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中煙:人才、流程、資源深度融合,知識管理賦能研發創新創效

2020-12-16 鈦克風暴

大型製造企業研發部門,技術、科研經驗成果眾多,其知識管理通常面臨幾大需求:● 專利、論文、著作權等科技成果繁多,如何實現一體化統一管理?● 科技、科研項目眾多,如何實現項目成果有效沉澱,避免重複研

大型製造企業研發部門,技術、科研經驗成果眾多,其知識管理通常面臨幾大需求:

● 專利、論文、著作權等科技成果繁多,如何實現一體化統一管理?

● 科技、科研項目眾多,如何實現項目成果有效沉澱,避免重複研發?

● 如何融合人才、流程、資源,實現知識管理、科技創新、運營管理有機結合,全方位賦能研發創新?

雲南中煙技術中心的知識化創新管理實踐對於解決上述難題有一定的借鑑意義。

知識賦能創新,打造世界一流的菸草科研機構

雲南中煙工業有限責任公司(下稱「雲南中煙」)集捲菸生產銷售、菸草物資配套供應、科研以及多元化經營等為一體,是目前全國捲菸產銷規模最大的省級中煙公司。

雲南中煙技術中心作為雲南中煙工業系統的核心研發機構,如何提高自身研發能力、獲得並擴大在相關研究領域的技術優勢是技術中心最核心的命題。知識管理體系、科技創新管理體系、「知識+」模式的構建可實現對科技創新的人才、流程、資源的一體化管理和有機融合,對這一命題的解決具有戰略性的支撐作用。有鑑於此,雲南中煙決定攜手藍凌,首先在技術中心建立知識化的開放式創新平臺。

全新平臺囊括知識管理平臺、科技創新平臺、行政服務中心等多個平臺,打造了眾創空間、知識倉庫、評審系統、智力資源庫、E-Learning培訓等多項創新應用,並將知識管理擴展至管理領域、業務領域,形成智能聚合的崗位、流程、制度圖譜,讓知識和智力資源,支撐和規範技術中心運營,同時驅動開放式科技創新體系的建立,助力技術中心實現創新業務過程規範化、資源集中化、成果資產化,向「成為世界一流的菸草科研機構」的目標邁進!

▲項目規劃藍圖

打造智力資源池,盤活核心人才資產

技術中心作為核心研發部門,人才資源的管理和發展非常關鍵。技術中心通過打造智力資源管理體系,對人才資源進行統一管理,並將其轉化為智力資產,實現知識資產的增值和傳承。

▲智力雲應用模型

1.多維度查詢智力資源,快速組建科研團隊

智力雲平臺聚合人才資源,並通過業務系統獲取相關人才的「項目經歷、工作經歷、科研成果」等信息,勾勒出涵蓋個人名片、基本資料、經驗成果等各項信息的「人物畫像」,並按來源、專業領域、職務、技能專長等多個維度對人才進行劃分,充分凸顯出人才在各自領域的優勢,方便研發人員在進行項目團隊組建時快速地找尋到相應的專家支持。智力雲平臺內置「人脈推薦」功能,用戶可以通過關注相應的專家,構建個人智力資源庫,累積「專家人脈」。

2.打通科技項目平臺,實現資源互通

平臺與科技項目平臺進行了打通:在進行項目申報時,智力資源池中已有的信息,無須再重新錄入,可直接從智力雲中選擇;此外,在項目申報時,系統會自動將項目參與人員與智力資源池中的人員信息進行匹配,匹配不成功的情況下,將新增人員信息寫入智力資源池,從而不斷豐富智力雲中的智力資源信息。

3.搭建數字大屏,動態掌握資源情況

通過搭建數字大屏,對智力資源總數、科技項目成果、學歷學位分布、專家專業領域和研究方向等多項信息進行全面、動態掌握,為技術中心的智力資源引進、智力資源培育提供重要參考。

4.在線學習培訓,賦能人才快速成長

技術中心構建了人才發展及學習體系,並搭建了E-Learning培訓平臺,依據崗位體系劃分課程體系,涵蓋黨建系列、項目管理系列、新型菸草系列、戰略研究系列等逾10大系列課程,支持員工在線學習,全方位賦能員工學習成長,進一步助推研發效率與能力的提升。

科技項目全程管理,快速沉澱科研成果

技術中心作為集團項目管理的負責方之一,在業務運營過程中涉及大量科技項目,如何對項目進程所產生的經驗成果進行有效沉澱,方便二次復用,避免重複研發?通過建立科技創新平臺(涵蓋科技項目、專家評審、成果管理等多個模塊),實現了對集團科技項目、資源、成果的統一管理,有效解決了上述難題。

