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軍五大王牌主力中的奇葩,清一色蘇式裝甲,純德械的步兵裝備,美式...

2020-12-17 騰訊網

說起解放戰爭時期國民黨軍五大王牌主力部隊,相信很多熟悉的人都知道,這是堪稱國民黨軍戰鬥序列中精銳中的精銳作戰力量,在解放戰爭中同樣也是解放軍在戰場上最強大的對手之一。

國民革命軍第5軍從成軍歷史上追溯來說是比較早的,在抗日戰爭時期就是中國軍隊的主要抗日中堅力量,不但戰鬥力強勁令日寇膽寒,而且裝備的先進程度在當時來說也令友軍紛紛側目,尤其是其主力200師,全師清一色的蘇式t型坦克,步兵裝備則是以神槍98k步槍為主的純德械裝備。

當然該師還裝備有上百輛美式汽車用來運輸美援重型武器。

一支部隊在戰場與對手較量不單是技戰術方面,而且也取決於武器裝備的優劣,第5軍以200師為核心形成的技戰術體系,基本上都是以蘇式坦克為先導,步兵側後跟進突擊,後方美械炮火支援,這是純粹的美式打法。

從武器裝備上來看,第5軍200師有別於其他四大主力,堪稱奇葩,清一色的蘇式裝甲都是輕型的,作為引導步兵進攻的利器,主要負責清理敵方碉堡類的陣地防禦工事和重型步兵火力,而手持98k的步兵則以班排為單位,在進攻時以坦克為掩護,同時射擊敵方步兵類的反坦武器的襲擊,以及在到達步兵進攻有效範圍後,作梯次的步兵突擊,很明顯的,擁有美式重型火炮的第5軍在炮火準備方面也是毫無保留的,這也是其美式打法的一個鮮明的特徵。

第5軍200師中步兵德械裝備,也從另一個方面可以看出,國民黨軍受德國軍事教育影響頗深,畢竟從追溯最早的德械師開始,早期的國民政府一直想盡辦法從德國採購武器裝備,甚至還有專業的德國軍事顧問負責對國軍德械師進行訓練,這一切持續到二戰爆發。

接受美援後,由於武器輜重均來自美國方面,所以國民黨軍在戰術上也作了很大的調整,以美械武器裝備為主的使用方法和後勤供應,以及照貓畫虎的技戰術制定,決定了國民黨軍的打法是初期的美式打法,這讓擁有主力200師的第5軍在國軍五大王牌主力中顯得尤為扎眼,近乎奇葩的200師在這樣的武器裝備支持下,戰場成績曾經呈現一路下滑的形式,如蘇北戰場上解放軍數次第5軍都取得了不少的戰果。

