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檢察辦案助推國家標準出臺,漁民傳統捕撈毛蝦不再觸法

2020-12-12 最高人民檢察院

6月15日上午,隨著一聲「開捕」令下,伴隨著陣陣汽笛聲,78艘漁船從江蘇連雲港燕尾港漁港揚帆起航,開啟為期一個月的毛蝦專項(特許)捕撈作業。這一切,都要從江蘇省灌南縣檢察院辦理的一起案件說起。

6月14日,檢察官現場查看片式網衣、鐵錨等工具是否符合毛蝦捕撈專用網具標準。

「蝦皮網」是否為禁用漁具

今年5月1日至9月1日是農業農村部規定的黃海海域禁漁期,但江蘇被列為全國首個毛蝦專項(特許)捕撈試點地區,允許利用伏休期中的一個月時間,在連雲港市海州灣部分海域開展毛蝦捕撈。

這項試點的出臺,源於江蘇省海洋水產研究所聯合江蘇海警局、連雲港市漁政監督大隊、連雲港市灌南縣檢察院等單位,就「漁民傳統捕撈毛蝦易入刑」問題向農業農村部提交的一份專題報告,這份報告的產生又源於灌南縣檢察院辦理的一起涉嫌非法捕撈水產品案。

2018年6月11日,江蘇海警支隊四大隊在黃海海域巡邏執法時,發現4艘漁船出海作業,漁船上所使用的網具經現場查看為多錨張網,其網眼小於東黃海地區海洋捕撈最小網目尺寸25毫米的規定,因此被認定涉嫌非法捕撈水產品罪。2018年9月27日,該案移送至灌南縣檢察院審查辦理。

灌南縣檢察院承辦檢察官李強在審查案件時發現,涉案漁民捕撈的水產品為毛蝦,又稱「蝦皮」,是一種生命周期短、營養價值高的浮遊動物類群,為該市近海特色資源,黃海海域尤其是連雲港海域的150餘戶漁民數十年來一直依賴蝦皮捕撈生活,並帶動漁民、魚販、毛蝦加工企業近萬人就業。根據《農業部關於實施海洋捕撈準用漁具和過渡漁具最小網目尺寸制度的通告》,主捕毛蝦的張網由地方特許作業許可,而江蘇省漁業行政主管部門並沒有具體操作規定,也未發放相關特許捕撈許可證。

「由於缺少執法標準,很多漁民捕撈毛蝦的傳統張網被認定為禁用漁具,導致涉嫌犯罪。但是因為毛蝦這一漁種的特殊性,傳統毛蝦捕撈漁具『蝦皮網』網逕往往小於國家規定的10毫米最小網目尺寸。」李強介紹說,針對這一情況,灌南縣檢察院多次和江蘇省海洋水產研究所、漁政、海警等單位召開聯席會議,商討漁具鑑定、毛蝦專項捕撈許可等問題。

今年5月13日至6月13日,灌南縣檢察院聯合連雲港市海警局、灌南縣漁政監督執法大隊來到灌南縣堆溝港鎮,開展「守護海洋藍,打擊禁漁期非法捕撈」護航伏季休漁的法治宣傳專項行動。

推動多部門明確毛蝦捕撈標準

「『蝦皮網』作業水深不超過20米,沒有『底』的作業屬性,且全年只在6月至7月和9月至12月作業,漁獲物幾乎清一色中國毛蝦,難以歸為『底扒網』等禁用網具管理。」江蘇省海洋漁具漁法鑑定中心專家經多次走訪調研,綜合作業漁場、作業漁期、漁獲對象特別是捕撈方法等各方面因素,最終發現「蝦皮網」在實際使用中會像「牆」一樣立在海底,魚撞到「蝦皮網」會自動離開,這與禁用漁具「拖捕」方式有著明顯區別。

「毛蝦繁殖力強,世代更新快,是數百年來漁民海水捕撈的主要對象,用毛蝦加工的蝦皮也是我國出口創匯的重要海產品之一。」江蘇省海洋水產研究所黨委書記仲霞銘認為,「禁漁期正是蝦皮成熟期,漁民捕蝦皮就像農民收麥子,時間一過蝦皮就死了,漁民也會失去主要經濟來源。」

