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常去的公園裡面迷路
不知道自己家廚房在哪裡
連自己丈夫都不認識了
自理能力喪失……
智力衰退成嬰兒,這正是阿爾茨海默症患者要面對的殘忍現實,什麼是阿爾茨海默病?怎麼治療它呢?讓我們來了解一下。
1.阿爾茨海默病與老年期痴呆
阿爾茨海默症是老百姓口中的老年痴呆,但這種說法不完全正確,醫學上老年期痴呆除了阿爾茨海默病之外還包括其他類型的痴呆,如血管性痴呆及帕金森性痴呆等,不過阿爾茨海默病的患者佔老年期痴呆的大部分,約50%-75%。
2.阿爾茨海默病與年齡密切相關
我國目前有將近800萬左右的阿爾茨海默病患者,65歲以上的老年人群患病率在3%-7%,男性患者少於女性患者,另外隨著年齡的增長,該病的患病率增加,85歲以上的患者,患病率高達20%-30%。
3.阿爾茨海默病病因與表現
總的來說,阿爾茲海默病是發生於老年前期,人體中樞神經退行性病變的一種疾病,病因目前並不明確,認為與遺傳因素和環境因素有相關性,主要表現為進行性認知功能障礙和行為損害:記憶障礙、失語、失認、視覺技能損害、執行功能障礙及人格和性格改變。
4.早期發現與早期治療尤為重要
目前仍然無法治癒,只能依靠綜合治療來減輕病情的進展。早期常常因為腦神經元死亡較少,生活和思維尚正常,這個時期常常被忽視,病情進一步發展就會出現了糊塗、健忘,這個時候是治療的黃金時間,早發現、早治療,控制病情發展。如果此時還不進行幹預,那麼疾病就會繼續發展,病情會越來越嚴重,症狀越來越突出,記憶越來越差,出現嚴重的失語、失認、失用,精神情緒異常,性格改變等,直至生活無法自理,臥床不起,因呼吸系統和泌尿系統感染,器官衰竭而死亡。總之要想獲得較好的治療效果,需要家人能夠早期發現家中老人是否出現記憶、認知、行為等方面的異常現象,及時向專科醫生求助,及早幹預。
5.阿爾茨海默病的預防
阿爾茨海默症是可預防的,目前認為引起腦血管發病的危險因素也是阿爾茨海默症的危險因素,如:肥胖、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代謝異常、炎症等;另外長期營養不良、蛋白缺乏、腦營養不足;長期失眠、心情焦躁、顱腦受到外傷及放化療後等也是危險因素。平日裡控制這些危險因素,及早進行幹預,有助於防止阿爾茨海默症的發生。
【本文由「熊貓醫學」新媒體獨家出品,圖片來源於網絡。作者柒畦,未經授權,請勿轉載、複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