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軻刺秦王圖窮匕見,是哪裡的地圖?

2021-02-09 地圖帝

有個著名成語,叫「圖窮匕見」。「匕」好理解,就是匕首,「圖」是什麼?其實也很簡單,就是地圖。「圖窮匕見」的「圖」是哪裡的地圖?這就要說到歷史上大名鼎鼎的荊軻刺秦王了。

公元前228年,秦王嬴政派大將王翦滅掉趙國。趙亡後,燕國就直面秦軍,燕太子丹憂心如焚。情急之下,他想到了勇士荊軻。太子丹請荊軻劫持秦王,逼迫秦王罷兵。荊軻同意了,但他對太子丹提出要兩件物品:將軍樊於期的人頭,以及督亢地圖(「亢」念「剛」,或念「抗」)。秦王為人非常謹慎,不會輕易見外人,但荊軻對太子丹保證:只要秦王能見到這兩件物品,必然大喜,我就能靠近他!

樊於期本是秦國將領,與秦王有仇,秦王如果得到樊於期的人頭,會非常高興。督亢是什麼地方?荊軻為何敢斷定秦王見督亢地圖必大喜呢?

在戰國七雄中,燕國的位置最靠北。燕國疆域大致包括今河北省的中部、東部,包括保定、滄州、廊坊、張家口東部、承德、唐山、秦皇島,以及京、津,遼東地區。燕國的國都在薊,也就是今北京市西南。就整體實力而言,燕國在七國中只比最弱小的韓國略強一些。所以面對周邊大國,燕國的防守壓力是非常大的。要守住薊,必先守住督亢。

督亢,就是現在河北省與北京市南邊交界的地區,包括現在的河北涿州、固安,北京房山附近。督亢的地形比較複雜,督亢位於太行山脈東麓,再往東就是一馬平川的平原。同時,督亢以東是淶水,以北是治水(桑乾河),治水東北岸就是燕國都薊。

換言之,督亢是薊的咽喉門戶之地,只要憑藉地理上的優勢守住督亢,則薊無憂。秦軍要滅燕,在已滅趙的情況下,不可能翻越巍巍太行,繞一大圈襲擊薊。最方便的路線,就是沿平原地帶北上,先拿下督亢,再拿下薊。

而站在燕國的角度,即使不把督亢當成守衛薊的軍事要塞,僅從農業價值來說,督亢都是燕國的重地。西漢學者劉向就說過:督亢向來是膏腴之地,土地肥沃。秦王嬴政是個愛天下勝過愛美色的人,送他美女他都未必動心,但對於天下膏腴或形勝之地,秦王都會動心。

如果秦軍不動一兵一卒拿下督亢,就等於拿到打開燕國都薊的大門鑰匙,滅燕指日可待。即使退一萬步,秦國暫時不滅燕,拿下督亢這樣的膏腴之地,也能最大限度滿足秦王嬴政強烈的徵服欲望。所以荊軻經過綜合判斷,他認為獻督亢地圖,就能接近秦王。

「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太子丹帶著賓客,穿著白衣白冠,於易水畔置酒,為荊軻壯行。高漸離擊築,荊軻高歌《易水》,所有人都為之落淚。荊軻飲罷美酒,帶著千金、督亢地圖、樊於期的人頭,以及勇士秦舞陽,踏上了徵途。

到了鹹陽,荊軻先買通了秦王身邊的寵臣蒙嘉,讓蒙嘉去說服秦王。蒙嘉對秦王說:「燕國非常敬畏大王,不敢與秦軍作戰,反正打不過。燕王願意向秦稱臣,就如同秦國的郡縣一樣。為表達誠意,燕國特獻樊於期的人頭,以及督亢的地圖。」

秦王嬴政是什麼表現?《戰國策》記載的非常清楚,「大喜」,說明秦王嬴此時的心情非常狂喜。隨後,秦王立刻在鹹陽宮舉行盛大朝會,再讓燕使荊軻朝見。由此可見,樊於期的人頭,以及督亢的地圖,在秦王心中是何等的分量。

