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大夫在線2018戰略升級:賦能基層醫療

2021-01-08 健康界

以「連接、賦能」為主題的好大夫在線2018戰略發布會於11月22日在京舉行。作為網際網路醫療行業的領軍企業,好大夫在線提出2018年的戰略關鍵點:聚焦基層,把專家的碎片時間和業餘時間,分出一部分給基層醫生,真正幫助基層提升診療能力,讓患者真正能安心地留在基層,助力基層實現分級診療目標。

目前全國已有17萬名醫生通過好大夫在線平臺,向全國患者提供諮詢服務。統計數據顯示,僅2017年的前10個月,好大夫在線平臺的醫生們總計為社會貢獻了166萬小時的業餘碎片時間,且這些碎片時間主要被醫生用於直接向患者提供疾病諮詢服務。好大夫在線2018年戰略的發布,除透露出這些碎片時間的一部分未來將被用於醫生與醫生間的協作外,或釋放出一個行業信號:網際網路醫療發展的下一個機會點在於連接上下級醫生的協作。

網際網路的核心價值在於增加醫‍療服務供給

近年來,網際網路醫療行業迎來了快速發展期,新概念層出不窮——大數據、O2O、凱撒模式、人工智慧,讓人眼花繚亂、應接不暇,然而這些新概念的持續周期卻越來越短。好大夫在線CEO王航認為,新奇概念越多,越說明行業沒有找到關鍵點,應該回歸客戶需求本質,從解決醫療發展的主要矛盾中尋找答案。

好大夫在線CEO王航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當前社會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引申到醫療行業,則是人民迫切需要更好的醫療服務,但是現階段優質醫療服務的供給仍然非常匱乏——醫生資源總量不足、分布不均、醫生間能力差別大。

如果不能快速增加醫生的數量,還能增加醫療服務供給嗎?王航給出的答案是「能!」。網際網路醫療行業正在解決這個問題:開發醫生碎片時間和業餘時間,向社會提供額外的醫療服務。

據王航透露,2017年的前10個月,好大夫在線平臺上醫生總計為社會貢獻的166萬小時業餘碎片時間中,72%是由三甲醫院的醫生貢獻的;一天中,醫生最常見的上線時間段是17點到22點,峰值出現在每晚21點。「對於這些數字,我們非常自豪。我們創造了一批巨大而珍貴的社會資源。」王航說。

統計數據顯示,醫生在網際網路上服務的166萬小時碎片時間中,12%用於通過網際網路面向大眾做科普——醫生們2017年寫了18萬篇科普文章,88%用於服務於單個患者——服務形式主要是圖文諮詢和電話諮詢,總計服務了2756萬次。王航說,「由於我們擁有精準的分診系統,很多醫生都說,通過好大夫平臺分診過來的患者,比門診掛號來的患者更精準,他們這166萬小時是被高效利用的,他們很滿意。」

2018戰略關鍵點:聚焦基層,大力推進專家和基層醫生間協作

儘管好大夫在線已經在醫患交流業務上獲得了不小的流量,17萬名醫生利用碎片時間服務了超過3800萬名患者,每天有350萬名患者登錄平臺找醫生,但是王航仍覺得不夠滿意。王航認為,醫生們的166萬小時的寶貴時間,如果能夠分一部分用在遠程會診,會發揮更大的價值。

在分級診療的大背景下,對於三甲醫院的專家們而言,國家除了希望他們診治疑難重症外,還希望他們向基層醫生提供遠程會診、遠程診斷,形成「基層檢查、上級診斷、基層治療」的模式。對於患者來說,在本地不用奔波就能拿到上級專家的診治方案,還能享受更高的本地醫保報銷,省時省力省錢少痛苦;對於本地醫生來說,得到上級專家的幫助,就是一個學習過程,快速提升了他們的專業能力;對於本地醫院來說,留住了患者,增加了業務量;對於衛生管理部門來說,有助於完成大病不出縣的分級診療目標。

王航認為,這樣的一個多方受益的局面,正是分級診療最迫切需要的,也是這166萬小時寶貴時間的最佳去處。2018年好大夫在線的戰略關鍵點是:聚焦基層,把專家碎片時間和業餘時間,分出一部分給基層醫生,真正幫助基層提升診療能力,讓患者真正能安心地留在基層,助力基層實現分級診療目標。

