厲害了!章丘鐵鍋、濟南鐵匠、九轉大腸等都上《舌尖3》,章丘手工鐵鍋成「網紅」!

2021-02-16 山東商報

《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中的神器

章丘鐵鍋你get了麼?

歷經十二道工序 

再過十八遍火候

 一千度高溫錘鍊

經受三萬六千次鍛打

直到鍋如明鏡

這就是章丘鐵鍋的煉造過程

美味的產生從來離不開專業的器用

有溫度的器用是美食真正的搖籃

一口鍋,萬種味,這才是美食的標配!

今年八十三歲的王立芳老人和其家人,在章丘打了一輩子鐵鍋,當地許多鐵匠都出自他的門下。

章丘手工鐵鍋製造需要經過12道工序,7道冷鍛,5道熱鍛。這道技藝歷史悠久,漢代時這裡便是冶鐵重鎮。

十二道工序,十八遍火候,大大小小十幾種鐵錘工具。

一千度高溫冶煉,三萬六千次鍛打,最終才能鍛造出一把合格的章丘鐵鍋。

手工打造的鐵鍋,通過一道最簡單的清水炒雞蛋,便能看出其特點,不放一滴油,就能做到絲毫不粘。

但在2000年前後,手工鍛造鐵鍋行業曾經受到衝擊,直到最近幾年,人們再次認識到傳統鐵鍋的魅力,在熱愛手工的年輕人幫助下,王立芳和其他已經放棄的老師傅們又重出家門,在東平陵新址再次燃起了爐火。

視頻一播出,章丘鐵鍋就在網上火了!更有人笑稱,今年過節不買一口章丘鐵鍋,都算白看《舌尖》了!

小編還特意到淘寶上看了看,一款價值349元的手工鐵鍋,從21點55分到22點05分,10分鐘之間賣出去了9個。

節目還沒播完,章丘鐵鍋就成功上了熱搜...

美味的產生從來離不開專業的器用,有溫度的器用是美食真正的搖籃,一口鍋,萬種味,這才是美食的標配!

章丘手工打造的鐵鍋,不沾不黏。這一特性,助力了魯菜獨有的製作方法。在第一集中,一共出現了兩道魯菜,都與這有關....

煎轉黃花魚


煎轉黃花魚是魯菜大翻勺的功夫菜,在烹製中需要黃花魚整體一次性翻轉180°,保持整齊不亂,汁水不灑。這既是魯菜技藝的高超,也得益於鐵鍋內部深,適合煎轉的特點。

而鍋的內壁經過鍛打形成了內弧,食材在翻勺時從鍋體自然內翻,不會產生外拋。煎轉出的黃花魚,外表酥脆而肉質細嫩,入口含化。

九轉大腸

據悉,在去年9月1日,

中央電視臺《舌尖上的中國》第三部

攝製組導演、策劃駱永紅先生

濟南章丘區相公莊街道河莊村調研章丘鐵匠文化

探尋鐵鍋與魯菜之間的淵源。

在手工鐵匠傳承人牛祺聖大爺家中,駱導現場參觀了打鐵現場,了解了打鐵流程,觀賞了牛祺聖父子巧手打出的鐵鍋、鐵水壺、鐵牡丹、鐵葫蘆等精美的鐵製工藝品,對手工打鐵技藝讚不絕口。

牛祺聖大爺講解鐵鍋打制技藝及鐵鍋優點

觀看牛大爺示範打鐵鍋技藝

認真記錄

觀看成品鐵鍋

觀賞鐵勺、鐵叉等工藝品,其中一扇鐵打的葡萄葉栩栩如生,葉脈、形狀與真實葉片無異,引來駱導及眾人嘖嘖稱讚。

觀賞鐵茶壺

觀賞鐵牡丹

牡丹花瓣層層疊疊,栩栩如生

「章丘鐵匠」被列入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鐵打「章丘大蔥」

山東商報新媒體綜合 齊魯網 爆三樣

山東商報新媒體編輯 翟翔宇

領導說了!

你點山東商報一個 

小編的工資就漲五毛!

