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門戰役,28軍副軍長肖鋒如果親臨前線指揮,能否挽回戰局?
想了解當前金門敵軍的守備情況,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審查在解放廈門時抓到的國民黨軍官,28軍的副軍長肖鋒負責審問國民黨軍官,通過審查,發現了一條重要的線索,在解放廈門的時候,出現了國民黨第12兵團的部隊,而當時國民黨第12兵團的司令員是胡璉,他此前駐守在廣東的汕頭一帶,而他的部隊此時出現在廈門,說明金門可能有12兵團的支援部隊。
-
金門戰役是誰指揮的,他們後來什麼軍銜,成就如何
金門戰役是一次慘痛的教訓。此戰之後,蔣介石說,臺灣安全了。至今,金門仍然不在我們手裡,成為臺灣的門戶和前哨。那麼,回過頭來看歷史,金門戰役是誰指揮的呢?負責指揮金門戰役的是第十兵團,兵團司令員是葉飛。葉飛是福建人,所以在上海解放後,他就率領第十兵團進軍福建,解放自己的家鄉,隨後擔任福建省委書記。非常遺憾的是,當時葉飛剛剛指揮部隊解放了廈門,他不得不傾注大部分精力在城市接管上,並沒有直接指揮金門戰役。葉飛把金門戰役的指揮權交給了第二十八軍。
-
慘痛的金門戰役,我軍的指揮官是誰?戰役失利後他怎樣了?
解放戰爭時期的金門戰役,對於我軍來說,是一次慘痛的教訓。金門戰役結束之後,蔣介石一顆懸著的心,終於落了下來,曾感嘆道:「臺灣安全了。」時至今日,金門仍然不在我們手裡,成為了臺灣的門戶和前哨。那麼,在金門戰役中,我軍的指揮官是誰?後來他的人生結局又是怎樣的呢?
-
這個軍的政委和兩個副軍長,後來都是中將,為何軍長只是少將?
這次改編最主要的內容就是撤銷原先的縱隊建制,改編為軍一級建制,當時東北野戰軍原有的12個縱隊陸續改編為了12個軍,番號從第38軍到第49軍。其中,第48軍是由東北野戰軍原第11縱隊改編而成的,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當時第48軍的四位負責人,一個政委和兩個副軍長後來被授予了中將軍銜,而軍長卻只被授予了少將軍銜,這是怎麼回事呢?讓我們接著往下看。
-
金門戰役粟裕定下3不打,但因輕敵冒進而失利,前線指揮連降3級
也許是節節勝利導致輕敵情緒抬頭,在解放戰爭末期的金門戰役中,解放軍遭受了戰爭開始以來最大的失利,主席親自起草了通報,總結了這次戰役的教訓。攻打金門的是華東野戰軍第10兵團,司令員葉飛,人稱「小葉挺」,更有政委韋國清強強聯手,掃淮海跨長江克福州,戰無不勝。
-
金門戰役,我軍全軍覆沒後,指揮官蕭峰,後來去了哪裡
金門戰役是一場極其慘烈的大戰。當時華野第十兵團猶如秋風掃落葉一般,橫掃江南。福建的敵軍,聽聞十兵團來後,立刻坐船逃走。十兵團也順勢攻佔廈門後,金門也成為了一座孤島。在金門島上只有敵軍的2萬兵力。而華野第十兵團有10萬人之多。
-
他是金門戰役的前線總指揮,慘敗後連降三級,1955年錯失少將軍銜
解放戰爭時期,他擔任過山東軍區第7師副師長,第二十八軍副軍長。 而他人生吃的最大的一次敗仗也發生在他擔任第二十八軍副軍長的時候,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金門戰役。
-
對印自衛反擊戰,負責前線指揮的軍長張國華,後來怎麼樣了?
1962年10月,印軍悍然在中印邊境全線發動了大規的模武裝入侵。為了維護國家尊嚴和領土安全,解放軍第18軍在張國華的指揮下奮起反擊,經過一番激烈的戰鬥,最終擊退了來犯之敵,取得了巨大勝利。那麼對印自衛反擊戰中,負責前線指揮的張國華是什麼來頭呢?後來又怎麼樣了?我們接著往下看。張國華,1914年出生,江西永新縣人。
-
金門戰役並非沒有前線指揮,兩位師長遭遇人為意外,根本無法登島
十兵團勢如破竹,28軍攻取平潭,再戰金門因病錯過淮海戰役的三野頭號虎將葉飛,終於在最緊要的關頭趕回了部隊,指揮十兵團參與了渡江戰役。並於1947年7月上旬率部進入福建,連續發起解放福州、平潭島、漳州、廈門的戰役。十兵團勢如破竹,東南沿海捷報頻傳。
-
金門戰役總攻開始前,28軍偵查到敵方增援部隊,為何沒有停止總攻
這個預判可以從之前28軍攻打廈門的時候獲知,當時的28軍副軍長在審問俘虜的軍官時,就已經出現了胡璉的18軍的部隊,因為胡璉之前負責駐守在廣東的汕頭,而此時出現在廈門,說明金門的增援部隊已經抵達了,但是他們是如何部署的,此時28軍無法準確掌握面對這個情況
-
金門戰役中,解放軍最高指揮官為什麼沒有登島?因為它!