從今年6月開始,好大夫在線以銀川市第一人民醫院為試點,首創遠程專家門診的服務形式,已經取得初步成果。其具體服務流程是:第一步,患者在本地醫院掛上級醫院的專家號;第二步,好大夫在線為患者選定一個上級專家、一個本地醫院的醫生,由本地醫生接診患者、整理好病歷、準備好各種檢查;第三步,由本地醫生陪同患者一起,向上級專家發起遠程視頻問診;第四步,上級專家給出診療建議後,由本地醫生轉化成治療方案、在本地醫院進行治療。

遠程專家門診受到了基層醫生和上級專家的歡迎,從6月份至今,開通此項服務的上級專家已經達到1萬人,全國開展過遠程專家門診業務的縣市已有224個。王航也提出了明年好大夫在線的目標,即把2017年的試驗成果擴大:一是至少5萬名上級專家開通遠程專家門診服務,二是要提升向下輸送專家服務的運營能力,覆蓋全國80%的縣,讓基層百姓在家門口就看上三甲醫院專家,真正幫助縣級城市做到「大病不出縣」。

為了更合理利用專家們的時間,好大夫在線又推出了專家團隊平臺,即上級醫生和下級醫生利用手機平臺組成專家團隊。目前已有4353個專家團隊組建成功,並開始有業務發生。在專家團隊中,接診的下級大夫首先響應患者,如果遇到解決不了的問題,可以在線隨時請來上級專家解決問題。這對於時間緊張的上級專家來說,效率大增。王航表示,「2018年,我們要讓專家團隊覆蓋三甲醫院一半的主任和副主任醫師」。

冷靜看待熱門概念,始終鎖定行業發展的關鍵點,助力分級診療

分級診療是醫改成功的關鍵。要建立起分級診療模式,重要的一步就是轉變基層醫療衛生服務模式,落實家庭醫生籤約服務,強化基層醫療衛生服務網絡功能,而其中的關鍵點則在於把專家的診療能力送下去。

寧夏彭陽縣委常委、副縣長史金龍介紹了彭陽縣在推進分級診療,落實家庭醫生籤約服務方面的經驗。當地看病難的問題主要集中在兩個方面:一是交通不便,複雜疑難疾病的患者去上級醫院就醫成本較高;二是醫療資源嚴重不足,患者沒有辦法就地解決一些身體疾病。

史金龍介紹,為了緩解這一難題,彭陽縣引入好大夫在線的「專家團隊」業務模式,由好大夫在線提供技術支持,推進家庭醫生籤約。彭陽縣的家庭醫生模式是由多個專科專家支撐下的縣鄉村一體化家醫服務團隊。由上級的專科醫生和基層全科醫生建立慢病管理的協作關係,組成「專科+全科」的團隊,向基層患者提供規範、專業的慢病管理服務。遇到專科醫生解決不了的問題,則通過遠程專家門診繼續向上級專家尋求診療建議。

王航認為,在醫療領域獲得醫生和患者認可,改變醫生和患者習慣,並沒有「高明的招數」,最平實的招數——持續地、更大規模的投入、更大的耐心才是獲得成功的法寶。

好大夫在線冷靜看待熱門概念,回歸基礎問題,聚焦行業關鍵點,在開發專家碎片資源這條路上持續投入,不斷突破。開發專家的碎片時間,並將其分配給基層醫生,為基層賦能,這樣分級診療才能成功。企業積極參與到醫改中,用健康的商業模式推動社會變革,實現企業的社會價值,是好大夫在線追求的目標。

