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知道,秦始皇是歷史上一名少有的沒有殺功臣的帝王,他曾經說過,「功臣不能全身而退,嬴政何顏立於天下?」我們雖不知秦始皇說這句話的時候,是在什麼場合說的,但是我們卻從後世一些史書當中確實沒有找尋到秦始皇殺功臣的事件,不過話說回來,似乎哪裡不對,不是說秦始皇是一名暴君嗎?自己的國家一旦統一,殺功臣的事兒,他應該做的很到位呀,但是為何他沒有殺呢?真是讓人百思不得其解。
但是我們回首看看那些曾經殺功臣的皇帝們,諸如劉邦、朱元璋等等,其實他們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在起義的時候,都是窮苦人出身, 身邊的人都是稱兄道弟的,都說什麼等打下天下之後,輪流做皇帝等等的誓言,或者這些本就是他們創業初期的一句拉動每個人自信心的話,但是一旦創業成功,手中有了資本,但是內心卻還保持著當初的那種兄弟之間的情感,在面對當了皇帝的兄弟還是大大咧咧,不會收手,那是遲早的事情。所以劉邦和朱元璋就成了典型的例子。
反之我們看看李世民、趙匡胤、甚至是秦始皇、他們則不同,因為他們本來就是貴族,在打天下的時候,身邊的人本來就是替他們打工的,對待他們的態度本就是主僕之間的關係,所以他們無論何時,無論何地,無論做什麼樣的事情,皆會保持著主僕之間應有的禮儀,說白了,我就是個打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