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赤膊」水中搶險 散浸險情不能等

2020-12-23 央視新聞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江蘇南京連日降雨,秦淮河水位超警。7月18日凌晨,秦淮河江寧區東旺社區段出現一處散浸險情,必須及時處理。關鍵時刻,社區書記、黨員幹部帶頭跳入河中,和群眾一起搶險。

安排好夜間巡防點後,南京秣陵街道東旺社區的書記崔吉安和同事們繼續巡堤,崔吉安說社區內共有2.5公裡長的河堤,他們按人頭,每人分到100米的責任區。

7月18日凌晨,南京市降下大暴雨,秦淮河水位再度上漲。東旺社區所在的秦淮河東山站水位當時超警1米多,巡查人員發現堤壩背水坡出現了一處散浸,必須及時處置。

南京江寧區秣陵街道東旺社區黨委書記 崔吉安:當時心裡有點緊張,因為聽專家講,散浸它要是處理不好,發生的後果不堪設想,堤壩出問題都從小的散浸開始的。

南京市江寧區秣陵街道東旺社區安全環保專員 顧文軍:得到這個(險情)消息,通過跟水利部門溝通,安排打樁物資什麼的。

工作人員在背水坡圍堰蓄水,挖掘機則在迎水坡打木樁。每根木樁都有四五米長,碗口一般的粗,淋過雨後格外重,至少需要兩個人在水中扶好才能打下去。

南京江寧區秣陵街道東旺社區居民 殷祖新:這個下面挺陡的,人站不住,浮力一浮上來人漂,人不好走。

南京市江寧區秣陵街道東旺社區安全環保專員 顧文軍:正在問旁邊有沒有人會水的時候,發現崔書記已經脫了衣服,穿了短褲,已經跳到河裡去了。我們趕緊把衣服脫了,也直接緊跟著下去了。

南京江寧區秣陵街道東旺社區黨委書記 崔吉安:才漲過水,河裡面漂浮物比較多,穿衣服多了阻力會大,那就危險就大了。下水穿得少一點,阻力小安全係數高一點。

經過兩個多小時的作業,這處散浸險情才處理好。(總臺央視記者 徐大為 毛成坤 馬敏傑)

(編輯 李茗伊)

