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拓特色新文創IP長音頻領域,QQ音樂攜敦煌開啟千年壁畫有聲故事徵集

2020-12-12 中國日報網

新年伊始,由騰訊與敦煌研究院聯合打造的「雲遊敦煌」小程序,以創意和數位技術手段讓敦煌文化成功走進了千家萬戶。4月13日,敦煌研究院官方音樂號正式入駐QQ音樂,不僅為聽眾帶來經典壁畫的有聲故事,更首次帶來騰訊攜手敦煌打造的「敦煌動畫劇」,包括人們耳熟能詳的九色鹿的傳說在內的《神鹿與告密者》《太子出海尋珠記》《誰才是樂隊C位》《仁醫救魚》《五百強盜的罪與罰》等千年壁畫的精彩動畫故事,以全新視角呈現千年壁畫故事中豐富的文化內涵和美學價值,讓敦煌文化「動聽」又「好看」,帶給用戶耳目一新的沉浸式文化體驗。敦煌研究院院長趙聲良更是不遺餘力擔任敦煌「說書人」,為動畫劇中的「背景」及「串場」部分傾情配音,希望通過親身示範,號召更多網友踴躍參與這次「千年等一回」的新文創互動體驗。

為進一步助力敦煌文化的賦活創新,QQ音樂從4月13日開啟為期半個月的「雲遊敦煌-故事徵集」活動,鼓勵用戶從敦煌千年壁畫的動畫故事中收穫靈感,通過錄製自己講述或解讀的敦煌有聲故事,分享對敦煌文化的體會及感悟。其中的優質作品將有機會獲得本次活動的「最佳留聲獎」,在QQ音樂敦煌電臺專題頁進行曝光量級200萬人次的展示及推廣,讓更多人通過「邊看邊聽」的數位化趣味互動方式,感受到敦煌文化的魅力。

Z世代國潮新體驗,QQ音樂用聲畫結合新創意賦活傳統IP

近年來,越來越多年輕人開始關注傳統文化。據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相關調研顯示網際網路上有超過4000萬的國風愛好者,其中88%都是Z世代,其背後蘊藏的是Z世代發自內心的民族自豪感,和對中華傳統文化的認同感。

此次QQ音樂與敦煌研究院的合作,基於傳統壁畫的數字動畫創新,量身定製了敦煌故事徵集活動和有聲故事專題,以年輕世代喜歡的在線音頻、視頻等多元化複合體驗的內容,傳遞敦煌文化所蘊藏的人文精神和普世價值。「雲遊敦煌-故事徵集」活動中,用戶在QQ音樂的專題頁面不僅將欣賞到經過數位化創作、加入栩栩如生的動態場景和人物動作後,仿佛「活」了起來生動有趣的「敦煌動畫劇」,更能一起來參與「有聲」新文創,通過錄製自己的音頻故事的方式,分享對敦煌壁畫的心得和感悟。更立體的玩法、更年輕的創意、更互動的體驗,這對年輕人、特別是Z世代來說充滿了吸引力,不僅賦活了千年敦煌壁畫這一傳統IP,更通過現代化、數位化的方式不斷傳承和創新出新的符合時代審美的好內容,打造出一批富有生命力的優質音頻,讓年輕人在「寓教於樂」的方式中,關注、接納、參與並親身傳承和擴散傳統文化。

而同期敦煌研究院在QQ音樂上正式入駐的官方音樂號,也將成為敦煌研究院首次對外亮相的官方音樂內容傳播交流平臺。官方音樂號包括《和光敦煌》壁畫文化介紹短視頻、《壁畫有聲》系列長音頻、《敦煌動畫劇》以及敦煌相關歌曲等欄目內容,讓更多網友和年輕人跨越時空親密接觸和了解敦煌傳統文化。這不僅是QQ音樂和敦煌研究院攜手為傳統文化的數字內容創新做出的重要探索,也展示出QQ音樂持續打造獨具特色的新文創IP類內容的決心。用戶進入QQ音樂後,搜索關鍵詞「敦煌研究院」,即可搜索到並關注敦煌研究院的官方音樂號,隨時收看了解上述獨具特色的新文創IP內容。

