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防沙化日|面對全球荒漠化,我們能做些什麼?

2020-12-15 快電官方

在1977年聯合國荒漠化會議上正式提出土地荒漠化問題,1994年,歷經5次談判的《聯合國關於在發生嚴重乾旱和/或荒漠化的國家特別是在非洲防治荒漠的公約》通過,並將每年的「6.17定為」世界防沙化日。

截止目前,全球荒漠化究竟有多恐怖?全球沙漠總面積超過4800萬平方千米,約佔陸地的1/3,土壤沙漠化速度每年超過600萬公頃……

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荒漠化不再僅僅是生態環境問題,更是經濟和社會問題,它給人類帶來了貧困和社會不穩定。

那麼,全球荒漠化是怎樣形成的,面對荒漠化,我們究竟能做些什麼?

荒漠化的形成

荒漠化的形成原因分為自然因素和人為因素。

自然因素包含兩點:一是全球氣候變化異常,特別是中緯度地區的氣候正朝暖、幹的方向發展,使大的生態背景有利於沙漠化的發生;二是存在一些不利的自然因素,如氣候乾旱、土壤沙粒含量高及疏鬆易於移動等,特別是強勁頻繁的起沙風為沙漠化的發生提供了強大的動力。

目前普遍認為荒漠化的人為因素還是由於人口壓力的持續增長和濫墾、濫牧、濫樵等造成了植被破壞、沙漠化迅速發展。

自然因素形成荒漠化的過程是極其緩慢,自然地理條件和氣候變異只是產生荒漠化的必要因素。近100年內,自然條件的變化很小,不足以造成大的環境改變。

因此在同期內人口壓力的激增和大量破壞環境的經濟活動,才是造成大面積土地沙漠化的主要原因。在全球氣候變化的情況下,人類如果不改變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土地沙漠化問題必將持續存在。

我們該怎麼做?

為防止荒漠化,改善地球環境,我們個人能做些什麼?

1.節約每一滴水,節約每一粒糧,節約每一度電。

2.拒絕野味,保護野味就是保護人類自己。對待野生動物,不僅僅是拒絕他們上餐桌,最好的保護是不幹預他們的生活。

3.節約能源,低碳出行,減少汙染。出門最好選擇公共運輸工具,步行、騎自行車也是不錯的選擇哦。

4.保護綠色植被,保護好一草一木一花,不要隨便踐踏草坪,愛護綠色,保護綠色植物不被破壞。

5.杜絕汙染,每次出行購物時自己帶布袋,儘量不使用一次性塑膠袋,做好垃圾分類處理和回收。

保護環境就是保護我們賴以生存的家園,就是保護我們人類自己。防沙化,從我們自己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