相關焦點

  • 章丘鐵鍋「紅」了以後
    2月3日,在接受濟南時報獨家採訪時,「同盛永」手工鐵鍋傳承人之一的馮全永這樣講述章丘鐵鍋的復興路。  但他卻沒猜中「後續」。時下,距離當日的採訪已過去了整20天,登上《舌尖上的中國3》後的「同盛永」手工鐵鍋,又是另一番景象:播出當晚近3000口存貨被「搶光」,並收到數十萬口訂單。
  • 《舌尖3》開播~濟南元素亮相全國!章丘鐵鍋槓槓滴!
    2月19日晚,《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一經開播,瞬間刷屏了咱們濟南的朋友圈,濟南元素再次彰顯!來自章丘的特色手工鐵鍋,大放異彩!2018年年初,天貓出海對於章丘鐵鍋又是一個機遇,公司負責人馮全永和團隊敢於抓住機會,把章丘鐵鍋順勢送入了海外華人圈,受到了更多人的青睞。據說,有的鐵鍋產品甚至供不應求,需要排隊好幾個月才能買上。
  • 章丘鐵鍋爆紅之後
    一周內,鐵匠牛祺聖和兒子牛大偉接待了近千號人,現在鐵鍋的訂單已經排到2019年3月。
  • 章丘鐵鍋「涼」了?記者實地探訪竟發現…
    從門庭若市到門可羅雀,躥紅的鐵鍋由盛轉衰,已然「失寵」?從年初到現在的數月光景,章丘鐵鍋經歷了什麼?小新赴章丘實地探訪,將謎底一一揭曉。走進章丘的相公莊鎮河莊村,「正宗純手工鐵鍋」「舌尖上的章丘鐵鍋」等戶外廣告佔據牆壁的顯眼位置。
  • 「網紅」章丘鐵鍋真的涼了嗎?
    中國青年報 資料圖齊魯晚報12月15日消息,今年年初,隨著《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的熱播,章丘鐵鍋走紅,一度引發搶購熱潮。但是,也不乏媒體爆出「章丘鐵鍋涼了!」「章丘鐵鍋到底涼沒涼?」的報導。那麼紅了一整年的章丘鐵鍋,生存現狀究竟如何呢?
  • 章丘鐵鍋的「電商十年」 - 山東財經 - 財經頻道 - 魯網
    昨天,同盛永牌章丘鐵鍋負責人之一的劉紫木告訴記者。  劉紫木多次強調,雖然《舌尖上的中國三》的播出,讓章丘鐵鍋名聲大噪,但是在此前,他們的鐵鍋已經有了很高的知名度,淘寶上有不錯的銷量。  相逢館驛街  剛剛過去的「雙11」,章丘鐵鍋又以「網紅」的身份現身。
  • ...同盛永 章丘鐵鍋 入行 非遺 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社會新聞-東方網
    原標題:被捧上天的「章丘鐵鍋」,現在啥樣了!?  隨著2018年春節期間《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以下簡稱《舌尖3》)開播,章丘鐵鍋成了網紅。走紅的章丘鐵鍋經歷了百家打鍋、下架、品牌內訌等風波。質疑聲中,章丘當地不少打鍋作坊關門。  2019年春節,「章丘鐵鍋」走進了故宮,卻依然熱銷不斷。
  • 不僅僅是三萬六千錘,風靡天下的章丘鐵鍋到底神奇在哪兒?
    現在,他的鐵匠作坊一共有五六個人,主打產品是章丘鐵鍋,每天每人只打一口鐵鍋,精工鍛打,秉承著手工工藝的傳統,續寫著章丘鐵匠的實在。  2018年正月初四,《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播出後,章丘鐵鍋一炮而紅。
  • 網紅章丘鐵鍋「失寵記」:部分家庭作坊出現囤積-熱鍛 同盛永...
    圖為章丘鐵鍋手工冷鍛廠,鐵匠們每人守一颱風扇,戴耳塞、口罩等防護工具,手中握錘,正在打造鐵鍋。 趙曉 攝  因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3》爆紅的章丘鐵鍋,在年初創造了「洛陽紙貴,章丘無鍋」的神話,卻沒能衝破「紅不過一年」的魔咒,突然「失寵」,遭遇「滑鐵盧」。
  • 章丘鐵鍋「涼」了?帶你去現場,有圖有真相!
    趙曉 攝此前因大量訂單積壓,旗艦店為保證質量、尊重匠心,曾下架產品,發聲明呼籲公眾理性消費。劉紫木說,停售期間,網上賣出的產品大多不是真正手工打造的章丘鐵鍋。「眼看贗品日漸猖獗,店鋪在五月中旬陸續上線鐵鍋,讓消費者了解真貨、區別假貨。」 劉紫木表示,目前,消費者在線上購買章丘鐵鍋依然「瘋狂」,網購平臺排名前十的銷售量動輒破萬。
  • 臺媒:從「一鍋難求」到乏人問津 章丘鐵鍋經歷了什麼?
    參考消息網6月25日報導臺媒稱,隨著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3》熱播,章丘鐵鍋於今年初爆紅,還一度引發搶購,甚至到了「一鍋難求」的地步。然而這才不過半年,已有媒體爆料章丘鐵鍋乏人問津,不僅產品出現滯銷,當地很多家庭小作坊也紛紛關門。
