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檀君傳說看朝鮮半島近代民族意識的發展

2020-12-16 史海微言

古代朝鮮一直是華夏文明圈中的重要成員,在西漢時其北部地區甚至一度成為中國郡縣,就算其後半島上次第建立的眾多小國,雖然保持著獨立地位,但大多深受華夏文明影響,他們建立的王國整體指導思想和國家結構都是中國式的。而在朝鮮半島最後一個王朝李朝統治期間,它更是明朝最忠誠的藩屬國,一直以事大的姿態崇敬中原王朝和漢家文明,自稱「小中華」。所以古代朝鮮一般將商末賢臣箕子來朝視為朝鮮文明史的起點,認為自己也是華夏正統王朝的後裔和繼承者之一。

但在王氏高麗統治時,大約相當於中國宋末元初之時,有一個朝鮮民族創世之主的傳說開始出現,這位中國炎帝黃帝似的人物就是檀君,據說他早於中國夏朝之前就已經開始立朝建政,其都城就在今日平壤附近。傳說此人本名王儉,檀君是臣民們為他上的封號,如果這個傳說真的是史實的話,那意味著早在近5000年前朝鮮半島上就出現了王朝式國家,比中國的夏商周三代還早,那麼這個傳說真的是史實嗎?

第一個將檀君傳說寫入書冊的是《三國遺事》一書,這是一本記敘朝鮮半島古代百濟、新羅、高句麗等古國時代的傳說的選集,作者是王氏高麗時期的高僧一然大師。這本書嚴格來說屬於一本志怪小說集,類似於中國古代的六朝和唐代那些短篇傳奇,最初並不被認為是嚴謹的史籍。而在時代更早的朝鮮正統史書《三國史記》中,所謂檀君的事跡不見記錄,倒是對入朝的箕子家族推崇備至。

其實這表明的是在王氏高麗統治初期,國家還算強盛富庶,雖然和契丹有過衝突,但基本可以自保。所以此時的史書注重史實,也更看重和華夏正統和儒家典故,並不願意在箕子朝鮮的傳說之上再加上一個更古老的檀君傳說,影響士人對儒家思想的認同。而檀君傳說出現時,王氏高麗已進入末世,在蒙古人的威逼下日漸衰落,國王甚至被迫以蒙古貴女為正妃。此時什麼華夏正統、儒家文明之類思想不再吃香,為了凝聚國內人心,這個明顯不靠譜的檀君才成了當時朝鮮朝野認定的朝鮮人文之祖。

到了李氏朝鮮建立後,篡奪王氏江山的李成梁對檀君更是崇奉,現在平壤附近的檀君陵墓應該就是建於此時。不過到了李朝中後期,朝鮮儒教勢力很大,對儒家文明的認同還超過了中國本土。所以有一段時間檀君傳說被學者們認為是偽說,箕子朝鮮才代表朝鮮文明的開始。這種看法到了李朝末期,日本人的侵略威脅日益嚴峻後又轉了一個大彎,檀君再次成為朝鮮民族信仰,地位比任何時候都高得多。

而今天朝鮮半島上的韓國和朝鮮都把檀君視為朝鮮民族的始祖,兩國都修訂了歷史教材,將檀君從傳說確定為史實,認為朝鮮半島有5000年可以確認的文明史,是東亞文明最早的起源地。朝鮮甚至對平壤檀君陵墓進行了考古發掘,聲明其中發現了5000多年的人類遺骸,斷定這就是真實的檀君本人。這顯然是政治幹擾學術的典型案例,因為朝鮮半島近代以來淪為日本殖民地和被迫分裂的歷史,他們迫切需要民族認同和提升自己文明的地位,不過就史實本身來說,是經不起推敲的。