1.構建評審管理平臺,助力評審過程更高效、透明

科技項目平臺支持科技項目從申報-立項-實施-結題-評獎-歸檔全流程電子化進行,方便對項目全過程進行集中管理。科技項目全進程中涉及多次「專家評審」環節,通過構建評審管理平臺,將其與科技項目平臺、專家庫進行對接,實現數據互通,實現立項評審、年報評審、項目修訂評審、驗收/終止/結題評審、成果評審全程一體化管理,推進評審過程更高效、規範、透明。

▲評審管理界面(iPad端)

2.打造科技成果超市,有效沉澱知識資產

當科技成果通過成果評審後進行歸檔時,將被納入成果管理平臺,有效沉澱科技項目相關知識資產。通過成果管理平臺,實現了對專利、論文、軟著、著作權、標準、榮譽稱號、商標等科技成果的合規性評審和歸檔管理,形成雲南中煙的科技成果超市。

3.建立企業標準庫,助力生產經營有序合理

通過構建企業標準庫,雲南中煙實現了對標準需求提報-徵求意見-發布實施的全過程管理。企業標準庫囊括了技術標準、管理標準、工作標準等多類標準,支持用戶進行多維度查詢,助力集團進行標準化生產經營。

4.搭建眾創空間,營造創新文化氛圍

通過搭建眾創空間、項目社區等模塊,為全員提供一個交流討論的平臺,充分挖掘員工有價值的創意,營造創造、創新的文化氛圍,推動項目的成功立項、進行。

門戶+知識推薦,全方位助力行政管理

技術中心攜手藍凌共同梳理優化了財務管理、行政管理、科技管理等多類流程並進行E化落地,實現流程高效流轉,提升綜合管理水平。

1.統一行政服務門戶,打造高效辦公入口

通過構建財務、人事、採購、行政等多角色門戶,滿足不同部門不同崗位員工個性化辦公需求,推動各類事項辦理高效進行。

2.場景化知識推薦,提升流程申請效率

通過對崗位知識、制度知識、流程知識進行結構化描述,結合知識圖譜技術,構建相應的崗位圖譜、制度圖譜、流程圖譜,形成各類知識的相互關聯關係。藉助知識圖譜,可實現平臺「智能搜索」,當用戶搜索某項制度時,平臺會自動推薦與該制度相關的流程、崗位專家等各項信息;還可實現場景化的知識推薦,當用戶進行流程申請時,平臺會自動推送與流程相關的知識,助力流程填報更準確、高效。

落地4大價值,知識賦能技術中心創新發展

● 構建智力資源池,充分利用核心知識資產

對人才、智力資源進行集中統一管理,構建專家庫等模塊,對核心知識資產進行有效掌控和利用,對智力資源進行充分共享,賦能科研創新。

● 搭建科技創新平臺,有效沉澱科研成果

對科技項目進行全過程管理,對項目進行過程中產生的大量知識成果進行有效沉澱,實現集中統一管理,方便二次復用。

● 強化運營管理,提升綜合管控水平

加強對技術中心行政服務等領域的管理,全面提升各類事項申請、審批效率,賦能業務高效運營。

● 深度融合人才、流程、資源,賦能科技創新

通過構建智力雲、科技創新等平臺,將知識管理、科技創新、運營管理進行深度融合,連接人才、流程、資源,讓知識服務貫穿整個科技創新業務體系、運營管理體系,支撐技術中心、集團創新發展。

關於藍凌

藍凌軟體成立於2001年,數位化工作專業服務商,阿里釘釘使命級戰略合作夥伴,阿里雲知識管理與協同領域首家戰略合作夥伴,為大中型企業及成長型組織,提供智能辦公、移動門戶、知識管理、數字運營、財務共享、專有雲等一體化解決方案;先後助力華為、萬科等10000家知名企業實現了智慧管理與高效辦公的工作變革。

網頁搜索「藍凌官網」,微信搜索「藍凌智慧辦公」,了解「藍凌數位化辦公平臺」更多相關詳情,可申請免費體驗哦!

