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莞小夥繼承姨媽海外遺產,發現家藏十萬件圓明園珍寶,價值百億

2020-12-14 騰訊網

法國為文豪雨果曾經說過「即使將白金漢宮與羅浮宮加起來,也比不過中國的圓明園」。圓明園是清代時期的大型皇家園林,是「萬園之園」,匯集了各式各類的園林風格。是「一切園藝藝術的典範」。

但是在1860年的第二次鴉片戰爭中,這一座世界園林藝術的瑰寶卻被貪婪的掠奪者燒毀。英法聯軍入京之後便直撲圓明園,進行瘋狂的搜刮與破壞。金銀財寶,文化珍寶。搶得到的就搶,搶不到的就打砸,燒毀。

圓明園中的珍寶實在是太多了,但是到底有多少寶物被搶,因為他們將圓明園的陳設以及帳目都燒毀一空,所以已經永遠無法確認。但是據當時的《泰晤士報》記載,據他們古籍,被破壞的財產總值就已超過六百萬英鎊。而在1949年新中國成立後,我國就不斷的努力收回當年海外流失的文物,也有許多的愛國收藏家也努力幫助祖國收購。但在這些收藏家中,趙泰來卻十分特殊。

趙泰來是當年著名外交家伍廷芳的曾外孫,1954年出生。家中也是東莞的一名門望族,醫學世家。但是新中國成立後,父母在當年的那一場浩劫之中失去了生命。成為了孤兒的趙泰來無奈只前往香港投奔自己的大姨媽。

1979年,姨媽將趙泰來帶到了香港自己的一套房產中,打開門,趙泰來被房子內的景象驚呆了。這裡面整整兩層樓,都是古董。美輪美奐,爭奇鬥豔。姨媽告訴趙泰來,這些只是一部分而已,還拿出了一個小地圖告訴趙泰來。在英國倫敦的郊外,還有一處藏寶地點。

姨媽說這都是先祖任庭芳當年流亡之時一件一件收下來的,她為了這一批文物,終身未嫁。也沒有自己的子女,於是這一批財產都需要趙泰來繼承,但是財不外露,趙泰來絕不能向外洩露一絲一毫。

1981年,姨媽因病去世,死前所有的財產全部交由趙泰來繼承。趙泰來處理完了姨媽的後事,在悲痛之餘前往英國倫敦,根據地圖找到了姨媽口中的房產。在真正進去尋找之前,趙泰來用了很長一段時間來給自己做心理建設。

但是在進入裝有古物的地窖之時,趙泰來依舊還是震驚了。書畫,陶瓷,玉器等等稀世珍寶一一在他眼前展開,這都是外祖任庭芳在外任職的時候,一點一點的收藏的,中國的文物啊。

為了這些文物,趙泰來留在了英國。他花費了整整十年的時間,從一個億萬富翁變為了一個專門的文物清理工。為了防止洩露風聲,遭到殺身之禍。趙泰來在十多年間都是一點一點的,獨自在地窖中整理。像是螞蟻搬家一般的,一件一件的搬出。

而在趙泰來將地窖中的文物整理完畢之後,他就想要運回中國。為了將這些文物運回中國,他不惜賣掉了自己4處房產,只為了湊齊這昂貴的運費。他一生向祖國捐獻文物多達五萬多件,價值高達8億元,僅國家三級以上的文物就有150件。

這也令世界的華人皆是嘖嘖稱奇,有人問他為何會這麼的「傻」。但是趙泰來說,這不是他個人的東西。這是國家的寶藏,他只不過是暫時收藏而已。在2005年的9月,趙泰來與金庸等人一起獲得了「世界傑出華人獎」。感謝這一位愛國義士。

