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洞察|科技如何賦能上市公司構建「雲」上生態鏈

2020-12-22 AWSG愛保信

又到年末,往常不管是各類大型企業,還是中小規模的機構組織,差不多都要張羅著辦一場公司年會了,各個分駐地的員工們可趁此機會匯聚到一處,來個大團圓式的集體約會。

不過今年的情況多少有些不同,後疫情時期,各種形式的集體活動辦起來不像以往那樣方便肆意了。雖然少了點熱鬧,卻也冒出了不少新鮮玩意兒,比如已經逐漸被人們習慣的「雲聚會」:一臺手機,或一部電腦,一個軟體,公司年會也可以線上辦。這都是「與時俱進」的新玩法。

那麼那些「會」更多的上市公司呢?「我已經有一年沒去參加港股上市公司的業績發布會了。」——這是一位財經領域資深媒體人談到此處發出的感慨,確實,自年初以來,香港上市公司的線下會議,不管是股東會、業績說明會還是投資者交流會等等,都不再能常規地舉辦了。這就是香港上市公司在今年疫情影響下的普遍現狀。

「不過現在港股上市公司的業績發布會很多都轉向線上舉行,也挺方便的,不用來回跑了。」這位媒體人補充道。正如其所言,轉向線上是香港上市公司目前開展很多工作的新方式,其實不僅是「雲會議」,今年以來,受疫情等外部因素影響推動,以及金融科技自身發展的內在動因驅使,香港上市公司正從方方面面步入「雲」生態。

「雲敲鐘」&「雲敲鑼」:網絡直播上市儀式

要說疫情帶來的影響是何等深刻又徹底呢?

疫情爆發的前中期,全球各大經濟體幾乎都在一段時間內遭遇了經濟的停擺並引發了一定的社會不安情緒,及至各國重啟社會及經濟秩序時,也已經顯著地改變了其社會經濟活動的運行方式,比如那些剛準備抬腳跨進資本市場的企業,就連最具儀式感的上市儀式都開始「雲」上化。

IPO企業上市儀式轉向線上化採用「雲方式」還要追溯至今年2月份,由於疫情的影響及防控工作的需要,內地市場滬深交易所決定取消企業上市儀式的現場環節,並在2月23日由上交所宣布為IPO企業推出網絡上市儀式,通過直播實時展現企業的上市敲鐘儀式。

2月24日,良品鋪子也成為A股首家通過「雲敲鐘」直播上市儀式的企業。5月8日,內地雲服務商金山雲正式登陸美國納斯達克上市,上市儀式也是採取「雲敲鐘」的方式,通過在線視頻直播進行。

香港市場亦然,區別於A股及美市的敲鐘傳統,港股IPO企業的上市儀式是敲鑼,3月23日上市的諾誠健華是港股首隻「雲敲鑼」的企業,也是以在線網絡視頻的形式代替港交所金融大會堂的現場上市儀式。此外,今年選在618當日回歸港股二次上市的京東(09618.HK)也是採取了「雲敲鑼」的形式,在線直播的新型上市儀式逐漸成為資本市場的新常態。

(過去港交所金融大會堂進行的現場上市儀式·圖為山東黃金的敲鑼現場)

(新時期網絡上市儀式·圖為京東於北京的「雲敲鑼」現場)

「雲會議」&「雲路演」&「雲活動」全面覆蓋,上市公司形成「雲」上生態

儘管在疫情陰雲之下,上市公司的許多常規工作事項都受到一定限制,比如前文提到的例行股東會議,半年及全年的業績發布說明會(部分上市公司包含各季度業績說明會),以及其他形式各異的投資者交流會等,都難以繼續照舊在線下舉行,但有些工作不能不做,為了有序推進相關事項,上市公司紛紛採取「雲會議」的方式,來完成股東會議、業績說明及投資者關係管理等工作。

比如香港上市公司常規的業績發布會,今年基本上都轉為線上進行了。去年3月花樣年&彩生活聯合舉行了年度業績線下發布會,集團高層列席與傳媒及投資者等面對面交流互動:

(圖為去年3月花樣年&彩生活線下業績發布會現場)

今年3月31日,彩生活就緊跟時代發展潮流,採取線上直播路演的方式舉行了公司2019年度的業績發布會:

