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詩丨真正的修行,是紅塵煉心

2020-12-12 騰訊網

禪悅

張問陶

門庭清妙即禪關,枉費黃金去買山。

只要心光如滿月,在家還比出家閒。

在庭院清幽的家中修行,同樣可以進入禪關,而不必花費萬金去買山尋求清靜。只要心性澄明,智慧之光綻放如滿月,即使在家被俗世纏身,但是內心卻可以比出家人還要清閒。

提起修行,有些人總以為隱遁於深山老林、廟宇道觀,一心只求脫塵離俗、看透紅塵,追求佛音道語、修身養性就能讓自己活得更輕鬆,更舒服。

然而,這個時候,他們口中所謂的「修行」就已經變成了一種逃避,一種執念,又哪裡會獲得真正的清靜呢?

當生活出現問題的時候,我們總感覺是生活的問題擾亂了我們的心,所以,我們要去修行,要去尋個清靜地方,要去擺脫這些生活裡的問題。

殊不知,修行與生活本是一體的,修行的真正目的是解決生活中的問題,離開了生活談修行,總不免是在逃避問題……

真正的修行不在廟宇道觀,不在深山靜林,最好的修行道場,就在這俗世裡,就在這紅塵中!

我們身在俗世之中,就是要在紅塵中修行,紅塵中煉心。

人生,就是在紅塵中修行,修我們的心,修我們的性,抱著成長的心態去成長,去感受眾多的磨難,去追求美好的結果。

每一次的生活經歷都會讓我們有所領悟,每一段人生磨難都會讓我們有所成長。

我們要時時刻刻自省、內觀,丟棄自己的貪求與恐懼,修正自己不妥和錯誤,心存善念,修心自持,以一顆清淨之心看待生活,以一顆超脫之心看待人生。

真正懂修行的人,從不妄談修行。

他們明白:真修行是哪裡有問題就在哪裡修行,修行就是要去修通那個問題。

真正修行的人,都是在生活裡、在紅塵裡修行的,他們不知要比那些「躲起來」逃避世俗的人勇敢多少倍,強大多少倍。

生活本身就是一場修行。我們所經歷的每一件事,我們所遇到的每一個人,都是來度我們的,都是我們的修行道場。

平衡工作與家庭、壓力與健康、欲望與滿足、無常與苦樂……在錯綜複雜的關係中尋求平衡,解決問題,反而更能使人看清生活如實的本貌,獲得心靈的圓滿和平靜。

修行的過程就是美好品行的養成,是心靈的逐漸成熟和圓滿

人的本心、本性是我們通向自在、快樂、智慧的大門,心圓滿清淨了,則事事自然遊刃而解,外界的一切是非曲直,好壞對錯完全由我們內心來決定。

心態好,任何地方,任何時候,都能修行,都能過上安靜而舒心的生活。心態不好,即便是躲到深山老林、廟宇道觀裡也不見得會過好。

就像詩句裡說的,「只要心光如滿月,在家還比出家閒」。但願我們將來都能修得「心光如滿月」的境界,身在紅塵,心無喧囂。

相關焦點

  • 歷事煉性,對人煉心丨紅塵中的修行之道
    晚  歸 紅塵中修行,同時也要明白:各有各的因緣,各有各的福報,你執著什麼,什麼就會傷害你,你執著誰,誰就會讓你傷心,一切都要看成如夢如幻,放下所有的妄念,但放下不是放棄,該做的還要去做,還要做好。人生就如同一場戲,戲已經開場了,你就要演下去,但是你要明明白白、清清楚楚的知道,你是在演戲。哪裡有真的夫妻?哪裡有真的兒女?
  • 閉關是修行的舞臺,紅塵是修行的道場!