從年輕人的音樂到Z世代的聲音,QQ音樂持續開拓獨具特色的新文創IP長音頻

基於對Z世代年輕人需求的精準洞察,從音樂到長音頻,從有聲書到新文創特色的聲音內容共建,QQ音樂一直以「音樂+科技」連接各種以聲音為載體及不斷延展的優質內容。基於Z世代發自內心的民族自豪感以及對中華傳統文化的好奇與探索,QQ音樂在長音頻內容的開拓上,持續探索、開發、引入各類具有活化傳統文化屬性、具備「國潮」特色的IP化音頻內容,這些內容受到年輕用戶、尤其是Z世代用戶的一致歡迎。

今年3月,QQ音樂攜手湖南省博物館、陝西歷史博物館、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推出《文物的時空漫遊》音頻故事專輯,由青年偶像王源擔任「故事推薦官」,帶領聽眾了解文物背後的歷史淵源。該音頻故事專輯一經上線,就迅速在QQ音樂站內獲得了近200萬次的播放,評論量突破3.5萬次,再次驗證了用年輕人喜愛的方式打造的、演繹傳統文化IP的「有聲」新文創,不僅為廣大平臺用戶、尤其是年輕人帶來了他們喜聞樂見的特色內容,也在助力傳統文化的數位化賦活與傳承上煥發出巨大的能量。

未來,QQ音樂將繼續豐富內容生態,不斷為8億用戶帶來以音樂和聲音為載體的「聽、看、玩」的複合型內容,實現從音樂經濟到粉絲經濟到耳朵經濟的升級,同時也在這一過程中,發揮平臺的傳播價值,用數位化的音娛創新方式,助力傳統文化的賦活、傳承與煥發新的活力。