「毛蝦雖小,但關乎萬千漁民生計。如果『蝦皮網』被認為是禁用漁具,那麼這些在黃海世代靠捕撈毛蝦為生的漁民都會涉嫌犯罪。考慮漁業法規定、漁獲對象等多方面的因素,不能直接將『蝦皮網』歸為《江蘇省漁業管理條例》中規定明令禁止使用的『底扒網』。因此,我們認為現有證據不足以證實涉案漁具『蝦皮網』系禁用工具。」李強表示。

2020年1月17日,灌南縣檢察院與海警經多方調研後,最終依法對上述案件作出撤案決定。

同時,灌南縣檢察院通過對該案進行分析研究,梳理黃海海域捕撈毛蝦傳統及江蘇省內毛蝦缺少專項捕撈許可的情況,聯合江蘇省海洋水產研究所等多部門向農業農村部進行了具體報告,深入闡明了黃海連雲港海域毛蝦捕撈傳統、捕撈對環境影響、捕撈時間節點以及相關案件辦理情況等,受到農村農業部的重視。

很快,農村農業部出臺了《2020年伏休期間特殊經濟品種專項捕撈許可和捕撈輔助船配套服務安排的通告》,對毛蝦捕撈作出明確規範,於是有了本文開頭的一幕。

嚴防不法分子

借捕毛蝦旗號非法捕撈

「新通告的出臺,既讓執法部門執法有據可依,也有力守護了漁民正常生產生活,但是如何預防不法分子在禁漁期『掛羊頭賣狗肉』,打著捕撈毛蝦的旗號,實施非法捕撈行為,已經成為我們下一個工作重點。」仲霞銘表示。

針對專家擔憂的問題,灌南縣檢察院會同連雲港市海警局、灌南縣漁政監督執法大隊進一步升級2019年7月該院和海警、漁政部門共同研發的海洋生態保護「巡洋艦」微信小程序,方便漁民直接通過手機及時了解政策法規、典型案例和進行「隨手拍」違法舉報,也方便漁政、海警、檢察機關第一時間共享信息,形成海洋生態保護的工作合力。

今年5月13日至6月13日,灌南縣檢察院聯合連雲港市海警局、灌南縣漁政監督執法大隊來到灌南縣堆溝港鎮,開展「守護海洋藍,打擊禁漁期非法捕撈」護航伏季休漁的法治宣傳專項行動,告知漁民此次試點相關注意事項,發放法律法規宣傳單500餘份,解答漁民法律諮詢100餘人次。這次聯合專項行動讓漁民吃了一顆「定心丸」,也震懾了那些意圖動歪心思的人。

6月14日,檢察官和漁政監督執法部門執法人員再次來到漁港碼頭,現場查看即將出海漁船「毛蝦」捕撈專用網具。漁政執法人員表示,這項檢查他們將常態化開展下去。(檢察日報 盧志堅 孫鑫鑫 左飛)