相關焦點

  • 國軍五大王牌軍的美械裝備到底有多強?
    作者:音樂傳真 一提起解放戰爭的國民黨精銳部隊,必有這麼一句 「該部隊清一色美械裝備」。國軍五大主力(即整編74師、第五軍、整編11師(18軍)、新一軍、新六軍)更是如此。那麼國軍美械裝備含金量如何,今天我們來探討一下。
  • 國軍五大王牌,成立時間先後順序,哪個軍享有軍中大哥之稱
    其實74軍成名也是在八年抗戰時期,正是在第二任軍長王耀武的帶領下,血戰全國,從而贏得抗日虎賁軍的稱號,成為國軍五大主力中,戰績最佳的王牌軍,從而享有御林軍之稱。不過在解放戰爭時期的孟良崮戰役(1947年)中,這支在抗戰時期戰績國軍王牌,最終兵敗全軍覆沒。雖然後來又重建,但是戰鬥力大不如從前。
  • 國軍五大主力,為何在解放戰爭中慘遭失敗,蔣介石追悔莫及
    歷史上蔣介石曾經有五支能徵善戰,裝備精良的部隊,他們在國民革命軍的戰鬥序列中戰力最為強大,戰績最為彪炳突出,但這五支國軍力量最強的部隊在隨後的解放戰爭中卻先後被殲滅,到底是什麼原因讓這五支王牌軍走向了滅亡的命運?感興趣的話可以讀一下這本書。
  • 五大主力的整編74師,為何選擇配備老舊款的民國二四式重機槍?
    解放戰爭時期,由於美國方面大力援助蔣介石的國民政府,所以國民黨軍隊中的先進美式武器裝備程度很高,部隊戰鬥力在這些武器裝備的加持下,有了極大地提高。作為外界公認的國軍五大主力之一的整編74師,換裝美械裝備時,在步兵重型火力支撐武器——重機槍的選擇上,拋開美式的M1917白朗寧重機槍不選,而去選擇配備老舊又落後的民國二四式重機槍,這是為何呢?要知道,作為國民黨軍五大王牌部隊的武器裝備配備上是享受優先配給的,而且數額巨大的美援武器也使得國軍並不缺乏這一類的輕武器裝備。
  • 抗日戰爭時期的國軍「五大主力」,每個軍都有多少兵力?
    「五大主力」是國軍五支比較有戰鬥力的軍級單位,其實這個稱號是抗戰後才有的,但之所以能有這個稱號卻與其在抗戰中的表現有很大關係。以往的文章中,「五大主力」裝備和戰績是大家側重談的問題,那麼這幾支部隊的兵力情況如何呢?本文就來一起了解下。
  • 一手打造,國軍裝甲部隊的徐庭瑤,為何沒有得到蔣介石的重任
    說到國軍中的鐵馬雄師第五軍,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國軍中的王牌部隊,也是蔣介石手中唯一,一支裝甲部隊。可能大家都知道,這支國軍裝甲部隊的軍長是杜聿明。其實在國軍中最先向蔣介石提出組建機械化部隊的並非是杜聿明,而是徐庭瑤。
  • 國民黨的五大主力是哪五支?軍官是誰?結果又怎樣呢?
    國民黨國軍五大主力指的是第五軍、第十八軍、第七十四軍、新一軍、新六軍。該說法是在1946年的「軍事整編會議」提出的。這五支部隊,是在中國抗日戰爭結束後,國民革命軍內作戰力最為堅強,裝備最為精良的五支部隊,基本上都裝備了美式武器,從而成為了蔣介石手中的王牌。
  • 國軍五大主力,每一個軍都擁有一個王牌師,你知道是哪幾個師嗎?
    國軍中戰鬥力最強的分別是第74軍,第18軍,第5軍,新一軍,新六軍,這五個軍戰鬥強,同時在抗戰時期與日軍作戰過程中,也是立功最多的一個軍,所以被世人稱為國軍五大主力。擔任這五個軍的軍長都是黃埔學生,蔣介石的嫡系戰將,一般地方將領根本都沒有資格。
  • 都用美式武器,美械國軍和美械韓軍相比,裝備差距有多大?
    在抗日戰爭後期和解放戰爭中,裝備了美式武器的國軍大多都是其精銳部隊;而在隨後的韓戰中,美國扶持下建立的韓軍也裝備了美式武器。 但是,都是使用美式武器,而且相差不過幾年的時間跨度,國軍和韓軍(註:韓軍也自稱國軍,在此特別區分下)的裝備層級卻是不一樣的。
  • 國民黨十八軍:南徵北戰戰功赫赫,位列國軍五大主力之首
    十八軍是國民黨五大主力之一,是五大主力中建軍最早、歷史最長的部隊,是出了名的王牌主力,也是著名的「種子軍」,國民黨中央軍中有很多部隊出自18軍。18軍先後走出了5個陸軍一級上將、4個參謀總長、4任兵種司令和20多個軍長,堪稱國民黨軍隊將官孵化器。由此可見,十八軍的實力和底蘊。
