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我把我這些年來,通過對過手的收藏的大量的真品所總結出來的對紅山文化玉器的鑑定的要點介紹給大家,希望能對您有所幫助(個人心得,如有不妥,多多指教)!
仿製紅山玉器常見的做舊方式:
簡單的低仿品:使用氫氟酸等對仿製品進行腐蝕,這樣的仿品一般
器型較大,被腐蝕的程度很高,所選用的材料也非常差。
一般仿品:一般多選用透閃石皮料或礦料蛇紋石為母料,或帶色的其他雜玉料為母料,進行加工,然後進行不同程度的酸腐過程,來去除玉料的生氣和電動工具遺留下來的工痕。(酸腐的同時也可加山皮土添加仿品的土香味,或加大糞加強仿品的葬器味),經過酸腐,器物表面也能出現灰白皮等做舊特徵。
中級仿品:多選精美細膩的河磨玉(透閃石)為母料,進行精細
加工,然後用電動沙盆震動拋光、手工磨棒仿製工痕及橘皮或不
同程度的噴砂處理、煙燻、火烤等工序來增加仿製玉器的陳舊
感。。。。。最後用600號、1200號、2000號砂紙細拋光。
高級仿品:選擇遺址遺料或老殘玉件為母料,使用機械破料、開
荒、定型(儘量留儘可能多的老皮巧做),然後進行全手工擴
孔、打磨,這樣的高仿品不上酸腐蝕,要麼進行盤玩,使其成為
熟坑品,要麼做上鹼皮冒充生美品,但是如果您能完全掌握靈活
運用下面幾點鑑別要點,一定能夠找到不正確的地方來。鑑別紅
山古玉最忌諱的就是總能看見一點或幾點正確的地方,卻不去找
出不對的地方,然而恰恰是有的有一點不對這件東西就已經是仿
製品了!
(非常抱歉,由於我沒有這樣的器物,而且這類藏品基本都屬於個人隱私,不變外露,故不上圖)
紅山玉器鑑別要點:
鑑別紅山文化玉器,好比開車,熟能生巧,越開心態越好,最終人車合一,得心應手;學習鑑定紅山古玉的方法和學習其他方面知識有相同之處,在學習過程中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也就是說,學習,就要拿正確的教具或向一個好的引導者去學習正確的知識,否則只能說明還不夠智慧不夠辯證。
1、 玉料:由於紅山文化(民間習慣把小河西文化、興隆窪文化、査海文化、趙寶溝文化、富河文化、紅山文化、小河沿文化、夏家店下層文化泛指為紅山文化)時間是跨度比較長,跨度近4000年(距今7800年興隆窪文化玉珏的出現到距今4000的夏家店下層文化);分布的範圍比較廣(遼、吉、黑、內蒙古、外蒙、河北北部等地),再結合紅山先人對玉的解讀(石之美者為玉),乃至當時交通工具、運輸工具現狀,應該能夠說明以下幾點問題:a:基本為就地取材。b:用玉範圍廣泛、品種眾多。C:(紅山文化晚期)隨著生產力水平的逐步提高、車、馬等交通工具的使用,玉器的使用更加多樣化,但是,有一點可以肯定,當時所選用的玉為地表玉、河床玉,而非礦玉。
紅山文化常用玉:
工痕:由於缺乏考古資料,至今也沒有紅山玉器加工的工具實物出土。因此探尋紅山玉器加工的技巧和工藝許多都是在紅山玉器痕跡的表象結合傳統工藝的手法來推測的。又由於泛指的紅山文化期時間跨度上下近4000年,所以就切割玉器的方法、磨製玉器的工藝、鑽孔工藝一定是存在一定的區別,但是也一定是一脈相承、逐漸延續、逐步發展的。
切割痕:很多紅山文化玉器上殘留著製作此件玉器時的切割痕跡,而且特徵明顯。
磨製痕:也就是我們平時常說的打磨痕跡:錯落有致、深淺不一(深一腳,淺一腳),但順理成章。
包漿 :包漿是鑑別紅山玉器真偽非常重要的一點,初學者可以簡單的理解為玉器的熟潤程度,但是兩者卻有著本質的區別。紅山玉器的包漿,就是這件紅山文化玉器幾千年的埋藏過程中經受了一個緩慢的酸鹼腐蝕、緩慢的氧化、鈣化過程所表現出來的一種綜合的表象。(對於初學者而言確實是很難準確掌握的)
生澀的仿品
有包漿的紅山玉器
沁色:紅山文化玉器沁由心生,如行雲流水,不呆板、不做作、不拘一格,與仿製品的最大區別就是一生一死。仿製品的「沁色」多為料子皮色或人工做
色,多成團出現、呆板做作、死氣沉沉。
仿品沁色圖:
紅山真品沁色 圖:
光澤:紅山文化玉器的光澤溫潤、穩重、渾厚,有主動與您牽手的感覺,具有超強的親合力。
真品紅山玉器的光氣圖:
仿品的光氣:
孔道:掌握要點:對鑽、螺旋紋、線切割。
鹼皮:自然形成的鹼皮具有強烈的層次感,自然而又富有美感,而且多有黃色鹼性伴生物。
紅山玉器真品鹼皮:
使用痕跡:由於多數紅山文化玉器為實用器,而且使用或佩戴年限非常多,或使用幾代人,所以玉器表面出現一定程度的使用痕跡是非常正常的,應該作為鑑定一件玉器最後期
的一個佐證。
皮殼的整體性:器物整體的一致性對於一件玉器鑑定也很重要,因為這一點可以排除老料改件或者殘件後修等情況的發生。
神韻:紅山先民生活在一個簡單的社會現實之中,思想十分純淨,尤其是對神和玉的崇拜,應該是發自心底的那種敬仰。所以紅山先民所製作的玉器一定是具備或
者適應或者能夠反映出遠古的那股神聖的氣息。另外,紅山玉器所反映出來的那股神韻,是要結合以上多點堅定要點才能體會得到的。
還有幾點需要掌握的 等日後有機會再慢慢與朋友們分享 一旦能夠靈活掌握以上這些 基本可以獨當一面了。
永遠都不要對未見過的新鮮的東西加以輕易的否認,也許是我們還沒有見過,也許是我們還沒有達到那樣一個高度,如果能夠靈活掌握以上十點鑑定要點,我想就不會出現嚴重的判斷錯誤。
以上褚點為個人觀點,僅供各位參考,必有不妥當與不全面之處,還望您多多指教。讓我們一同追尋研究、收藏紅山真品給我們帶來的樂趣吧!
紅山玉宮敬上!
如果您喜歡我們的內容,請點擊上角分享到朋友圈或發送給朋友。
關注【古玩收藏聯盟】更多精彩內容與您共分享!
微信公眾號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