相關焦點

  • 江蘇灌雲:毛蝦收穫忙
    2020年6月28日,江蘇省連雲港市灌雲縣燕尾港漁港碼頭,漁民將在海上捕撈的毛蝦運回碼頭,豐收的喜悅溢滿漁港。今年江蘇被列為伏休期間毛蝦專項(特許)捕撈唯一試點省份,專項捕撈時間為6月15日至7月15日,作業海域在110、111漁區範圍內的3個小區,參捕總漁船數86艘。
  • 全國首個毛蝦專項捕撈試點在連啟動
    【連網】(記者 王文 通訊員 羅騰飛)昨日中午12時,一聲「開捕」令下,伴隨著陣陣汽笛聲、鞭炮聲,全國首個伏休期毛蝦專項(特許)捕撈試點在灌雲縣啟動,首批86艘漁船從燕尾港漁港揚帆起航,開啟為期一個月的毛蝦捕撈作業。
  • 江蘇被列為伏休期毛蝦 專項(特許)捕撈唯一試點省
    記者5月14日從中國海監江蘇省總隊獲悉,海州灣毛蝦是我省近海特色資源,為充分合理利用,今年我省被列為伏休期間毛蝦專項(特許)捕撈唯一試點省份。日前,省農業農村廳已下發通知,確定2020年6月15日12時至7月15日12時在連雲港市組織毛蝦專項(特許)捕撈試點,作業區域為34°40′N-34°50′N,119°40′E-120°10′E範圍內,即110漁區5、6小區、111漁區4小區,捕撈總量限額5000噸,專項(特許)捕撈漁船數量控制在100艘以內,漁獲物在灌雲縣燕尾港漁港定點上岸。
  • 「旗子」成了漁民的捕撈許可 濰坊這個「海霸」黑社會頭目被判25年
    其間,他們先後拉攏多人成立了「看灘隊」,對進入其承包海域內捕撈作業的漁民以恐嚇、綁船等方式強行索要「場地費」。嘗到甜頭後,他們通過違規分散審批的手段繼續大量承包海域,籠絡社會閒散人員在濰坊市北部海域稱霸一方。
  • 中國捕撈量第一的甲殼類水產,竟是被曬乾做成蝦皮的毛蝦!
    1950-2017年間,毛蝦作為我國捕撈量第一的甲殼類水產超出排名第二的梭子蟹88%(即約809.3萬噸)毛蝦到底是何方神聖呢,接著咱們就一起來了解下吧~中國毛蝦(圖片來源於網絡)毛蝦可以細分為14個品種,根據品種的不同
  • 推進案例運用,加強類案檢索,助推檢察辦案質效提升
    為保證文件出臺後管用、好用,在文件起草時,有關部門進行了充分的調查研究,面向全市檢察機關廣泛徵求了意見,並就制定文件的必要性和涉及的專門性問題諮詢了北京、天津部分專家和高檢院負責案例指導工作的同志。清華大學法學院教授張建偉:《規定》對於檢察工作中已經存在的類案檢索實踐進行總結、規範是一次有益的探索,對於檢察官正確理解有關法律規定,準確把握司法政策,提升天津檢察機關辦案質效具有重要意義。
  • 「解」,檢察聽證的關鍵詞|辦案與聽證
    檢察聽證是一項涉及檢察各項職能,影響及於內外而意義深遠的工作,是化解社會矛盾、落實司法為民、提升司法公信力的重要舉措。檢察官作為聽證會的組織者和案件承辦人,對聽證活動的質效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需要特別注意的是,部分檢察官對於傳統辦案模式駕輕就熟,但對於組織公開聽證,將辦案置於第三方評議和社會公眾監督存在畏難情緒,把握聽證會的節奏和駕馭能力不足,亟須提升聽證工作能力。
  • 我市出臺內陸捕撈漁船更新改造補助方案
    本報訊 12月9日,記者從市農業農村局獲悉,日前我市出臺《中山市內陸捕撈漁船更新改造補助項目實施方案(試行)》(下稱「《方案》」)。《方案》指出,為進一步加大我市漁船更新改造力度,著力解決內陸老舊漁船更新改造問題,我市將以漁民自願申請為原則,通過一定的資金將補,鼓勵漁民將現有老舊木質內陸捕撈漁船改造為安全、節能、經濟、環保的玻璃鋼漁船,每艘漁船一次性最高可補貼6萬元。
  • 四川省檢察院出臺意見20條舉措 助推公益訴訟檢察提質增效
    為深入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和生態文明思想,推動實現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提出的「生態文明建設實現新進步,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格局得到優化」「民生福祉達到新水平」目標,推動全省公益訴訟檢察工作提質增效,近日,省檢察院出臺《關於做好公益訴訟檢察工作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從政治站位、案件辦理、制度完善、協作配合、隊伍建設等五個方面提出20項舉措。
  • 「守護海洋」檢察公益訴訟專項監督活動典型案例
    辦案中,秉持「訴前實現保護公益目的是最佳司法狀態」理念,與行政機關同向而行,充分考慮區域經濟發展實際情況等因素,積極和相關行政機關溝通,努力爭取多方共識和支持,形成海洋環境保護工作合力,推動問題逐步解決,既為經濟發展保駕護航,又為美麗生態守住關口,助推海洋生態保護和綠色發展。
