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非成敗家樂福(上)

2020-12-26 樂居財經

圖片/聯商圖庫

聯商專欄:家樂福超市自1995年進入中國市場,至2019年將中國業務80%股份出售給蘇寧,歷時24年。家樂福是第一個進入中國市場的外資連鎖超市,家樂福中國開啟了中國零售行業大型超市的時代,也見證了中國大型超市業態從高速增長、鼎盛到日漸衰落的過程。

中國的本土超市企業在多年間將家樂福當作參考的行業標杆。時至今日,家樂福的部分商品管理和絕大多數門店營運管理標準依然可以作為國內超市企業乃至「新零售」企業的標準教科書。

家樂福在過去二十多年為中國大型超市乃至整個零售行業培養了大量管理人才,堪稱中國零售行業的「雄鷹的搖籃」,這些雄鷹和離巢的雄鷹在零售行業的最前沿櫛風沐雨砥礪前行。

儘管家樂福集團仍在家樂福中國佔有20%的股份,我們已經可以預見「家樂福」作為一個零售品牌從中國黯然離開的時間已經不遠。

雖說「不以成敗論英雄「,但英雄遲暮已是不爭的現實。謹作此文緬懷正在落幕的大型超市時代,探討家樂福留存的資產可能的未來。

本文分為五個章節:

第一節:開啟時代

第二節:一路凱歌

第三節:盛世危局

第四節:英雄遲暮

第五節:浴火重生

開啟時代

如果需要給中國現代零售渠道定義一個「元年」,1995年應該是最恰當的時間。也就是在這一年,家樂福正式進入中國市場。

儘管在1995年之前上海聯華、深圳萬佳、北京物美和山東家家悅幾家未來的行業巨頭和區域龍頭都已經各自開出了第一家門店。家樂福北京創益佳店還是可以作為一個重要的裡程碑記入中國零售史,自1995年12月25日開始,中國大陸市場上有了第一家來自大型超市「原生家庭」的門店。

在進入中國市場的三十多年前,家樂福在法國首創了大型超市業態。雖然當時那家2500平米超市在營業面積上還沒有達到後來《零售業態分類》對大型超市劃定的標準,但在當時不僅開創了行業先河,也給大型超市業態的發展明確了方向:

1.更大的營業面積、更全的品類和更多的商品選擇;

2.開放式貨架和自助式服務,收銀臺統一結算;

3.最大程度降低各相運營成本,確保商品低價;

4.便利的交通和足夠多的停車位,輻射更遠的範圍。

緊隨家樂福之後,沃爾瑪、歐尚和特易購等全球領先的大型超市連鎖在隨後數年紛紛進入中國市場。這些大型超市給中國的消費者帶來了全新的購物體驗,也給中國本土的零售企業帶來了體系化的參考標杆。

全新的購物體驗

剛進入中國的家樂福超市給還留存著物質匱乏記憶的中國消費者帶來了全新的一站式折扣購物體驗。

如今在中國的任何一個城市,一家大型超市開業已經很難再成為當地的重大新聞。時光倒回到20世紀90年代,情況則完全不同。

在家樂福中國首店開業前兩年,中國的消費者剛剛與實行了四十多年的票證供應時代告別。代表計劃經濟和物資匱乏的「糧票」在1993年才完全退出了歷史舞臺。

在寫這篇文章的時候,我努力回憶著22年前第一次在家樂福購物的情景。沒有經歷過物質匱乏的新一代消費者很難想像大型超市在當年帶來的「物質極大豐富」和「一次性購足」的衝擊感:

在接近一萬平米的賣場裡,整潔明亮的開放貨架上陳列著超過兩萬種商品,貨架兩側的端架上擺放著超低價的促銷商品,上面懸掛著巨大醒目的價格標籤。主通道的堆頭附近是熱情的促銷員和各種免費的試吃品。