相關焦點

  • 太湖大堤江蘇宜興市周鐵鎮段出現險情 搶險人員緊急修復
    險情就是命令,太湖大堤保衛戰打響!「出現險情的主要是兩個點。」宜興市水利局副局長楊正強介紹,周鐵鎮洋溪村橫柑瀆段的迎水側部分擋牆被掏空,防浪牆與堤頂出現裂縫,長度約100米,並出現兩個坑洞。師瀆港段南側的部分擋牆、護坡面板向湖側滑移,防浪牆、護坡面板局部存在開裂,長度約300米。
  • 益陽南縣浪拔湖鎮發生泡泉險情,百名森林消防指戰員趕赴現場處置
    7月23日5時30分,森林消防局機動支隊六大隊接到湖南省益陽市防汛指揮部通報,益陽市南縣浪拔湖鎮東洲村發生泡泉險情,情況緊急。險情就是命令,大隊迅速集結100名指戰員,迅速趕赴現場處置,目前正在裝填沙袋加固堤壩。
  • 荊州江陵防汛搶險黨員衝鋒隊救援9名群眾
    湖北16日以來雨情汛情致37縣(市、區)78萬餘人中部戰區在洪湖設立指揮部 統籌指揮抗洪搶險高校畢業生就業率造假調查:一份就業證明售價80元報告:一線電商主播收入走高 成為頭部難度升級他們就是江陵縣馬家寨派出所防汛搶險黨員衝鋒隊。當防汛抗災的號角吹響,江陵縣公安局馬家寨派出所全警集結,按照縣委、縣政府和縣公安局部署安排,迅速成立18人的防汛搶險黨員衝鋒隊。在馬家寨鄉,耀新民堤地理位置特殊,長13公裡,囊括6個村,居住人口達1.2萬人,一旦出現險情,必須馬上控制,否則將危及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 【科學防汛】史上最全最實用的堤防防汛搶險手冊(建議收藏)
    2 滲水險情1現象滲水也叫散滲,是常見的險情之一。當水位上升,堤腳滲水加大並帶有渾水滲出,或背水面出現大面積散浸、發軟、鼓包現象。圖2-1 滲水險情示意圖2搶護方法「漏清水,從容講;漏渾水,萬人慌」。「背水面導滲」是在背水面用透水材料如砂礫石等做反濾層;對散浸範圍大的應開導滲溝,避免滲水帶走堤壩土。為避免貽誤時機,對小型堤壩而言,一般先進行「背水面導滲」,視情況再進行「臨水面截滲」。1 反濾導滲溝當背水坡出現大面積嚴重滲水時,開挖導滲溝,溝內鋪設反濾料,使滲水集中排出。
  • 「科學處置險情」磯山聯圩中壩:迎水面預製塊破損 多方合力搶險
    7月18日,磯山聯圩中壩迎水面出現多處預製塊破損、坍塌,縣防指迅速組織水利專家、部隊官兵、抗汛人員前往現場搶險救援。巡堤人員介紹,18日下午,發現迎水面有幾處破損,第一時間上報了險情。現場搶險人員迅速行動,通過將砂袋墊壓在破損處,將風浪激起的水流與預製塊隔開。同時,在水利專家的指揮下,將三色布鋪擋在破損預製塊上,在四周用沙袋進行沉壓,經過一下午的奮戰,堤壩迎水面破損處均已妥善處理,險情得到有效控制。
  • 湖北鹹安:水利老兵汪鑫「搶險」記
    「這裡有裂縫的位置再加打兩根樁,兩排樁中間再填兩包寸口石……」一到脫坡現場,汪工便開始指揮處置險情。 鹹安大大小小的河湖庫堤塘堰他不知跑了多少遍,哪處有險情,哪裡要整修,不用到現場他心中都有一本明細帳。 自6月下旬以來,鹹安區遭受多輪強降雨,斧頭湖水位迅速上漲,高水位運行下的堤防險情頻發,7月20日下午5時許,斧頭湖堤北嶺村段附近發現一處壓浸臺脫坡險情,脫坡長度30餘米,滲水點十餘處。
  • 每一滴汗珠都是拼搏的寫照——義安區老觀圩搶險見聞
    搶險間隙,武警安徽省總隊合肥支隊中隊長楊雲雷向搶險隊員分發礦泉水。他告訴記者,接到管湧險情通知時,官兵們正在吃飯,大家立即整隊組織一個搶險小隊趕赴現場,砌土包,修建圍堰,構築「養水盆」。經過近3個小時的緊急處置,一個8米長、4米寬的蓄水池已經加固完成,險情也得到有效控制。  「渴了就喝幾口水,累了就地坐下休息一會兒,我們提前準備了防暑藥品,醫療隊隨時待命,高溫的影響我們能夠克服。」
  • 餘干信瑞聯圩 20名官兵跳入水中封堵泡泉 奮戰13個小時成功處置險情
    本報訊 李金輝、中國江西網/江西頭條新聞客戶端記者塗文華、實習生計丹丹報導:7月11日,受長時間高水位浸泡影響,餘干縣信瑞聯圩出現多個泡泉險情。武警江西總隊訓練基地迅速組織官兵趕赴現場。武警官兵和黨員幹部群眾相互配合共同努力,奮戰近13個小時,終於成功處置這一險情。
  • 蜀山區防汛工程搶險突擊隊 關鍵時刻顯身手