荊軻捧著樊於期的人頭,秦舞陽捧著督亢地圖,慢慢靠近秦王。荊軻表現正常,但秦舞陽卻臨場膽怯。秦王要求荊軻把督亢地圖獻給他,荊軻不敢遲疑,立刻從秦舞陽手上取過督亢地圖。就在獻圖的那一霎那,荊軻從地圖中抽出匕首,要當場拿下秦王。

後來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荊軻功敗垂成,秦王驚險保命。接下來,盛怒之下的秦王嬴政,發兵大舉攻燕,攻下薊。燕王和太子丹狼狽逃向遼東,為了自保,燕王殺掉太子丹,獻人頭於秦。

慷慨悲壯的荊軻刺秦故事,就此落下大幕。兩千年來,這個故事依然家喻戶曉,感動了無數人。只不過由於各種原因,督亢的名氣始終不大,只好「蹭」荊軻刺秦的熱度了。

更多河北歷史地理文章,請關注微信公眾號:地圖帝

相關焦點

  • 荊軻刺秦王時,為什麼地圖由荊軻奉上,而不是太監或其他人呢?
    因此,荊軻成了地圖於秦王之間的傳送者,他不奉上地圖,誰來?由荊軻來傳送地圖一是可以接近秦王,二是可以拿到刺秦的武器。荊軻求之不得,他才不喜歡別人來代勞。荊軻和秦舞陽分工協作,共同完成任務。但是秦舞陽手裡拿的是裝有樊於期人頭的木盒子,秦王嬴政已經對樊於期不感興趣了。二個是主角荊軻從秦舞陽手中拿過督亢圖交給秦王嬴政,目的很簡單,就是要接近秦王嬴政。
  • 荊軻刺秦王時,樊於期為何主動自刎?荊軻只獻地圖不行嗎?
    《荊軻刺秦王》是歷史上一件悲壯的事:「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不復返」,描寫的就是荊軻動身前往鹹陽宮刺秦王時的場景。荊軻是戰國末期衛國朝歌人,也就是今河南鶴壁人,他原本是一個遊俠,仗劍走天涯。在秦始皇滅六國的時候遊歷到了燕國,隨後被燕國太子丹收為死士。
  • 荊軻刺秦王
    荊軻喜歡讀書擊劍,為人慷慨俠義。曾遊說衛元君,不為所用。後遊歷到燕國,隨之由田光推薦給太子丹。秦國滅趙後,兵鋒直指燕國南界,太子丹決定派荊軻入秦行刺秦王。荊軻獻計太子丹,擬以秦國叛將樊於期首級及燕督亢(今河北涿縣、易縣、固安一帶,是一塊肥沃的土地)地圖進獻秦王,相機行刺。公元前227年,荊軻帶燕督亢地圖和樊於期首級,前往秦國刺殺秦王。臨行前,許多人在易水邊為荊軻送行,場面十分悲壯。"
  • 【荊軻刺秦王】
    燕國的太子丹原來留在秦國當人質,他見秦王政決心兼併列國,又奪去了燕國的土地,就偷偷地逃回燕國。他恨透了秦國,一心要替燕國報仇。但他既不操練兵馬,也不打算聯絡諸侯共同抗秦,卻把燕國的命運寄托在刺客身上。他把家產全拿出來,找尋能刺秦王政的人。後來,太子丹物色到了一個很有本領的勇士,名叫荊軻。
  • 大秦賦:荊軻刺秦王的真實目的是什麼?
    荊軻刺秦王的故事流傳千古,但也可能被誤讀了!太子丹和荊軻的終極目的並不是暗殺秦王,而且荊軻刺秦的基本目標已經達成,並未完全失敗。荊軻之刺秦王,也多因情面故,認為中國的殺手為情面殺人,情面在中國比什麼都貴重,把善於謀略的荊軻看作為情面而喪身的莽夫。以上這些評價筆者不敢苟同,甚至覺得可笑。
  • 《大秦賦》荊軻是誰演的?大秦賦有荊軻刺秦嗎?