熟食部的特價烤雞剛剛出爐,穿著整潔制服的熟食部員工熱情的叫賣聲不絕於耳。從麵包房飄來新出爐的麵包和法棍的誘人的香味;水產部的員工在現場分割三文魚,食品課的幾節貨架上陳列著標註有各色國旗的進口商品……

家樂福帶來的不僅是豐富的商品,還有更低的價格。1997年10月家樂福在天津開業,當時的天津市委戰略辦的研究人員曾專門撰文探究在「我國形成買方市場、一些商家抱怨生意難做之時」,家樂福門店生意為何異常火爆。根據這些研究人員的分析,「家樂福的商品與天津市的其他零售商場和超市相比,價格一般低10%-30%不等, 特別是天津老百姓熟知的和消費量大的商品價格更低一些 ......」

在同一篇文章中,研究人員還提到「家樂福為了保證高質量的服務,他們每周都要給店員授課兩次,講解商品知識,交流和改進營銷工作......許多消費者反映,寧願多跑一些路,也要去家樂福。」

體系化的營運標杆

家樂福中國不僅為中國的消費者解鎖了全新的購物方式,也讓中國的本土零售商看到了當時的最高的營運標準。

在這之後的十來年,本土零售商開始從家樂福學習,甚至是照抄門店布局,商品規劃、商品陳列、定價和促銷方式、顧客服務、門店員工管理等各項營運標準。

上面這些在今天看似已經落伍的培訓文檔,是一套標準化、可複製、可檢核、能管控的門店運營體系,這套門店運營體系:

>以文字和圖片記述;

>覆蓋門店運營所有功能;

>涵蓋業務流程和營運操作要點;

>適用於家樂福體系所有門店;

>被完整培訓和執行。

其價值對於需要快速實現規模化複製的零售企業不言而喻。

大約十五年後,我的一位好友在永輝的流程管理部門整理和總結了永輝的生鮮營運標準,結合家樂福和沃爾瑪等多家企業的管理體系,完善和推廣了一整套符合永輝業務特點的《門店SOP體系》。這套SOP體系為永輝超市建立標準化的門店複製能力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自進入中國市場以來一直到家樂福的黃金十年,家樂福一直被稱為「中國零售行業最好的商業培訓學校」。家樂福門店管理層的綜合能力也一直在業內備受推崇。這一方面得益於家樂福對店長高度授權的管理模式,更多是由於家樂福體系化的管理制度和良好的培訓機制。

在接下來的十多年裡,「家樂福」這個中國化的名字作為一個領先的零售品牌在中國市場上一路凱歌,開創了驕人業績。

一路凱歌

在1995年到2007年的12年間,家樂福在中國市場一路凱歌。家樂福在此期間開設了112家門店,到2007年,家樂福中國銷售收入近300億元,在門店數量上遠遠甩開其他外資連鎖零售商。

毫無疑問,中國高速成長的消費市場是家樂福在中國快速發展的根本原因。但也是家樂福中國兩任總裁的順勢而為和早期管理團隊的戮力同心共同造就了家樂福在中國的這黃金十年。

抓住機遇,迅速擴張

在中國大陸最初幾家門店現象級的成功給家樂福帶來了明星外企的光環,也增強了家樂福加快拓展的信心。家樂福在3年內在迅速在北京、上海、天津、深圳、重慶、武漢和東莞開出了12家門店。

為了保護本土商業企業,外經貿部在1999年6月頒布了《外商投資商業企業試點辦法》,對外資在華經營商業企業的設立、試點地區、投資者條件、中國本土合資者條件、出資比例、經營方式、年限和程序都做出了明確的規定。

但準備迅速佔領市場的家樂福並不準備遵守這些規則,家樂福中國的決策層和中國的地方政府默契地繞過了中央政府對於外資零售企業審批權限和持股比例的限制,家樂福在中國市場上一路高歌。

