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聚創新要素 推動產業升級

2020-12-22 人民政協網

中國企業的創新步伐從未停歇。近日,工信部公布了2020年度「國家技術創新示範企業」名單。入圍的63家企業在各自領域創造了諸多「最」「首次」「第一」,這些振奮人心的字眼記錄了企業創新的累累碩果,也彰顯著中國企業創新的無窮力量。

「國家技術創新示範企業」的「含金量」有多高?每年每省推薦不超過4家參評企業;每三年覆核評價一次,合格的予以確認,不合格的撤銷稱號;掌握企業發展的核心技術並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整體技術水平在同行業居於領先地位……

作為其中一家入選單位,交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輪值CEO王智宇告訴記者,「原創性和先進性是交控科技的突出優勢。」

軌道交通是城市戰略性基礎設施,事關社會安全穩定和人民群眾生命安全,核心技術必須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王智宇介紹,由交控科技自主研製的基於互聯互通的全自動運行系統在北京大興國際機場線應用,速度可達160公裡/小時,位居世界前列,實現了全自動運行系統相對國際水平從「並跑」到「領跑」的轉變。

同在交通領域,另一家入選企業北京千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針對交通擁堵等城市病症,利用海量交通數據資源和精準的大數據分析能力,在「治堵」方面取得突破。公司董事長夏曙東表示,在千方科技智慧交通體系助力下,某一線城市CBD區域高峰通行效率提升25%,機動車平均運行速度提高6%,而違章停車、總體交通擁堵報警和事故報警則分別下降85%、18.8%和17.5%。

在生物醫藥領域,「全球首家戊肝疫苗生產企業」「中國首家宮頸癌疫苗生產企業」「全球首家愛滋尿液自檢試劑生產企業」……多個國內、國際首創產品奠定了北京萬泰生物藥業股份有限公司的全球行業地位。萬泰生物市場總監餘濤表示,通過紮實的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萬泰生物在傳染病診斷試劑與疫苗產業突破並掌握了具有世界領先水平的關鍵核心技術,真正做到了「叫好又叫座」。

創新,是企業賴之以強,國家賴之以盛的動力。然而,創新周期長、投入大、風險高,往往「九死一生」。對此,入選的高科技創新企業深有同感,但又信心堅定。

「瀾起科技深耕集成電路20年,就是做好了長期的思想準備和投入,而其中的關鍵就是要靠人才。」瀾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兼董事會秘書梁鉑鈷表示,要建立多層次人才培養體系,增加科技人才獲得感。自去年7月作為首批25家企業之一在科創板上市後,瀾起科技藉助其股權激勵制度為企業留住人才,根據2019年限制性股票激勵計劃向激勵對象授予了1650萬股限制性股票。

如何讓創新人才源源不斷?作為數據驅動的智慧交通行業專家,千方科技也在「絞盡腦汁」。「我們選擇『在使用中培養,在培養中使用』。」夏曙東說。

據了解,在千方科技公司8000人團隊中,有3800人投身於研發,其中超2000人聚焦於機器視覺和邊緣計算,行業專家隊伍也超過200人。截至目前,其已累計申請專利2700餘項,人工智慧算法在MultipleObjectTracking(MOT)Challenge等全球競賽中屢次刷新最好成績。

夯實企業創新主體作用,更離不開產學研各方形成功能互補、良性互動的生態體系。

「在交控科技,我們始終強調『政產學研用金』協同創新,構建了城軌列控領域『基礎研究-技術開發-測試驗證-示範應用』的全生命周期成果轉化創新路徑。」王智宇說,一枝獨秀不是春,百花齊放才能推動行業健康發展。在項目實踐中,通過「信號」這一軌道交通行車指揮「大腦」的自主創新示範效應,交控科技帶動了整個軌道交通行業自主創新體系發展,有效提升了產業鏈整體技術水平。

那靠什麼把產學研擰成一股繩?餘濤認為,信任不僅僅是科學家和企業家在風險狀態下形成合作關係的必要條件,而且是影響創新績效的關鍵性因素。只有科學家和企業人員之間能夠毫無保留地進行創新思維、創新理念、前沿科技的及時分享,才能真正實現應用基礎研究及新技術等成果轉化。

創新是源頭活水,更是中國企業制勝的法寶。在「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建議中,「堅持創新」也被列為未來5年十二項重要領域工作的首位,其中更明確提出「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促進各類創新要素向企業集聚」。

