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靠金裝人靠衣裝,社交禮儀從「以貌取人」開始

2021-01-08 酒歌說文

在現代生活,很多人抱怨說生活有一種人「狗眼看人低」,以貌取人,只會對那些衣裝華麗的人施以笑臉,而對衣著樸素者冷若冰霜,不理不睬。#蹦迪式社交#

不可否認,生活中確實有人趨炎附勢,刻意巴結權貴,忽視普通人的感受。

不得不承認,「以貌取人」是社交本能,尤其是公共社交場合,舉止、談吐、服飾等外在形象都會影響到別人對你的評價,產生不同的結果。當你在質疑世風日下時,為什麼不能換位思考,穿一件乾淨整潔的衣服呢?

獲得別人的尊重首先要從自己尊重自己開始,而這種尊重首先是儀表儀態。

在這裡,我們並非要求大家浮誇侈靡,穿著高檔名牌,拿著奢侈小包。而是說穿著打扮是社交禮儀的第一要素,體現著你的性格以及對活動的重視與否。

很多人過於強調個性,著裝不拘小節,明明是單位集體活動,要求穿工裝,他非要穿一件牛仔褲,顯示自己與眾不同,結果只能是弄巧成拙,成為被孤立的一員。還有一種情況則是不修邊幅,性格懶散,這樣的人也難以獲得他人信任。尤其是與陌生人初次見面,第一眼被對方從形象上打了「不及格」。

小編就遇到這樣的情況,單位有個老同志,資歷深技術高,是數一數二的技術骨幹。然而生活中大大咧咧,總是胡亂穿衣搭配,襯衣大敞,露出了「事業線」也滿不在乎。

有一次,單位舉行重要的籤約儀式,邀請了很多媒體以及各重要部門的領導。

作為技術骨幹,老同志列席參加了會議,可上午他剛進會場,就被辦公室主任擋在門外。明明昨天已經通知穿正裝,為什麼還穿著短褲涼鞋。

老同志滿不在乎,覺得辦公室主任小題大做,故意為難他。他不過是個技術人員,背景牆的存在,一不需要在媒體面前發言,二不需要合影留念,何必強人所難。

辦公室主任語重心長地告訴他,平常也就算了,今天來了這麼多重要客人,你穿成這樣別說他不給面子,就是讓老闆看見,也得讓他滾蛋。

事實上老闆已經看見他了,但只當沒看見,只顧著和其他員工交談。

老同志的不修邊幅,使他遭遇尷尬和冷遇,其實並非個案。很多人著裝隨意其實暴露出不嚴謹的生活工作態度,說白了就是不懂得尊重他人。

在日常社交場合中,「以貌取人」是常態,儀表衣服不僅是光亮的外表,更是一張名片。你可以認為「以貌取人」是貶義詞,但作為社會生活潛規則,只有尊重這一條,才能在人際交往中遊刃有餘,展現出個人的才華能力。

那麼如何做到讓別人對自己青睞有加,產生完美的第一印象呢?

一、公務場合

如果是公司單位安排的宴會或者其他會議活動,應該儘量穿嚴肅的正裝,男士以西服襯衣為主,女士則要考慮的更多,可根據需要穿正裝或者禮服,顏色以莊重素雅為主。適宜的打扮,千萬別搶了主人或上司們的風頭。

二、朋友聚餐

這類場合相對隨意,但一般是不穿工裝的,可以穿日常生活裝,顏色凸顯柔和亮麗,營造出溫馨親切的社交氣氛。

三、參加宴會

宴會的主題就是主次分明,主角穿著禮服,與會人員則著深色西裝及色彩協調的襯衫領帶,女士配以中式旗袍裝,組合長裙式的宴會裝為主。以造型簡單為原則。若是遇到喜宴,可穿具有喜氣的暖色調衣服,例如棗紅或磚紅,既不會喧賓奪主,又非常適合當時的氣氛。