到2000年,家樂福已經在中國開設了26家門店,而嚴格遵守中國法規的的沃爾瑪只開設了8家門店。

作為經歷過那個時代的沃爾瑪早期員工,我完全理解家樂福違規開店的苦衷:一方面,一家外資企業很難在當時的中國市場上分辨一個資信良好的企業和一家皮包公司,沃爾瑪就曾經深受其害;另一方面,審批的流程過於冗長,這和零售商迅速達到經濟規模的需求嚴重不符。

中央政府在2000年和2001年對家樂福發出禁令,即使是在收到禁令之後,施榮樂先生仍公開表示:「在中國市場,有30多個城市都是家樂福考慮的目標。在北京,今後家樂福還會開更多的店。「發表這番講話的時候,施榮樂先生正在參加北京市政府組織的一次研討會,而他作為唯一被邀請的外資企業代表,被安排做主題發言。

我們可以大膽地想像所謂「違規開店」不僅是地方官員為了招商引資所做的冒進行動,更大的可能是中央政府在早期主動選擇了放任。

極具諷刺意味的是,時任經貿委貿易市場局局長的黃海指出:「最早提出制止家樂福違規行為的企業是包括法國零售商在內的一些外資企業。」用一句曲藝界的名言來說:「只有同行才是赤裸裸的仇恨!」

最終家樂福還是在2002年為自己的的捨命狂奔付出了代價,外經貿委要求家樂福在華的27家獨資門店35%股權出讓給中方企業,並在家樂福完成整改前不審批家樂福新的開店需求。

隨著2004年中國政府放開對外資企業在商業零售企業的地域、股權和數量的限制,家樂福又進入了快速增長期。直到2007年施榮樂先生離任的時候,家樂福中國一直是中國外資零售企業門店和銷售收入的第一名。

用今天網際網路企業的語言,我們可以這樣理解當時的情形:家樂福順應消費者需求和地方政府政績需要,把握機會迅速佔據了當時中國的流量高地。

快速開店帶來了領先的市場份額,為家樂福後來的渠道變現創造了條件;家樂福的先發優勢也在中國的消費者中形成了「大型超市約等於家樂福」的心智模式。這也為家樂福後續攻城略地打下了穩定的基礎。

家樂福的開店效率不僅體現在開店數量,還體現在開店質量上。原家樂福江蘇區總經理萬明治先生曾經對媒體說「在家樂福鼎盛的時候,單個門店銷售額低於3億元的店長都不好意思去開業績會。」

事實上,家樂福早年的單店銷售額也一直排在中國大型超市的前兩名。第一名是晚一年進入大陸市場的臺灣零售企業大潤發。

靈活反應,貼近市場

家樂福良好的業績很大程度上得益於家樂福的單店管理模式,與多數連鎖零售商實行的商品、營運條線管理的模式不同,家樂福中國實行的是「門店營採合一」的模式。

在這種模式下,店長同時承擔著維護者和統治者的雙重職責:作為維護者,店長需要嚴格執行家樂福統一的營運標準。作為所轄門店的統治者,店長實際管理著門店的資產、商品、人力和財務:

家樂福的單店管理模式和早期優秀的店長無疑是家樂福的門店在中國這個地域差異大,競爭激烈和複雜的商業環境中脫穎而出的重要原因:

1.在營採合一的模式下,家樂福的門店可以根據所在市場和競爭環境靈活決策本店的商品結構、營銷策略、訂貨和庫存策略、競爭策略、人員編制和薪資。店長甚至可以做出門店整改和設備投資的決定。今天的流行語叫做「讓聽得見炮聲的人來呼叫炮火」。這種基於店長、處長和課長對顧客一手信息的感知和判斷作出決策的方式確保了家樂福更貼近本地顧客需求;

2.營採合一的模式也決定了家樂福的執行力更強,競爭應對更快。一方面,供應商成本、售價、費用、促銷等各項權限都掌握在門店手中,供應商的配合程度更高;另一方面,營採合一的模式也使得處長和課長的指令無需任何複雜的溝通和傳導機制,在門店得到及時完整的貫徹;

