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了19年皇太子之後,當了一個月的明光宗就因為紅丸飛天,一場盛大的戲曲開始了。首先,第一個出場的是一個女人。她沒名稱。在歷史書之上,她叫李選侍。接下來,是她的養子,明朝歷史上的一個大奇葩,什麼都不管埋頭做木匠的天啟皇帝。剩下的就是明朝著名的東林黨,他們總數眾多,包括明光宗留下來的13位顧命大臣。他們大多有一個共同的名稱——「東林」,其中最關鍵的是楊連。李選侍是朱常洛最喜愛的妃子,而她往往是靠自己的受寵,在宮中裡面威風八面,甚至害死了木匠皇帝的媽。母親逝世之後,朱由校由李選侍養育。拿著皇太子的關鍵棋子,李選侍的權勢和野心逐漸顯露出來。
朱常洛死前,曾召集大臣商量此事,有意委任李選侍為皇貴妃。話還沒說完,李選侍交上了朱由校,和他說了半天就走了。木匠皇帝回來之後,對父親說:「你要立李選侍當皇后」,明光宗什麼也沒說,但李選侍這個女人在大臣們心中留下了興風作浪的感覺。按照規定,皇帝死之後,大臣們會到皇帝靈前哭靈。當然,哭是過眼雲煙,主要是為了送行去世的皇帝,探討下一個繼承者。未來大明天子,更不能在乾清宮李選侍的操縱下。於是大臣們趕赴乾清宮門口,但有點晚了。李選侍透過職位之便,早已佔據了乾清宮,派了一批宦官把守正門。沒人能進去。
當宦官和大臣們準備大打出手時候,當時還是小官的硬漢楊漣向他們喊道。既然皇帝死了,我們就是順應皇帝的旨意進宮去的。你真的制止我們入宮,你想趁這個情況反叛嗎?」宦官們讓他嚇的害怕了。大臣們終於看到了逝世的朱常洛。當大臣們哭完後,他們找到了一個難題:太子爺去哪兒了?朱由校不在乾清宮裡。大臣們很著急,找不到人來問。乾清宮裡面的人都是李選侍的人。他們怎麼能告知大臣們。正當他們不知所措的時,一個叫王安的太監悄悄地對他們說:「皇太子被李選侍藏在暖亭裡面了」,這時他們才明白皇太子還在李選侍手裡。李選侍想拿皇太子幹什麼?很直觀。她想得很完美,要垂簾聽政,但是大臣們不幹了。明朝一概沒有垂簾聽政這種事情,大臣們得想方法把太子爺救出。
這時,王安立即再次主動的去勸導李選侍。不明白這位太監中的老好人怎麼騙了李選侍,讓他把朱由校帶出了暖閣。太子交給大臣們之後,李選侍才回過神來。這時,大臣們表示,他們不能再呆在這裡了。畢竟,這是別人的地盤,他們必須把太子帶出乾清宮。然而,抬轎子的轎夫還沒來,明代發展史之上最顯貴的轎夫就面世了。這幫看似有年紀的轎夫都是由高官組成。吏部尚書周嘉謨,給事中楊漣,內閣大學士劉一璟,英國公張維賢抬著轎子把太子帶出去,其中最年輕的轎夫楊漣48歲。紫禁城裡面演了一場生死時速。一群五六十歲的老頭背著馬車向上跑,一群宦官在追擊。畢竟年齡大了,朱由校的轎子被堵住了。
帶頭的太監李進忠,也就是未來的魏忠賢放開大嗓門問大臣們:「你們要把太子爺帶去哪裡?太子爺還小,會懼怕的。」他一邊說,一邊開始搶人。這時,楊漣見狀對驚慌的朱由校說:「殿下,你是國家的未來。全國之上所有的人都得是你的臣子。你不必懼怕任何人,「朱由校看見有人擁護他,他並不懼怕。那些宦官也不敢再拉了。這使太子爺安全地回到了文華殿。剛剛那個帶頭搶轎子的李進忠,你也許對這個名字感到陌生,但後來他會有一個舉世聞名的稱號「九千歲」,也就是大名鼎鼎的大太監魏忠賢。對李進忠來說,他將來就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這是明朝末年三大案之一,移宮案的始末。表面上看,這是李選侍居心叵測地要挾皇帝指示大臣的劇情,而大臣們則不畏強權出謀劃策,最終讓朱由校成功即位。但是從根本上面來說,方向的鬥爭也是假的,權力的把控才是真的。東林黨們用正當的理由搶走了朱由校即位,但是也和未來的大太監魏忠賢在乾清宮之前結下了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