四、商務宴會

這類場合一般要求著正裝,西裝是當前最常見、最標準、男女皆宜的禮服。突出穩重高雅自然即可。

另外不管哪種場合,社交活動畢竟不是自家客廳,不能當眾解開紐扣脫下衣服。時刻保持自己的形象,給所有與宴者留下好印象。

請關注「酒歌說文」,為您提供更多有趣的傳統文化知識以及人文故事。反正不要錢,多少看一點。

相關焦點

  • 人靠衣裝,佛靠金裝
    人靠衣裝,佛靠金裝關於人和人之間的相處。我們的孔子先生已經在他的論語當中闡述得非常清晰。論語的第10章,《鄉黨第10》裡面有這麼幾個觀點,講的就是跟人和人之間相處,應該有的態度。我記得小時候在教室的牆壁上有8個字:團結,緊張,嚴肅,活潑。他其實講的就是對地位相當的人團結活潑,對地位比你高的人保持一點嚴肅。
  • 人靠衣裝,佛靠金裝,胖媽媽穿「聲雨竹裙」,再胖感覺也顯瘦洋氣
    一個女人的氣質,就是靠投資自己而來的。即使你沒有多好的家境,沒有讀很多的書,沒有錢去買更大的房子,但至少,你可以過更精緻的生活,做個精緻的女子。讓自己的衣服精緻時尚,讓自己的精神狀態始終保持一個身心愉悅。
  • 佛靠金裝,人靠衣裝
    如今這個以貌取人的時代,更是從一個人的著裝來判斷一個人的經濟、文化水平如何;可信任度,是否值得信賴;我們生活在這樣一個時代,如果穿著打扮不夠得體,可以說就無法贏得別人對你在第一感官上的關注與好感。就像我們都知道的那句話,沒有人願意透過你邋遢的外表去了解你的內在。因為只有越是底層的人才會越不在意自己的身材和臉面。
  • 「佛靠金裝,人靠衣裝」,車靠什麼裝?
    常言道「佛靠金裝,人靠衣裝」,那麼男女老少都愛的車,該用什麼裝點呢? 汽車的裝點主要分為三大類:汽車美容、汽車改色、汽車改裝。
  • 三國殺:「人靠衣裝,佛靠金裝」,三國殺裡的武將到底誰是親生的?
    三國殺:「人靠衣裝,佛靠金裝」,三國殺裡的武將到底誰是親生的?
  • 人靠衣裝、佛靠金裝、畫靠裱裝,認識書畫裝裱的千年發展史
    自古就有「人靠衣裝、馬靠鞍裝、佛靠金裝、畫靠裱裝」之說,當然我們的裝裱歷史更是源遠流長。中國書畫的裝裱最早可以從簡冊算起,簡就是用竹、木加工成平麵條狀用於寫字,冊則是用繩子把簡連綴成卷或者來回疊放成「冊」,後來有了比竹木更為輕便的絲帛,這種裝裱方法就演變成了今天的手卷捲軸裝和冊頁。
  • 「人靠衣裝」用英語怎麼表達?
    大家好,歡迎來的餅哥英語的頻道,今天我們分享一個非常有用且地道的表達——人靠衣裝, 這個短語的表達是:clothes make the man 人靠衣裝I'm not surprised我並不驚訝約翰因故被開除--他從來沒有穿得很職業化,人靠衣裝。You really need to get some better work clothes before starting this new job. The clothes make the man, you know.
  • 俗話說人靠衣裝馬靠鞍,對於汪星人來說靠的就是乾淨利落的造型
    都說人靠衣裝馬靠鞍,那麼對於寵物來說,尤其是汪星人來說是靠啥呢?當然是靠髮型了!最近外網就總結了一些狗狗們在被主人拉去修毛前後的造型對比。真的是不看不知道一看真奇妙,平時大家可能都沒在意的狗狗美容沒想到對於外貌的改變有這麼大!