3.家樂福的門店擁有較大的自主權,也有利於在各地複雜的政商環境中維護公共關係。

提到家樂福的黃金十年,就必然要提到1993年就來到中國的家樂福中國區總裁施榮樂。這位在當時已有三十年家樂福工作經歷的家樂福總裁有著豐富的零售經驗。自1999年接任關漢倫成為家樂福中國區總裁後,施榮樂一直秉承著擴張和授權的政策。

施榮樂的另一個貢獻就是強調商品和店長的本地化,他在採訪中提到:「到中國就要做中國的企業,不光是不同的城市採取不同策略,甚至相同的城市不同地區也要採取不同的策略。」我的一位曾任職家樂福冠軍超市(CHAMPION)店長的朋友曾經在接受媒體採訪的時候說:「每次施榮樂在門店檢查的時候,一般都會問某個商品分類裡有沒有地方品牌」。

施榮樂的策略被驗證是有效的,2000年,我在擔任沃爾瑪採購期間參加了寶潔公司Wal-MartTeam在大連做的消費者調研,我和幾位沃爾瑪的採購同事在單向玻璃後面旁聽了幾輪的消費者訪談。調研公司給出的主要結論是:

1.從品牌角度,消費者對家樂福的描述是一個「本地的老農民「,而沃爾瑪是一個「來自美國的年輕人「;

2.從商品角度,消費者認為家樂福的產品更貼近本地的消費習慣,特別需要強調的是,消費者認為家樂福在生鮮方面有著更強的優勢,生鮮產品的品質更高、鮮度更高,價格更低;

3.消費者認為家樂福的促銷更頻繁,DM的價格更低,價格形象更好。

儘管從一個採購的專業角度,我可以保證沃爾瑪的價格指數一定不會高於家樂福,但毋庸置疑的是,家樂福已經佔領了消費者的心智模式。

除了消費者的心智,家樂福無疑還佔領了供應商的心智。我相信今天沃爾瑪的採購們一定不會遇到我們在當年的尷尬:

一方面,我們需要向大量的本土供應商說明「沃爾瑪」三個字如何寫,特別需要強調沃爾瑪在全球是一間「比家樂福還大「的零售商,我們正在積極開拓中國的業務,而且,我們是一家全國連鎖企業而不是一家深圳或者廣東連鎖,請派負責大客戶的業務員或者銷售總監來談判,並給我們全國連鎖的價格政策;

另一方面,我們還要不斷和以某公司為首的部分Shanghai-based跨國企業去要求和家樂福一樣的公平貿易條款,而對方的回覆很可能是:家樂福量比較大。

商品開發能力

當時,家樂福在國內更多的大型城市具備先發優勢,佔據了有利的地形。除了沃爾瑪的傳統優勢區域外,家樂福在很多城市的市場份額往往是最大的。這也決定了家樂福的商品團隊擁有更大的BargainPower。

家樂福也擁有著當時高標準的採購管理體系和頂尖的採購管理人員。這些採購也為家樂福整合了當時最好的供應商資源,憑藉家樂福的先發優勢和業務規模談出了最苛刻的付款期、價格和費用條款。

在我的採購職業生涯期間,我聽到供應商對家樂福採購的反饋是:經驗豐富,受過良好的談判訓練;每次談判都經過充分的數據準備,所有談判要求都有理有據;完全掌控談判節奏,對於談判條件絕不做出讓步。

當然,家樂福的採購也在業界有著出名的壞脾氣。當年在各品牌KA團隊裡廣泛流傳的一個段子是:家樂福的總部談判人員隨時可能把談判桌上的任何東西扔向談判對手後轉身離開。如果說有例外,我似乎記的寶潔公司Wal-MartTeam的某位同事說過,寶潔公司可以在和家樂福的談判中受到額外的優待---談判員不會在和寶潔的談判過程中扔東西。

