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現代生活,很多人抱怨說生活有一種人「狗眼看人低」,以貌取人,只會對那些衣裝華麗的人施以笑臉,而對衣著樸素者冷若冰霜,不理不睬。#蹦迪式社交#
不可否認,生活中確實有人趨炎附勢,刻意巴結權貴,忽視普通人的感受。
不得不承認,「以貌取人」是社交本能,尤其是公共社交場合,舉止、談吐、服飾等外在形象都會影響到別人對你的評價,產生不同的結果。當你在質疑世風日下時,為什麼不能換位思考,穿一件乾淨整潔的衣服呢?
獲得別人的尊重首先要從自己尊重自己開始,而這種尊重首先是儀表儀態。
在這裡,我們並非要求大家浮誇侈靡,穿著高檔名牌,拿著奢侈小包。而是說穿著打扮是社交禮儀的第一要素,體現著你的性格以及對活動的重視與否。
很多人過於強調個性,著裝不拘小節,明明是單位集體活動,要求穿工裝,他非要穿一件牛仔褲,顯示自己與眾不同,結果只能是弄巧成拙,成為被孤立的一員。還有一種情況則是不修邊幅,性格懶散,這樣的人也難以獲得他人信任。尤其是與陌生人初次見面,第一眼被對方從形象上打了「不及格」。
小編就遇到這樣的情況,單位有個老同志,資歷深技術高,是數一數二的技術骨幹。然而生活中大大咧咧,總是胡亂穿衣搭配,襯衣大敞,露出了「事業線」也滿不在乎。
有一次,單位舉行重要的籤約儀式,邀請了很多媒體以及各重要部門的領導。
作為技術骨幹,老同志列席參加了會議,可上午他剛進會場,就被辦公室主任擋在門外。明明昨天已經通知穿正裝,為什麼還穿著短褲涼鞋。
老同志滿不在乎,覺得辦公室主任小題大做,故意為難他。他不過是個技術人員,背景牆的存在,一不需要在媒體面前發言,二不需要合影留念,何必強人所難。
辦公室主任語重心長地告訴他,平常也就算了,今天來了這麼多重要客人,你穿成這樣別說他不給面子,就是讓老闆看見,也得讓他滾蛋。
事實上老闆已經看見他了,但只當沒看見,只顧著和其他員工交談。
老同志的不修邊幅,使他遭遇尷尬和冷遇,其實並非個案。很多人著裝隨意其實暴露出不嚴謹的生活工作態度,說白了就是不懂得尊重他人。
在日常社交場合中,「以貌取人」是常態,儀表衣服不僅是光亮的外表,更是一張名片。你可以認為「以貌取人」是貶義詞,但作為社會生活潛規則,只有尊重這一條,才能在人際交往中遊刃有餘,展現出個人的才華能力。
那麼如何做到讓別人對自己青睞有加,產生完美的第一印象呢?
一、公務場合
如果是公司單位安排的宴會或者其他會議活動,應該儘量穿嚴肅的正裝,男士以西服襯衣為主,女士則要考慮的更多,可根據需要穿正裝或者禮服,顏色以莊重素雅為主。適宜的打扮,千萬別搶了主人或上司們的風頭。
二、朋友聚餐
這類場合相對隨意,但一般是不穿工裝的,可以穿日常生活裝,顏色凸顯柔和亮麗,營造出溫馨親切的社交氣氛。
三、參加宴會
宴會的主題就是主次分明,主角穿著禮服,與會人員則著深色西裝及色彩協調的襯衫領帶,女士配以中式旗袍裝,組合長裙式的宴會裝為主。以造型簡單為原則。若是遇到喜宴,可穿具有喜氣的暖色調衣服,例如棗紅或磚紅,既不會喧賓奪主,又非常適合當時的氣氛。
四、商務宴會
這類場合一般要求著正裝,西裝是當前最常見、最標準、男女皆宜的禮服。突出穩重高雅自然即可。
另外不管哪種場合,社交活動畢竟不是自家客廳,不能當眾解開紐扣脫下衣服。時刻保持自己的形象,給所有與宴者留下好印象。
請關注「酒歌說文」,為您提供更多有趣的傳統文化知識以及人文故事。反正不要錢,多少看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