相關焦點

  • 循證AI賦能基層醫療,盤點百度在數字健康領域的布局大事件
    此前,動脈橙產業智庫梳理了騰訊、阿里的數字健康布局作者:劉渝生 微信:【THC575797124】百度圍繞「循證AI賦能基層醫療」的願景,依託醫療數據結構化與知識圖譜兩個核心技術底座能力,已經形成了集篩查、診斷、管理於一體的基層智能化醫療服務體系。
  • 網際網路醫療進醫保 好大夫在線太保守了嗎
    在一片大好的呼聲中,入行十四年的「老大哥」好大夫在線,卻在網際網路醫療接入醫保這件事上卻顯得十分沉寂,甚至有聲音覺得其「過於保守」。對接醫保是否會成為網際網路醫療企業的新一輪競爭點?好大夫在線為何如此冷靜?
  • 香港澳美製藥助力基層醫療乘風破浪
    近年來,基層醫療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新冠疫情下,民營診所在滿足基層醫療衛生需求方面也發揮了重要作用。同時,「推進分級診療建設」、 「家庭醫生籤約服務」、「推進醫聯體建設」等醫改新政頻發,「網際網路+醫療健康」上升為國家戰略,如何進行基層醫療產業升級與躍遷,是值得所有基層醫療建設者探索的問題。
  • 微醫控股(浙江)有限公司: 以數位化賦能醫療發展,推動基層健共體...
    微醫:微醫人一直堅持著一個理想,就是利用數位化手段賦能傳統醫療,真正實現「健康有道,就醫不難」,切實做好全國老百姓的「健康守門人」。一方面,依託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等手段,傳統醫療體系的運行效率獲得了大大提升,通過遠程會診、在線醫療、處方外流、在線醫保等創新性數位化服務,形成了很多針對貧困人群、慢病人群、老年群體等特殊人群的專業化、針對性的「網際網路+醫療健康」創新模式,有效提升了基層,乃至邊遠地區的醫療能力,大大提高了特殊群體的醫療服務獲得感,這些都推動了社會公益水平的發展和進步。
  • 日接診近7萬人,先後獲小米、騰訊等青睞,好大夫在線不想賺快錢
    除當天接診了近7萬名患者外,在位於北京市朝陽區2049文創園的好大夫在線總部一層大廳,一塊液晶屏實時更新著好大夫在線服務的患者總數,以及輪播著五條最新的醫患服務情況。據醫療垂直媒體看醫界整理,被稱為「全球最大醫院」的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2018年日均門診量為21260人次。這意味著,好大夫在線的接診能力相當於3個「全球最大醫院」。
  • 醫療服務類APP5月月活榜出爐:好大夫在線排名第一
    (原標題:醫療服務類APP5月月活榜出爐:好大夫在線排名第一) 6
  • 網際網路醫療賦能中藥材供應鏈 平安好醫生與津村(中國)達成戰略合作
    中證網訊(記者 黃一靈)平安健康醫療科技有限公司(股票簡稱「平安好醫生」)近日宣布,與津村(中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津村)籤署戰略合作協議,以「網際網路醫療+藥店」創新服務模式賦能中藥材供應鏈,在中醫藥新零售領域開展深度合作,共同推動「健康中國2030建設」。據悉,津村是日本漢方藥生產企業,專注於優質中藥材規範化種植、中藥飲片生產經營及大健康產品生產經營。
  • 博鰲樂城先行區聯合「好大夫在線」免費在線義診
    中新網海南新聞2月1日電(王晉)為輔助群眾配合居家隔離,海南博鰲樂城國際醫療旅遊先行區(以下簡稱樂城先行區)管理局聯合「好大夫在線」開通免費在線義診,出現感冒症狀群眾可在網上得到在線醫生的幫助,判斷自己是普通感冒還是可疑感染。
  • 36氪首發丨SaaS+PaaS賦能基層醫療,「Health++」完成千萬級preA輪...
    本輪融資所募集資金將用於技術研發與渠道建設,並加快推進公司戰略項目「做優質醫療資源連接器」的早期布局。「Health++」成立於2018年,是一家通過提供技術與運營服務提升基層醫療機構管理水平與運營效率的健康管理服務平臺。基層市場是中國醫療健康的主戰場,其龐大的人口基數造就了對醫療健康管理的旺盛需求。
  • CCTV2專題報導好大夫在線:疫情下的「遠程診療」春天
    3月9日,中央電視臺的《經濟半小時》欄目專題報導了「好大夫在線」,這家成立了14年的網際網路醫療公司,在這次疫情期間的表現非常亮眼——好大夫在線平臺上聚集了全國21萬名公立醫院的醫生,這些醫生在疫情一開始,就迅速投入到了在線義診的行動中。
  • 保險極客6年聚焦「高頻醫療健康險」,科技賦能大健康產業生態圈