    《大秦賦》講的是秦始皇一統天下的過程,而在這個過程中,也有很多歷史上著名的事件,比如荊軻刺秦事件,《大秦賦》的演員表中是有荊軻高漸離秦舞陽等演員的,那麼荊軻刺秦這件事情也必然會在劇情中有所展現。那荊軻是誰演的呢,樊於期原本是秦國將領,後來又是為何會成為秦國懸賞的對象呢?
  • 荊軻刺秦王為什麼會失敗,原來是此人掉了鏈子,導致計劃改變
    太子丹問荊軻這樣做行不行?荊軻說可以,只需要解決秦王的信任問題就能做到,於是荊軻問太子丹要兩樣東西:一是燕國的督亢地圖,二是秦國叛將樊於期的首級。督亢地圖由太子丹直接提供,而樊於期的首級卻是荊軻親自去面見樊於期向他說明行刺秦王嬴政的事,樊於期於是自殺了,荊軻就得到樊於期的首級,於是兩樣東西湊齊了,就具備了行刺秦王的條件,接下來就是確定行刺秦王的人選。
  • 《大秦賦》中的蒙驁一家,在荊軻刺秦王后,差點被秦始皇滅族
    秦王政二十年(公元前227年),秦國滅掉了趙國,秦軍的鐵騎來到易水之濱,燕太子丹知道形勢危急,必須要想辦法阻止秦國吞併燕國的腳步,這是,通過田光的介紹,太子丹認識了荊軻。太子丹厚待荊軻,有求必應,荊軻十分感動,答應做太子丹的「死士」,到鹹陽刺秦。
  • 燕太子丹請荊軻刺秦王,註定失敗!
    大秦滅六國的過程中,最精彩的部分就是荊軻刺秦。《大秦賦》劇情不知道是怎麼安排的,但是我們可以看看資治通鑑關於此事的記載。荊軻刺秦前的準備工作!燕國太子姬丹聽說衛國人荊軻很了不起,便攜帶重禮,態度謙和,言辭卑微,上門求見荊軻。
  • 荊軻刺秦王·劉向
    燕國的太子丹很害怕,就請求荊軻說:「秦軍馬上就要渡過易水,那麼雖然我想長久地侍奉您,又怎麼能夠做得到呢?」荊軻說:「即使太子不說,我也要請求行動。假如空手而去,沒有什麼憑信之物,那就無法接近秦王。現在的樊將軍,秦王用一千斤金和一萬戶人口的封地作懸賞來購取他的頭顱。果真能夠得到樊將軍的首級及燕國督亢一帶的地圖獻給秦王,秦王一定高興地召見我,我就有辦法來報答太子了。」
  • 荊軻刺秦王的太子丹到底與秦王政有多大仇?
    荊軻刺秦王是歷史書裡的名場面,荊軻因為刺殺秦王而名聲大噪,成功躋身頂級歷史人物圈子。共同患難,成兄弟:荊軻刺秦王是燕太子丹一手策劃的。太子丹命荊軻著手準備刺殺秦王:公元前228年,王翦等人率軍滅掉趙國,太子丹看形勢不妙,於是問荊軻打算什麼時候去秦國。然後荊軻反問太子丹:我兩手空空去鹹陽見你小學同學,你覺得你同學能見我嗎?要讓我挾持你同學或者直接幹掉,那你至少滴給我兩樣東西。一樣是樊於期的人頭,另一樣是燕國寶地督亢的地圖,沒有這兩樣我去了也是白去。
  • 荊軻刺秦,秦舞陽嚇得發抖,為啥沒安排更勇敢的人做荊軻副手?
    現代人看荊軻刺秦王的故事,有時會發出一個疑問:與荊軻同去的秦舞陽,在秦王面前嚇得渾身發抖,最後只有荊軻獨自刺殺秦王。如果當時有個比秦舞陽更勇敢的人做荊軻副手,最終的結果會不一樣,秦王可能被刺死,歷史也將重新改寫……當時,為什麼沒有安排更勇敢的人作荊軻副手呢?
  • 易水送別----荊軻刺秦王的小故事
    他把家產全拿出來,找尋能刺秦王政的人。 後來,太子丹物色到了一個很有本領的勇士,名叫荊軻。他把荊軻收在門下當上賓,把自己的車馬給荊軻坐,自己的飯食、衣服讓荊軻一起享用。荊軻非常感激太子丹。 公元前230年,秦國滅了韓國;過了兩年,秦國大將王翦(音jiān)佔領了趙國都城邯鄲,一直向北進軍,逼近了燕國。