解鎖創新密碼,中國企業一直在路上。

相關焦點

  • 產業集聚形成與發展的五大要素
    產業集聚是當今世界經濟中頗具特色的經濟組織形式,是相同或相近產業在特定地理區域的高度集中、產業資本要素在特定空間範圍的不斷匯聚過程。完善的公共服務體系,是推動產業集聚區可持續發展的基礎條件。地方政府可結合時代和產業發展新趨勢,通過搭建融資服務平臺、技術創新平臺、物流服務平臺和中介服務平臺,在促進產業集聚過程中的技術外溢、資源共享的同時,充分發揮公共服務體系在整合創新要素、提高創新能力方面的作用,使集聚體內的企業獲得比分散布局更為有利的「外部經濟」效應。
  • 「科技創新平臺」集聚創新要素助發展
    科技創新平臺是集聚創新要素、推動企業創新、提升產業升級的重要載體,更是科技進步、社會發展的「加速器」。在秦皇島東陽科技有限公司,企業自主研發生產的餐廚垃圾處理設備正在裝運,發往江浙市場。公司總經理肖秀立告訴記者,設備不斷優化升級後,市場競爭力顯著增強。這再次證明,只有牢牢把握科技創新自主權,企業發展的路子才會越走越寬。
  • 創新市北丨集聚高端要素賦能產業鏈,打造生物科技產業新高地
    強大的磁場吸引力下,青島中央商務區加速特色樓宇建設,推動優勢產業集聚,一座現代化的產業新城正在蛻變,未來的產業格局雛形漸顯。全國第一家新冠檢測試劑「雙證」企業邁克生物山東總部,亞洲最大的質譜檢測公司北京和合醫學、飼料檢測追溯行業龍頭企業正大集團檢測中心……這些生物科技行業的頂尖企業紛紛搶灘登陸的,正是青島中央商務區的特色樓宇之一——青島生物科技創新園。
  • 國內外頂尖資源創新要素將集聚城市副中心
    推動創新實踐。通州區「兩區」建設工作辦公室相關負責人介紹,通州區將從建設全球財富管理中心、探索綠色發展先進模式、推動金融領域創新實踐、建設國際一流設計小鎮、打造文化旅遊融合發展新高地、打造簡政放權試點示範區、打造高端服務業集群、構建創新型綜合保障體系、建立京津冀協同示範九方面制定「兩區」建設主要內容及任務,推動國內外高端資源、創新要素、市場主體在運河商務區和張家灣設計小鎮集聚
  • ...以人才為核心集聚創新要素 走好具有鄭州特色的科技創新路子
    徐立毅調研科技創新工作時強調 以人才為核心集聚創新要素 走好具有鄭州特色的科技創新路子 2020-11-24 23:1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優化生產力布局 推動集中集聚集約發展
    生態空間區域的生產要素要有序退出,強化生態環境保護建設力度,經濟功能要逐步讓渡給生態功能,形成祖國北疆重要的生態功能區。以城市群為核心推動形成主要經濟區,成為承載發展要素的主要空間形式。城市群已成為國家新型城鎮化的重要抓手和推動區域協調發展的重要力量。
  • 張曉強到陸豐和海豐調研:加快產業聚集發展推動產業轉型升級
    3月31日,市委書記張曉強深入陸豐市、海豐縣調研製造業高質量發展工作,強調要圍繞「大產業、大平臺、大企業、大創新、大服務」發展路徑,壯大發展平臺,培育龍頭企業,強化創新驅動,優化營商環境,加快產業聚集發展,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努力為全市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力。
  • 河南新安縣產業集聚區:實施「五大工程」發力「二次創業」
    在河南新安縣產業集聚區萬基控股集團2×66萬千瓦機組建設工地上,主廠區近15米高的鋼架立柱正在吊裝施工,車輛穿梭,焊花飛舞,一派繁忙景象……今年以來,新安縣產業集聚區搶時間、搶機遇、搶要素、優服務、優管理、優環境,著力推動集群招商提質、產業轉型增效、技術創新增速、公共服務保障和產城互動發展,不斷增強產業集聚區的「吸引力、競爭力、帶動力」,推動產業集聚區二次創業
  • 積極打造區域創新集聚區
    我區屬於後發展欠發達地區,科技創新水平落後,但擁有「一灣相挽十一國、良性互動東中西」的獨特區位優勢,有利於國內外創新技術合作和產學研合作。同時,西部陸海新通道上升為國家戰略,中國(廣西)自由貿易試驗區等一批國家級重大開放平臺推進建設,為廣西打造區域創新集聚區、建設創新樞紐門戶提供了重要機遇。科學謀劃有利於創新要素集聚的政策體系。
  • 集聚創新質變要素的「反應堆」——2020年江門市「科技杯」創新...
    從2013年江門舉辦首次大賽時,僅有52個項目報名,至2020年報名的企業達234家,並且連續3年突破200家,8年時間,大賽完成了量的積累,成為集聚創新質變要素的「反應堆」,不僅點燃了僑鄉雙創者的創業激情、凝聚了創新智慧,更充分展示了江門蓬勃向上的創新力量和企業家創業精神。「這些年來,以大賽為激勵,我們一直在不斷自我突破。大賽已經成為了我們鞭策自我、展示自我的重要載體。」
  • 連片「工改工」推動「兩高四新」產業集聚