憑藉規模優勢和商品管理能力,家樂福順利地把流量資源轉變為對供應商的談判優勢。流量的稀缺性和供應商的惡性競爭給家樂福帶來了大量的渠道費用收入。

除了總部的費用標準之外,各門店一般還會在總部談判的基礎上增加單店的額外收費。以我曾經負責的個人護理品類來說,某知名洗髮水品牌供應商每年會向每個家樂福門店額外支付5萬元的「貨架費」以換取門店保證其商品能夠整體陳列在一起,並保證其和寶潔產品一樣大的陳列面位。

我完全能夠理解品牌商和品牌商的銷售團隊在當時的情況下做出的決定。迅速擴張的門店規模使得家樂福獲得了對供應商的談判優勢。家樂福幾乎成了「ModernTrade「的代名詞。在那個黃金時代,品牌商只有進入家樂福體系才算是搭上了現代渠道的高速列車,即使為此付出各種高額的代價也在所不惜。

但是似乎沒有人思考過,一旦家樂福失去「市場份額最大」這個條件後,一切是否還會成立。

未完待續......(文/聯商特約專欄作者張新宇,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聯商立場)

【關注百家號樂居財經,洞悉房產市場風雲變化。】

文章來源:聯商特約專欄作者 張新宇

相關焦點

  • 是非成敗家樂福(中)
    家樂福在過去二十多年為中國大型超市乃至整個零售行業培養了大量管理人才,堪稱中國零售行業的「雄鷹的搖籃」,這些雄鷹和離巢的雄鷹在零售行業的最前沿櫛風沐雨砥礪前行。  儘管家樂福集團仍在家樂福中國佔有20%的股份,我們已經可以預見「家樂福」作為一個零售品牌從中國黯然離開的時間已經不遠。雖說「不以成敗論英雄「,但英雄遲暮已是不爭的現實。
  • 「再造」家樂福
    早晨,楊靜路過小區門口的蘇寧小店,買到家樂福商場的同款牛奶和麵包當作今日早餐;中午,走到附近的easy家樂福買個便當和咖啡,和同事一起享受午餐時光;下班回家的地鐵上,無論打開家樂福到家、蘇寧易購都能直接下單家樂福商品,風雨無阻1小時內就能送到家門口,她一回到家可以使用新鮮的生鮮產品製作晚餐……她還發現,即使線上購物也能順利積分,這個家樂福積分也是蘇寧會員積分,可以用作蘇寧商業體系的權益
  • 經歷過了,又何必在乎是非成敗
    在意義上,他們沒有本質的不同。意義還和我們身邊的親人、朋友、同學等關係密切,當因為我們的存在給對方帶來了快樂、帶來了幸福、帶來了安全、帶來了希望,這就是意義。生命對每個人只有一次,只要活出自己的價值,不是達官貴人、不是名師大家,又有什麼遺憾。
  • 蘇軾這首詞,教你看透人生的是非成敗
    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三國演義》開篇,以這段雄渾的開白,引出三國這一波瀾壯闊的歷史。在歷史無涯裡,生命來來去去,走走停停。多少光鮮榮辱,於歷史不過滄海一粟;多少是非成敗,人不過赤條條來去無應由。人究竟為何而來,又要往哪去?人生真正意義是什麼,有什麼值得追求?為追名逐利,還是為實現自我?
  • 家樂福將推出西班牙線上平臺Carrefour.es
    家樂福西班牙公司計劃推出線上平臺Carrefour.es,與西班牙全國各地的公司大賣場相連,這樣客戶就可以從200多萬種產品中進行選擇,而不僅僅是超市內的10萬種產品。 家樂福已經在法國和波蘭推出了線上平臺,比利時站也將很快推出。家樂福西班牙站電商總監Rafael Sánchez-Sendarrubias在2018年零售論壇上透露了這些計劃。 增加大賣場的吸引力 西班牙平臺的開設,是為了增加當地家樂福大賣場的吸引力,並確保客戶有200多萬種產品可供選擇。
