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5億年前的怪異生物,頭上長有觸角,或能揭開寒武紀時期的謎團
說起人類最熟悉的無脊椎動物,蚯蚓一定榜上有名,作為現生環節動物之一,從進化的角度來看,蚯蚓已經算得上是相對高級的無脊椎動物了,根據科學家們此前通過化石的分析研究,認為蚯蚓的祖先和寒武紀生物大爆發有關,而伴隨著日前在雲南東部發現的遠古生物化石,這個說法也再次被印證。
雲南發現遠古新物種
根據《中國科學報》的報導,在我國雲南東部,科研人員在寒武紀的地層中發現了一個全新的遠古生物化石,它距今大約有5.14億年的歷史,和蚯蚓一樣,都屬於環節動物門,它的頭部看起來好像是一把鐵鍬,頭部長著兩根觸角,它的出現也是科學家們首次發現現生環節動物支系的化石。
科學家們將這個新物種取名為「丹尼多毛蟲」,它生活在寒武紀的海洋之中,不過卻也有著特殊的地方,因為它是固著類環節動物,簡單來說,就是丹尼多毛蟲可以將自己和海底基質粘合在一起,然後將自己藏身於一個「管狀」物體之中,這樣可以躲避天敵的追捕。
它的發現有什麼意義?
丹尼多毛蟲也是科學家們首次發現固著類環節動物,此前通過化石分析,科學家們都認為環節動物在寒武紀時期只能在海底爬行,丹尼多毛蟲的發現刷新了科學家們對於環節動物的認知,也讓「進化樹」變得更加具體。
科學家認為,丹尼多毛蟲和蚯蚓等現生環節動物有著共同的祖先,而根據此前的研究結果,無脊椎動物都是從5.4億年前寒武紀生命大爆發時期出現的,不過,因為丹尼多毛蟲看起來和現存的很多環節動物有著很大的相似之處,同時它進化的形態也要更複雜,所以,科學家們推測,或許在寒武紀生命大爆發之前,無脊椎動物就已經出現在地球上了。
丹尼多毛蟲對未來研究有哪些影響?
多年來,關於寒武紀生命大爆發也都是地球生物進化史上的未解之謎,在學術界也是眾說紛壇。本次丹尼多毛蟲的出現,讓科學家相信寒武紀生命大爆發並不是生物多樣性的興起,而是生態多樣性的劇增。
近年來通過化石的出土似乎也印證了這個猜想,前段時間,科學家們還曾經在非洲發現了距今21億年的多細胞生物化石,它的結構也非常的複雜,當時就曾經有科學家表示,地球生物多樣性的出現並不是起源於寒武紀,而是28億年之前藍藻出現後,讓地球進入的富氧時期。
這意味著,寒武紀生命大爆發中出現的多門類生物,極有可能在21億年前就種下了希望的種子,因為寒武紀地球上的氣候環境變得更加宜居,所以才促進了它們多樣性的發育,丹尼多毛蟲為代表的環節動物便是其中之一。下一步,科學家們將繼續對它進行研究,或許有一天困擾多年的寒武紀謎團就會因此而揭開。
參考消息
《中國科學報》文章《科學家在雲南東部發現5.14億年前多毛類環節動物化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