相關焦點

  • 他繼承家人的英國房產,房裡藏有10萬件圓明園文物,努力運回中國
    說起我國的文明瑰寶,其中就不得不提到圓明園了。那是我國一項完美浩瀚的工程,在圓明園中也是藏著我國的許多稀世珍寶。然而在第二次鴉片戰爭中,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並將裡面的珍寶都搶劫一空。現在圓明園的殘骸仍然在那裡,似乎就一直提醒著我們那段殘忍的過去。這麼多年過去了,圓明園被搶走的東西仍然沒有全部找回來。
  • 名人堂·文旅大事件|馬首回歸,海外164萬件珍寶如何回家?法律追索...
    封面新聞記者 曾潔【事件回放】漂泊160年之後,12月1日,馬首銅像正式回歸圓明園,成為第一件回歸圓明園的流失海外重要文物,也成為2020年令人為之興奮的文旅大事件。十二生肖獸首銅像,是清代圓明園十二生肖獸首噴泉的主要構件。
  • 圓明園珍寶真的被洗劫一空了嗎
    圓明園對於每一個中國人來說都不陌生,提起圓明園大家都會聯想到一段屈辱的歷史。1900年5月28日(清光緒26年)八國聯軍對大清朝發動了武裝侵略戰爭。被譽為「萬園之園」的圓明園就在這次的侵略戰爭中毀於一旦,有超過150萬件的珍寶被洗劫一空。
  • 普通畫家意外繼承千萬遺產,得到「藏寶圖」後,30年做出驚人之舉
    古有俗語「天上掉餡餅」,大概意思是難以預料的意外之喜,當然,這種事情想想可以,卻當不得真;但是,「當不得真」不代表沒有,誰能想到,一個普通畫家會意外繼承千萬遺產。這樣的情節似乎僅出現於小說,影視劇中,某種角度看,「繼承遺產」在現實中還是有可能出現的;但誰又能想到,畫家繼承的遺產中還有一張「藏寶圖」,他卻做出了驚人之舉。
  • 今天,「馬首」回歸圓明園
    「圓明園馬首銅像劃撥入藏儀式」12月1日在圓明園正覺寺舉行。國家文物局正式將圓明園馬首銅像劃撥北京市海澱區圓明園管理處收藏,成為第一件回歸圓明園的流失海外重要文物。《百年夢圓——圓明園馬首銅像回歸展》同期開展。
  • 馬首銅像回歸圓明園從皇家私藏到全體人民的文化遺產
    12月1日,「圓明園馬首銅像劃撥入藏儀式」在圓明園正覺寺舉行,這成為第一件回歸圓明園的流失海外重要文物,同時也標誌著馬首不再是一件皇家私藏,而是屬於全體人民的文化遺產。在圓明園馬首銅像劃撥入藏儀式上,國家文物局局長劉玉珠指出,馬首銅像結束百年流離,馬首歸園,樹立了新時代流失文物回歸原屬地的成功範例。
  • 深度關注 | 結束160年的流離 馬首回歸圓明園
    中新社記者 杜洋 攝  流離160年後,馬首銅像終於「歸來」,成為第一件回歸圓明園的流失海外重要文物。  12月1日上午,國家文物局、北京市人民政府在圓明園正覺寺舉行「圓明園馬首銅像劃撥入藏儀式」。國家文物局正式將圓明園馬首銅像劃撥北京市海澱區圓明園管理處收藏,《百年夢圓——圓明園馬首銅像回歸展》同期開展。
  • 圓明園被毀150年後,專家修復過程中在護園河發現遺失的珍寶!
    導語:圓明園被毀150年後,專家修復過程中在護園河發現遺失的珍寶!在八國聯軍戰爭中,英、美、俄、日、法、德、意、奧八個國家的聯合下,擁有著「萬園之園」之稱的圓明園在這樣的侵略下慘遭破壞,裡面的各種珍貴文物流失海外,最為出名的是十二生肖的銅首,著名的動作片演員兼導演成龍還拍攝了一部《十二生肖》的電影,講述的就是關於銅首的故事。
  • 馬首銅像回歸圓明園的意義
    在外飄零一百多年的馬首銅像,終於回歸闊別已久的「家」——圓明園,這一事件成為了當天的熱點新聞。圓明園在清代有「萬園之園」的美稱,其中的十二生肖獸首銅像是清代乾隆年間的精煉紅銅鑄像,為圓明園海晏堂外噴泉的主要構件之一。在《圓明園舊跡圖》收集的被焚毀之前的圓明園海晏堂照片中,每一尊生肖銅像都栩栩如生。
  • 圓明園被修復時,意外發現5萬多件文物,唯獨這件讓專家驚喜不已
    這是法國文學家維克多·雨果眼中的圓明園,在《就英法聯軍遠徵中國給巴特勒上尉的信》中他直白地寫道:「有一天,兩個來自歐洲的強盜闖進了圓明園。……將受到歷史制裁的這兩個強盜,一個叫法蘭西,另一個叫英吉利。」1860年,英法聯軍攻佔北京後,將貪婪的目光投向了富麗堂皇、美輪美奐的建築奇蹟圓明園,他們在闖入這座藝術博物館後,對其中的珍寶瘋狂搶掠。
  • 闊別160年,「馬首」銅像終於回歸圓明園
    當地時間12月1日,中國國家文物局及北京市人民政府在圓明園正覺寺舉行「圓明園馬首銅像劃撥入藏儀式」,遺失了160年的「馬首」銅像終於正式劃撥圓明園管理處收藏,成為第一件回歸圓明園的流失海外重要文物。
  • 何鴻燊去世 圓明園遺址公園發文:愛國善舉永存心中,何先生千古