  • 「舌尖」外的章丘鐵匠能否復興?產業化是現實難題
    「舌尖」外的章丘鐵匠:能否借東風復興?產業化才是現實難題  澎湃新聞記者 張蓓  山東省濟南市章丘區,沉寂多年的鐺鐺打鐵聲隨著「章丘鐵鍋」的爆紅重新煥發生機。  今年農曆正月初四,節氣「雨水」,也是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3》的首播日。
  • 章丘鐵鍋 鍋「紅」是非多 火了之後這些官司多了
    近年來,章丘鐵鍋漸入大眾視野。早在2014年「章丘鐵匠習俗」被列入山東省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2018年的大年初四,一檔美食節目「炒」火了章丘鐵鍋。自打鐵鍋成了「角兒」,章丘的村莊街道裡,打鐵鍋的和賣鐵鍋的人驟然增多。打鍋的和賣鍋的都說自己是正宗章丘鐵鍋,一時間章丘鐵鍋難辨真假。
  • 探訪「網紅」章丘鐵鍋 三萬六千錘打一口好鍋
    【同期】濟南市民 張麗  受朋友委託過來買的,朋友就是在「舌尖3」上看見章丘鐵鍋是人工打的,所以很感興趣,現在鍋脫銷了,本想買34的,34的斷貨了,沒辦法只好買32的了。  【解說】當地時間2月28日,記者走進位於濟南市章丘區的章丘鐵鍋 「臻三環」「同盛永」製作廠,「叮叮鐺鐺」的敲鐵聲此起彼伏,四十餘位手工匠人戴著手套、口罩、耳塞等防護工具,頭頂一盞白熾燈,用手中的鐵錘一下一下結實地敲打鐵鍋,在鍋內留下細細密密的紋路。
  • 洗盡鉛華始見真金,章丘鐵鍋「福裕祥」再迎新發展!
    山東章丘素有「鐵匠之鄉」的美譽,可謂章丘鐵匠遍天下;使得鐵製品成為章丘手工製造業對外的名片,而章丘鐵鍋則是其中最耀眼的那個。 幾年前,中國坊間流傳一句話:「洛陽紙貴,章丘無鍋」,說的是章丘鐵鍋在央視《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熱播後迅速火爆於全國,一時形成了一鍋難求、供不應求的局面;當時該鍋在天貓的訂單銷量飆升近6000倍,3年的庫存全賣光,要買此鍋再等3年。 於是乎,鐵鍋作坊如雨後春筍般不斷湧現,各種版本的「章丘鐵鍋」相繼而出。
  • 被《舌尖上的中國》捧紅的章丘鐵鍋,如今卻變成了這個樣子
    前段時間,因為《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的播出,章丘鐵鍋一夜爆紅。價格從300元一路飆升到700元,有要價一千多的,甚至還有上萬的。自此,當地製作鐵鍋的小作坊如雨後春筍般出現在了章丘這片土地上,許多各行各業村民的都打起了鐵鍋,有很多人從中賺了不少錢。
  • 追根溯源,章丘為什麼能打造出這麼好的鐵鍋~
    隨著《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的播出章丘鐵鍋瞬間刷屏了朋友圈鐵鍋更是一鍋難求關於章丘鐵鍋各種各樣的報導也是撲面而來漢代的東平陵城不僅是濟南地區的統治中心,更是一處著名的工業基地,尤以冶鐵業發達著稱於世。東平陵城始建於戰國,歷經兩漢。漢武帝時,在全國設鐵官48處,山東佔了12處。而在章丘縣境就有平陵城(今平陵城遺址)和唐冶(現劃歸歷城)兩處。漢代鐵官標誌,都是用鐵官作坊所在地的地名作代表的。當時漢代東平陵城為全國著名的冶鐵業中心,冶鐵技術先進發達。
  • 這款純手工鍛造的章丘鐵鍋太好了!
    章丘鐵鍋指山東省濟南市章丘區傳統手工鍛造的鍋具,其製造需經十二道工序,十八遍火候,在一千度左右的高溫錘鍊,經受萬次鍛打,直到鍋如明鏡。鍛
  • 章丘鐵鍋爆紅後,大師離家避難躲同行嫉妒,店被搶光樣品摸出手印
    《舌尖》播出之後,我想在章丘找一口真正的鐵鍋。但是來到這,我也迷惑了。好多人都說,他們自己的鍋才是最正宗的,要經過三萬六千錘。文 | AI財經社 劉婧編輯 | 金赫1章丘鐵匠王玉海出去「避難」了。他崩潰已經有幾天了,需要出去躲一躲。第一個說他崩潰的是劉紫木。
  • 品牌山東丨章丘鐵鍋真的涼了嗎?
    2018年2月,《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熱播後,捧紅了「章丘鐵鍋」。一時間這種由一塊鐵皮經過十二道工序,,36000次錘打、純手工製作的鐵鍋,紅遍全國,「章丘鐵鍋」瞬間成了家喻戶曉的品牌。同時又加上正宗的章丘鐵鍋是純手工鍛打,產量有限,供不應求,見有利可圖,「章丘鐵鍋」爆紅之後,作為鐵匠之鄉的章丘,當地的打鍋企業由原來的三家迅速發展到了三百多家。從章丘無鍋變成了章丘人人打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