    屢屢刷新的「南海速度」背後,是「兩高四新」產業集聚格局在南海加速形成。 獅山五星工業園是南海村改連片「工改工」重點項目,總面積3033畝,而萬洋集團是首家進入參與五星工業園改造開發的產業載體發展商。聚焦「兩高四新」產業,萬洋眾創城將重點引入汽車零部件及配件製造、機械裝備製造、新材料、電子信息等產業,打造成集生產生活配套、金融服務和智慧園區管理為一體的製造業集聚平臺。
  • 擦亮科創大賽品牌 吸引全球創新要素集聚
    建設橫琴新區的初心,就是為澳門產業多元發展創造條件。「我們希望將橫琴科創大賽這張品牌越擦越亮,吸引全球高端創新創業要素聚集橫琴,共同打造廣深港澳科技創新走廊的重要支點。」橫琴新區管委會副主任吳創偉如是表示。
  • 依靠技術創新加速推進菱鎂產業轉型升級
    依靠技術創新加速推進菱鎂產業轉型升級瀋陽化工大學—鞍山海城市產學研融合驅動菱鎂產業集聚區高質量發展投資協議籤訂會舉行 信息來源:鞍山新聞網發布時間:2020-12-15瀏覽次數:次鞍山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全面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東北、遼寧振興發展的重要講話精神,按照省委十二屆十四次全會精神,提前謀劃、布局菱鎂產業發展,將其納入「兩翼一體化」經濟發展戰略,作為「十四五」時期重點發展產業,通過在海城牌樓鎮設立菱鎂產業轉型升級試驗區,實施優惠政策,推動改革重組。特別是與高校、科研院所開展產品和技術研發合作,積極為菱鎂產業發展賦能,努力將菱鎂產業打造成為千億級產業。
  • 兩突出、兩集聚、兩厚植 王榮平對開發園區改革創新提要求
    ,加快向現代產業園區轉型升級。要認真貫徹落實全省開發區改革創新大會精神,以「一特三提升」為工作指向和抓手,推動各級開發園區加快轉型升級,切實做到「兩突出、兩集聚、兩厚植」。 要按照生態優先、綠色發展要求,堅持「以畝均效益論英雄」,著力提升土地產出率,建立保護生態環境門檻制度,堅決落實省「263」專項行動部署,堅定不移去除違規產能、淘汰落後產能、取締違法產能,加快建立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產業體系,著力提升資源循環利用率。   王榮平指出,「兩集聚」,就是集聚重大項目、集聚創新資源。
  • 珠海:擦亮科創大賽品牌 吸引全球創新要素集聚
    建設橫琴新區的初心,就是為澳門產業多元發展創造條件。「我們希望將橫琴科創大賽這張品牌越擦越亮,吸引全球高端創新創業要素聚集橫琴,共同打造廣深港澳科技創新走廊的重要支點。」橫琴新區管委會副主任吳創偉如是表示。
  • 河南舉行產業集聚區「百園增效」行動新聞發布會
    全省有80%的產業集聚區總體發展規劃於今年到期,年初我們已經啟動了新一輪規劃修編工作,要求各地統籌優化空間布局,精準細化產業定位,推動產業集聚區形成布局合理、錯位發展、功能協調的發展格局。目前,各地正按照集約高效用地和產城融合發展的原則開展規劃修編,加強與國土空間規劃的充分對接,做到銜接一致。  二是推動主導產業轉型升級。
  • 【直播】河南省產業集聚區「百園增效」行動新聞發布會
    全省有80%的產業集聚區總體發展規劃於今年到期,年初我們已經啟動了新一輪規劃修編工作,要求各地統籌優化空間布局,精準細化產業定位,推動產業集聚區形成布局合理、錯位發展、功能協調的發展格局。目前,各地正按照集約高效用地和產城融合發展的原則開展規劃修編,加強與國土空間規劃的充分對接,做到銜接一致。  二是推動主導產業轉型升級。
  • 市工信委關於印發琶洲網際網路創新集聚區產業發展規劃(2016-2025年...
    一、發展條件與基礎集聚區位於廣州市科技創新走廊與重點城市功能板塊、創新板塊和重大交通樞紐中心,毗鄰城市新中軸線和珠江交匯處,緊鄰廣交會展館,與珠江新城、國際金融城隔江相望,區位優越、交通便利,周邊金融、人才、科研要素集聚,佔據各類產業要素交互的關鍵通道,是推動產業組織、商業模式、供應鏈、物流鏈、價值鏈等「網際網路+」創新的最佳戰略平臺,將成為廣州市打造國際科技創新樞紐的核心節點
  • 謀劃製造業提質增效 廣東推動產業集群再升級
    原標題:謀劃製造業提質增效 廣東推動產業集群再升級   參加2020中國工業
  • 天津舉行「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實現高質量發展」新聞發布會
    原標題:12月8日天津舉行「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實現高質量發展」新聞發布會  12月8日,天津舉行「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實現高質量發展」新聞發布會,請北辰區委副書記、區長王寶雨,北辰區合作交流辦主任王春雷,北辰區工信局黨組書記劉寶林,北辰經濟技術開發區總公司總經理劉春海介紹北辰區大力推進產業結構轉型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