    危急關頭,蜀山區住建局組建的工程搶險突擊隊迅速參與到防汛抗洪的工作中,為南淝河保衛戰貢獻了不可或缺的力量。安徽路港搶險突擊隊近期,連續的暴雨讓南淝河五裡墩段出現險情,蜀山區住建局迅速組織協調安徽省交通航務工程有限公司、安徽省路港工程有限公司、中國建築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等工程搶險突擊隊參與蜀山區防汛應急救援,完成了南淝河
  • 涪江新德段險情追蹤:經受住大洪峰考驗 正緊急加固
    川報觀察記者 祖明遠 尹勇 8月18日上午,經歷了昨天的洪峰過境,涪江三臺縣新德鎮新渡村段防洪堤受損區域有所擴大,防洪堤險情段長度約560米,部分地段原有堤壩水面以上幾乎被衝刷乾淨,僅剩近日緊急搶修加固的壩體,涪江水位較昨晚已有下降,但江水流速依然較大,隨著江水拍擊堤壩,不時有砂石被帶落水中
  • 蕪湖:深夜,前線抗洪搶險奮戰正酣
    劉渡鎮鎮長指著塌方處介紹,塌方險情危害極大,如不及時處理後果不堪設想,所幸此處險情發現及時,防汛專家又迅速趕到現場給出了處理方案,經過搶險人員連夜奮戰狀況已基本穩定。「我們下午5點45分接到電話,說官洲圩發生險情,需要部隊支援,大家立即緊急集合趕到現場。」
  • 成都市雙流區政法隊伍在防汛搶險中彰顯愛民為民情懷
    危難時刻,雙流區政法隊伍挺身而出、逆流而上,衝鋒在抗洪搶險最前線,不懼風險、不避風雨,解救轉移被困群眾2600餘人,搶救物資價值約500餘萬元。他一邊安排家裡人避險,安撫老人情緒,一邊和部隊官兵、公安幹警一起挨家挨戶排查險情、轉運群眾,行走在過膝的洪水中,一個、兩個、三個……,受困群眾都脫離了危險,他一夜沒合眼。
  • 夏天到了,打赤膊的小心了,你可能面臨著罰款
    其中包括在公共場合打赤膊、脫鞋子的、隨意暴露等等諸多的不文明行為。在這項夏季整治措施中包含:勸導、曝光,在其它城市出臺的措施中,有的還處以罰款五十元至二百元不等。打赤膊的人們當然這事存在爭議性,夏季天氣炎日,男人們則會穿著背心,有的還露著肚皮,這就算是打赤膊嗎?
  • 「抗洪搶險英雄營」,再戰九江戰旗紅
    那面沉默的「抗洪搶險英雄營」旗幟,正在靜靜地訴說著那份初心迴響的堅定答案。長江——最溫柔的母親河,也曾將最殘酷的災難反覆降臨在我們的身邊。同樣的20世紀,三次全域大洪水,結果卻截然不同。也許,我們可以從兩處簡單的數據對比,看到些許端倪。
  • 延吉:幹群同心合力奮戰抗洪搶險
    強降雨天氣導致三道灣鎮朝陽河水位暴漲,朝陽河中心村三道橋段出現險情,河水漫上堤岸,威脅周圍村民的生命財產安全。面對險情,廣大幹部群眾迅速行動,齊心協力抗洪搶險。 16時,各支流水勢匯聚中心村,17時,朝陽河中心村三道橋段水位上漲至臨界值,出現漫堤險情,極有可能造成潰壩,兩岸村民的生命安全受到嚴重威脅。三道灣鎮防汛抗旱指揮部立即啟動防禦洪水應急預案,將險情上報市防汛抗旱指揮部並迅速組織兩岸群眾緊急避險。
  • 為了共同的家園——江西餘干楓富聯圩搶險群眾速寫
    十多天來,他帶領村裡民兵隊,裝沙袋、挖溝導流,哪裡有險情,哪裡就有他的身影。因為自己有98年的抗洪經歷和每年參與汛期湖堤巡防的經驗,儘管白天已經非常疲憊了,他還不放心別人去巡查,堅持親自上陣。7月19日,見到他時,聲音幹啞,手機來電不斷,因為天氣太熱,似有中暑症狀,幹起體力活有點力不從心。村支書江勝柱見他因為中暑長時間沒進食,靠喝葡萄糖補充體力。勸他回去好好休息。但他說:「回不得,不能回!
  • 湖南水利技術專家——防汛搶險一線的智囊團
    危難時刻顯擔當,越是危急的時候,越是有這麼一群人始終堅守著一線、為水工程問診,協助著群眾開展一場場艱苦卓絕的家園保衛戰、繪就一幅幅可歌可泣的抗洪新畫卷,他們就是防汛搶險的「定海神針」——水利技術專家。  水災症狀——水位高漲、災險頻發。今年以來,全省累計降水量1196.2毫米,較多年同期偏多20.2%。
  • 三水3人被困「水浸車」內,這個操作贏得生機
    三水3人被困「水浸車」內,這個操作贏得生機 2020-05-24 02:1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全力以赴 防汛救災】邵九思現場指導棉船鎮泡泉險情處置工作
    【全力以赴 防汛救災】邵九思現場指導棉船鎮泡泉險情處置工作 2020-07-22 21:0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