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友需嚴防兩種急性併發症,血糖過高或過低都很危險!

2020-12-23 保健時報社

糖友需嚴防兩種急性併發症

血糖過高或過低都有危險

中國醫科大學附屬一院內分泌科主任醫師

中華預防醫學會糖尿病預防與控制專業委員會委員 王秋月

糖尿病主要是由於自身胰島素分泌不足或利用缺陷導致的以慢性高血糖為主要特徵的代謝性疾病。血糖控制不佳可以引發多種組織和器官的損害,我們稱這種損害為併發症。它會影響糖尿病患者的身心健康,是糖尿病患者致死、致殘的最主要原因。

糖尿病併發症分為慢性併發症和急性併發症,這裡我們主要介紹一下糖尿病的急性併發症。糖尿病急性併發症目前比較公認的分類包括兩種: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滲高血糖症候群。

體內胰島素不足、嚴重外傷或手術、藥物使用

都會誘發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是糖尿病最常見的急症,是由於體內缺少胰島素或胰島素作用不足或拮抗胰島素作用的激素增多所導致的患者體內血糖過高、酮症及酸中毒為主要表現的嚴重代謝紊亂症候群。

無論是1型還是2型糖尿病患者,酮症酸中毒常見的誘因均是感染。1型糖尿病患者本身就容易發生酮症酸中毒,2型糖尿病患者在一定誘因作用下也可以發生酮症酸中毒。

首先,體內胰島素不足。比如,1型糖尿病患者本來應該終身應用胰島素,但是由於某種原因停用了胰島素;2型糖尿病患者出現了胰島功能嚴重破壞,需要用胰島素治療,但是有的患者未能及時啟用胰島素。

其次,各種應激狀態。應激狀態是指各種感染、手術、嚴重的外傷及精神創傷等。人體在應激狀態下所需要的胰島素要比正常狀態下所需的胰島素多。

最後,某些藥物,如糖皮質激素。糖皮質激素是拮抗胰島素作用的激素,如果糖尿病患者正在應用糖皮質激素,就應及時補充相應劑量的胰島素。

出現以上情況,如不能及時補充足夠量的胰島素,將導致血中葡萄糖過高,脂肪分解增加,引起酮症及酸中毒。

糖尿病症狀加重,伴噁心嘔吐,呼氣有爛蘋果味

提示有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症狀

那麼,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都有哪些臨床表現呢?最主要表現是原有糖尿病症狀的進一步加重。患者可以有嚴重的「三多一少」症狀。由於血糖明顯增高,血酮體升高,出現尿糖、尿酮增多,故引起滲透性利尿,患者尿量明顯增多,導致體內失水,口渴嚴重。但由於酸中毒的存在,患者可伴有噁心嘔吐,所以難以補足丟失的水分。進一步可以出現皮膚彈性差,甚至血壓下降,晚期可有休克甚至昏迷。

另外,因為酸中毒,患者可以有呼吸深快,呼氣中有爛蘋果味。酸中毒還可以引起外周血管擴張,即使存在感染,體溫也可以正常,需要警惕。少數患者可能出現腹痛。

如果患者突然出現糖尿病原有症狀加重,伴有噁心嘔吐、失水、血壓低、酸中毒,尤其呼吸中有爛蘋果味,就要首先考慮是否存在酮症酸中毒,應儘快進行血糖、血酮體、尿酮體、血氣分析等檢查。如果血糖>11.1毫摩爾/升,伴有血酮體和尿酮體增加,血pH<7.3或碳酸氫根<15毫摩爾/升,可以診斷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糖尿病是終身疾病,患者平時要做好血糖管理,初診患者最好到正規醫院就診,醫生會根據患者本身的胰島功能、血糖水平及併發症等情況制定出一套合理的治療方案。要及時果斷起始和調整胰島素用量。一旦出現酮症酸中毒要積極給予治療,治療的原則是儘快補液恢復失水狀態、小劑量靜脈輸注胰島素、糾正離子和酸鹼失衡、去除誘因。

高滲高血糖症候群

脫水和神經精神症狀更為突出

高滲高血糖症候群是另一種糖尿病急性代謝紊亂症候群,主要以高血糖、高血漿滲透壓、脫水為特點,無明顯酮症。患者可伴有不同的意識障礙甚至昏迷。其多見於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在1型糖尿病患者中比較少見。

各種應激狀態都可以誘發本病,如感染、手術、創傷、心腦血管疾病等。另外,還有些藥物也可誘發高滲高血糖症候群,如糖皮質激素、利尿劑等。此外,一些老年人自我管理能力下降,攝入大量含糖飲料或者飲水不足也可誘發本病。