(圖為彩生活今年線上業績發布會平臺入口)

除了上述這些由上市公司主導的會議、路演等活動全面「雲」上化,其餘市場要素主導、上市公司參與的其他活動也同樣轉向線上化。比如券商勾連上市公司與投資者的營銷或投教工作,也傾向於通過直播等雲路演的方式進行;一些由泛金融機構如專業財經媒體平臺發起的行業論壇或市場表現相關的獎項評選活動等也都採納直播的方式,「雲活動」也進行得有聲有色。

正是如此,從「雲上市」,到「雲會議」,再到「雲路演」,及至種種類別的「雲活動」,香港上市公司已一步步踏進了由市場各個維度參與者共同構建形成的「雲」上生態鏈,並且在其間扮演著相當核心的角色。

科技賦能,讓上市公司「雲」上生態鏈成為可能

當然,在構建以上市公司為核心的「雲」上生態鏈的過程中,日益發展成熟的金融科技的應用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在前述提及的所有香港上市公司的各種「雲」操作中,都離不開直播、在線視頻等網絡科技手段。目前,早有嗅覺靈敏且經過深耕布局的金融科技公司推出專注於垂直金融領域的直播科技服務,幫助上市公司及其他市場要素(如券商、FA等金融機構及投資者)搭建金融直播雲路演的平臺,為他們提供具創新性的高效、安全、便捷的交互渠道。

藉助這些成熟的金融科技產品,香港上市公司得以打破傳統市場交互方式的局限性,開創性地利用新的行之有效的溝通工具,最大限度地觸及更廣泛圈層的投資者群體,並向他們傳遞企業價值,以獲得投資者認可,實現主動且高效的投資者關係管理。

此外,得益於行業市場專業科技服務的賦能,香港上市公司可以充分利用成熟的大數據分析及移動網際網路等新技術,深入開展投資者調研,並根據不同投資者展現的不同特點和需求,提供差異化、個性化、精準化的管理服務,重塑其投資者關係管理的發展業態。

眼看著金融領域科技雲服務的需求與日俱增,市場相關的科技服務提供商也是越來越吃香了,全球SaaS行業巨頭Salesforce就頻頻發起收購動作來擴張其業務版圖,而AWSG愛保信推出的littlebee小蜜蜂系統則將更聚焦於金融領域,主要為上市公司、券商、FA機構等提供互動直播SaaS雲服務。