來源:江西網絡廣播電視臺

相關焦點

  • 千年文化之約:杜永衛與六桂福「福韻·敦煌」古法金共同守藝敦煌
    8月16日晚,六桂福珠寶攜手敦煌博物館出品的"福韻·敦煌古法黃金"系列在天貓新文創掌上博物館活動直播間開啟新品首秀,與非遺敦煌彩塑技藝傳承人杜永衛老師共同展開一場別開生面的直播。在直播期間,杜永衛老師更是盛讚福韻·敦煌系列傳承了敦煌藝術之美,以匠心工藝傳遞千年文明的精粹。
  • 在保護修復中綻放光彩 敦煌向世界講述千年故事
    敦煌向世界講述千年故事   伴隨著春天的腳步,綿延千裡的河西走廊被喚醒。
  • 在敦煌詩巾遇見神鹿,窺見王者榮耀的新文創構想
    王者榮耀與敦煌,二者的不解之緣,又增添出彩的一筆。一、「雲採絲巾」發布,助力年輕人戴上敦煌、愛上敦煌體驗「雲採絲巾」,用戶只需在微信登陸「雲遊敦煌」小程序後,根據指引開始設計,通過搭配千年壁畫經典圖案元素,生成專屬的設計稿。
  • 少兒英語+故宮文化IP 騰訊新文創讓傳統文化活起來
    在騰訊新文創戰略落地兩年後,騰訊開心鼠英語通過將英語啟蒙學習與故宮IP相結合,在新文創+教育領域展開了一場新的嘗試。騰訊新文創在動漫、音樂、遊戲等領域頻頻落地,打造了多個傳統文化與現代創意融合的新文創項目。」「古樂重聲」將莫高窟藏經洞中的古樂譜以流行音樂的方式錄製全新專輯,讓傳統文化以新的方式「破壁」;在「數字秦陵」小程序中,秦陵文化被融入短視頻、遊戲等新文創內容形態中,讓秦文化與年輕人喜歡的流行元素相結合;而在「雲遊敦煌」小程序中,千年前的壁畫以電子日曆、互動劇等形式向用戶「講」起了故事。
  • 敦煌壁畫服飾:千年霓裳羽衣曲
    從2020年12月10日起,至2021年2月28日,「覺色敦煌——敦煌石窟藝術展」在海南省博物館展出。來自敦煌的100餘件展品和莫高窟第320 窟複製洞窟,全方位呈現了敦煌石窟的千年營建歷史、絲路多元文化交匯的藝術結晶和敦煌文化的博大恢宏,給椰城人的心靈作了一次深刻的歷史洗禮。
  • 酷我音樂推出「酷我暢聽」長音頻新品牌
    4月23日,騰訊音樂娛樂集團(以下簡稱TME)召開戰略發布會,首次正式發布集團長音頻戰略,同時重磅推出長音頻新產品「酷我暢聽」。騰訊音樂娛樂集團CEO彭迦信寄語:「長音頻將是未來TME持續發力的戰略領域。」並表示「TME將通過在線音樂和社交娛樂服務的協同,助力長音頻業務發展,並加速推動音樂與音頻的融合發展,為用戶提供更豐富和優質的視聽內容與產品體驗。」
  • 加碼長音頻領域,酷我音樂與頭部情感主播程一達成深度合作
    投稿來源:藍鯨渾水2019年12月2日,情感音頻領域頭部主播程一宣布與騰訊音樂旗下酷我音樂達成深度合作,酷我音樂正式宣布進軍長音頻領域。據了解,程一電臺將在酷我音樂平臺上引入更多類別內容,涵蓋情感類直播、訪談類直播,並將和酷我音樂聯合定製有聲廣播劇。
  • 敦煌壁畫中的樂器
    敦煌地區千百年來它承載了絲綢之路中西文化交流的一個重要交匯通道作用,這裡,它不僅是源自於中原上古黃河文明,更為重要的是它作為匯集來自中亞、波斯、印度、歐洲對中國文化影響的幅射集散地,而敦煌文化恰恰是上至南北朝、下至隋唐以來中西文明最重要的交叉匯集地。漫長的古絲綢之路孕育了甘肅的地域文化特色,敦煌莫高窟成為中國漢唐藝術的最重要標誌。
  • 從圖像到樂器,敦煌壁畫「復活」啦!
    2019年,在維也納中國新年音樂會上,琵琶、箜篌、篳篥、胡琴、鼓、琴、瑟等來自敦煌的聲音迴響在市政大廳禮堂。身著彩裳、手持古樂器的演奏者們仿佛穿越時空,將敦煌壁畫中描繪的音樂盛宴帶到了絲綢之路的另一端。這些樂器正是莫高窟壁畫中所描繪的樂器。
  • 「華夏遺韻」「千年敦煌」在北大賽克勒博物館開幕
    >「千年敦煌——敦煌壁畫藝術精品高校巡展」開幕北京大學阿瑟·姆·賽克勒考古與藝術博物館向您隆重推出,「華夏遺韻——中原古代音樂文物展」與「千年敦煌——敦煌壁畫藝術精品高校巡展」。在缺少存儲手段的古代,雖然無法留下當時的真實聲響,但仍留下了眾多足以展現中國古代音樂面貌的音樂文物。中原音樂文物以其豐富性、連續性和典範性,積澱著中華民族的藝術精神。本次由河南博物院、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主辦,北京大學賽克勒考古與藝術博物館承辦的「華夏遺韻——中原古代音樂文物展」,將從數十年來河南省出土或徵集的音樂文物中擷取精品,還原一段飄揚千年的壯美奏鳴曲,帶觀眾領略中國古代音樂千古不泯的魅力。
  • 一夢敦煌,一眼千年:他筆下的壁畫有多驚豔?