  • <1758期>充分發揮檢察文化引領作用 助推草原檢察高質量發展
    檢察文化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重要組成部分,是檢察隊伍建設樹根立魂的重要基礎,是檢察事業不斷發展的力量源泉。內蒙古自治區檢察院將認真貫徹落實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依託獨特的地域、歷史和民族特點,找準檢察文化建設的契合點,努力打造以精神文化為導向、以制度文化為保障、以環境文化為基礎的文化體系,充分發揮檢察文化的政治引領、思想保證、精神支撐等作用,助推新時代檢察事業高質量發展。
  • 最高檢發布服務保障長江經濟帶發展檢察白皮書(2020)
    將辦案工作與促進生態環境整治、區域治理、源頭治理有機結合,既治末端,也重前端,就辦案中發現的生態治理問題,積極向黨委、政府、行政機關建言獻策,助推生態環境治理水平。江蘇省南通崇川區檢察院就辦案中發現的長江南通段船舶和港口汙染物接收、轉運、處置存在行政監管漏洞,向相關行政機關制發檢察建議,推動八個市級單位聯合印發整治方案,以長江南通段為整治重點開展為期一年的汙染防治專項行動。
  • 江蘇洪澤:檢察機關牽頭成立保護聯盟 共護全國第四大淡水湖
    由於長期的非法採砂活動,洪澤湖水生動植物賴以生存的生態環境遭到了嚴重破壞,特色水產品的減少又引發過度捕撈、甚至禁漁期也出現非法捕撈。據不完全統計,自2015年起,僅江蘇淮安市兩級檢察機關辦理的涉洪澤湖刑事案件就達150餘件。
  • 最高檢發布服務保障長江經濟帶發展檢察白皮書(2020)
    2020年,在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最高人民檢察院領導全國檢察機關,特別是長江經濟帶11省市檢察機關,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的重要指示精神,主動服務黨和國家工作大局,堅持以人民為中心,認真落實《2020年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工作要點》,助推解決2019年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突出問題整改現場會暨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領導小組全體會議通報的問題,積極參與打擊長江流域非法捕撈專項整治行動
  • 挽救「少年的你」檢察機關大有可為
    ◆ 檢校合作預防減少未成年人犯罪  ◆ 保護處分措施幫教觸法未成年人  ◆ 用制度織密未成年人權益防護網  ◆ 強化分級幹預罪錯未成年人理念  陝西省西安市第六十六中學學生李某與教師周某發生衝突後將其刺傷,後者經醫院搶救無效死亡;安徽省宣城市郎溪縣10歲女孩楊某被13歲堂兄殺害後拋屍
  • 最高檢發布檢察機關服務保障長江經濟帶發展典型案例(第三批)給...
    檢察機關在辦好案件的同時,還注重綜合發揮檢察職能,加強生態環境綜合治理、源頭治理,做好案件辦理後半篇文章。重慶市萬州區檢察院辦理的曹某某等汙染環境刑事公訴案等,檢察機關與環保部門協作,開展專項整治,推動出臺危險廢物規範化處置管理辦法,促進危險廢物綜合治理。
  • 慈利縣人民檢察院邀請人民監督員參與監督檢察辦案活動
    紅網時刻張家界12月14日訊(通訊員 徐溢遙)為進一步提升檢察機關的司法透明度和公信力, 拓寬人民監督渠道,保障人民監督員依法科學履職,近日,慈利縣人民檢察院邀請人民監督員走進檢察院,參與監督檢察辦案工作。
  • 江蘇出臺全國首個「禁釣新規」 長江幹流垂釣違法
    8月10日,江蘇發布最新修訂的《江蘇省漁業管理條例》,新《條例》有不少亮點,新增了長江幹流水生生物保護內容,江蘇成為全國長江流域禁捕退捕期間,第一個將「長江禁捕」寫入地方性法規的省份,出臺全國第一個「禁釣新規」,禁止在長江幹流江蘇段禁漁期內垂釣,禁止攜帶「禁用漁具」進入禁漁區,以最嚴格的管控措施養護長江水生生物資源,在「禁用漁具」目錄中刪除「魚鷹」等,引發關注。
  • 浙江紹興上虞區:打造區域治理現代化「檢察樣本」
    這種「將司法辦案與服務建築企業相結合」的事例,在上虞區檢察院辦案中屢見不鮮。在全國聞名建築之鄉、浙江省首批建築強縣(市、區)上虞,檢察機關針對當地產業特色,充分履行法律監督職能,為民營經濟發展開道清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