  • 恆大亞軍收官,細數卡納瓦羅的是非成敗,他該下課嗎?
    如果說上賽季恆大陣容稍顯單薄,那麼本賽季恆大坐擁三外援,四歸化,還有一眾經過磨礪的年輕國腳,可謂實力超群,賽前普遍看好恆大能夠輕鬆衛冕,然而這就是足球的魅力,並不是紙面實力定成敗。有人說,是賽會制的比賽導致了恆大意外丟冠,其實賽會制的比賽淡化了球隊穩定性的要求,更加看重球隊打硬仗的能力,現在看來,恆大打硬仗的能力真的是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 江南春談危機帶來的三大啟示:危機即戰機,是非即成敗,分化即進化
    2月23日,在高榕資本榕匯《穿越危機》線上沙龍上,分眾傳媒創始人、董事長江南春,通過線上視頻會議,與高榕超180位投資企業CEO、高管、合作夥伴,分享了在親歷03年非典、08年金融危機和新冠疫情3次危機後的思考,並提煉了3點認知——危機即戰機,是非即成敗,分化即進化。
  • 青島家樂福在美團「水土不服」?2.62元退款,給3元算不算侮辱人?
    隨著網購、外賣越來越方便再加上商家、平臺的優惠折扣不斷大家更喜歡在手機上下單但是隨著雙十一越來越像高考數學考試,你真的能算清楚平臺那些紅包"優惠"嗎?商家的客服服務質量跟得上銷量嗎?9月9日,青島某網友通過美團外賣,在家樂福新興店下單了一份外賣訂單,總價51.16元,可是其中一種商品無貨,因此他申請了部分商品退款,沒想到的是,就是這筆操作,引發了一場歷時3天的拉鋸戰,究竟是怎麼回事?
  • 中信家樂福聯名信用卡重磅升級 中信家樂福聯名信用卡最新權益
    家樂福攜手中信銀行為大家帶來全新升級聯名信用卡,升級卡片將於2017年10月29日正式與大家見面!中信銀行家樂福聯名信用卡升級後將提供銀聯人民幣晶片卡與VISA美金晶片卡供顧客選擇,用卡安全將大大提升,同時優惠力度也將大大提升。
  • 中信家樂福聯名信用卡重磅升級中信家樂福聯名信用卡最新權益
    家樂福攜手中信銀行為大家帶來全新升級聯名信用卡,升級卡片將於2017年10月29日正式與大家見面!
  • 【聚焦】家樂福又一家門店關門!
    家樂福青島遼陽路店將於12月28日閉店,這一消息已得到官方確認,經營七年多的家樂福遼陽路店將與顧客們說再見了。位於青島市市北區遼陽西路與福州北路交匯處的家樂福青島遼陽路店,是法國家樂福集團在青島投資興建的第三家大型超市,於2010年3月18日正式開業,至今已經營七年多。
  • 一瓶難求的飛天53°500ml貴州茅臺酒 家樂福給你預約上了
    據悉,1499元平價買茅臺再添新渠道,首批限量茅臺將於近日正式投放家樂福上海門店。據家樂福方面介紹,首批10000瓶飛天53°500ml貴州茅臺酒將上線家樂福上海10家指定門店,供消費者預約選購。參與第一波預約的用戶,需同時具備以下兩點要求:一、必須是家樂福實名註冊的會員;二、在2019年1月1日至2020年2月1日期間至少在家樂福消費滿三次且會員卡內積分餘額大於1000分。合資格的用戶可於2020年3月3日10點至3月4日18點期間,通過蘇寧易購APP家樂福到家平臺兌換飛天53°500ml貴州茅臺酒的預約資格,並於3月5日10點至18點期間在線搶購。
  • 中信銀行與家樂福合作發行聯名信用卡