-END-

相關焦點

  • 面對衰老,我們能做些什麼?(散文 心理篇)
    有來,才有往;有衰老,才有新生,世界才能繼續新的循環和更迭。30歲開始,我們的身體便開始走下坡路。以前常聽別人說,自己從來不曾放在心上,也許30幾歲的我們身體雖然開始走下坡路,但還不足以引起重視,所以自己從未曾留意,更談不上擔心了。可到了40歲,似乎有那麼一點不一樣了。
  • 面對白髮蒼蒼的老人,我們能做些什麼?
    然而一些老人卻因為不會上網、不會用智慧型手機而困難重重:到醫院無法自助掛號,路邊招手打不到計程車,沒有健康碼去不了公共場所……面對這些白髮蒼蒼的老人,我們能做些什麼?2011年起,我和一群小夥伴們一起,在北京郵電大學、中國地質大學(北京)等首都40餘所高校成立了夕陽再晨志願服務隊,千餘名志願者利用周末在社區開展科技助老志願服務。
  • 世界地球日,我們需要做些什麼?
    當下,新冠肺炎疫情正在全球肆虐,這也讓每個人都開始關注我們所生活的環境。今年是第51個世界地球日,主題為「珍愛地球 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世界地球日(Earth Day)即每年的4月22日,是一個專為世界環境保護而設立的節日,旨在提高民眾對於現有環境問題的意識,並動員民眾參與到環保運動中,通過綠色低碳生活,改善地球的整體環境。地球日由蓋洛德·尼爾森和丹尼斯·海斯於1970年發起,他選定1970年4月22日(星期三)為第一個「地球日」。
  • 在全球富有的「杜拜」,100人民幣能做些什麼?
    在全球富有的「杜拜」,100人民幣能做些什麼?時代的浪河帶領著人們走向了全新的世界,開闊了視野的同時也改變了人們對萬物的認知度,這是新型社會所衍生出來的必然結果。世界上最富有的國家就屬杜拜,當地的富豪更是數不勝數。杜拜作為中東地區的經濟金融中心,承載著中東地區所有的旅客以及貨物的主要運輸,並且杜拜在早期就已然促進了石油的發展,被世人譽為「富得流油」。再後來,杜拜成為旅遊業、航空業,甚至房產金融業的佼佼者。如此輝煌業績的杜拜,在經濟上擊退了無數的國家,並且杜拜的富有,一擲千金的土豪已經聞名遐邇,令人羨慕不已。
  • 4月22日世界地球日,對於地球我們該反思些什麼呢?
    2020年4月22日是第51個地球日,今年的主題是「珍愛地球 人與自然和諧共生」。自然環境與人類生活息息相關,從小的方面說,自然環境變差,人們的生活質量就會下降,而且還影響著人們的身體健康,從大的方面講,自然環境的改變影響著全人類。比如現在正在面臨的全球變暖問題。
  • 世界地球日 | 我們共同的節日
    不知不覺,今天我們迎來了第50個世界地球日~這個節日是一項世界性的環境保護活動 地球日的慶祝活動已發展至全球192
  • 世界地球日:我能為世界做點什麼
    2020年的開局,已經是一個災難片式的開場,綿延數月的澳大利亞山火,接近兩億隻動物在失去生命,328大涼山森林火災,泰國乾旱,東非遭遇嚴重蝗災……今年的世界地球日似乎格外重要,從前覺得國外的災情似乎與我們毫無瓜葛,今年的新冠肺炎疫情把我們全球人類
  • 凍融荒漠化潛藏生態危機
    形勢堪憂,氣候變暖加速荒漠化我國每5年組織一次荒漠化和沙化土地監測,其中就包含凍融荒漠化監測。目前,我們正在進行第6次全國監測調查。2015年,第5次全國荒漠化和沙化監測結果顯示,截至2014年,全國凍融荒漠化土地面積36.33萬平方公裡,佔荒漠化土地總面積的13.91%。
  • 學者談新冠︱張生:面對疫情,我們歷史學人能做些什麼?
    【編者按】2020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席捲全球,封城、隔離、口罩……每個人的生活都被其深深改變。面對這一改變人類歷史進程的重大事件,我們應當如何看待?澎湃新聞·思想中心特別策劃「學者談新冠」系列稿件,訪談歷史學、社會學等學科的學者,從不同視角切入,分享他們對新冠肺炎疫情的看法。
  • 9月3日,我們能做些什麼呢?
    9月3日——中國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紀念日,是億萬中國人民永遠銘記的日子,也是全世界熱愛和平的人民永遠銘記的日子!全國人民舉國歡慶,中國站起來了,壓了那麼久的激動的淚水終於迸發出來!75年了,山河重振,中國已不再任人欺凌,沉睡的雄獅已然覺醒。
  • 治療罕見病,我們做了些什麼?還需做些什麼?
