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字怎麼不是平聲字?要寫格律詩還是建議先學習基礎知識

2020-12-12 梧桐樹邊羽

有朋友提了下面這個問題:

原創五絕一首: 凌波浮綠翠, 冷月照林森。 藕有清塵意, 花無入世心。 第三句我本來想用「出塵」,以應對第四句的入世,但用電腦輔助檢測居然提示「出」字不是平聲,後來就改了清字,請教為什麼「出」字不算平聲呢?

這是很有意思的事情。

一位詩人,而且根據後面的標籤來看,是參加每日一詩活得的創作者,寫出來的五言絕句,對仗工整,情境塑造大體也不錯,也知道如何用電腦輔助檢測平仄韻腳。

居然不知道「出」字為什麼平仄不合。

「出」是入聲字,在平水韻中以仄聲入韻。

可見即使有電腦工具幫助檢測,你甚至都不願意多看一眼,檢測的時候要先選擇「平水韻」或者「新韻」。

凌波浮綠翠, 冷月照林森。藕有清塵意, 花無入世心。

這首五言絕句,為了在平仄檢測中順利過關,將「出塵」換成了「清塵」,讓原本可以對仗的句子不再相對,同時讓詩意完全不合邏輯了。「藕有清塵意」,完全講不通。

所以,最好不要修改,就使用「出」字即可。

而且即使使用「出」字,在平仄檢測中檢出紅色,並不一定代表這首詩不合律。

首先,即使在默認平水韻的情況下,「藕有出塵意」平仄為「仄仄仄平仄」是符合格律詩中「一三五不論,二四六分明」的講法的。因為二四位置的平仄相替,所以這只是一個三位置不論平仄的律句,是不會影響整體格律判斷的。

有朋友說,這不是「孤平」嗎?我們判斷「孤平」是在韻句中,具體來說只在「平平仄仄平」的格式中,仄聲結尾的句子雖然要儘量避免,但是並非出律。

所以即使是:

