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為文豪雨果曾經說過「即使將白金漢宮與羅浮宮加起來,也比不過中國的圓明園」。圓明園是清代時期的大型皇家園林,是「萬園之園」,匯集了各式各類的園林風格。是「一切園藝藝術的典範」。
但是在1860年的第二次鴉片戰爭中,這一座世界園林藝術的瑰寶卻被貪婪的掠奪者燒毀。英法聯軍入京之後便直撲圓明園,進行瘋狂的搜刮與破壞。金銀財寶,文化珍寶。搶得到的就搶,搶不到的就打砸,燒毀。
圓明園中的珍寶實在是太多了,但是到底有多少寶物被搶,因為他們將圓明園的陳設以及帳目都燒毀一空,所以已經永遠無法確認。但是據當時的《泰晤士報》記載,據他們古籍,被破壞的財產總值就已超過六百萬英鎊。而在1949年新中國成立後,我國就不斷的努力收回當年海外流失的文物,也有許多的愛國收藏家也努力幫助祖國收購。但在這些收藏家中,趙泰來卻十分特殊。
趙泰來是當年著名外交家伍廷芳的曾外孫,1954年出生。家中也是東莞的一名門望族,醫學世家。但是新中國成立後,父母在當年的那一場浩劫之中失去了生命。成為了孤兒的趙泰來無奈只前往香港投奔自己的大姨媽。
1979年,姨媽將趙泰來帶到了香港自己的一套房產中,打開門,趙泰來被房子內的景象驚呆了。這裡面整整兩層樓,都是古董。美輪美奐,爭奇鬥豔。姨媽告訴趙泰來,這些只是一部分而已,還拿出了一個小地圖告訴趙泰來。在英國倫敦的郊外,還有一處藏寶地點。
姨媽說這都是先祖任庭芳當年流亡之時一件一件收下來的,她為了這一批文物,終身未嫁。也沒有自己的子女,於是這一批財產都需要趙泰來繼承,但是財不外露,趙泰來絕不能向外洩露一絲一毫。
1981年,姨媽因病去世,死前所有的財產全部交由趙泰來繼承。趙泰來處理完了姨媽的後事,在悲痛之餘前往英國倫敦,根據地圖找到了姨媽口中的房產。在真正進去尋找之前,趙泰來用了很長一段時間來給自己做心理建設。
但是在進入裝有古物的地窖之時,趙泰來依舊還是震驚了。書畫,陶瓷,玉器等等稀世珍寶一一在他眼前展開,這都是外祖任庭芳在外任職的時候,一點一點的收藏的,中國的文物啊。
為了這些文物,趙泰來留在了英國。他花費了整整十年的時間,從一個億萬富翁變為了一個專門的文物清理工。為了防止洩露風聲,遭到殺身之禍。趙泰來在十多年間都是一點一點的,獨自在地窖中整理。像是螞蟻搬家一般的,一件一件的搬出。
而在趙泰來將地窖中的文物整理完畢之後,他就想要運回中國。為了將這些文物運回中國,他不惜賣掉了自己4處房產,只為了湊齊這昂貴的運費。他一生向祖國捐獻文物多達五萬多件,價值高達8億元,僅國家三級以上的文物就有150件。
這也令世界的華人皆是嘖嘖稱奇,有人問他為何會這麼的「傻」。但是趙泰來說,這不是他個人的東西。這是國家的寶藏,他只不過是暫時收藏而已。在2005年的9月,趙泰來與金庸等人一起獲得了「世界傑出華人獎」。感謝這一位愛國義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