相關焦點

  • 傳說、歷史與認同:檀君朝鮮與箕子朝鮮歷史之塑造與演變
    許多歷史都具有這樣的三重性,而對於各個民族起源的「根基歷史」,這樣的特性就更為明顯。大韓民族的根基歷史:檀君朝鮮與箕子朝鮮,兩種傳說在韓國數千年的歷史上有著許多的糾葛,隨著世界大勢的變化以及韓國歷史的變遷,朝鮮半島上的民眾由崇拜箕子到信奉檀君,背後有著許多深層的原因。
  • 傳說檀君是朝鮮韓國第一個君主,古代朝鮮韓國歷史,神話故事
    他帶了3000個小弟降落到了朝鮮太伯山的一棵檀香樹的附近,在那裡建立了一個叫神市的國家。桓雄成為朝鮮半島的統治者,他教原住民耕種、紡織、木工、漁業,讓當地人的生活蒸蒸日上。同時他在檀香樹下講經說法,普度眾生。
  • 朝鮮:從箕子到檀君
    許多歷史都具有這樣的三重性,而對於各個民族起源的「根基歷史」,這樣的特性就更為明顯。大韓民族的根基歷史:檀君朝鮮與箕子朝鮮,兩種傳說在韓國數千年的歷史上有著許多的糾葛,隨著世界大勢的變化以及韓國歷史的變遷,朝鮮半島上的民眾由崇拜箕子到信奉檀君,背後有著許多深層的原因。
  • 歷史記載的箕子與神話傳說的檀君,誰才是朝鮮文明始祖?
    朝鮮是怎麼來的?在朝鮮的神話傳說中,大概四五千年前,天神的兒子下凡,跟一頭熊變成的女子結合後,生下了朝鮮半島文明的始祖——檀君。檀君活了1900歲得道成仙后,留下朝鮮半島延續文明。所以,朝鮮民族認為,自己的文明不是從中國傳播而來的,而是他們「自力更生」,有自己的歷史發展。根據朝鮮的傳說,在距離現在的四五千年前,天上的神叫桓因,他有個兒子叫桓雄。因為桓雄不是嫡子,所以他無法繼承天神的地位,也因此他想有一塊屬於自己的地盤。
  • 一篇文章看完朝鮮半島歷史
    朝鮮半島位於東北亞,三面環海。朝鮮半島按照存在的時期可分為史前時期、檀君朝鮮、箕子朝鮮、衛滿朝鮮、漢四郡與前三國時代、三國時代、新羅統一時代、後三國時期(892-936)、高麗王朝(918-1392)、朝鮮王朝(1392-1896)、大韓帝國(1896-1910)、日本統治時期(1910-1945)、韓戰南北分裂時期(1948-至今)。
  • 朝鮮半島古代史
    朝鮮半島與中國的交往歷史悠久   中國史籍中有「東夷」,意即東邊的弓箭手。朝鮮和韓國認為:現代朝鮮人可能是東夷的一支。朝鮮半島據說有五千年歷史,但是因為缺少直接證據,中國以及日本史學界並不予以承認。朝鮮歷史根據傳說最遠可以追溯至檀君建國。
  • 小眾古代史,朝鮮半島新羅、百濟和高句麗三足鼎立時代
    他要自己去海外創業,他帶著一些商朝的移民,一路跋涉進入朝鮮半島的北部,這時候的朝鮮半島已經有了不少部落,但與殷商的封建文明相比還是比較落後的,箕子的到來帶來了先進的文化和技術,很快當地的人就心悅誠服地接受箕子,箕子在平壤建立了自己的都城,並且把商朝的一些政治、經濟、文化制度都搬到了朝鮮,周武王看著箕子這麼堅決,也沒有為難他,就正式的冊封了箕子為朝鮮的君王,而且聲明這位朝鮮的國君
  • 近二十年來中外學界對古朝鮮的研究與課題
    由於地理位置的特殊性,研究古朝鮮歷史的主要國家是朝鮮、中國和韓國。探明古朝鮮歷史發展的真實性,不僅對朝鮮民族源流問題和早期國家形成有重大意義,同時也可以推動中國東北古代民族史的深入研究。近二十年來,國內外古朝鮮歷史研究取得了長足發展,然因史料的極度稀缺,加之上述三國學者在研究視角、歷史史觀、文化傳統上的差異,導致觀點多樣,分歧較大,集中表現在對檀君神話、箕子朝鮮等重要國家起源問題上的分歧,並引發了與之相關聯的朝鮮民族起源、半島文明發祥地、古朝鮮歷史發展過程等問題的論戰。
  • 李宗勳 ▎近二十年來中外學界對古朝鮮的研究與課題
    內容提要:古朝鮮為東北亞強盛一時的古代國家,其勢力範圍包括今中國遼東半島的東部與今朝鮮半島的北部。由於地理位置的特殊性,研究古朝鮮歷史的主要國家是朝鮮、中國和韓國。探明古朝鮮歷史發展的真實性,不僅對朝鮮民族源流問題和早期國家形成有重大意義,同時也可以推動中國東北古代民族史的深入研究。
