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光謝幕 初俊辰稱自己不老不醜很耐看

2020-12-09 娛樂圈小呆瓜

由正午陽光出品的電視劇《清平樂》昨晚全部謝幕,播放量突破42億的觀眾淚別王凱江疏影。不過,要說這部劇中哪個角色讓觀眾最討厭,那一定是老頑固司馬光。他的扮演者竟是92年的中戲帥哥初俊辰,他在扮演這個角色的時候才26歲。有人罵司馬光是又老又醜的老糊塗,槓精表示不服了,幽默表示:哥不老也不醜很耐看也不糊塗,我演司馬光就是負責氣人的。

初俊辰帥小夥演活司馬光

《清平樂》中,司馬光儼然成了整個皇室的心病,司馬光懟完公主懟官家,皇室想要背地裡維護公主和懷吉,就怕司馬光知道,一旦讓司馬大人知道了就非同小可,天都會塌下來,官家把皇帝做到這份上,也是欲哭無淚了。上朝的時候他先是演繹大宋奇葩說,見官家不吃這套就當眾自殺逼著官家放逐懷吉,這是要鬧哪樣啊?直接把朝會當成自殺直播現場了。該管的他管,不該管的他也管,就連一起做官的同事歐陽修、韓琦,私下對他也是議論紛紛,搞得職場關係非常微妙。而司馬光頑固不堪、因循守舊的做派也讓觀眾非常厭惡。

初俊辰

92年的新晉演員初俊辰,年紀不大,但是非常用功忘我,把懷柔CP「黑粉」的表現發揮的淋漓盡致,也將司馬光古板氣人、討人嫌的軸勁刻畫的非常到位。據說,司馬光死纏爛打找官家賜對這樣的場面,每個機位只拍攝了一條就過,是必須得過,《清平樂》單機拍攝,必須在心裡把臺詞背誦幾百遍,誰也不許耽誤時間,能加盟《清平樂》文豪團,把繞嘴的文言文倒背如流,他的臺詞功力可見一斑。初俊辰還以勤奮刻苦收穫了其他同行的認同,演員隋詠良昨天在微博上寫道:初俊辰是我認識的唯一一位從上學到畢業工作依然堅持每天練臺詞的演員,司馬光演的瓷實,一位從未失去初心的認真拍戲的好演員。

畢業於中央戲劇學院的初俊辰,是名副其實的特長達人。上學時就拿了當時中戲學府的表演最高獎之外,舞蹈、書法、滑冰、射擊等樣樣精通。在尚未播出的古裝大劇《饕餮記》中扮演尋獵司總教頭魯鷹。