凌波浮綠翠, 冷月照林森。藕有出塵意, 花無入世心。

在平水韻中,也是符合平起不入韻格式,押「十二侵」部的格律五絕。

然後,我們還可以從新韻來斷平仄。在新韻中,「出」字毫無以為就是平聲了,那麼這首五絕可以稱得上格律完美,不過押韻就變成了新韻「九文」部。

不論平水韻還是新韻,平仄格式的關係是不會發生變化的。

這首五絕從格律上來說,不管新舊韻都是合格的。

但是從詩意上來說,「藕有出塵意」雖然比「藕有清塵意」要稍微好些,但也說不大通,長在泥地裡的「藕」怎麼也聯想不到出塵的意境啊。

還有就是首句的「綠翠」,既然「綠」,又何必「翠」?再則「凌波」是急速奔流的水波,和靜態唯美的「浮」字也不大相配。

真正閉上眼睛,想感受出這首詩的畫面情境的時候,出來是不怎麼搭的。

詩意邏輯還可以再修改理順,得到意境上更高的一首五絕作品。

這裡只是提出建議,至於具體怎麼修改,大家可以自行斟酌。

當然,還是建議首先搞清楚什麼是「入聲字」這種聲韻基礎知識,更方便地進行格律詩創作。

相關焦點

  • 格律詩中「出」字為什麼不算平聲——詩友原創五絕問題答覆建議
    第三句我本來想用「出塵」,以應對第四句的入世,但用電腦輔助檢測居然提示「出」字不是平聲,後來就改了清字,請教為什麼「出」字不算平聲呢? 這是很有意思的事情。 一位詩人,而且根據後面的標籤來看,是參加每日一詩活動的創作者,寫出來的五言絕句,對仗工整,情境塑造大體也不錯,也知道如何用電腦輔助檢測平仄韻腳。
  • 知道了這些,才剛剛可以寫格律詩
    格律詩,又叫近體詩,包括絕、律、排律、詞。格律詩的規則,主要分為聲律、韻律、句律、謀篇規則。有人曾形象地說:寫格律詩就如同跳芭蕾舞。跳芭蕾舞必須用腳尖跳,否則不能叫芭蕾。同樣,格律詩必須按格律詩的規則寫,否則就不能稱作格律詩。格律詩的聲律,也就是平常所說的「平仄」。寫格律詩有著一定的平仄規則,要求平仄聲調交錯運用,以起到抑揚頓挫、起伏迴蕩之音樂美。
  • 5分鐘4段內容,1200字看懂格律詩的作法
    前言南朝齊永明時代,沈約等詩人開始研究四聲八病,永明體就是早期的格律詩。唐朝科舉中加入了格律詩的寫作,這成了古代讀書人的基本功。所以現代人要學習詩詞創作,也必須學會基本的詩詞格律知識。下面分4段,大約1200字,說下最基本的格律知識。一、平仄 新韻 古韻沈約等永明體詩人研究的四聲,就是格律詩的四聲:平上【shǎng 】入去。仄,就是不平。上、去、入,就是仄。平仄交替,增加了詩句的音韻之美。
  • 歐金林:學寫格律詩,若干要點淺談
    近幾年,常有一些想學習寫格律詩的朋友對我說,在網上看了不少如何寫格律詩的資料,還是難於抓住要點,感到學寫入門是相當難的,希望我根據自己的經歷和體會,介紹一些要點和方法,能使他們入門快些。我也是自學的,但有了好幾年的寫作實踐,也看了不少的資料,因此對寫格律詩有了一定的了解,有了一些粗淺的體會,故每次給別人簡略地講了幾點之後,對他們的學寫入門還是有一些幫助的。
  • 格律詩第五講:不必背誦,跟我一起來學律詩的基礎平仄格式推導
    ,格律詩的基本通則推導出了絕句的四種基礎平仄格式:「仄起不入韻」、「仄起入韻」、「平起不入韻」、「平起入韻」四種格式。上一講最終將這些格式一一列出,希望大家先熟記,再忘卻。為什麼要熟記,再忘卻?因為這才是真正地走向詩人之路。正確看待格律的學習和使用我們多次強調過,要正確看待近體詩的平仄格律。平仄格律是一個古詩劃分的規則,而這個規則有大家認可的通則,同樣也有屬於個人看法的細則。
  • 格律詩有沒有仄韻詩,三五七句的尾字都必須仄韻嗎?
    實際上這還一個原因,就是在古代沒有標點符號,古人通過押韻與否來標出「句讀」,押韻的字就是「句」,表示這句話完結,而不押韻的出句斷句,就是「讀」,這也是今天我們稱「逗號」的來歷。那麼在仄韻格律詩中,單數句為了區別出押韻,就必須使用平聲韻。什麼是仄韻格律詩呢?就是前面所說的遵守平仄「相替」、「相對」、「相粘」三原則的仄聲押韻詩。因為這種詩不多,我們一般情況下為了簡化學習,就直接稱之為古體詩也問題不大。具體是怎麼一回事呢,我們舉個例子。
  • 格律詩為什麼宜用平聲韻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來看一看格律詩的基本特徵。  關于格律詩押韻為何要用平聲韻的問題,前賢今人在談到這個問題時,大都語焉不詳,或說只能用平聲韻,不宜仄聲韻;或輕描淡寫,一筆帶過。現在你即使到百度上去找,也不一定就能度出一個所以然來。
  • 格律詩第七講:平水韻和新韻之爭,如何使用平水韻寫近體詩?
    我們已經完成了格律詩的基本平仄規則,絕句和律詩的基礎平仄格式的推導講解,並在上一講理清了律詩的對仗知識和押韻的基礎知識,那麼這一講我們繼續深入講押韻關於平水韻、新韻的選擇和使用範圍,以及如何使用平水韻寫詩。奉上前六講連結,歡迎有心的朋友查看,再跟上繼續。
