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六的西裡街兒童服務站又迎來幾位小朋友。跟這些孩子相處越多,就越發希望他們都能陽光健康的成長~
可外面的世界紛繁複雜,就連校園也潛藏著一些孩子成長道路上的隱患。因此,我們希望在陪伴孩子們快樂玩耍的同時,教給他們自我保護的好方法。這不,從這周開始,西裡街兒童服務站拉開了「方舟兒童」保護計劃——未成年人保護系列課堂的序幕。
「方舟兒童」保護計劃是由南方周末報社、中國社會福利基金會聯合發起,旨在保障鄉村留守兒童、城市流動兒童安全成長的公益項目。本次活動的主題為預防校園欺凌。
提到校園霸凌,我們普遍覺得很嚴重的身體和心理侵犯才能稱得上「霸凌」,可實際上,只要是發生在學生之間,一方蓄意以肢體、語言或者網絡手段欺壓侮辱,造成另一方人身傷害、財產損失或者精神損害的行為,都可以算作是校園霸凌。
有些霸凌行為很明顯,可有些卻不那麼猛烈,只是給受害的孩子心理上造成輕微傷害。這些行為比較隱蔽,容易被忽視,年齡小的孩子根本沒法意識到自己實際上是遭遇了霸凌。因此,讓孩子準確識別霸凌行為是預防校園霸凌的首要基礎。
所以我們的第一次課,就是讓孩子們學會感知情緒,識別霸凌行為。
老師首先問孩子們:「在學校有同學欺負你嗎?」
「有,班長不喜歡我….」
「有個男生總揪我頭髮….」
「他們不讓同學跟我玩兒….」
大家七嘴八舌說著,只有一個孩子說沒被欺負過。
「那被欺負了,你們心裡什麼感覺?」老師接著問。
「心裡不舒服」 「不開心」……
「這些讓你們心裡不舒服的行為,其實就是校園霸凌。」老師告訴孩子們。
「啊!原來這就是校園霸凌呀!那我該怎麼辦呀?」
想要預防校園霸凌,首先要讓孩子準確感知情緒。老師用能量小精靈的形象代表開心、憤怒、亢奮、恐懼等情緒,並通過「你覺得這些小精靈像什麼?」「你覺得自己像哪種精靈?」等提問引導孩子們識別情緒,感受情緒。
有的孩子說代表厭惡的精靈像蒼耳,有的說代表恐懼的精靈像白貂。有的說自己像開心小精靈,有的說自己像亢奮小精靈,還有的說自己像憤怒小精靈,孩子們的想像力可真豐富~
老師告訴孩子們,要識別霸凌行為,首先要能明確自己的感受。如果被同學欺負了,自己感到心裡很不舒服,就要警惕有可能是遭遇了校園霸凌,要及時向老師和家長尋求幫助。
看著這些孩子快樂地說著笑著
真希望傷害離他們遠一些
這次活動僅僅是個開始
後續還會教給孩子們更多
有用的自我保護知識
願所有的孩子都能被溫柔以待
願學校真的是他們擁有的樂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