伴隨更多行業參與者的入局,相信未來整個市場的構成底色將更加豐富且充滿活力。

相關焦點

  • 雷軍的平衡車市值300億,小米生態鏈又一公司上市
    九號智能是一家專注於智能短交通和服務類機器人領域的企業,公司產品主要包括智能電動平衡車、智能電動滑板車、智能兩輪電動車、智能服務機器人等。九號智能也是繼華米、雲米和石頭科技之後,小米生態鏈中第四家上市的公司。作為九號智能最大的客戶,小米創始人雷軍在微博發去祝賀。
  • 【中國CEO】思遠行更遠|科技支付,如何為企業賦能?
    11月5日,為了深入實地了解支付與金融行業,探索金融如何更好地服務於實業,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中國CEO】項目 「思遠行更遠」活動走進【中國CEO】5期同學吳洪彬的企業——匯元科技,吳洪彬攜公司管理層與【中國CEO】5期的老師和同學們共同分享了科技支付的發展。
  • 九號公司成功上市!「IPO教主」雷軍,投資了多少上市公司?
    離開金山之後雷軍創辦了小米公司,短短幾年便成為了世界500強企業,在小米上市前後的這段時間裡,除了小米在港股IPO以外,雷軍還將很多生態鏈企業送上了資本市場,最先上市的就是
  • 背靠「頭條系」的雲想科技 上市之後能跑多遠?
    雲想科技上市之後能走多遠呢?作者|寧缺短視頻所創造的奇蹟已經不用再贅述,龐大的市場需求催生出了一個又一個風口行業。12月17日,號稱「全國最大的短視頻營銷商」的雲想科技(02131.HK)已經成功在香港聯合交易所主板掛牌上市,海通國際為其獨家保薦人,IPO募資近14億。儘管成為了名副其實的「全國短視頻營銷第一股」,但云想科技也暗流湧動——孱弱的營收能力和行業低矮的天花板時刻困擾著這支潛力股,雲想科技上市之後能走多遠呢?
  • 背靠"頭條系"的雲想科技 上市之後能跑多遠?
    12月17日,號稱"全國最大的短視頻營銷商"的雲想科技(02131.HK)已經成功在香港聯合交易所主板掛牌上市,海通國際為其獨家保薦人,IPO募資近14億。儘管成為了名副其實的"全國短視頻營銷第一股",但云想科技也暗流湧動——孱弱的營收能力和行業低矮的天花板時刻困擾著這支潛力股,雲想科技上市之後能走多遠呢?
  • 雲通信賦能企業數智化 用友YonBIP|雲呼叫中心產品全新上市
    面對新的商業創新浪潮,企業發展日新月異,如何有效協同企業內部外部,快速有效的創新與發展?如何隨時掌控繁雜的市場變化,時刻洞察未來發展趨勢?如何賦能企業數智化,緊握戰略布局數智化轉型與商業模式的創新突破瓶頸?在這裡,商業創新平臺必不可少。
  • 國雙石承泰:知識圖譜賦能社交洞察,助力品牌新增長
    11月27日,華昂在杭州主辦的「數位化新增長年會」上,來自雅詩蘭黛、瑪氏箭牌、卓越教育、GO FUN出行等的品牌大佬們齊聚一堂,共探數位化轉型之路。 作為中國領先的企業級大數據和人工智慧解決方案提供商,國雙受邀參加此會議。國雙數字營銷副總裁石承泰發表了「知識圖譜賦能深度消費者洞察,推動品牌智能C2M」主題演講。
  • 上海領燦&新財富:攜手百家上市公司走進上海臨港,多方賦能共話未來
    12月22日,由新財富主辦,上海臨港(600848,股吧)承辦,上海領燦協辦的「第十七屆新財富金牌董秘評選專家委員會年度論壇暨百家上市公司走進臨港」在上海臨港松江科技城如期召開。近百家上市公司董秘薈萃一堂共同探索臨港新片區與創新產業的發展路徑,並圍繞第十七屆金牌董秘評選規則等議題展開深入探討,賦能董秘職群高質量發展。
  • 芯視覺.智成川 元橡科技賦能機器智慧雙目
    賦能瓴盛 助力四川生態鏈建設雙方將從技術到商業化落地等方面展開合作,為各個行業夥伴賦能。"元橡+瓴盛"組合拳將展現出廣闊的合作前景和市場價值,共同為天府之國貢獻出一己之力,助力成都生態鏈建設。自主創新 多層級深度賦能"在雙目相機的研發過程中,元橡科技沒有放過任何一個可以改進的環節,無論是結構設計、光路設計、板卡設計,還是晶片設計、嵌入式設計及應用構架,我們全部是自主研發,通過軟硬體聯合優化,使相機整體性能得到升級。"
  • 深圳光明區聚焦「科研—轉化—產業」生態鏈,為產業發展持續賦能
    深圳光明區聚焦「科研—轉化—產業」生態鏈,為產業發展持續賦能—— 築好深圳實體經濟「蓄水池」深圳光明區是生態型高新技術產業新城,也是粵港澳大灣區核心區域之一。其中,深圳市科技創新委員會、光明區人民政府和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三方籤署國際科技信息中心合作共建框架協議,構建以科技文獻、科技情報、科技交流為核心的國際化、立體化科技信息及服務體系,培育專業的科技信息服務隊伍,探索科研機構體制機制改革,推動深圳成為國際上有影響力的科技信息交流及匯聚中心、科技信息原創中心。
