒長得很醜,白天躲藏在陰影中,晚上才到地面上來,因為他們只要一遇到陽光,就會變成石頭。黑色侏儒是最優秀的工匠,許多寶物都是他們的傑作。同時,他們都擁有種種神秘的力量和深邃的知識。
最下面一層是「死人之國」——赫爾海姆,這是一個冰冷多霧的地方,一個永遠黑夜的場所,只有亡者才能到達。它的邊界是冥河,河上有鑲金的水晶橋,守橋者是狀如骷髏的老巫婆,凡要過橋者都要用血賄賂。過橋後便來到由冥犬看守的冥界之門。
最北邊的世界為「霧之鄉」——尼福爾海姆,它並不位於這三層之中,和赫爾海姆一樣,也是一個冰冷多霧的地方,存在的時間甚至於比原始巨人伊米爾還要遠久。
最南邊的世界為「火之鄉」——穆斯貝爾海姆,它也不位於這三層之中,並且跟尼福爾海姆一樣,存在的時間甚至於比原始巨人伊米爾還要遠久。此處終年火光沖天,燃燒著熊熊烈火,極高的溫度使除火焰巨人外的其他生命都無法在此生存。
九世界由名為「尤克特拉希爾」的世界樹連接,每個世界中都混居著人類、矮人族、精靈族、諸神和其他生物。
四、星期的由來
北歐神話深深影響著西方的習俗,比如星期的由來,當代日本和香港的七曜制也是此風的遺存。
星期日(Sunday)取自太陽Sun,古日耳曼民族祭祀太陽的日子。
星期一(Monday)取自月亮Moon,是盎格魯-薩克遜(Anglo-Saxon,日耳曼人一支)人的月亮之日。
星期二(Tuesday)是以戰神Tiu或Tiw(北歐戰神Tyr的英語名字)之名而定。
星期三(Wednesday)來自古代祭祀主神奧丁的日子(Woden’s day,Woden 是古英語對奧丁的稱呼)。
星期四(Thursday)取自北歐神話中的雷神託爾,這是古日耳曼人一星期中最神聖的一天,會議通常在這天舉行,且議員中午前未出現,就會被取消資格,所以託爾也是會議的守護神。
星期五(Friday)來自古英語(Frigedaeg),指的是女神芙蕾雅(Freya)之日,或說是奧丁之妻弗麗嘉(Frigg),不過也有人認為兩位女神有可能是同一人。
星期六(Saturday)來自羅馬神話中的農神薩圖恩(Saturn,羅馬最古老的神祇之一),與北歐神話無關。
五、諸神的黃昏
諸神的世界註定要毀滅,這就是「諸神的黃昏」。在「諸神的黃昏」末日劫難裡,主神奧丁被惡狼吞噬,雷神託兒中蛇毒喪身,豐饒神弗雷和其他大部分男女神祗亦赴難成殤。瓦尼爾族的神祗亦一無倖免。火巨人蘇特焚燒了整個宇宙,日月星辰無不被毀,大地沉入了海洋。舊的世界和舊的秩序一掃而光。
不知過了多少時間,另一個新的世界從大海裡冉冉升起。太陽神和月亮神的女兒重新光照世間。躲入地下僥倖活下來的人類男女始祖成為這片浴火重生的大地的主人。奧丁的後裔諸如光明神和黑暗神相繼回到大地,然而神的時代已一去不復返,接下來的是神融入其中的人的時代。
北歐神話的整體結構是很戲劇性,「諸神的黃昏」是一場悲劇的結局。北歐神話中的神不是永生的,其本身也要面臨滅亡的命運,比如奧丁為了獲得知識犧牲了左眼,被吊在樹上九夜且飽受創傷後才得到了象徵其力量的長槍。另一方面,北歐神話相信當萬物消亡,新的生命將再次形成,世界上的一切都是循環的。
萬物,即使是神,也是善惡的混合體,這就是北歐人的基本思想和世界觀。
六、北歐神話的知名IP
文學領域,茅盾、博爾赫斯等作家,都是北歐神話的愛好者。德國音樂家華格納作曲及編劇的大型樂劇——《尼伯龍根的指環》,創作靈感來自北歐神話內的故事及人物,特別是冰島家族傳說。宮崎駿在創作《懸崖上的金魚姬》時,就從《尼伯龍根的指環》裡汲取靈感。
暴雪公司的爆款遊戲《魔獸世界》中,巨魔、火焰巨人、冰霜巨人、食人魔、精靈、矮人等,都是北歐神話的種族。《爐石傳說》等遊戲也有北歐神話的痕跡。
《指環王》《冰與火之歌》《納尼亞傳奇》《雷神》等影視作品都取材於北歐神話。日本動漫《聖鬥士星矢:北歐篇》《進擊的巨人》等都有北歐神話的元素,甚至連《海賊王》的巨人族、深海族等角色的設定,應該也受過北歐神話的影響。
奇幻大師託爾金在20世紀創作的奇幻巨著《魔戒》開創了奇幻小說的先河,《魔戒》中大部分元素都來自於北歐神話。
尼爾·蓋曼是當代歐美文壇耀眼的新星,也是幻想文學的代名詞,被《文學傳記辭典》譽為十大後現代作家之一。蓋曼在《北歐眾神》中追本溯源,釐清了北歐神話的脈絡,以全新的筆法再現了這一輝煌壯麗的神話體系。從世界之樹到九大世界,從一切的誕生到諸神的黃昏,從青春的金蘋果到巨狼芬尼爾……在蓋曼筆下,故事重獲新生,眾神逐個復活。
矛盾的《北歐神話》是我國最早介紹北歐神話的書,敘述了世界的創造、北歐多神教中的諸神故事和諸神的劫難。該書是用當時提倡的白話文來講述北歐中古時期多神教中各位神祇的故事,通過一系列鮮活生動的北歐諸神的故事和情節,描繪出了眾多活生生的北歐諸神的形象,實際上也是北歐海盜的形象。
北歐神話對於日耳曼地區以至整個歐洲的文學和藝術的發展產生巨大影響,也成為全世界和全人類的重大文化遺產和珍貴的藝術寶庫,具有永久性的藝術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