    中新網北京1月6日電(記者 劉長忠)中信銀行與家樂福(中國)6日共同在北京宣布,中信銀行家樂福聯名信用卡正式在全國範圍推出。  中信家樂福聯名卡於去年9月在大連率先面市,隨後分別在深圳、天津、寧波、北京、無錫、蘇州、武漢、長沙、上海、南京、瀋陽等全國12個城相關公司股票走勢市上市,並在上述城市的100個家樂福門店設立專屬的聯名卡服務區,現場提供聯名卡申請、業務諮詢、信用卡還款、積分兌換、創新支付等服務,成為中國國內首創的銀行商超聯名卡服務模式
  • 央視:家樂福道歉聲明未見誠意充滿傲慢
    央視《新聞1+1》2011年1月27日播出《家樂福:大店也欺詐!》,以下系節目實錄:  導視:虛構原價再打折,低價標註、高價結算,標籤字小,價碼卻高,價籤上的戲法,玩家竟然是家樂福、沃爾瑪。可是消費者的投之以桃,卻並沒有換來超市的報之以李,像沃爾瑪還有家樂福這樣的大超市,居然在某些商品上跟消費者玩起了價格欺詐。問題了,像它們這麼大的企業怎麼就敢這麼做呢?  (播放短片)  解說:  打折、返券、贈送大禮包,這是個購物季,新年氣氛,消費者錢包寬裕,而商家似乎也格外的慷慨。
  • 「家樂福」超市稱重價籤含貓膩
    近來,北京市民王先生遇到一件煩心事:不久前,他在北京家樂福健翔橋店購物時,出現價籤含混不清、低價高結的情況。經王先生仔細觀察後發現,該超市單價價格信息僅有單價和淨含量兩項,而無規格項,單價乘以淨含量得數明顯與價格不符,結算總價遠遠高於標籤上單價與淨含量相乘得出價格。
  • 「隨時會員」權益上新:3月12日 家樂福第二件半價
    來源:金融界網站「隨時會員」發布後第三天,蘇寧小店、家樂福宣布將在3月12日推出商品第二件半價活動,升級「隨時會員」系列權益。活動當天,蘇寧小店將在APP、小程序及門店三端推出第二件商品半價優惠。作為「隨時會員」新增權益,家樂福也在蘇寧小店APP頻道推出第二件半價活動,覆蓋衣物清潔、食用糧油、進口食品、百貨紡織等種類。搭配「隨時會員」每月發放的2張4元無門檻現金抵用券,蘇寧支付最高5元的優惠,用戶一筆訂單內能獲得的優惠減免最多達到12元。
  • 蘇寧易購、家樂福中國融合一年,進擊社區生鮮
    南京郭大媽送完孫子去幼兒園,回家路上看到家樂福的促銷通知,趕緊通知了廣場舞姐妹一起前去搶購。郭大媽的鄰居小孫,剛到公司就收到了促銷推送,立馬去家樂福小程序上搶了兩斤。不同的消費人群,不同的消費需求,如今在家樂福實現了大統一和全滿足。回顧一年來,家樂福重整旗鼓,其商業定位從「一站式購齊」向「滿足用戶多樣化需求的一站式購齊」轉變。
  • 家樂福與卡西諾欲競購迪亞法國
    據法國媒體《費加羅報》報導,法國零售商家樂福與卡西諾已向西班牙連鎖超市迪亞法國提出非約束性報價,為購買迪亞法國,家樂福與卡西諾應於上周末向對方提出最終報價。  家樂福與卡西諾當前拒絕就此事發表評論,但接近此事的相關人士稱,2011年迪亞法國在西班牙獨立上市,脫離了家樂福的掌控,但家樂福一直在盯著迪亞法國的資產。
  • 張繼科走進蘇寧家樂福818直播間
    在蘇寧家樂福上海萬裡店,直播間裡再添一把火。8月18日,倫敦奧運會男子單打冠軍、中國男乒第3位個人冠軍大滿貫獲得者張繼科將首次走進家樂福818專場直播間,與線上線下的「小蝌蚪」、「小蝴蝶」們(張繼科粉絲的暱稱)互動,為家樂福品牌好物實力「打call」。
  • 有一種信任叫家樂福丨會員篇
    為感謝廣大消費者的支持,每年家樂福為會員提供17,404支會員單品,會員可享受專屬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