    1、修行未出現境界時的外在知見,包括同修之間的不同知見,都是外境。 2、修行過程中所出現的境界,亦即真修實煉所產生的沿途風光,就是內境。 3、走出了閉關的境界後還要面對紅塵,還會有更大的功課。這也是祖師大德們證得了根本智後,還要繼續走入紅塵以證得後得智。
  • 四本時空穿梭文:重生少年紅塵煉心,攜三尺法劍滅妖鬼,只為長生
    大家好,歡迎朋友們來到小小說六點半的小說世界,本期小小說六點半推薦給大家的是四本時空穿梭文,看看哪一本才是你的菜:重生少年紅塵煉心,攜三尺法劍滅妖鬼,只為長生!想要閱讀更多的精彩內容,朋友們可點擊下方小說進行閱讀。
  • 修行、修行,到底什麼是修行?
    學佛者必然要經歷紅塵「煉心」,經過聞思修證來踐行佛法真諦,從而達到佛之境界,這個過程就是修行。要想修行好,必須要明白人生的道理。做人的使命是什麼?什麼是人生的使命?應該這樣理解:這個使命就是每天起床時能讓自己開心並充滿動力的事。怎樣才能發現自己真正的使命?怎樣認識自己的使命?每天讓人充滿動力的,未必是人生使命,主要看做什麼。
  • 紅塵,是最好的修行道場
    】一緒(いっしう)に歩(あゆ)んできた 【一起走了過來】その優(やさ)しさを 時(とき)には嫌(いや)がり 【那種溫柔親切 有時也會讓我討厭】離(はな)れた母(はは)へ素直(すなお)になれず 【(遺憾)對已離去的母親沒能坦誠】ほら 足元(あしもと)を見(み)てごらん 【來看看你的腳下】これがあなたの歩(あゆ)む道(みち) 【這就是你要走的路】ほら 前(まえ)提起修行
  • 凡人修行路丨正趣果上果 陳粒作品賞析
    有料丨有趣丨有愛《正趣果上果》是小編悉悉最愛的歌曲,表達出了夢想與現世的差距。
  • 佛教:修行是否必須要出家?紅塵是練心的最好道場!
    紅塵是道場,萬相即開示,當相即道。所以,一定要學會在生活中、工作中悟道、修道和證道。悟道,就是領悟萬事萬物帶給自己的啟示,不僅是自己生活中的小事,更需要從社會的大事。這些大事因緣當中,都有自己的一份因緣在裡面,就是說都與自己有關,是真真切切地與自己有關。
  • 萬行大和尚開示:修行要修什麼——懂得即能修成
    為什麼古時候的高僧大德幾乎都有一段時間與世隔絕,但最終還是回到紅塵中呢?佛教有句話叫「歷世煉心」。「心」怎麼「煉」?在山洞裡固然可以煉,但坐在山洞裡無人打擾,沒有對境。為什麼你定力不足,修行就是在修財色名利古人有句話,「讀萬卷書,行萬裡路」,同樣可以用在我們修行上,如果你坐禪一萬個小時,也要出去參學一萬個人。
  • 朗誦丨紅塵有你,便是幸福
    作者丨往事隨風   朗誦丨北方   攝影丨俊錫映畫來源丨安般蘭若(ID:anbanlr)歲月如歌,紅塵如夢,紛紛擾擾,無奈終是落花有意去,流水終無情;相思苦,別恨深,無謂何求,唯阡陌此生,素色流年,攜一抹溫暖與你心心相攜。
  • 仙翁洩天機:真正活出華嚴境界的人,才是大修行,能得大自在
    他鼓勵我們每一個普通人,在世俗中修行,承擔好自己的社會角色,或者是一個孝順的子女,一個體貼的愛人,一個慈愛的父母,一個善良的鄰居,一個好心的過客等等,這就是華嚴境界。就像《天道》中丁元英對芮小丹的評價:「你活的是自性自在,不昧因果,通俗點說就是平平淡淡才是真。我是老想活個明白,老是在思議的圈子裡晃悠,離你的境界我還差著好幾個位格呢。」
