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高血壓吃什麼藥好?首選這四類降壓藥

2020-12-14 老孟有話說

最近有些朋友發來私信,問老年人吃哪類降壓藥最好。今天就和大家聊聊這個問題。對於老年高血壓患者來說,降低血壓並不是唯一的目標,要同時考慮到對心臟,腎臟和血管的保護,重視生活質量。一般來說,地平類藥物,普利類藥物,沙坦類藥物和利尿劑是老年高血壓患者的首選,可以用於降壓的起始治療和維持治療。

初始治療時通常採用較小的有效劑量,並根據需要逐步增加劑量。如果單藥治療效果不理想時,可採用兩種或多種低劑量的降壓藥聯合治療。目前認為較為優化的聯合用藥方案是普利類藥物加地平類藥物,普利類藥物加利尿劑,沙坦類藥物加地平類藥物,沙坦類藥物加利尿劑,地坪類藥物加利尿劑。

需要指出的是,老年高血壓患者常伴有一些疾病,所以在選擇降壓藥時要格外的注意。對於合併有心力衰竭的高血壓患者,慎用地平類藥物。高血壓合併高鉀血症的患者,慎用普利類藥物。合併有痛風的高血壓患者不宜服用利尿劑。合併有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等疾病的高血壓患者可以加服β受體阻滯劑。高血壓伴前列腺增生的患者可選擇α受體阻滯劑。但是在服用的過程中,要警惕體位性低血壓的發生。

總體來說呢,老年高血壓患者要有自身的特點,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所以一定要在醫生的指導下選擇適合自己的降壓藥。