相關焦點

  • 初俊辰《清平樂》中扮司馬光,曾是中戲校草,演過秦嵐的兒子
    網友在讚嘆王凱演技的同時,也會心疼他扮演的官家,讓我們感覺他這個皇帝當得真是不容易。所有人都在逼他,就連他疼愛的女兒徽柔也會威脅他,而大臣們的各種進諫,也確實讓人煩心。當然,在整部劇中如果選擇最氣人的言臣,我想網友一定會毫不猶豫地說出司馬光的名字!
  • 初俊辰《清平樂》今收官,觀眾想拿缸砸司馬光
    娛樂廣播網05月18日報導 王凱、江疏影、喻恩泰、初俊辰等演員聯袂出演的電視劇《清平樂》將在今晚收官。隨著劇情的最後升級,由初俊辰飾演的重臣司馬光成了懷柔CP的最大黑粉,惹得許多微博網友都說想「拿缸砸司馬光」。
  • 初俊辰:《清平樂》是優雅的戲精姿態正確的相互搭戲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演員」與「角色」的緣分就是讓自己變成角色,也讓角色染上自我。而其中一位「戲精」正是劇中話題度最高的人物之一司馬光,劇中的司馬光因迂腐固執的性格讓人生氣,網友直呼「這不是我記憶中的砸缸少年」,被稱為「懷柔cp」的頭號黑粉,他的扮演者正是90後新生代演員初俊辰。作為演員,要對自己飾演的每個角色保持敬畏之心。扮演好司馬光這個人盡皆知的歷史人物對初俊辰來說是一個不小的挑戰,怎樣演活人物內心成為他最大的顧慮。
  • 初俊辰《清平樂》專懟王凱 背默天團又添學霸
    初俊辰初俊辰《清平樂》在《清平樂》中,初俊辰飾演的司馬光因為公主與內臣有私情的問題多次向官家進言,到最後愈演愈烈,司馬光在大殿之上火力全開,嘴炮功力了得。向觀眾精彩的展現了一出大臣懟官家的大型撕逼現場。
  • 懷吉身世真相曝光,司馬光氣人上熱搜,初俊辰老頑固演技被贊
    在最新的劇情中,司馬光和徽柔的兩次battle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第一次,司馬光因為看了一場女子相撲,便進諫《論上元令婦人相撲狀》對這種節目提出批評並想禁止這種相撲的再出現。在很多人看來這就是一場有趣的比賽,但是在司馬光看來卻覺得是很暴力的女子活動。
  • 「天若有情天亦老」,的上半句是什麼?被司馬光稱讚奇絕無對
    「天若有情天亦老」,很多人知道這句話估計是從毛主席的那首《七律·人民解放軍佔領南京》中知曉的,關於這句話毛主席接了非常經典的下半句「人間正道是滄桑」,也因此成為了人人知曉的名句,但是大家可能不知道這句話的原創作者並非毛主席而是另有其人,毛主席只是在先人的基礎上借用一下,然後在此基礎上再次發揮
  • 司馬光的「潔白如雪」
    在政壇失意、退居洛陽時期,他以十數年之功,主持編撰了294卷近400萬字的《資治通鑑》,這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編年體史書,上起戰國之初韓、趙、魏三家分晉,下迄五代末年趙匡胤滅周以前,共一千三百六十二年。此書以年代為經,史實為緯,將重要歷史事件的前因後果交代得清清楚楚,其呈示出的史識亦極富見地。歷代學者胡省三、王應麟、王鳴盛、梁啓超都對它作出了極高評價,有人甚至說:「至今卒未有能逾之者」。
  • 司馬光:「修齊治平」的典範
    司馬光向皇帝連奏三狀說明龐籍是聽了他的意見才決定修堡的,龐籍是出於保衛邊防的忠心,自己願承擔首要責任。但是朝廷沒有答覆。後來龐籍去世,司馬光升堂拜其妻子好比自己的母親,撫養他的兒子好像自己的兄弟,當時人們都稱讚他是個賢人。司馬光對恩人知恩圖報,勇於擔責,對政敵也是客觀公正,不落井下石,體現了他的人格魅力。
  • 司馬光《資治通鑑》手稿曝光
    司馬光的書法存世的還有:《天聖帖》,紙本楷書,十七行,151字,臺北故宮博物院藏。工整的小楷書。《真書寧州帖》, 手札,字體方正,上海博物館藏。司馬光為人行事都很嚴謹,黃庭堅謂:「餘嘗觀溫公《資冶通鑑》草,雖數百卷,顛倒塗抹,迄無一字作草。」近人馬宗霍云:「司馬溫公性端重,《通鑑》書稿,作字方整,未嘗為縱逸之態,故十九年始克成書。」司馬光,字君實,世稱涑水先生。陝州夏縣涑水鄉(今山西夏縣)人。
  • 王安石與司馬光
    讚賞他的人,視其為賢明宰相,「一代聖人」;而反對他的人,則稱他是「元兇極惡」,是北宋滅亡的罪魁禍首。事實究竟如何,顯然不是一兩句話能說清楚的。好在也不是毫無頭緒,人都說性格決定成敗,接下來我就先對王安石的性格進行立體化描繪,至於他在你眼中呈現的形象是妖魔鬼怪還是仙道神靈,就看你如何理解了。
  • 千年重溫司馬光