  • 智鵬丨修行修的什麼行——你知「道」嗎?
    修行就是修我們的德行。用財富裝點外在,不如用智慧裝點心靈!很多人用財富用物質去堆積自己的外在,比如把錢用在美容上,用在美顏上,用在整形上,動輒幾萬幾十萬,這就是內在空虛的表現。內在空虛才需要用外在裝點。修行就是獲得人生大智慧,來點亮內心,就是美心。真正的人格魅力就在於心,心靈美人才美。身體病了都要看醫生,現代人的心靈疾病又向誰求?有人問神,問鬼,有人問心理醫生。
  • 《天道》淺談丁元英在五臺山論道的小詩
    《天道》中丁元英在五臺山用來「敲門」的一首小詞:悟道休言天命,修行勿取真經。一悲一喜一枯榮,哪個前生註定?袈裟本無清淨,紅塵不染性空。「修行勿取真經」這句,表面意思來看:修行應該是沒有目的地,不是為了取得「真經」而修行,帶著「貪」的修行不是真正的修行,因為修行的正是去「貪嗔痴」的過程。那麼「貪嗔痴」能去掉嗎?不能。人性使然。如果沒有了「貪嗔痴」,那就是「天國」了。
  • 《今生只做紅塵客》:本是紅塵不歸客,卻戀紅塵幾多時~
    這是他生活所做之詩,亂世掩蓋不了他的才華,他的故事也許有人聽過也許有人沒有聽過。但他卻活成了亂世最乾淨的靈魂。他是清末民初的一位奇人,半僧半俗、癲狂放蕩、才華卓絕。是一位僧人,卻留戀紅塵,貪吃貪色,五戒四犯,雖然常去青樓,卻到死還是個保守人。
  • 香取神道流丨2018年7月心武館赴日修行小記
    編者按在今年初的春季修行結束之後(香取神道流丨2018年春——心武館赴日武者修行隨筆
  • 修行不是為了找到 "好感覺"
    做自己的師父,給自己加持或灌頂,那才是真正的修行呢。在你的生命中,你所收到的一切都是你自己給出去的,只是你可能不知道,你忘記了某個時刻的「給」,你只注意到了「收」。 因此,你往往把收到的那個「東西」假定為是某個外在的老師、神或存在給予的,而那不是真的。生命時時刻刻,都只是在回收它所給出去的東西。
  • 《道德經》:道不遠人,就在身邊,眾妙之門透漏了修行秘密
    才有向上修行的前提,修行講究資糧,沒有精神的糧食必然沒有高級的突破。修行並不是獲取一個功法就可以萬事大吉,功法是術,有道無術,術尚可求。俗話講紅塵世俗才是煉心的道場,在喧鬧紛擾,滾滾欲望中保持清澈與靜定,才是真正悟道的開始。
  • 【蓮悟人生】紅塵中修行——如何處理學佛與世間法
    我很慶幸自己這幾年有緣在佛教慈善團體慈濟會修行,對正法正道有一些辨別,很多時候,修行中遇到困惑,拿證嚴上人的書一讀,再和資深的慈濟師兄師姊們的行為標準一對照,判斷就基本八九不離十了。這些年遇到很多自稱走在修行路上的朋友,辭了工作,離了婚,家裡爭吵不斷。我自己做了些小小總結,不一定全面哦:判斷一個人修行有沒有修偏,可以三個方面看:1、她修行之後有沒有更加健康了?
  • 是出世修行好?還是入世修行好?
    所以正果,正道即使是在滾滾紅塵之中也可修得。真正領悟禪機的人,能如風般自由來去於紛亂塵世間,如「孤雲出帕,去留一無所系;朗鏡懸空,靜躁兩不相干」。雖然天天吃飯,卻沒咬到一粒米;雖然日日行走,卻不曾踩過一方土。誰不知水往低處流?但水的上升或下降又是由誰來決定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