  • 荊軻刺秦王,秦王繞柱跑,當時為啥沒一人上前相救?
    大臣平日上殿是不能帶兵器的,殿內有兵器的只有秦王一人,而衛士不得允許也不能入殿,所以荊軻刺秦之時,導致無人能夠及時相救。荊軻打算在向秦王嬴政展示要割讓的督亢地圖時行刺。他將地圖呈給了嬴政,邊跟秦王講解,邊徐徐地展開地圖,地圖展到盡頭時是一個捲軸,藏在捲軸末尾的匕首就露了出來。荊軻未等秦王反應過來,上前一步,左手抓住秦王的衣袖,右手拿起匕首就直刺秦王。
  • 《荊軻刺秦王》劉向
    此臣日夜切齒拊心也今日往而不反者,豎子也僕所以留者,待吾客與俱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②省略句取之 ( 以 ) 百金秦王購之 ( 以 ) 金千斤欲與 ( 之 ) 俱 ( 往 )以(之)試人皆陳(於)殿下其人居遠未來,而為(之)留待與燕督亢之地圖獻
  • 曹燦讀古詩文 | 《荊軻刺秦王》
    為紀念剛剛遠行的朗誦藝術家曹燦老師,我們準備了一些曹燦示範朗讀的古詩文作品,今天請欣賞《戰國策》之《荊軻刺秦王》
  • 小人物改變歷史:荊軻刺秦王,一名御醫救了嬴政,促進了華夏一統
    荊軻刺秦王壁畫荊軻刺秦王,秦王繞柱走;眾臣皆驚愕,秦王劍不拔;匕首抵王咽,無且急出手;藥囊砸軻面,秦王方脫險;秦王斬軻股,荊軻倚柱亡;無且救秦王,因恩獲重賞;小小秦御醫,華夏青史銘「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好友高漸離擊築,荊軻和著拍子高歌,場面極度悲壯。大家都知道,無論刺秦是否成功,荊軻都將一去不返。燕趙多義士,荊軻是其中最知名的代表。荊軻刺秦王,也是守舊奴隸主貴族對新興地主階級的一次瘋狂的報復。從個人英雄主義上來說,荊軻是偉大的,更是悲壯的。
  • 荊軻刺秦王,何故?壯士一去不復返
    說道荊軻刺秦王,這個老生常談的故事大家想必都不陌生吧,可是大多數人可能都只是知道這個故事,現在我就帶大家去看看其中有何緣故呢?為大家分析分析,請各位看如下分析。話說秦王眾所周知是一個很有野心和戰略的一個帝王,在他看來中原這個地方確實是一個好地方,自己也一直在想要怎麼才能拿到這個地方。
  • 荊軻刺秦的失敗,到底是荊棘的劍術不高,太子丹謀劃不全
    眾所周知的荊軻刺秦,是荊軻的原因還是太子丹的原因呢?燕太子丹的想法是站在國家的立場的,因為當時秦國已經俘虜了韓王,又出兵攻打楚國,北進趙國。趙國擋不住秦國,一定會輸,一旦趙國臣服,那麼燕國就要大禍臨頭。燕國即便調動全國之人也打不過秦軍。
  • 荊軻刺秦:他是史上有名的刺客,刺殺失敗為何還被傳頌至今?
    文/夢天天若說古代的刺客,無人不知荊軻;若說歷史上有名的刺殺案,非「荊軻刺秦」莫屬!那麼荊軻為什麼要刺秦?又為什麼失敗?他刺秦失敗又為何會被傳頌至今?接下來,我將會從這三個方面帶領大家再次深刻了解一次「荊軻刺秦」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