相關焦點

  • 高血壓15種合併症,應首選和禁用什麼降壓藥?
    作者:Gcplive 來源:藥品之聲 (轉載需先獲得授權) 常用降壓藥物包括二氫吡啶類鈣通道阻滯劑(CCB)、血管緊張素轉化酶抑制劑(ACEI)、血管緊張素受體拮抗劑(ARB)、利尿劑和β受體阻滯劑五類。
  • 糖尿病合併高血壓選擇哪種降壓藥?這種降壓藥更適合你
    高血壓已經成為心血管系統最常見的疾病,目前我國約有高血壓患者3.3億,而糖尿病已經成為內分泌科最常見的疾病,在臨床工作中我們發現很多老年患者既有高血壓同時又患有糖尿病,像這類人群選擇哪種降壓藥更為合適呢?
  • 提防高血壓,這5類降壓藥需牢記
    對於高血壓患者,一般而言,降壓藥是必不可少的。那麼,什麼是高血壓?常見降壓藥那麼多,分類有哪些?今天,安安和你一起了解一下~1.什麼是高血壓?高血壓是一個漸進性,由複雜和相互關聯著的病因學引起的心血管症狀,是心血管病中最常見的疾患。
  • 中輕度高血壓吃什麼藥好?如果他早點知道北京0號降壓藥
    中輕度高血壓吃什麼藥好?為什麼說只要知道中輕度高血壓吃什麼藥好?早點服用北京0號降壓藥就能避免年紀輕輕就心衰的悲劇呢?其實大多數高血壓(90%)都是中輕度高血壓(<180/100mmHg),現在有很多種降壓效果很好的抗高血壓藥物,通過服藥把中輕度高血壓平穩控制在140/90毫米汞柱以下並不難,即使已經是重度高血壓,通過聯合多種用藥也不難降壓。控制高血壓,難就難在堅持服藥。所以對於中輕度高血壓吃什麼藥好?
  • 長期吃降壓藥有哪些副作用?專家盤點各種降壓藥副作用,建議收藏
    高血壓被稱為無形殺手,血壓沒有得到有效控制,易引起心梗、腦梗和腎衰竭等。一旦診斷為高血壓,患者需終身用藥,只有穩定好血壓才能防止傷害靶器官。不過是藥三分毒,不同的降壓藥有不同的副作用,可以來具體的了解一下。 長期吃降壓藥有哪些副作用?
  • 肥胖是如何引起高血壓的?肥胖相關性高血壓,首選哪類降壓藥好呢
    平時大家可能都會覺得,肥胖的人更容易得高血壓,而事實上早在20世紀20年代,肥胖與高血壓的關係就已經備受關注,並提出了肥胖相關性高血壓的概念。肥胖相關性高血壓,就是說高血壓與肥胖密切相關,並認為胰島素抵抗和(或)高胰島素血症是其重要的機制,控制體重能有效降低血壓。
  • 5種常用降壓藥優缺點,哪種降壓藥才是最好的降壓藥?
    長效的地平,降壓力度比較強,降壓效果穩定,適合於各種常見的高血壓,尤其是血壓比較高,也適合於各個成年人年齡階段的高血壓。地平類降壓藥常見的不良反應和副作用:下肢浮腫、顏面潮紅、心慌心悸、牙齦增生等等。沙坦類降壓藥的常見不良反應和副作用:血鉀升高等。4、利尿藥常用利尿降壓藥:氫氯噻嗪、壽比山等。利尿類降壓藥,一般不作為單獨降壓使用,更多的時候是聯合降壓,效果更好,適用於老年性高血壓。利尿類降壓藥的常見不良反應和副作用:電解質紊亂,低鉀低鈉等等,尿酸升高等。
  • 降壓藥哪種適合自己,更快更有效?
    大家好,我是強子。高血壓是非常普遍的一種慢性疾病了,甚至有的20多的年輕人都出現高血壓的情況了,目前是沒有哪種藥可以治癒呢,只能通過用藥的同時,控制飲食和加強鍛鍊。
  • 5類一線降壓藥,各有何優缺點,各適合於哪類高血壓人,一文讀懂
    這不必過於擔心,停藥後症狀會自動減輕或消除,不會影響生活。 禁忌症:如果同時患有痛風、高脂血症或糖尿病,一般不用利尿劑這類降壓藥。 適用人群:這類降壓藥能使高壓和低壓均降低,不會引起體位性低血壓,更適用於年輕人和心率偏快的高血患者,對合併冠心病的高血壓患者尤為適宜。
  • 18種特殊類型高血壓,應首選和禁用什麼藥?
    降壓藥應用基本原則1.五大類降壓藥物均可作為初始治療用藥,推薦根據特殊人群的類型、合併症選擇針對性的藥物;2.優先使用長效降壓藥物,以有效控制24小時血壓,更有效預防心腦血管併發症發生。02.老年單純收縮期高血壓推薦:老年(≥65歲)單純收縮期高血壓,首選長效二氫吡啶類鈣通道阻滯劑(CCB)。解釋:約2/3的老年高血壓為單純收縮期血壓升高。與舒張壓相比,收縮壓與心、腦、腎等靶器官損害的關係更為密切。
  • 腎病如何控制高血壓?2類降壓藥還護腎,晚上吃最好
    降壓藥是腎內科常用到的一類藥物,有些患者本身存在長久的高血壓病史,離不開降壓藥,而有些患者則是因腎臟的損失出現了腎性高血壓,這些情況單純靠管理飲食或運動並不能控制,都需要系統性地服用降壓藥。血壓能否長期穩定與是否規範應用降壓藥的有直接關係。