  • 疫情下強化技術賦能 亞美科技聚焦主業完善生態鏈搭建
    中新網4月24日電 在新冠肺炎疫情下,不少行業和企業都在面臨如何「活下來」和求發展的命題。車聯網大數據運營企業廣州亞美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簡稱「亞美科技」)通過近數月的市場摸索,形成了一套較切實可行的突圍應對方案。
  • 5上市險企交齊2019成績單 科技賦能打開業務驅動「新視界」
    年報中,5家保險公司頻頻提到科技賦能,熱度趨升。當前,中國平安、中國人壽已明確數據化、數位化經營趨勢,其餘上市保險公司也大步跟進,全面數據化、智能化,已成為行業轉型發展新跑道的前進動力之一。顯然,未來科技實力、科技賦能程度深淺,或將成為保險公司拉大差距的重要因素。
  • 以洞察和創新賦能視頻營銷
    短視頻蘊含著巨大的營銷價值和流量紅利,因此越來越多的廣告主正在平臺的助力下嘗試各種視頻營銷的新鮮玩法,為其自身品牌價值和商業模式進行賦能。但在實際操作的過程中,廣告主卻遇到了很大的挑戰。廣告主對廣告效果的需求不僅僅滿足於單純曝光或轉化,更希望獲得雙重效果,但用戶對於鋪天蓋地無孔不入的廣告內容卻越來越敏感。
  • 中智衛安與深圳科衛勇於創新 深度賦能機器人...
    攻堅克難 產品創新放首位中智衛安作為集研發、生產、製造於一體的國內領先智能服務機器人企業及深圳市十大機器人企業之一,在深圳創立、成長,並以「敢闖敢試」、「敢為人先」的精神一直緊密結合市場需求,致力於智能服務機器人產品的多樣性創新研發以及核心技術攻堅,旨在深度賦能機器人產業生態圈
  • 數字金融如何賦能雙循環?20個關鍵詞即將發布
    原標題:數字金融如何賦能雙循環?公司和金融科技公司,調研近2500位消費者,歷時3個月,專訪超30位專家,整理了近60萬字的資料素材,撰寫完成近5萬字的南都2020「數字新驅動,賦能雙循環」系列報告,並總結出了20個關鍵詞,深度解讀2020年數字金融領域的新變化。
  • 小米生態鏈企業石頭科技科創板上市,股價一度衝高至538元
    集微網消息,2月21日,科創板發行價最高的公司石頭科技正式登陸科創板,開盤上漲逾73%,開盤後一度衝高至538元,隨後回落至450元左右。值得關注的是,石頭科技今日上市,股票代碼為688169,發行價格為271.12元,發行數量為1666.67萬股,發行市盈率為58.76倍。
  • 美圖公司榮膺上市公司口碑榜「最具成長科技類上市公司獎」
    11月27日,每日經濟新聞主辦的「2020第九屆中國上市公司高峰論壇」在深圳召開,正式揭曉「2020第十屆中國上市公司口碑榜」,美圖公司榮獲「最具成長性科技類上市公司獎」,繼2019年後再次入選此項榜單,印證了近年來美圖的戰略布局有效地促進了業務增長,並展現了新的發展潛力。
  • 金融壹帳通營收增五成 平安以科技賦能金融
    三季度金融壹帳通虧損同比收窄,營收創下上市來新高,由去年同期的5.85億元增至8.81億元,同比增長超過五成。作為金融科技公司,金融壹帳通由於在研發投入上的佔比較高,始終未能實現盈利,不過自金融壹帳通上市以來,虧損額已經連續四個季度收窄。
  • 深圳,給科技創新全生態鏈的呵護
    深圳成立了全國首個科技金融聯盟,設立國內規模最大的天使母基金,100%投資種子期、初創期企業孵化發展項目,加速科技成果轉化效率。「政府和社會產業資本銜接可以促進政府資源和社會資源結合,是構建產業生態的關鍵。」廣東省集成電路行業協會副會長連波表示。
  • 雲南中煙:人才、流程、資源深度融合,知識管理賦能研發創新創效
    ● 如何融合人才、流程、資源,實現知識管理、科技創新、運營管理有機結合,全方位賦能研發創新?雲南中煙技術中心的知識化創新管理實踐對於解決上述難題有一定的借鑑意義。知識賦能創新,打造世界一流的菸草科研機構雲南中煙工業有限責任公司(下稱「雲南中煙」)集捲菸生產銷售、菸草物資配套供應、科研以及多元化經營等為一體,是目前全國捲菸產銷規模最大的省級中煙公司。雲南中煙技術中心作為雲南中煙工業系統的核心研發機構,如何提高自身研發能力、獲得並擴大在相關研究領域的技術優勢是技術中心最核心的命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