1949年10月,解放軍第28軍發起了解放金門的戰役,但是這一場戰役以失敗而告終。 事後,人們才發現,原計劃登島指揮作戰的第82師師長鍾賢文和政委王若傑都沒有登上金門島去。 這是怎麼一回事兒呢? 不是師長鍾賢文和政委王若傑不去。
-
解放軍軍長蕭鋒,因金門戰役全軍覆沒,連降數級建國後成大校
在金門戰役中,讓解放軍遭受重大的打擊。在金門戰役中的錯誤導致了許多同志的犧牲,這是一次非常慘痛的教訓。戰役起因說起金門之戰,我想大家都很熟悉。解放戰爭末期在金門島爆發。1949年福建全境解放後,三野10兵團與國民黨的交戰中,因為全軍上下都有著一股驕傲的情緒,自認為國軍不經打。
-
解放戰爭最悲壯的一戰,一個師全軍覆沒,戰後前線總指揮連降四級
駐守金門的國民黨軍隊 當時,中國人民解放軍第3野戰軍10兵團決定乘勝拿下金門,並將攻擊金門的作戰任務交給了28軍,並任命28軍代軍長兼參謀長的蕭鋒為前線總指揮
-
金門戰役解放軍前線總指揮,被俘後在戰俘營中失蹤,自此不知去向
金門戰役解放軍前線的總指揮,受傷被俘後在戰俘營中失蹤,自此不知去向。這位總指揮的名字叫劉天祥,時任三野第十兵團28軍第251團的團長。解放軍在此戰中第一批登島的共有「三個半團」8700多人,分別是244團、251團、253團和246團,其中246團只派了一個營。
-
「28軍之父【魂】」.「83師鼻祖」蕭鋒
抗日戰爭時期,歷任八路軍115師騎兵團政委,晉察冀軍區一分區三團政委,四分區五團政委.團長(三個小團合併的大團),軍分區副參謀長等職。首戰倒馬關,打破日軍不可戰勝的神話。參加了著名的平型關大捷.陳莊殲滅戰,指揮重機槍手將日軍號稱「牛刀子」專家的水源旅團長擊斃。還參加了磁武.涉林和百團大戰等上百次戰役.戰鬥。在日軍不斷殘酷掃蕩的華北抗日戰場,和張欽.曹振國等指戰員率先開展了「麻雀戰」.
-
共產黨軍隊最慘的一次敗仗,全軍覆沒,「金門戰役」為何慘敗
自從4月份解放南京之後,中央開始研究解放臺灣問題,首先要清掃臺灣的外圍,那麼金門這個島嶼就提上了議程。被稱為「金門王」,連毛主席都稱之為「狡如狐、猛如虎」我軍指揮「金門戰役」的是開國上將葉飛,時任三野第十兵團司令,被稱為「小葉挺」,多謀善戰,第十兵團曾在山東、淮海、長江、福州攻無不克、戰無不勝,也是一位傳奇式的英雄,功勳卓越、品德高尚,是鋼鐵炮彈和「糖衣炮彈」都打不到的將軍。
-
開國中將曾參與指揮金門戰役,9年後指揮炮擊金門,56歲不幸去世
1949年10月24日,解放軍第三野戰軍第十兵團奉命發起金門戰役,第十兵團司令葉飛將軍是這場戰役的總指揮,還有位開國中將協助指揮了這場戰役,他9年後又指揮了炮擊金門,56歲卻不幸英年早逝。金門戰役中,劉培善任第三野戰軍第十兵團政治部主任,協助司令員葉飛做指揮、協調、前指督戰等工作。此戰,28軍下屬三個團共九千餘人渡海進攻金門,在島上苦戰三晝夜,因後援不繼,全軍覆滅。劉培善對此戰失利感到非常痛心和自責,根據上級指示,劉培善深入部隊,一邊安撫部隊情緒,一邊組織總結教訓。
-
金門戰役損兵超9000人,三野的具體指揮官是誰?後來發展如何
金門戰役的登島部隊為三野28軍的3個團級(244、251和253團)單位,另有246團一部,分別隸屬不同的師。但具體參戰的幾位團長並非此戰的最高指揮官,而應當是時任第28軍副軍長的蕭鋒。由於金門戰役在戰前判定敵人僅有不足2萬守島部隊,所以三野並未真正動用大兵團作戰,28軍就是當時最高的戰術單位。所以葉飛雖然是第10兵團司令員,卻並不算金門戰役的真正軍事指揮者,28軍的蕭鋒副軍長才是主要負責人。
-
程子華指揮的宜沙戰役,參戰的四野4個軍,軍長分別是誰?什麼軍銜
1949年7月,第四野戰軍第13兵團司令員程子華指揮所屬第38、第47、第49軍和配屬的第39軍及湖北軍區獨立第1、第2師共約25萬人,發起宜(昌)沙(市)戰役,共殲滅國民黨軍1.5萬餘人,打開了南進湘西的大門,切斷了國民黨軍湘鄂邊區「綏靖」司令官宋希濂集團與華中軍政長官白崇禧集團的聯繫
-
1949年,七十二軍軍長郭汝瑰和平起義,副軍長的結局怎麼樣?
解放戰爭期間,郭汝瑰官至國民黨國防部作戰廳廳長,負責起草國民黨的作戰計劃。其實,郭汝瑰的真實身份是我黨的臥底,解放戰爭末期,郭汝瑰源源不斷把自己掌握的情報輸送給解放軍,他的情報也在解放戰爭中起了很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