  • 地平類降壓藥,常和這3類降壓藥合用,協同降壓增效,減少副作用
    一位高血壓朋友55歲,吃了2年硝苯地平緩釋片Ⅱ,血壓160/110,顯然是沒控制好的。長期高血壓,不僅僅是表現為血壓高,潛在的危害是不容忽視的。比如會對血管內膜造成損害,引起脂質沉積,最終引起動脈粥樣硬化。同時也會對心、腦、腎等靶器官造成損害,常見的有冠心病、心肌梗死、腦出血、腦梗塞、腎功能不全、腎衰竭等。
  • 服用「地平」類降壓藥時,腳踝發生了水腫,能不能用利尿藥對抗?
    一位老年高血壓患者給華子留言,他一直在服用氨氯地平,血壓控制得還不錯。但是他近期發現自己的腳踝有些水腫,有人出主意讓他吃點利尿藥,把身體裡多餘的水排出去,水腫就好了。但也有人說利尿藥是「治標不治本」,吃了之後如果停藥,水腫會變得更厲害。他拿不定主意,所以來問華子,應該怎麼辦?
  • 患有高血壓,降壓藥應該在什麼時間段吃才好?趕緊了解一下吧
    得了高血壓是一種怎樣的體驗?大概就是無論你走到哪兒,都不能忘了帶「降壓藥」!數據調查顯示,我國現有的高血壓患者有近3億人,其中有95%以上都屬於原發性高血壓疾病。患者在受到遺傳因素、後天性格、不良飲食和生活習慣多方面影響後,導致了原發性高血壓病發,而該疾病又主要以動脈血壓升高為首發症狀,患者早期很難有其他症狀表現!
  • 天天吃降壓藥血壓還是居高不下,醫生說選對降壓藥是關鍵
    今天門診接診了一名39歲的高血壓患者,患者徐先生曾經測血壓發現高血壓,一直口服纈沙坦膠囊控制血壓,藥是天天吃了,但卻沒有養成定期測血壓的習慣,前天測血壓發現收縮壓高達200mmHg,這才想到來醫院就診,給徐先生測了一個血壓,血壓高達202/110mmHg,患者沒有任何症狀,其實,這種沒有症狀的高血壓往往更危險
  • 普利類降壓藥,與沙坦類降壓藥,有啥區別?哪種更好一點?
    現在的生活條件好,所以有很多人患上各種「富貴病」,常見的「富貴病」像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等疾病,重點講一下高血壓疾病。現在很多的高血壓疾病的發生多數都是因為飲食不健康導致的,尤其是中老年患者中人數最多。
  • 年輕人高血壓如何選擇降壓藥?結合青年高血壓的特點優選這兩類
    現在受到高血壓困擾的年輕人越來越多了,很多人30多歲,甚至20多歲,就已經出現了血壓升高,甚至是確診高血壓的問題,年輕人如何調控好高血壓問題,在用藥方面,又有哪些更適合的選擇和注意事項,今天就來為大家簡單的介紹下這方面的知識。
  • 腎科專家共識:此藥是慢性腎臟病的首選降壓藥、護腎藥
    許多腎友不知道這個常識,我經常被問到:腎病吃降壓藥該吃哪種?首選普利/沙坦類降壓藥。而且即使血壓不高,也建議蛋白尿患者在醫師指導下使用普利沙坦類藥物,尤其是輕、中度蛋白尿患者。為何建議腎病患者使用普利/沙坦類藥物?慢性腎臟病出現進展,原因之一是腎臟承受的壓力太大(腎小球內壓)。目前僅有的2類護腎藥,都有減輕腎小球內壓的作用。腎病患者吃其它降壓藥行嗎?也可以,但是效果有限。
  • 常吃降壓藥會引起低血壓?闢謠:低血壓的真正原因,主要是這3點
    很多有高血壓問題的朋友,都需要長期的服用降壓藥才能夠控制好高血壓問題,但對於長期服用降壓藥,流傳已久的一個謠言就是:常吃降壓藥,會導致血壓過低,出現低血壓的問題。這個謠言之所以會出現,主要是因為有很多老年高血壓患者,隨著年齡的增長,在長期服用降壓藥的過程中,出現低血壓的機率往往會越來越多,對於這樣的多年來吃降壓藥,而又開始出現低血壓的狀況,很多朋友就免不了要把低血壓的出現和常吃降壓藥聯繫起來,認為這是長期服用降壓藥所導致,其實是對於一些老齡的高血壓患者,出現低血壓問題,其主要原因,並非是因為長期吃降壓藥所致
  • 降血壓的好方法有什麼?誰是適合長期服用的降壓藥?
    什麼是適合長期服用的降壓藥? 根據《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2018 年修訂版)》、《中國老年高血壓管理指南2019》、《高血壓基層診療指南(2019年)》等,總結出以下2個特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