本病可以沒有明顯的「三多一少」症狀,與酮症酸中毒相比較,患者脫水和神經精神症狀更突出。患者可以逐漸出現嚴重的脫水、血壓下降等,神志表現異常,比如反應遲鈍、煩躁或者淡漠、嗜睡甚至昏迷;由於出現嚴重脫水,有的患者可以出現失語、肢體偏癱,還可以全身抽搐等等。此表現容易與腦血管疾病相混淆,病情嚴重者死亡率高。

患高滲高血糖症候群,血糖會明顯升高。血糖≥33.0毫摩爾/升、血漿有效滲透壓≥320毫摩爾/升、血清碳酸氫根離子≥15毫摩爾/升或pH≥7.30,即可診斷為本病。

◎ 概念解釋

什麼是酮體?什麼是酮症?什麼是酸中毒?酸中毒的危害是什麼?

酮體包括β-羥丁酸、乙醯乙酸、丙酮。前兩者是強有機酸,後者中性,是酮體中含量最少的成分。但是,丙酮可從呼吸道排出(爛蘋果氣味)。在糖尿病患者中主要是由於體內胰島素絕對或者相對不足導致糖、脂肪、蛋白質代謝障礙,脂肪動員和分解增加,導致酮體生成增多。

血中酮體濃度升高稱酮血症,尿中酮體排除增加稱酮尿症,兩者統稱為酮症。正常人血pH值是7.35~7.45。當血pH值<7.35,我們稱為酸中毒。如果糖尿病患者血中酮體增加,由於酮體中的β-羥丁酸、乙醯乙酸是酸性物質,當在血中達到一定濃度,體內的儲備鹼不足以將其中和時,可以導致血pH值下降,我們稱為酮症酸中毒。

酸中毒可以使胰島素敏感性下降,進一步導致胰島素作用不足;抑制組織氧利用和能量代謝;加重組織分解,使鉀離子從細胞內逸出,降低心肌收縮力,誘發心律失常。早期酸中毒可以刺激呼吸中樞引起呼吸加快;晚期則抑制呼吸中樞和整個中樞神經系統的功能,危及生命。

參考文獻:

1.《內科學》第9版,人民衛生出版社。

2.公開發表的相應的指南及文章。

文中圖片來自網絡

編輯 || 董超 李娜

值班主任 || 範宏博

轉載及投稿 || 010-62969002轉8486

郵箱:ln8103@cnki.net

相關焦點

  • 糖友提問:血糖管理的問與答
    各位小夥伴是不是都有遇到過血糖過高或過低的時候,你們知道嗎,喝酒會讓血糖下降,突然戒菸還有可能低血糖,這到底都是怎麼回事呢?那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高低血糖發生的原因和正確的處理方法。01低血糖發生的原因有哪些?
  • 血糖多高會引起眼病或腎病?專家:控制血糖,急性併發症更要注意
    可是他對糖尿病不以為然,認為自己血糖高點兒沒問題。「血糖這也不高啊,還沒超過10mmol/L」「糖尿病不是併發症可怕麼?我這麼年輕不會有啥事兒的,這都是中老年人才有併發症」看來很多人對糖尿病的併發症都知道一點,但也存在誤區,那麼今天和大家聊一下。
  • 90%糖友都有的運動誤區,點進來你就賺了
    來源: 糖尿病三一照護門診在門診經常聽到糖友說,「我這一天幹活兒可累了,還得運動啊?」,在運動這一方面,糖友們還是存在很多誤區。今天我們就把糖友常見的運動誤區整理出來,告訴大家怎樣的運動才是安全有效,可以平穩血糖的。
  • 血糖波動超過這個數,比持續高血糖更危險!專家公布控糖金標準,吃飯...
    這項指標就是血糖,而這兩種不同的狀態,分別就是持續高血糖、過山車式血糖。為什麼過山車式血糖更危險?高血糖人群應該如何平穩控糖呢?「 本期專家 」▼1 血糖忽高忽低可能引發致命危險過山車式血糖,就是指血糖水平波動大,高的時候可能高於30mmol/L,低的時候可能低於3.9mmol/L。
  • ...比持續高血糖更危險!專家公布控糖金標準,吃飯換個順序,血糖更...
    這項指標就是血糖,而這兩種不同的狀態,分別就是持續高血糖、過山車式血糖。為什麼過山車式血糖更危險?高血糖人群應該如何平穩控糖呢?「 本期專家 」▼1 血糖忽高忽低可能引發致命危險過山車式血糖,就是指血糖水平波動大,高的時候可能高於30mmol/L,低的時候可能低於3.9mmol/L。
  • 糖尿病血糖平穩遠離併發症,需了解升糖指數對糖尿病人的幾種作用
    具體要根據每個糖友的勞動強度,年齡以及是否合併有其他疾病等等,每人需要的總熱量都是不同的,所以我們一直說糖尿病的管理是一個性化的管理。血糖的生成指數提出,是1981年,加拿大多倫多大學營養科學系教授David JA Jenkins,提出了『升糖指數』這個概念,即Glycemic Index,簡稱GI。糖尿病是因為胰島素絕對或者相對分泌不足,就會讓血糖進入細胞延遲,體內血糖升高,對於高糖食物都是非常的小心。我們儘量選擇一些升糖指數低的食物。
  • 正常人的血糖是多少?怎樣診斷糖尿病?如何穩定控糖?醫生告訴您
    高血糖對於人體的影響較大,其主要影響到人體的血管,導致血糖損傷、硬化,也因此導致各種併發症,比如慢性的併發症有視網膜病變,神經病變,腎病變以及糖尿病足等,急性的併發症主要有酮症酸中毒,中風,心血管疾病等。所以,對於糖尿病患者來說,併發症才是其健康的大敵,一旦出現併發症,急性的可能有生命危險,慢性的後期可能會導致失能、殘疾,讓人痛不欲生。
  • 控糖密碼:餐後2小時血糖的正常範圍是多少?如何準確測量?
    《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是臨床醫生的教材,裡面包含了有關糖尿病的定義,糖尿病的分類,糖尿病的診療標準,糖尿病的血糖範圍,糖尿病血糖控制目標等等內容。簡單來講,糖尿病怎麼治,怎麼預防,《指南》說的算!這簡直是我們糖友的必備書啊,有了這個《指南》再也不用擔心控糖之路走彎路了。一、餐後2小時血糖的正常範圍是多少呢?
  • 「血糖40多」很危險?一句話點出:短期可能出現這些併發症
    如今,糖尿病一直是大家非常關注的一個問題,很多中老年人都會出現這種疾病,而且這種疾病越來越年輕化,當有糖尿病出現時會對身體產生很大的影響,因此需要隨時測量血糖,血糖偏高會不會有什麼危險呢?血糖40多有什麼危險?
  • 餐後血糖波動大,比空腹血糖高更危險!教您控糖新吃法,讓血糖更穩定
    控 糖 在這期節目中,專家把常見的大魚大肉列為了「降糖秘訣」,而鼓勵糖尿患者吃的五穀雜糧卻變成了「升糖秘密」,主持人以為是道具擺反了。但是專家卻說,沒擺反,這是很多糖尿病人遇到的誤區:沒有吃對!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 血糖過低或過高都有哪些危害?我們該如何監測血糖?有哪些方法?
    人體正常的空腹血糖為3.6-6.1mmol/L。一般情況下,如果空腹血糖低於3.5mmol/L,我們就認為患者血糖偏低;如果大於6.1mmol/L,則認為血糖偏高。1.血糖降低可能是什麼情況?③升高血糖的激素增加雖然胰島素能夠降低血糖,但人體內能夠升高血糖的激素有很多,比如甲狀腺激素、腎上腺激素、糖皮質激素等等。這些激素分泌增加,都有可能導致血糖升高。3.血糖過低或過高有什麼危害?