    治療罕見病,我們做了些什麼?還需做些什麼?那麼在針對罕見病的鬥爭中,我們目前處在什麼階段?又打下了哪些基礎?還需要做些什麼?今天,記者採訪到了復旦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教授胡善聯,一起來聽下專家是怎麼說的。詳見:業界泰鬥分析罕見病防治
  • 「世界地球日」—我們能做什麼?
    第一次世界地球日1970年4月22日(星期三)為第一個「地球日」。他是一個專為世界環境保護而設立的節日,旨在提高民眾對於現有環境問題的意識,並動員民眾參與到環保運動中,通過綠色低碳生活,改善地球的整體環境。中國從20世紀90年代起,每年都會在4月22日舉辦世界地球日活動。
  • 當勇士們在一線戰鬥,身後的我們該做些什麼,能做些什麼
    一線幹警為了城市的安全,為了老人們的安全,苦苦勸說,但是老人卻無動於衷,麻將聲從未間斷…當無數醫護人員主動請纓冒著被感染的風險去挽救他人生命時,我們能做的不多——自己保好自己,減少不必要的出行,做好保暖不要感冒當全國各地醫生放棄休假放棄團聚,留守一線或奔赴一線時,我能做的不多——為他們多多祈福,希望一切平安。
  • 地球日,我們可以做些什麼?
    每年 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Earth Day),由美國的蓋洛德·尼爾森和丹尼斯·海斯於1970年發起,今年是第51個地球日。今年的世界地球日主題是:珍愛地球,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絕望於對動物那時那刻的感同身受,氣憤於我們人類怎能對地球傷害到這種程度。今天,我不想講人類如何的傷害了地球,那些需要銘記,但更要引以為戒,當下我們急需要做的就是,我們如何去愛我們這個星球,使她免受在未來的日子裡免受更大的傷害。
  • 世界地球日,請和赤水一起做地球衛士!
    這不是危言聳聽:①全球每分鐘有11公頃土地變成荒漠;②每年至少有6萬種生物物種滅絕;③每分鐘消失的森林相當於36個足球場;④水和大氣正遭受汙染……這,就是我們的家。今天,世界地球日。
  • 世界地球日,保護環境我們能做什麼?
    編者按 當前,疫情防控仍處於關鍵期,為了讓廣大市民朋友在家即可了解生態環境保護知識,「不出門」便可獲得環境科普教育,青島市環境保護宣傳教育中心創新舉措、緊扣熱點,策劃開展了「線上環保公開課」,結合「世界地球日」主題宣傳,採取視頻錄播的形式,利用官方微信、微博等平臺進行展播。
  • 地球一小時,燈再打開的時候我們還能做些什麼
    (數據由世界自然基金會WWF和全球足跡網絡GFN共同發布)  1小時之外,60+生活   今年是「地球一小時」進入中國的第10年,在深入人心的「熄燈一小時」之外,我們還能做些什麼呢百度作為2018地球一小時官方合作平臺,今年與 WWF(世界自然基金會)共同倡導60+生活方式。
  • 世界地球日,我們能為地球做什麼?
    #今天是2020年4月22日,農曆三月卅日,第五十個世界地球日。今年世界地球日的主題是:珍愛地球,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今天不經意間見到的新聞還有:江蘇連雲港化工廠起火、山東煙臺蓬萊發生山火、濟南長清1.0級地震,以及持續發酵了很久卻未見任何方面的「直把蘇州作許州」事件。在疫情的影響下,年後的一個月人類被禁足了。
  • 世界糧食日:你明白它的意義嗎?我們又該做些什麼?
    從1981年到2020年,這已經是第40屆世界糧食日了,世界日新月異的快速發展,我們的生活也變得不一樣,但是事關億萬地球人生存的糧食問題依舊沒有得到有效解決,飢餓在某些國家和地區愈演愈烈,是什麼問題?戰亂、貧窮、氣候……,還有人為因素的推動,畢竟誰掌握了糧食,誰就能卡住脖子。
  • 面對阿爾茨海默症,我們能做些什麼,治療的黃金時間是什麼時候?
    在常去的公園裡面迷路不知道自己家廚房在哪裡連自己丈夫都不認識了自理能力喪失……智力衰退成嬰兒,這正是阿爾茨海默症患者要面對的殘忍現實,什麼是阿爾茨海默病?讓我們來了解一下。1.阿爾茨海默病與老年期痴呆阿爾茨海默症是老百姓口中的老年痴呆,但這種說法不完全正確,醫學上老年期痴呆除了阿爾茨海默病之外還包括其他類型的痴呆,如血管性痴呆及帕金森性痴呆等,不過阿爾茨海默病的患者佔老年期痴呆的大部分,約5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