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最火的板塊是什麼?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月17日收盤,今年以來漲幅前三的申萬一級行業指數分別為電子(20.51%)、計算機(20.31%)和醫藥生物(11.27%)。但是跟前兩個一級行業相比,醫藥生物不僅領漲,還很抗跌,此次疫情也讓更多投資人意識到醫藥板塊的長期配置價值。醫藥生物,作為一個從2019年一直火到現在的熱門板塊,從中長期投資的角度看,基民該如何參與到這一板塊的投資呢?機智姐今天就幫你一一梳理。
01、長期配置價值主要體現在哪裡?
1、 醫藥行業是剛需且需求量快速增長
這個不難理解,大家看病治療是無法避免的,不受宏觀經濟影響,剛性需求始終存在且快速增長。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 2013年-2018年65歲及以上人口佔比由9.4%提高到11.9%,總數達到1.67億人,老齡化進程呈現加速趨勢,帶來的醫療健康需求是巨大的。
而且隨著二胎政策的開放及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未來對整體社會醫療的需求可能更加急迫。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8年全國人均各類消費支出中,醫療保健支出同比增速高達16.1%,位居第一。
2、藥審改革力度空前
不管是從針對新藥和仿製藥開展優先審評審批、化藥註冊分類改革提升創新藥標準、鼓勵藥械創新,還是上升到國家層級CFDA加入ICH,這些都無疑加速推動了我國醫藥行業發展與國際接軌,國家對醫藥改革以及大力完善醫療保障制度的決心是不言而喻的。
3、創新藥賺錢效應突出
前期上市的創新藥賺錢效應凸顯,起到良好的示範效應。同時,中國銀河證券研究院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2月6日,共有41家生物醫藥公司申報科創板,其中20家註冊生效。
02、如何投資醫藥板塊?
醫藥行業既然投資價值這麼大,該如何把握可能是一些同學比較關心的問題。
目前就基金來說,主要有兩種方式,一種是跟隨醫藥指數基金被動投資,一種是交給醫藥主題基金進行主動選股。
1、指數投資
國內基金市場主要跟蹤以下三個醫藥指數:
(1) 中證醫藥100指數
簡稱醫藥100,是從滬深兩市中選取市值最大的100隻醫藥股,反映在中國內地上市的醫藥相關行業公司股票的整體表現。
(2)中證全指醫藥指數
全指醫藥指數從中證全指樣本股醫藥衛生行業內選擇流動性和市場代表性較好的股票構成指數樣本股,以反映滬深兩市醫藥衛生行業內公司股票的整體表現。
(3)滬深300醫藥衛生指數
簡稱滬深300醫藥,顧名思義,是從滬深300指數中挑選醫藥行業股票組成的指數,
以反映該行業公司股票的整體表現。
2、那麼如何選擇醫藥指數基金?
第一步:先選指數
(1)新藥研發是藥企發展的核心競爭力,而研發費用往往數額巨大,不是一般小公司能付的起的,所以醫藥企業一直有強者恆強的說法。從這個角度來說,滬深300醫藥>醫藥100>全指醫藥。
全指醫藥就不用說了,大中小藥股都有。滬深300醫藥就不一樣了,本身就是從滬深兩市市值最大的300隻股票中挑選的醫藥股,29隻醫藥股基本上也就是滬深兩市裡面最大市值的醫藥股,而且還採取流通市值加權模式,頭部公司權重更高。
(2)從行業發展趨勢來看,具備持續創新能力的藥械公司和創新服務產業鏈將成為未來投資重點。滬深300醫藥前三大權重行業集中於化學製藥、生物製品以及醫療服務,優勢明顯,而醫藥100受中藥拖累,這也是為什麼這幾年滬深300醫藥漲幅超過醫藥100的原因。WIND數據顯示,截至2月10日,滬深300醫藥近三年漲幅41.20%,同期醫藥100的漲幅僅為9.58%。
不過,滬深300醫藥指數個股權重佔比較高,個股表現對指數整體漲幅影響較大,分散風險作用受到一定限制。這點需要投資者根據自己的情況來決定。
機智姐教大家的是方法,大家看好一隻醫藥指數基金時,也可以按照這個思路來分析其所跟蹤的指數值不值得投資。
第二步:看跟蹤誤差
跟蹤誤差是指數基金的收益情況和指數相比有多大差異。按道理說,指數基金的表現應該和指數是一樣的,但實操中可能會因為管理費用、沒有及時跟隨指數換股等,讓指數基金和指數之間出現差異,也就是跟蹤誤差。WIND數據顯示,截至2月10日,全市場被動指數型基金近三年的平均跟蹤誤差為0.51%,大家所選基金儘量要低於這個數據。
當然市場上還有一種指數增強型基金,它們並不完全追求和標的指數相同的走勢,對於這類基金而言,主要看其是否跑贏標的指數。尤其是在上漲市和下跌市中,贏得超額收益的基金更值得買入。
第三步:看基金費率
可以優先考慮規模適中以及費率便宜的基金。
2、醫藥主題基金
想要挑選合適的醫藥主題基金,首先咱們要知道醫藥投資的難度在哪裡以及對應的解決辦法是什麼。
第一,醫藥研究難度大
醫藥是門非常專業的學科,門檻非常高。就比如前面咱提到的新藥研發,這往往是人類醫學最前沿的領域,需要花費數年甚至數十年來攻堅,如果研發不及預期就有很高的風險。而且對於非專業人士而言,也很難評價新藥研發的進度,難以做到提前布局。
這就要求我們,選擇醫藥主題基金時,一定要選擇那些具有專業醫學背景且從事醫藥研究多年的基金經理管理的產品。
第二,醫藥子行業眾多
按照申萬二級行業分類,醫藥行業就分為化學製藥、生物製品、醫療器械、醫藥商業、中藥、醫療服務6大板塊,各個子行業的表現也不一樣。
建議基民通過歷史投資板塊、個股調整能力等來具體甄別醫藥主題基金。就比如2019年,化學製藥(申萬)、醫療服務(申萬)漲幅明顯,但是如果基金經理沒有判斷好,重倉的是中藥,收益就會很差。(數據來源:WIND)
第三,醫藥行業易受國家政策影響
醫藥是個容易受國家政策影響的行業,比如2018年年末帶量採購,就引起行業估值的急劇下調。近期受疫情影響,國家對醫藥支出較大,如果上半年超預算,下半年國家醫保局出臺控費政策的節奏、強度就有可能超預期,這也會影響到醫藥板塊的短期走勢。
怎麼辦呢?建議大家選那些回撤控制較好的基金經理。投資雖說有風險,但安全邊際的意識應該是每位基金經理如影隨形的投資準則,貫徹到每一筆的投資中。具體方法,可以看他在歷史上醫藥股出現調整時,所做的應對策略以及基金表現。
最後,機智姐再提醒大家一句,醫藥雖好,但是現在估值已經很高,準備滿倉幹的同學還是要謹慎,關注市場回調機會,分批進入或許會更好。
(文章來源:光大保德信基金)
(責任編輯:DF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