  • 血壓過高和血壓過低,哪個比較危險?答案或與你想的不同
    而普遍情況下都是血壓的值超過正常血壓的值。而還有一種情況其實也很常見,就是血壓值低於正常值,有的時候人們說低血壓其實比高血壓還危險,那麼究竟是血壓過高對身體傷害大還是血壓過低對於身體的傷害大呢?今天給你一次性說清楚。血壓過高對於身體會有什麼影響?血壓過高的人,最大的麻煩其實就是腦中風發生的概率會變高。血壓高,本身對於心臟和大腦部位的傷害肯定是最大的。
  • 如何解決糖友長期用藥路上的「絆腳石」
    魯梅花主任稱,在疾病發展過程中,人體首先會出現代謝的紊亂、胰島素抵抗、胰島素敏感性下降,逐漸發展到高胰島素血症,接著再出現空腹血糖的受損,糖耐量異常等等。疾病逐漸發展,空腹血糖≥7.0mmol/L或餐後血糖≥11.1mmol/L,就達到了糖尿病診斷標準。 隨著體格檢查和準確診斷的普及,我們可以更早地診斷糖尿病,找到糖尿病前期人群。
  • 糖友鍛鍊 光看微信步數沒用
    糖友鍛鍊需達到一定的強度。(圖@視覺中國)  醫學指導/廣東省中醫院內分泌科主任、主任醫師範冠傑教授  眾所周知,心血管疾病起病急、危害大、預後差。殊不知,約七成糖尿病患者存在心血管疾病的高危風險,糖友發生心血管事件的風險是無糖尿病人群的2~4倍,約半數糖友死於心血管疾病。那麼日常生活中糖友該如何及早預防心血管疾病風險呢?廣東省中醫院內分泌科主任、主任醫師範冠傑教授提醒,糖友可從平衡飲食、適當運動、合理治療這三個方面來預防,需要重點提醒的是,一定要規範用藥,保健品絕不能代替降糖藥,兩者的關係只能是「一主一輔」的關係。
  • 為啥有的糖尿病人運動後血糖沒降,反而升高了?
    糖尿病友們都知道,運動對糖尿病的治療有很多好處,除了能降血糖、降血壓、降血脂,還能改善血液的高凝狀態,改善心肺功能,防治骨質疏鬆等好處。一般來說,糖尿病友們在餐後進行運動之後,血糖基本都能夠有所下降。但是,今天在北京瑞京糖尿病醫院共照室遇到一位糖友說,自己在運動後發現血糖沒有下降,反而更高了。這是為什麼呢?針對這個問題,共照室的衛教師說,出現運動後血糖升高的情況,可能是以下這些原因導致的。1.血糖控制不穩血糖沒有控制好,病情比較重,身體很虛弱的糖友不適合運動。此時運動會導致血糖進一步升高。有些糖友血糖波動較大,亦或者是脆性糖友,血糖忽高忽低非常難控制。
  • 血壓、血脂、血糖並不是降得越低越好,超過一定範圍很危險
    高血壓伴冠心病的人 對於合併冠心病和心絞痛的高血壓患者,血壓應控制在一個區間範圍內,不能過高或者過低,130 血脂偏低往往是長期營養不良或慢性消耗性疾病,如結核病、惡性腫瘤的危險信號,所以更需引起重視和警惕。由此可見,血脂不是越低越好,也不是越高越好,應該使其處在一個合理的範圍內,一方面能維持人體正常生理活動,另一方面又不致危害健康,導致疾病的發生。
  • 糖齡越長血糖越難控制,咋辦
    日前,在河南科技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開元院區內分泌科糖友患教會上,不少老年糖友感嘆:「糖齡越長,想控制好血糖就越難,一開始只要調整生活方式就能控制,慢慢地要服藥才行,接著藥量和種類開始增加,只好打胰島素,最後各種併發症冒頭……」這是為什麼呢?怎麼應對?
  • 糖尿病人防併發症:關鍵是減少血糖波動,這樣做血糖穩!
    2、沒有典型症狀,僅空腹血糖≥7.0 mmol/l或餐後血糖≥11.1 mmol/l應再重複 一次,仍達以上值者,可以確診為糖尿病。3、沒有典型症狀,僅空腹血糖≥7.0 mmol/l或餐後血糖≥11.1 mmol/l糖耐量實驗2小時血糖≥11.1mmol/l者可以確診為糖尿病。
  • 5種食物堪稱「升糖王」:糖友管不住嘴,打再多胰島素也沒用
    高熱量飲食、習慣性熬夜、久坐不動,都是健康的幾大殺手。而糖尿病其實並不可怕,糖尿病帶來的併發症才是許多糖尿病患者生活質量降低,致殘致死的主要原因。心腦血管病:研究顯示:糖尿病引起的心腦血管疾病併發症,使得患者的壽命平均縮短了5到10年。2. 急性併發症: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這種糖尿病引起的急性併發症,在我國基層醫院的病死率達10%。
  • 糖友喝啤酒,血糖是升高,還是降低?
    糖友喝啤酒,血糖是升高,還是降低?糖友喝啤酒,「酒勁」還在的時候,會導致血糖降低;等「酒勁」過了,血糖就會升高。一旦我們體內的血糖濃度偏低的時候,肝糖原就會分解成血糖。可當我們喝酒以後,酒精就會抑制肝糖原的分解,相當於把血糖的儲備糧給斷掉了,血糖水平也就下降了。若是空腹飲酒,或者是酒喝得太多,而飯菜又很少吃。就像最近報導的那則消息,三個人三盤花生米、三盤黃瓜,喝177瓶啤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