    6年來,保險極客不斷升級,不斷突破自我,與保險公司、健康管理機構、監管者一起共建大健康產業生態圈。據了解,此次交流會邀請了來自泛科技類,創投類,金融類,醫療健康類,門戶類等數十家媒體。與此同時,保險極客創始人&CEO任彬,聯想控股金融服務投資部執行董事周岷,太保安聯健康險公司董秘、戰略發展部總經理、北京分公司總經理周卿,京東健康消費醫療部總經理王宇方及保險極客高管團隊在現場進行了深入探討。科技賦能 引領團險行業新標準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堅定不移建設網絡強國,數位化中國,加快數位化發展,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
  • 京東健康與松柏投資建立口腔全產業鏈戰略合作,數位化賦能口腔醫生
    2020年12月16日,京東健康與松柏投資在北京共同宣布以「構建智慧口腔,普惠優質醫療」為願景,展開口腔全產業鏈戰略合作,支持口腔產業信息化、智能化建設,為口腔醫生帶來數位化賦能,實現優質醫療資源普惠。
  • 京東健康品牌戰略雙升級 LOGO去掉醫療「十」字的背後
    在當天的「光合·共生」——2020京東健康合作夥伴大會上,京東健康啟用了以中國醫藥史學啟蒙符號「天南星」作為主要視覺元素的新LOGO,並提出 「以供應鏈為核心、以醫療服務為抓手、以數字驅動覆蓋用戶全生命周期、全場景健康管理平臺」的全新戰略定位,驅動「科技賦能健康管理」的品牌理念升級。
  • 好大夫在線尊享會員服務入駐中石化易捷加油APP
    來源標題:好大夫在線尊享會員服務入駐中石化易捷加油APP 6月1日,好大夫在線尊享會員服務產品正式入駐中石化「易捷加油APP」,易捷用戶只需登錄易捷加油APP,在「健康醫療」類目就可以便捷購買好大夫在線尊享會員服務。
  • 好大夫在線專屬SRC上線 攜手補天平臺為用戶信息安全護航
    中新網12月11日電 近日,網際網路醫療平臺好大夫在線宣布在補天平臺上線了其專屬SRC,同時作為首批企業加入了「SRC&補天白帽共贏計劃「。此舉旨在鼓勵更多的安全專家與好大夫在線一道完善平臺的安全體系,共同為平臺用戶的數據信息安全保駕護航。
  • 擁抱AI 賦能未來——山姆大叔K13課外輔導品牌戰略升級發布會圓滿...
    (原標題:擁抱AI 賦能未來——山姆大叔K13課外輔導品牌戰略升級發布會圓滿召開)
  • 房多多發布Q3財報:平臺戰略升級 深化線上線下一體化服務賦能
    儘管今年市場競爭格局加劇,但我們認為經紀行業的未來應該是科技提效、服務規範、規則良性的方向,基於我們對市場的理解和平臺九年的科技沉澱,房多多進一步實施戰略升級,通過SaaS結合線下整合服務深度賦能房地產經紀商戶,做商戶長期可靠的朋友。不冒進、不激進,房多多希望通過穩健的方式建立公司的安全邊際,做長期正確的選擇。」
  • 好大夫在線怎麼樣,5個角度帶你深度感受
    現在生活裡的各種問題,裝一個手機APP就都能解決了,為什麼看病不行?小編專門進行了實測+走訪,為大家尋找靠譜的醫療APP,因為好大夫在線是目前市場佔有率最高的APP,所以本期我們就先來評測一下,到底好大夫在線怎麼樣。
  • 科技賦能 陽光保險理賠服務再升級 國內首創 人傷醫療全國集中審核
    國內首創 人傷醫療全國集中審核目前,陽光財險已通過陽光匯實現了36家分公司人傷醫療全國集中審核,標誌著陽光匯項目取得了階段性進展,並率先實現了人傷醫療審核全國集中。在去年年底召開的陽光保險戰略落地工作會議上,陽光保險根據自身特色優勢,以陽光融和醫院為專業實力支撐,率先提出在全行業率先實行人傷醫療審核全國集中的戰略規劃,旨在實現醫療與保險的深度融合,打造智能高效、科學規範的人傷審核平臺,為客戶提供簡單、可信的專業服務。
  • 技術賦能之下,醫療健康產業有哪些新機遇?
    ;CEO劉偉奇、名醫主刀創始人&CEO蘇舒、立達融醫CEO許鈞傑和仁東醫學創始人金鴿圍繞《技術賦能下的醫療健康產業新機遇》主題展開討論。臨床大夫要做判斷是否給這個患者做相應的治療和手段,這種影像碰到最多的。像天壇和宣武最頂尖的腦殼醫院也是要小組一起討論,你發現大夫之間的意見是有分歧的,甚至師父帶出來的問題也是跟師父不太相似。我們可能可以給醫生做一些輔助。我們通過人工智慧做數據分析,分析血管瘤的各種指標和參數,能給到23個相應的指標,同時對動脈瘤發展的預後做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