(本內容屬於網絡轉載,文中涉及圖片等內容如有侵權,請聯繫編輯刪除)

相關焦點

  • 寶時得攜手藍凌,借知識管理賦能研發創新
    ● 累積的知識經驗,如何助力團隊專業能力提升和工作方法完善,縮短員工新業務學習曲線?● 如何藉助知識管理助力研發創新與規範化製造,加快新品上市……作為中國規模最大的電動工具製造商和出口商之一,寶時得集團歷來重視知識管理建設,其知識管理實踐案例具有一定的借鑑意義。
  • 變革、創新、賦能!人工智慧對金融風險管理的「二次革命」來了
    近幾年,隨著人工智慧、大數據、雲計算等新興技術的趨於成熟,前沿技術在具體業務和場景中也逐漸實現了應用價值,傳統金融業的創新變革也就此拉開序幕。 在金融與科技加速融合發展的大趨勢下,金融風險管理也被提出了更高要求。
  • 創新賦能產業,融合匯聚英才,2020天英匯大賽報名火熱進行中!
    創新賦能產業,融合匯聚英才,2020天英匯大賽報名火熱進行中!每個獲獎項目可獲得股權投資(或投資意向)獎勵03服務計劃獎勵「天英投融資優選計劃」:創投資本對接、銀行授信額度及借貸綠色通道服務;「天英產教融合扶持計劃」:研發成果優先對接服務;「天英智慧財產權護航計劃」:智慧財產權評估與管理諮詢服務。
  • 開學季來襲 智慧芽解密高校如何進行創新人才培養
    但面對人才及專利數量的快速提升,科技成果轉化率低的問題也隨之浮現,喚醒「沉睡」的高校科研成果成為當下亟需突破的瓶頸。在這一過程中,作為全球研發創新信息與管理提供商,智慧芽正不斷踐行其「為科技創新賦能」的使命,全力幫助高校建立科研專利的研發、運用、保護、管理全流程體系,協助智慧財產權人才「學以致用」,賦能高校科研成果落地應用。
  • 山推股份全員創新賦能高質量發展
    山推股份工會設立創新創效領導小組,由山推股份領導擔任組長,創新實施「立項申報、推進實施、項目總結、成果評定、效果反饋、推廣應用」六個步驟,全程督導,形成整體閉環工作流程,價值評定由財務部門對完成項目進行獨立價值核算,確保創造價值真實,形成「黨委統一部署,工會牽頭組織,專家過程指導,財務核算效益」四大責任明確的管理模式和「工會領導、政策支持、制度完善、專員落實」
  • 融合創新 無線賦能 2020中國無線電大會在北京成功舉辦
    12月9日至10日,由中國無線電協會主辦、環球專網通信承辦的以「融合創新  無線賦能」為主題的2020中國無線電大會在北京舉辦。原郵電部副部長、中國工程院院士朱高峰出席開幕式並致辭,工業和信息化部無線電管理局副局長祁鋒致辭,中國無線電協會理事長劉巖致辭。大會開幕式由中國無線電協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李國斌主持。
  • 雲南中行:科技賦能點亮智慧生活
    日前,雲南中行從眾多金融機構中脫穎而出,成為雲南省首家參與研發區塊鏈+住房專項維修資金管理系統的商業銀行。該系統的上線,向廣大群眾展示了近年來雲南中行科技賦能智慧生活的又一成果。  開具首張專項維修資金電子票據發力「區塊鏈+民生」應用  自2019年開始,為改善業主辦理維修資金業務「辦一件事,跑多次腿」的局面,雲南中行通過科技賦能金融服務,發揮區塊鏈在促進數據共享、優化業務流程、降低運營成本等方面的優勢,推動區塊鏈+維修資金電子票據信息化建設,助力全國首張住宅專項維修資金電子票據成功開具。
  • 神州信息劉偉剛:高質量發展需以人才支撐研發創新
    時代商學院:研發與創新在推動高質量發展中發揮著重要作用,你所在的上市公司在這方面有無一些舉措、成績?劉偉剛:神州信息作為領先的金融科技公司,一直走自主研發、自主可控的道路。過去三十年,我們以信息化技術推動兩化融合,是國內信息化產業領導者,在金融、電信、政府、農業、稅務等行業IT服務市場佔有率名列前茅。
  • 數位化時代,組織價值所在是賦能人才
    第一階段是工業革命,知識被運用於工具創新,人從繁重的體力勞動中得到解放。第二階段是生產力革命,知識被運用於人的工作行為和方式,人的生產和工作效率大幅提升。第三階段是管理革命,知識被運用於知識本身,信息與知識的管理效率不斷提升,知識成為佔據主導地位的生產要素。
  • 中智衛安與深圳科衛勇於創新 深度賦能機器人...
    40年的風雲激蕩與披荊斬棘,作為創新驅動的先鋒,深圳一直是領跑者。作為改革開放的最前沿,包容性和競爭性在這座城市得到完美融合。創新,已經成為深圳企業的一種習慣。而當前,機器人產業作為全球科技創新的重要發力點,是當前人工智慧、大數據、網際網路等科技浪潮的重要科技創新融合點,是先進位造、產業升級等重要產業應用的結合點。
  • 百度、德勤管理諮詢聯合發布《知識中臺白皮書》聚焦企業知識賦能...