  • 格律詩的「一三五不論,二四六分明」,具體是指什麼?
    格律詩的「一三五不論,二四六分明」,能講具體些嗎?我們知道,凡屬口訣,都是為了幫助我們學習、記憶比較複雜難懂知識的時候,用相對簡潔明了的方式為我們指出知識點之間的共性。這是一種最簡單的學習方法,像我們記化學元素表,背物理公式,都有一套比書本枯燥知識更有意思的說辭,像順口溜一樣,方便好記。
  • 格律詩第六講:律詩的對仗和格律詩的押韻知識
    前面五講已經詳細地講清楚了平仄、平仄相替、相對、相粘以及絕句和律詩的基礎平仄格式,最主要還是告訴大家這些規則的起因和格式的來源。這些規則和格式都是近體詩所通用的。但是絕句、律詩、排律三種近體詩格式還是有不同的。我們今天先接著上一講,搞清楚律詩和絕句規則不同之處。前面五講連結奉上,沒有看過的朋友先免費查看,打好基礎,再跟我們一起繼續。
  • 格律詩「一三五不論」的平仄變換原則、詩病示例以及出律拗救詳析
    前面九講已經把近體詩的格律推導、基礎格式、對仗、押韻,以及絕句和律詩的文法都分別做了詳細說明,能夠一直跟上的朋友應該在格律方面已經知道如何正確運用,也知道要如何動手寫格律詩了。先奉上前面九講連結,第一次進來的朋友不妨從前面免費開始,再慢慢跟上。
  • 格律詩第十二講:格律詩中的異數——六言絕句
    如果能夠吃透前面十一講,學會創作近體格律詩就不是問題了,至於如何真正寫好,還是需要大家多多去閱讀前人佳作,進行意象積累,學會詩詞展開思路,最後融會貫通,才能真正創造出有自己風格的近體詩。>這個專欄主要目的還是為初學者提供從零開始的格律規則講解。
  • 格律詩的「用韻」
    但是,今天我們有了漢語拼音字母,對於韻的概念還是容易說明的。格律詩中所謂韻,大致等於漢語拼音中所謂韻母。大家知道,一個漢字用拼音字母拼起來,一般都有聲母,有韻母。例如「公」字拼成gōng,其中g是聲母,ong是韻母。聲母總是在前面的,韻母總是在後面的。
  • 格律詩第十一講:排律、對聯和詩詞意境的盤活提高
    格律詩的規則通過前面十講已經講清楚,但是還有很多相關知識。今天我們就把這些知識點交代清楚,幫助大家在學習完格律知識後進一步提升創作近體詩的能力。我們的目標不只是會寫格律詩,是要超越格律,寫意境與音律都好的詩。我們要做的是超越自己。
  • 什麼是「白腳」,寫格律詩時,入聲字能作白腳嗎?
    我們首先要搞清楚什麼是「白腳」詩詞要押韻,押韻的字叫做韻腳,而不押韻的就是白腳。如果是格律詩,韻腳要押平聲韻,那麼白腳就必須是仄聲字。如果是古絕,押仄聲韻,那麼第三句尾字就是平收斷句,同樣可以視為白腳。如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這裡的「翁」字是平聲,但是也可以當作白腳。
  • 談談格律詩的拗救
    只不過不是44處,而是只有一個「出」字是出律的。44處出律的說法,顯然是不負責的說法。也因此,我決定給學院的學生談談有關格律詩拗救的問題。談格律詩的拗救之前,我們必須明白以下幾個概念:第一,什麼是格律詩?第二,什麼是格律詩的拗救?那什麼是格律詩呢?
  • 香港小學生寫「知」字被判錯,家長求助網友:這字到底怎麼寫?
    文|爸媽盒子前陣子,一位香港網友在網絡上求助,說自己上小學的孩子作業裡,有個字被老師圈錯了,孩子很不高興。可是她橫看豎看也看不出,到底哪裡寫錯了,於是求助廣大網友:「這個字到底怎麼寫?我是不是要重讀小學了?」
  • 詩詞創作先從五絕學起,老街10首原創小詩,說說五絕的基本知識
    常有人問,學習詩詞從什麼詩體學起?老街一直認為,可以先從五言古絕句學起,然後五言的律絕句,然後再練習七絕、五律、七律、詞。下面,老街錄入自己原創的幾首五絕,說說五絕最簡單的基本知識。《有懷》古絕句無論平聲韻還是仄聲韻,可以鄰韻通押。仄韻五絕中,有唐詩四寘、 八霽通押,老街這首是用唐人杜光庭《富貴曲》的原韻小結:大家創作絕句時,要注意一個問題,絕句必須押韻的是2、4兩句,而且不可以平韻仄韻混押。另外,仄韻中,上去入也是涇渭分明的。
  • 格律詩常識
    寫律詩要嚴格地遵照聲韻要求來進行。聲是指平、仄兩聲。古人將漢語分平、上、去、入四聲,上、去、入三聲歸入仄聲就可分平仄,但古人的發音現在無從得知,所以我們只能從一些聲韻書中查出某個字在古詩中的平仄。對於現在使用的漢字,要確定其平仄則比較簡單:一聲、二聲屬平聲,三聲、四聲屬仄聲。
  • 格律詩第一講:我們為什麼要學習平仄格律
    終於有時間來寫這個專欄其實從第一天發詩評起,就有人說我是為了賣專欄,結果快一年了,專欄資格開通大半年,一篇專欄的文章都沒寫。不是不能寫,而是本人什麼都寫,每天的文章更新基本上沒停過,詩詞知識,對我來說是很重要的一部分,但並不是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