    他醉心敦煌藝術,堅持用敦煌的語言、筆墨、色彩,在重彩繪畫領域進行創新與探索。此次《敦煌夢——謝曉冰敦煌壁畫作品展》共設立一樓、六樓兩大展區,共計展出敦煌壁畫作品65幅。謝曉冰以唐代敦煌壁畫為創作基礎,注入了個人的主觀意念與創作思想。展出作品涵蓋四大主題,其中不乏人們熟悉的飛天、反彈琵琶、觀世音菩薩等藝術形象。
  • 天籟敦煌——敦煌壁畫古樂器復原展掠影
    該展是第三屆絲綢之路(敦煌)國際文化博覽會文化展覽展會活動之一,展期將持續至10月16日。  敦煌壁畫樂器圖像是中華民族寶貴的文化遺產,是敦煌文化藝術的精華,是敦煌研究的重要內容之一,對中國和世界音樂舞蹈史的研究有十分重大的意義。目前,我國非常重視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和創新。
  • 深化IP全產業鏈 閱文集團牽手騰訊音樂共拓長音頻有聲作品市場
    來源:證券日報本報記者 施露3月18日,閱文集團宣布,公司與騰訊音樂娛樂集團達成戰略合作,將共同開拓長音頻領域有聲作品市場。一方面,憑藉閱文IP源頭的梳理能力,在龐大的內容庫中使適合音頻改編的作品脫穎而出;另一方面,積極拓展優質作品拓展場景,形成了「書影漫音遊」IP聯動,幫助打造不同具體形式的IP影響力。作為中國在線音樂娛樂服務領航者,騰訊音樂娛樂集團旗下擁有超8億月活躍用戶數,具備強大的內容宣發能力和音樂娛樂生態體系。
  • 塵封千年,古樂器從敦煌壁畫中「躍然而出」
    敦煌壁畫中的樂器品種、數量、表演形式、以及時間跨度和延續性方面,都是在世界上無與倫比的。敦煌壁畫中的樂器都是民間工匠製作的,一直延續到現在。但在樂器製作傳承中,有好多樂器製作技藝都已失傳了。有些樂器製作技藝雖然在敦煌失傳了,但在中原其他地方傳承著。如琵琶、古箏,排簫等樂器。敦煌現在能製作的樂器有陶壎、二胡、三弦、大鼓、腰鼓。
  • 傳統藝術 | 敦煌壁畫之敦煌飛天
    千姿百態,千變萬化的敦煌飛天,是在中華民族傳統的基礎上,吸收、融合外來飛天藝術成就並發展創作出來的。敦煌飛天的故鄉雖在印度,但卻是印度文化、西域文化、中原文化共同孕育成的,它不只是一種文化的藝術形象,而是多種文化的複合體,是具有中國文化特色的飛天,敦煌飛天可以說是中國藝術家最天才的創作,是世界美術史上的一個奇蹟。都說敦煌美飛天美,美在哪裡了?
  • 敦煌壁畫中的秘密
    敦煌壁畫,是中國巖彩畫的集大成者。莫蘭迪會發現,敦煌莫高窟的巖彩來自天然礦石、進口寶石、人工製造化合物的綜合運用,一張張壁畫背後的材料價值就造價不菲,遠勝於他畫的靜物小品。
  • 閱文牽手騰訊音樂 以長音頻拓寬變現渠道
    【騰訊音樂的音頻製作能力和生態產品服務,能與長音頻實現協同。超8億月活用戶和大體量宣發流量扶持資源,將共同釋放全領域音頻內容的核心價值。】財報發布次日,閱文集團便在取得亮眼成績的版權運營上再度加碼。3月18日,閱文集團(00772.HK)宣布與騰訊音樂娛樂集團(TME.NY)達成戰略合作,共同開拓長音頻領域有聲作品市場。
  • 古老「敦煌樂器」穿越千年蘭州「發聲」
    距絲綢之路(敦煌)國際文化博覽會開幕式還有124天 從13日至15日,由中央民族樂團創排的大型民族樂劇《又見國樂》,在甘肅大劇院震撼上演,眾多由敦煌壁畫復原的古樂器及千年古譜再次以音樂的形式回到家鄉。塵封千年,從敦煌壁畫中「躍然而出」的一批被「復活」的古老樂器,在《又見國樂》奏響中「登上」舞臺,訴說古絲綢之路的輝煌和黃沙流變的滄桑。五弦琵琶、葫蘆琴、排簫、箜篌等古樂交織響起,滄桑空靈,仿佛從塵囂穿越至久遠年代。
  • 敦煌壁畫:穿越千年的華章
    敦煌壁畫以內容論,可分七類:一、佛或菩薩的尊像畫;二、佛本生故事及佛本行故事;三、傳統神話題材;四、各種經變畫;五、中國佛教史跡畫;六、裝飾圖案;七、供養人畫像這種民族風格,乃是在民族意識、民族審美情趣指導下,吸收西域佛教藝術之長,融會成新的創作方法、藝術語言和表現技法而形成和不斷更新的。 現存最早的壁畫(如268、272、275窟)內容系說法圖及佛本行及本生故事(如275窟北壁完下繪出《毗楞竭梨王身釘千釘》、《屍毗王割身餵鷹》、《月光王以頭施人》等)。畫面以土紅為地色,色調質樸純厚、單純豪放。
  • 「雲遊敦煌」的背後,潛藏著一顆大國文化崛起的雄心
    坐擁深厚文化資源的敦煌,與主張「科技+文化」戰略的騰訊一見鍾情。2020年1月以來,新冠肺炎疫情肆虐,14億中國人不得不度過史上最安靜的春節,最安靜的元宵,以及最安靜的春天。疫情期間,為了給人們更多的溫暖和美,敦煌聯手騰訊推出的「雲遊敦煌」小程序,讓你足不出戶、動動指尖就能感受敦煌文化之美。在小程序上,人們還可每日獲得專屬的壁畫故事,以及融合古人智慧的妙語,定製自己的專屬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