    德勤大中華區技術與創新總裁孟曉凡分享了知識中臺的方法論框架,並特別指出:「就知識中臺本身而言,分為基礎技術層、核心功能層及產品矩陣層,做好整個知識中臺的構建,需形成一個知識中臺的管理體系,包括從戰略的理解、管控的治理、組織流程、技術、知識本身的體系和員工的管理,在此基礎上,去構建一定的知識基礎和知識環境。」
  • 金蝶s-HR與北大縱橫戰略合作,強強聯合,共同賦能人力資源管理科技...
    這背後考驗的都是企業的能力,一類是業務能力,例如包括研發和市場;一類是管理能力,例如流程和信息化;一類是團隊能力,在以上三個要素裡面最  核心的要素毫無疑問就是人,也就是團隊的能力,人力資源管理就是提供人力解決方案。
  • 昌樂丹河小學:信息技術融合創新,賦能教育優質發展
    昌樂丹河小學數位化校園建設成果展示深度應用 融合創新探尋學校發展新動力昌樂丹河小學自辦學以來,秉承「忠誠於以人為本,致力於社會中人,專注於能本發展」的治學之道,積極致力於現代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的深度融合
  • 雲南中煙黨組成員、副總經理夏開元到紅煙調研
    他強調,下一步要繼續做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一是要注重項目的實用性,要根據工藝、技術、業務管理等方面的變化,規劃好新工廠功能布局;二是要注重項目的延伸性,未雨綢繆,提前為未來的智能工廠建設打好基礎;三是要加強項目的後期管理,將此次技改項目建設過程中好的經驗、做法以及吸取的教訓總結起來,為紅河菸葉復烤有限公司的易地技改項目建設積累經驗;四是要視技改為契機,加強項目建設過程中的人才培養和選拔工作。
  • 「計算+AI 賦能科技創新」高峰論壇在滬舉辦 百度與「華東六校...
    發展與創新之要莫先於人。隨著AI的應用價值不斷顯現,AI人才培養的重要性愈加突顯。2021年1月16日,百度與浙江大學上海高等研究院籤署合作協議,將圍繞「計算+」領域,面向人工智慧發展趨勢與應用,聚焦科技創新、人才培養等多方面合作,攜手推動大跨度的學科交叉和大範圍的產教融合,助力上海「五個中心」建設,進一步構築中國人工智慧產學研創新發展生態。
  • 職教賦能 人才聚力 蘇州經貿學院與盛虹集團合作共贏高質量發展
    學院與世界500強企業--盛虹集團開展深度合作,形成校企合作命運共同體。學院為企業快速發展提供了技能上和人才上的保障,企業為學院師生搭建了更廣闊的實踐創新舞臺。盛虹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是學院紡織品檢驗與貿易專業群培養學生首崗能力對接的核心合作企業,是學院對接的智慧企業的優秀代表。
  • 看群星如何精準賦能研發流程管理戰略!
    本次會議以「精準賦能——研發流程管理戰略研討會」為主題,廣邀醫藥行業專家、製藥企業高管,對新時代下的研發流程管理戰略進行深入探討。 吳守海 江蘇省藥物研究與開發協會 秘書長 他表示,生物醫藥是江蘇省的支柱性產業之一,江蘇省生物醫藥佔全國比重的1/7,多項創新指標蟬聯全國首位
  • 雲南中煙紅塔集團昭通捲菸廠:充分發揮黨建優勢 奮力實現創新突破
    /昭通捲菸廠提供紅塔集團昭通捲菸廠2020年,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雲南中煙紅塔集團昭通捲菸廠黨委充分發揮黨的領導優勢,在黨的建設、黨務與行政管理高度融合、黨建促安全、特色黨支部創建等方面全面推進,力求在工廠生產經營管理中展現新作為、實現新突破。
  • 信息技術融合創新,賦能教育優質發展(三) | 高新區鳳凰學校
    我們以信息化的視角,通過「免費、眾籌、合作」的方式,高效使用政府配備的資源,挑選適合的成熟免費的網絡資源,抓住企業推廣期做好共建共享,成功跨越「資金」局限,為普通公辦學校的信息化推廣提供了鳳凰模式。(二)過程創新在文獻研究的基礎上,改變理念,在構建雲網端立體化信息化平臺中,確立了智慧教學和智慧學習兩個方面的應用路徑。
  • 「賽教融合」助力高職拔尖創新人才培養
    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以職業能力為導向,與專業課程體系、內容、教學和評價都密切相關,是職業教育發展和改革的一項重要任務,也是培養技能人才的有效途徑之一。將技能大賽與日常教學有機融合,實現「賽教融合」的人才培養模式能更好地引領和帶動教學改革,為國家培養更多的拔尖創新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