  • 從大歷史的角度看中國與朝鮮半島的戰略關係
    可以說在地緣政治史上,但凡朝鮮半島有點風吹草動,中國都有可能捲入其中,歷史上發生過多次大規模的相關戰爭,比如,1400多年前的隋唐東徵,兩朝四天子前後用兵十餘次,整個東北亞地區的國家和政權都捲入其中;又如明代萬曆年間的壬辰援朝抗倭戰爭,自1588年打到1598年;近代還有甲午戰爭、日俄戰爭、抗美援朝戰爭。如果不從大歷史角度來分析,說不清楚朝鮮半島和中國密切的戰略關係。
  • 朝鮮半島民族悲劇絕不能重演
    朝鮮半島局勢演變和中印關係發展是受人關注的兩大議題。下為與會嘉賓的部分發言摘錄。《半島會走向嚴重軍事衝突嗎?》是《環球時報》2018年年會第三個議題,來自中國、韓國共8位嘉賓就朝鮮半島局勢談了各自看法。與會嘉賓既談到局勢的複雜多變,也強調朝鮮半島不能生戰、不能生亂,不能損害中國的國家利益。韓國學者告訴大家,朝鮮半島不能再上演民族大悲劇,韓國不可能先發起攻擊。
  • 朝鮮半島:從大韓帝國到日本殖民地
    近代的朝鮮半島風雨飄零,整個國家的命運掌握在別國手中。因此,無論是現在的朝鮮,還是韓國,在實現獨立後會不斷強調獨立自主,朝鮮主體思想的重要內容就是強調獨立自主。朝鮮半島長期是中國中原王朝的藩屬國,作為宗主國的中原王朝負有保護朝鮮的義務。日本在歷史上對朝鮮半島也一直有覬覦之心,多次入侵朝鮮。
  • 歷史上中原王朝曾統治過朝鮮半島嗎
    朝鮮半島自古以來就與中國一衣帶水、雞犬相聞,那麼古代中原王朝是否曾統治過朝鮮半島呢?事實上中原王朝在歷史上不止一次曾把朝鮮半島納入版圖:目前朝鮮人民共和國與大韓民國公認的本民族起源被定義為公元前2333年由天神桓雄和「熊女」所生的檀君王儉開創的檀君朝鮮。然而這一說法始終未能得到考古學的證明,目前朝鮮半島上有明確考古證據顯示的最古老王朝是箕子朝鮮王朝。
  • 高麗,朝鮮,韓國,這些名字都是哪來的?
    韓有三種:一曰馬韓、二曰辰韓、三曰弁韓。——《後漢書・三韓傳》「朝鮮」「조선」這個名字出現得更早,它不是14世紀末開始的朝鮮王朝才有的名稱,在先秦時期的《山海經・海內經》中就提到過朝鮮。東海之內,北海之隅,有國名曰朝鮮、天毒,其人水居,偎人愛之。
  • 至今令朝鮮民族憤恨,近代日本的「內鮮一體」策略是什麼?
    學近代史我們知道,由於近代日本的崛起與擴張,東亞地區很多地方都成為了日本的殖民地,比如臺灣、朝鮮、東北地區等;不過,如果更學術一點地討論的話,日本的這些殖民地還是有區別的,比如臺灣和朝鮮半島,這分布在1895年和1910年被併入日本,雖然實際上這就是侵略所獲得的殖民地,但事實上一直到二戰前
  • 朝鮮半島歷史上的兩次三國鼎立——前三國和後三國時代
    朝鮮半島,是一塊與我國古代剪不斷、理還亂的土地,其歷史上曾多次以郡縣形式直屬於中原王朝,但更多的時候則是以藩屬的形式獨立於中原王朝之外。朝鮮半島的早期歷史,稱為「古朝鮮」,指的是朝鮮半島在漢朝設立四郡之前的歷史,一般分為檀君朝鮮、箕子朝鮮、衛滿朝鮮三個階段。
  • 平壤舉行朝鮮半島民族統一大慶典
    新華網平壤8月16日電 朝鮮半島北南方各團體和代表15日在平壤舉行「2001年民族統一大慶典」活動,紀念半島從日本殖民統治下解放56周年,表達對實現半島和平統一的企盼。  8月15日是朝鮮半島的光復節。韓國民間團體與朝鮮達成協議,在今年光復節之際舉行「2001年民族統一大慶典」。
  • 朝鮮半島的歷史及東北朝鮮族的由來
    朝鮮民族(朝鮮文:조선민족,英文:Korean),又稱韓民族(韓字:한민족)、朝族、高麗族等,是東亞主要民族之一。朝鮮民族主要分布在朝鮮半島,是朝鮮和韓國的主體民族,兩國共有七千多萬人口。除了朝鮮和韓國,朝鮮民族人口過百萬的國家有中國和美國,根據2010年中國第六次人口普查資料,中國朝鮮族約有183萬人,根據2012年美國人口調查局的調查,韓裔美國人約有170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