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PAH領域的趨勢就是初始聯合治療成為一線治療!」
AMBITION開啟肺動脈高壓領域
初始聯合新時代
肺動脈高壓(PAH)是由多種病因引起肺血管受累而肺循環阻力進行性增加,最終導致右心衰竭的一類病理生理症候群。由於缺氧紫紺,患者嘴唇通常呈藍紫色,因此PAH患者還有個夢幻代稱——「藍嘴唇」。
有數據報導,我國經過靶向藥物治療的PAH患者卻只有一兩萬人,原因之一就是昂貴的藥物價格。不論對於農村還是城市的患者,靶向藥物都是一筆難以負擔的費用。我國肺動脈高壓患者保守估計約500萬-800萬,患者如果不及時使用靶向藥物幹預,平均壽命只有2.8年。近年來,國家日益重視「藍嘴唇」患者,並實施了多項政策。2019年,將多個PAH靶向藥物納入國家醫保目錄。此外,《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印發國家組織藥品集中採購和使用試點方案的通知》裡提出,要開展國家組織藥品集中採購和使用試點,安立生坦和他達拉非也被納入第二輪全國集採範疇。
在肺動脈高壓治療領域,初始聯合治療提倡早期充分治療,是一種更加積極主動的治療方案,截至目前,AMBITION研究是唯一大樣本初始聯合治療優於單藥治療的研究,入組來自14個國家、120個研究中心的610例PAH患者。作為一項裡程碑式的研究,AMBITION的意義在於證實了PAH患者初始聯合(安立生坦+他達拉非)治療可顯著獲益。
葛蘭素史克主動降價,提高AMBITION初始聯合治在中國的可及性
肺動脈高壓靶向藥物價格高不僅得到了國家的關注,也引起了社會和企業的注意。2020年4月開始,葛蘭素史克主動將其原研藥凡瑞克降價:
5 mg規格的月治療費用從3580元降至1980元,10 mg規格從5180元降至3366元,降幅高達45%。這個「貴族藥」的降價,提高了安立生坦片+他達拉非初始聯合治療方案在中國的可及性,惠及了更多PAH患者。
(註:原價格來源於全國公開渠道,時間截止於2020年3月31日;降價後價格來源於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和武漢亞洲心臟病醫院等大型醫院,時間截止於2020年4月1日)
凡瑞克(安立生坦片)於2011在中國上市,北京協和醫院荊志成教授就在當年處方了第一盒凡瑞克。談及當年的用藥情況,荊志成教授回憶道:「凡瑞克剛上市時,使用5 mg規格的患者月治療費用都將近1萬元,且完全是自費。」
由於原研藥需要經過漫長的基礎研究、動物試驗、人體臨床試驗,再經過各國藥監部門批准之後方可上市,因此原研藥的高藥價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臨床應用。
荊志成教授欣喜地表示:「凡瑞克的大幅度降價,是一個令人難以置信的變化。我相信這會減輕大多數患者的用藥負擔。」
凡瑞克上市之初,荊志成教授最深的感觸就是「既喜且憂」,如同「一半身處於火焰、一半身處於冰水」。喜的是有一個有效的新藥可以治療患者的疾病;憂的是,每處方一片藥,就會多加重一分患者的經濟負擔。
荊志成教授表示,如今肺動脈高壓的臨床醫生愈發認識到選用初始聯合治療的重要性,未來PAH領域的趨勢就是初始聯合治療成為一線治療。
早在2015年8月,AMBITION研究結果就顯示,初始聯合治療組與單藥治療組相比,發生首次臨床失敗的風險降低50%,住院風險降低63%。而安全性方面,初始聯合組不良事件與單藥組無顯著性差異。該研究首次證實心功能II-III級的PAH患者儘早接受初始聯合治療可更多獲益,為早期強化PAH藥物治療策略提供了強有力循證醫學證據,也會對臨床醫生治療策略的選擇產生重要影響。
蔣鑫教授認為,安立生坦和他達拉非均為長效藥物 ,患者服用後,血藥濃度非常穩定,依從性好,與食物及其他藥物的相互作用也較少。
蔣鑫教授表示:「這個研究的公布,給了臨床醫生和PAH患者很大的信心以及強力的證據,去使用初始聯合治療。」
2018年,中華醫學會指南將安立生坦+他達拉非作為唯一推薦的PAH初始聯合治療方案。總的來說,安立生坦+他達拉非具有顯著1+1>2的協同作用,使越來越多患者從中獲益。
如今「貴族藥」安立生坦降價,蔣鑫教授也為廣大「藍嘴唇」患者感到開心。「藥物的大幅降價,可以使患者更容易接受初始聯合治療方案,也能保證患者進行充足的藥物治療。臨床上,患者常因為經濟問題拒絕初始聯合治療方案。如今藥物降價,臨床醫生能更積極地推薦初始聯合治療藥物,希望也能以此進一步改善臨床結局。」
其實這不僅是荊志成教授與蔣鑫教授的期許,更是廣大臨床醫生和患者的願望。
專家簡介
荊志成 教授
北京協和醫院心內科主任,北京協和醫學院首批「長聘教授」。 截至2019年底,已榮獲「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國家「萬人計劃」領軍人才、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暨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中國醫師獎等國家級榮譽和獎項。擔任《中華心血管病雜誌》副總編、《中華醫學雜誌(英文版)》副總編、北京醫學會血栓與止血分會主任委員,中華醫學會心血管病分會結構性心臟病學組副組長,Internal and Emergency Medicine、European Respiratory Review、 Journal of Thrombosis and Haemostasis 等雜誌副主編。2019年當選世界肺高血壓協會(WSPHA)首屆科學委員會委員。
蔣鑫 副主任醫師
2003年畢業於北京大學醫學部,2008年獲北京協和醫學院博士。現就職於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院,任主治醫師。蔣鑫醫師從事肺血管疾病臨床診治工作10餘年,擅長各類肺高壓患者血流動力學診斷評估以及慢性狹窄性肺血管疾病的介入治療,近3年指導國內20餘家大型三甲醫院開展經皮肺動脈血管成形術治療慢性血栓栓塞性肺高血壓和肺動脈炎。現任北京市醫學會血栓與止血分會青年委員。發表肺血管疾病領域學術論文60餘篇,其中SCI論文20餘篇。目前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基金,首都臨床特色應用研究等科研項目。曾獲2013年度上海市科技進步獎三等獎和上海市藥學會科技獎三等獎,均為第二完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