    不一會姐姐回來了,問他是誰想出的辦法,司馬光逞能說是自己。事情的經過正好被父親看到,他厲聲斥責了司馬光。嚴厲的批評讓幼年的司馬光記憶深刻,「光自是不敢謾語」。司馬光將「君實」作為自己的字,也許正是提醒自己做到時時、事事要「實」。後來有學生請教他修身之道,司馬光說:「其誠乎!吾生平力行之,未嘗須臾離也。」時任并州知州、河東路經略安撫使的龐籍與司馬光的父親司馬池是好友。
  • 西漢的商山四皓,為何宋代的司馬光認為是不存在的?
    這時候戚夫人走上了歷史舞臺,她不只是受到劉邦寵愛,她所生的趙王如意更是為劉邦所喜愛,相比於太子劉盈,劉邦總是感覺這個孩子更像自己,因此動不動就說此子類我。加上後來戚夫人再吹吹枕邊風,於是劉邦想廢廢太子劉盈,立趙王如意為新太子,但是呂后不同意,當時大部分功臣也不同意。
  • 司馬光《資治通鑑》手稿長什麼樣?
    司馬光(1019-1086) 字君實,世稱涑水先生。陝州夏縣涑水鄉(今山西夏縣)人。仁宗寶元初(1038)中進士甲科,除奉禮郎。仁宗末(1036),遷天章閣待制兼知諫院。英宗時(1046-1067),進龍圖閣直學士。治平三年,以所撰《通志》八卷進獻,英宗悅之,命置局秘閣續其書,神宗名之曰《資治通鑑》。
  • 司馬光《資治通鑑》手稿長啥樣?
    司馬光的《資治通鑑》是中國第一部編年體通史。此為司馬光親自書寫的原本。這本作品約 29行,460多個字,記錄了西晉元帝永昌元年(公元322年)的事件。卷背有陳謝狀5行,24字,亦是司馬光手筆。司馬光,字君實,世稱涑水先生。陝州夏縣涑水鄉(今山西夏縣)人。仁宗寶元初(1038)中進士甲科,除奉禮郎。仁宗末(1036),遷天章閣待制兼知諫院。英宗時(1046-1067),進龍圖閣直學士。治平三年,以所撰《通志》八卷進獻,英宗悅之,命置局秘閣續其書,神宗名之曰《資治通鑑》。王安石得政,行新法,以司馬光為代表的舊黨不斷反對新法,迫使王安石辭去宰相職務。
  • 當司馬光砸缸遇上槓精
    人命關天,正經點,是司馬光砸缸。這一公案,出自《宋史》卷之一二五《司馬光傳》:「司馬光字君實。陝州夏縣人也。父池,天章閣待制。光生七歲,凜然如成人,聞講《左氏春秋》,愛之,退為家人講,即了其大指。自是手不釋書,至不知饑渴寒暑。群兒戲於庭,一兒登甕,足跌沒水中,眾皆棄去,光持石擊甕破之,水迸,兒得活。其後京,洛間畫以為圖。仁宗寶元初,中進士甲科。
  • 王安石與政敵司馬光的「君子之交」
    司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10月11日),字君實,號迂叟,陝州夏縣涑水鄉(今山西省夏縣)人 ,世稱涑水先生 。北宋政治家、史學家、文學家,自稱西晉安平獻王司馬孚之後代。 王安石和司馬光本來是朋友,彼此之間甚為緊密。北宋年間,王安石為了更好地推動改革,準備實行新法,這一舉動遭受了司馬光的抵制。
  • 北宋歐陽修、司馬光、王安石、蘇軾四位大師的恩怨情仇
    宋神宗即位之初,參知政事歐陽修向宋神宗推薦了司馬光,說他「德性淳正,學術通明,自列侍從,久任諫諍,讜言嘉話,著在兩朝」。於是,宋神宗任司馬光為翰林學士,不久,又任司馬光為御史中丞。
  • 忘記《清平樂》中的「氣人的司馬光」,進一步了解「詩人司馬光」
    《資治通鑑》的存在確立了司馬光作為史學大師的地位,在政治舞臺上,司馬光曾經是一個炙手可熱的強大的風雲人物,他曾為四代王朝服務,成績斐然。他一生的努力主要集中在從政和歷史寫作上,因此他的政治聲譽和歷史成就掩蓋了他的文學才華。在文學作品中,司馬光稱自己為「光素無文,於詩尤拙」,這是一個自我謙虛的詞,他並非不會寫詩和作曲。
  • 做個「耐看型」女神吧!即使五官不精緻,但老了之後更有魅力!
    在我們心目中的美女,都是很給人驚豔的感覺,五官長得精緻,而且特別吸引人,但是除了「好看」之外,事實上生活中還會有一種「耐看型」的女人,雖然第一眼不會特別突出,但是越看就越有魅力哦,都說美人在骨不在皮,如果當不了驚豔的大美人,還不如承認別人羨慕的「耐看型美人」,娛樂圈中也有不少哦!做個「耐看型」女神吧!即使五官不精緻,但老了之後更有魅力!
  • 電影《陽光普照》中,司馬光砸缸的故事,司馬光拯救的那人是自己
    故事內容大概是這樣的,「司馬光和一群小朋友一起玩捉迷藏,他當鬼,在他找到了所有的小夥伴之後,他說:還有一個人沒被找到。大家面面相覷:所有人都在這裡了呀!但司馬光堅信還有一個人沒有找到,他們一起找啊找,找啊找,看到了一個大水缸,大家熙熙攘攘:那個人一定藏在裡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