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新疆新聞3月12日電(鄧麗娟王玉堂)復工復產關係國計民生,是脫貧攻堅的重要保障。沙雅縣委、縣政府堅定信心、攻堅克難,積極擔當作為、狠抓工作落實,全面推動復工復產,加快恢復社會秩序,確保脫貧攻堅如期全面收官。
3月10日,沙雅缽施然智能農機有限公司廠房內,23歲的司馬義•阿西木正在和工友們一起組裝播種機。從2月28日企業復工以後,司馬義•阿西木的心裡只有一件事——加班加點趕工時多賺錢,讓家裡的日子越來越紅火。
司馬義•阿西木家在沙雅縣託依堡勒迪鎮塔勒克布隆村,他告訴記者,家裡2014年被識別為建檔立卡貧困戶,2015年已脫貧。家裡有27畝地,其中20畝地流轉給新疆利華紡織有限公司,每畝地流轉費700元,餘下的4畝地種棉花,3畝地種紅棗,家裡有20隻羊。他和哥哥兩人外出就業,2019年全家人年收入超過10萬元。
「哥哥在電信公司工作,每月2000多元工資,我是去年1月來這上班的,每月平均工資4500元。我很喜歡在這裡工作。」司馬義•阿西木說。
沙雅缽施然智能農機有限公司人事行政部高級經理吳永丞介紹,公司現有280名工人,本地員工佔70%,復工復產後已到崗210人。公司主要生產採棉機、播種機、殘膜回收機等,2019年產值在3億元以上。今年受疫情影響,比往年復工時間晚了20天左右,目前看來並未對公司帶來太大的影響。
在新疆利華紡織有限公司,來自沙雅縣託依堡勒迪鎮排孜阿瓦提村、英買力鎮英喀勒尕奇村的熱汗古麗•賽買提、艾買提•艾海提和伊米提•熱西提在紡紗車間忙碌著。他們穿著整齊的工裝,帶著白帽子和口罩。
熱汗古麗•賽買提是換紗工,每月工資3000餘元,丈夫在家務農。過去,靠著丈夫種地、養殖的收入,一家人的日子過得緊緊巴巴,2019年8月,熱汗古麗•賽買提看到同村外出務工的姐妹們,家裡的日子越過越好,她也報名到企業工作。「一人就業,全家脫貧。現在我是家裡的頂梁柱了,我感到非常自豪。」熱汗古麗•賽買提說。
該公司辦公室主任蔡丹介紹,公司於2月21日恢復生產,1429名工人已返崗復工,今年受疫情影響,公司與各鄉鎮負責人協調,優先讓工人返崗。
蔡丹介紹,公司分兩個廠區,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公司在原有宿舍樓不夠用的情況下,租用了城南小學的宿舍區作為員工臨時宿舍,對所有復工人員實施集中管理。崗位實行兩班倒,由管理幹部帶隊,員工排隊上下班,疫情防控期間公司負責員工的三餐和加班餐。
阿克蘇瑞莎針織服飾有限公司人事部負責人古麗排日•薩吾提告訴記者,該公司3月3日正式復產。在疫情防控方面,公司有專人每天為員工測量體溫,對食堂、宿舍、廠區等重要部位消毒。
該公司總經理蔡錫龍說:「我們公司是沙雅縣2019年招商引資企業,7月正式投產。今年受疫情影響,目前200臺機器恢復生產,100餘臺機器正在調試。計劃今年7月建成新廠房,擴產到1000臺機器,屆時用工量將達到700—800人,襪子產量達7000—8000萬雙,總產值1億元。」
新疆富沃藥業有限公司黨支部書記薛建剛說:「公司2月25日復工後,總共118人,99人已經復工,其中困難戶1人。公司計劃全年生產甘草浸膏800—1000噸,銷往全國各大藥廠。目前主要困難是受疫情影響,物流還不暢通。在復工期間,公司每天做好員工體溫監測和疫情防控宣傳教育工作,一天兩次對重點區域進行消毒,餐廳採取封餐制,確保復工員工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