    文中提到,2003及2007年時,何鴻燊兩度出手,將兩個流失海外的圓明園大水法豬首及馬首銅像投下,並轉贈送回北京。2003年9月,何鴻燊把價值600多萬元的圓明園豬首銅像捐贈給保利藝術博物館。2007年9月,何鴻燊再次以6910萬港幣購得圓明園馬首銅像,並在港澳地區公開展示,希望藉此帶動更多人參與保護中國文物的工作,共同宣揚愛國愛民族意識。
  • 圓明重光 駿馬歸來 圓明園馬首今天回家
    新華社 李賀 拍攝(下同)   【新民晚報·新民網】今天上午9時,國家文物局、北京市人民政府在圓明園正覺寺舉行「圓明園馬首銅像劃撥入藏儀式」,國家文物局正式將圓明園馬首銅像劃撥北京市海澱區圓明園管理處收藏
  • 流失海外的文物,那些藏有重要中國文物的海外博物館!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海外各主要博物館收藏的中國文物達十萬件以上,這僅僅是統計在冊的,真實流失海外文物數量無法統計,只能說「海量」!中國歷史悠久,文物浩如煙海,為外國博物館及公私機構收藏是不可避免的,並不全都是「流失海外」。本文為您詳細介紹了目前中國文物的海外收藏現狀,並整理出藏有較重要中國文物的海外博物館名單,以供諸君參考。亞瑟 賽克勒大廳是紐約大都會博物館陳列中國佛教藝術的特別展廳,出自山西廣勝寺的元代壁畫、雲岡造像、河南淇縣東魏李道贊等五百人造像碑等傑作濟濟一堂。
  • 今天馬首回歸圓明園 馬首銅像設計者是誰?流失多久
    國家文物局、北京市人民政府今天(1日)在圓明園正覺寺舉行「圓明園馬首銅像劃撥入藏儀式」,圓明園馬首銅像結束百年流離,成為第一件回歸圓明園的流失海外重要文物。  在圓明園馬首銅像劃撥入藏儀式上,國家文物局局長劉玉珠指出,馬首銅像結束百年流離,馬首歸園,樹立了新時代流失文物回歸原屬地的成功範例。
  • 流落在外160年,圓明園馬首今天終於「回家」!感謝這位逝去的愛國企業家
    「馬首」回家,從回歸到入藏在外飄零百餘年的馬首銅像,12月1日終於回歸闊別已久的「家」——圓明園。這也符合世界考古界的慣例「文物最好能回到它的母體」。對於目前仍流失海外的多件銅像,我將繼續查找,盡一切努力促成12個銅像的大團圓。」何鴻燊生前積極參與對祖國內地的經濟建設,文化慈善等事業,為澳門的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同時,作為一位傑出的愛國者,其對文物保護做出的貢獻也是不可磨滅的。
  • 八國聯軍入侵圓明園100多年,專家進行修復時,意外發現5萬件珍寶
    這所宮殿在最初的時候便被命名為圓明園,在一字一句都有深意的中國,這座園林名字的箇中意味還是得自己揣測。不過後一任皇帝、圓明園的主人雍正認為這是父親對自己的讚美,他說「圓」指的是個人品德的圓滿,「明」指的是政績如明光普照,這是封建統治者對明君的要求,也說明了很早之前父親便屬意自己登上皇位,不過這一切都是雍正的片面之詞,康熙如何想我們不得而知。
  • 圓明園馬首回歸後文物追索之路如何走?專訪國家文物局副局長關強
    封面新聞記者 柳青「展覽不只是馬首本身的故事,也是介紹圓明園的展覽。今後更多的還是(考慮)怎麼把它保護好、展示好。當然,還有進一步把圓明園遺址保護好、展示好、利用好的問題。 」12月1日,流離海外百餘年的馬首銅像正式回歸原屬地圓明園。
  • 馬首回歸圓明園,其他的獸首現在在哪裡?為什麼價值會這麼高?
    2020年12月1日對圓明園來說是一個特別的日子,在這一天,國家文物局和北京市人民政府在在圓明園正覺寺舉行「圓明園馬首銅像劃撥入藏儀式」,圓明園的馬首銅像結束了百年的流浪,回歸到了他原本的家。目前,圓明園馬首銅像安放在圓明園正覺寺,國家文物局對正覺寺的安防和消防進行全面的改造升級,使得馬首在正覺寺展出具備了安全的前提,馬首在圓明園有特殊的意義,畢竟獸首是從這裡被割下分散在各地,至今都沒有聚首。馬首銅像回到了圓明園,那麼其實十一個獸首現在在哪裡呢?在此之前,先來了解一下十二生肖獸首是怎麼來的,又是怎麼流失海外的?
  • 現場|圓明園文物回歸:「馬首」是瞻,結束百年流離
    結束百多年的流離,圓明園流失文物惟「馬首是瞻」,馬首銅像終於「回家」了,回到原屬地圓明園。國家文物局局長劉玉珠今天說,馬首銅像結束百年流離,成為第一件回歸圓明園的流失海外重要文物。12月1日上午9時,國家文物局、北京市人民政府在圓明園正覺寺舉行「圓明園馬首銅像劃撥入藏儀式」,國家文物局正式將圓明園馬首銅像劃撥北京市海澱區圓明園管理處收藏,成為第一件回歸圓明園的流失海外重要文物,《百年夢圓——圓明園馬首銅像回歸展》同期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