  • 國軍五大主力,四個在三大戰役中全軍覆沒,只有整編74師例外
    第十八軍第十八軍是五大主力中成軍最早的部隊,算是5大主力中的老大哥部隊。第十八軍是陳誠土木系的骨幹部隊,號稱種子軍,其中又以陳誠曾經擔任過師長的十一師為絕對核心。陳誠本人號稱小委員長,少年得志,雖然能力一般,但對蔣非常忠誠,所以陳誠也利用自己手中的權力,不斷擴張土木系。到解放戰爭期間,土木系已經是中央軍中最大的派系。
  • 抗戰時期:國軍步兵槍械不比日軍差,火炮種類繁多只是數量少
    但國軍主力最起碼在步兵槍械上,不比侵華日軍差,雙方基本上處於同類水平,即以5發栓動步槍為主,輕重機槍為輔的狀態。 此外,國軍裝備有德制包括仿製花機關、美制湯姆遜、晉造湯姆遜等雜七雜八的衝鋒鎗,衝鋒鎗裝備數量遠在日軍之上。
  • 國軍中最牛的一個軍,麾下三位師長,日後都成為王牌軍的軍長
    第18軍,第74軍,第五軍,新六軍,新一軍,第七軍,第52軍,第35軍,第十軍,第25軍等部隊,皆為國軍中的王牌部隊。如果在以上這幾個幾軍中,評選出最牛的一個軍,小編個人覺得應該是第五軍,為何這樣說呢?
  • 國民黨第74軍,力壓土木系,位列五大王牌之首,代表人物都有誰?
    國民黨5大王牌部隊,即第74軍、第18軍、新編第1軍、新編第6軍和第5軍,他們是國民黨軍中的主力,有國民黨「五大主力」之稱。這幾支部隊,成名於抗日戰爭時期,將士們用自己的生命與熱血,鑄就了不朽的威名。同樣這些部隊都是蔣介石親手培植起來的中央軍、嫡系部隊。
  • 解放時期的中原戰場上,國軍四大精銳部隊,是指哪四個軍
    就比於中原戰場上與華東戰場上,國軍當時不僅投入的人數多,而且大多都是精銳部隊。其中有四個軍,戰鬥力最強被稱之為中原戰場上,國軍四大精銳部隊。第一個精銳部隊是國民革命軍整編第74師,其實就是抗戰時期最能打的國軍王牌第74軍。可能了解歷史的朋友都知道,第74軍是國軍五大王牌之首,在抗戰時期表現十分出色,同時贏得了虎賁軍,御林軍,抗日鐵軍等美譽。
  • 為什麼說蔣介石五大主力是「寵出來、打出來、裝備出來、練出來」的?
    了解歷史的朋友們都知道,蔣介石的國民黨軍嫡系部隊中有所謂的「五大主力(第十八軍、第七十四整編師、新一軍、新六軍、第五軍)」。五大主力被全殲後,蔣家王朝的滅亡也就進入倒計時了。
  • 國軍五大主力是哪五大,軍事主官都有誰,最終結局如何?
    在解放戰爭中,經過抗日戰場的洗禮,國軍的序列裡,有五隻戰功卓著,讓日寇聞風喪膽的王牌部隊。他們分別是,抗日第一軍74軍,取代胡宗南的第一軍成為天下第一軍新一軍,在異域揚威的新六軍,土木系基幹部隊18軍,以及第一支機械化部隊第五軍。
  • 解放戰爭時期,國軍五大主力當中,哪個最難打?
    1946年,國民黨在南京召開「軍事整編會議」,第一次提出了五大主力的稱呼。這五大主力分別指的是新1軍、新6軍、整編第5師、整編第11師和整編第74師。作為國軍中的頭等主力,這五支部隊在解放戰爭中的表現如何?哪個又最難打呢?
  • 國軍五大王牌勁旅,歷任軍長人員眾多,誰才算得上是各軍靈魂人物
    說起國軍中五大王牌勁旅,相信了了解民國歷史的朋友應該都知道,它們分別為第74軍,第18軍,第五軍,新一軍,還有新六軍。這五支部隊除了第18軍外,其餘四支都是在抗戰時期成立的。他們在抗戰時期成立,也是在抗戰時期揚名。
  • 此軍重創板垣師團,戰力不輸國軍「五大主力」,竟全建制逃到臺灣
    文/孤寂寒光說到國軍一流部隊,就會想到國軍大名鼎鼎的「五大主力」。其實不僅「五大主力」,此軍戰力也相當強悍。由於重創板垣師團,日軍稱此軍一個軍頂國軍十個軍,曾經一個團頂住我軍三野兩個軍的進攻。此軍最後在我軍眼皮子底下跑掉,竟跑到了臺灣,成為了蔣介石最後的王牌。這支部隊就是52軍,他是怎樣跑掉的?先說說此軍的歷史。52軍成立於1937年,號稱國軍「第六大主力」。我們看看他的師長都是誰?第二師師長就是赫赫有名的鄭洞國,二十五師長是張耀明。鄭洞國大家應該比較熟悉,就是長春兵團司令,曾經參加過國軍遠徵軍,出徵緬甸。而他的軍長,更是有名的悍將關麟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