  • 百年堂 | 在社交場合中,如何運用社交禮儀,怎樣才能發揮禮儀應有的效應?
    真誠尊重 蘇格拉底曾言:「不要靠饋贈來獲得一個朋友,你須貢獻你誠摯的愛,學習怎樣用正當的方法來贏得一個人的心。」可見在與人交往時,真誠尊重是禮儀的首要原則,只有真誠待人才是尊重他人,只有真誠尊重,方能創造和諧愉快的人際關係,真誠和尊重是相輔相成的。
  • 人靠衣裝,畫要裱裝,認識書畫手工裝裱的種種好處……
    俗話說「三分畫七分裱」、「人靠衣裝、馬靠鞍裝、佛靠金裝、畫靠裱裝」,書畫作品也是這樣,經過裝裱後的書畫作品平整堅挺,易於舒捲張掛,不僅能給作品帶來保護作用,而且還能增加視覺上的美感效果,也只有裝裱之後的作品,才能發揮作品最大的效果。
  • 人靠衣裝,馬靠鞍
    一句老話說的好,"人靠衣裝,馬靠鞍"。我們或許可以質疑這句話的準確性,但是如果我們完全對這句話嗤之以鼻,那麼我們就絕對不會踏入通往成功或高尚人格的高速路。
  • 阿龍傳:俗話說「人靠衣裝馬靠鞍」,楊戩穿上戰袍,他的氣質就上來了!
    阿龍傳:俗話說「人靠衣裝馬靠鞍」,楊戩穿上戰袍,他的氣質就上來了!
  • 人靠衣裝,佛靠金裝。簡談秦朝及之前服飾的變化
    王室公卿在不同的禮儀場合,頂冠既要冕弁有序,穿衣著裳也須採用不同的形式、顏色和圖案。祭祀有吉服,朝拜有朝服,喪葬有兇服,根據地位高低,在服飾的裝飾紋樣和顏色上也各不相同。春秋戰國時期,服裝樣式發生了重大變化。首先便是深衣開始流行,其將過去上下不相連的衣裳連屬在一起,下擺不開衩口,將衣襟接長,向後擁掩。
  • 人靠衣裝馬靠鞍,盤點4款靠「臉蛋」走紅的車型,你被坑了麼
    「人靠衣裝,馬靠鞍」這句古話說的一點沒錯,一個人穿得破破爛爛走在街上,別人都離你遠一點,相反穿得漂漂亮亮的,回頭率都高一些,尤其是女人,那除了人,汽車實際也是這種情況
  • 人靠衣裝馬靠鞍之哈薩克馬鞍
    「人靠衣裝馬靠鞍」, 作為世世代代與馬為伴的遊牧民族,哈薩克族人愛馬、懂馬,他們對馬的愛莫過於給馬配上一副漂亮的馬鞍
  • 做精緻的人,佛靠金裝人靠衣裝,讓衣服煥然如新
  • 人靠衣裝馬靠鞍,那髮型排在第幾?關曉彤的新髮型告訴你答案
    俗話說的好,人靠衣裝馬靠鞍,於是愛找問題的小編就突然有了疑問,到底是衣裝重要呢還是一個好的髮型重要呢?其實小編從個人的身生活經驗來講,我覺得還是髮型更重要,因為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長得漂亮的人有氣質的人穿啥都好看,這個時候衣裝對於他們來說貌似不用精心搭配選擇,就能讓人覺得眼前一亮。就像網友們常說的買家秀和賣家秀,同樣的衣服穿在模特身上和自己身上那就很可能是天差地別。
  • 你不敢否認自己也是以貌取人,道德哲學對此進行探索
    在人類社會中,似乎愛情的中心永遠離不開俊男美女;我們經常鼓勵自己或者批評別人說「人不可貌相」,的確一個人的能力大小,智商的高低與相貌並沒有直接的聯繫,但是在社會的各層活動中,人們卻往往總是以貌取人,無論是在愛情對象的選取上還是在職場招聘中或者在生活的各個方面,沒有一個人能夠擺脫「外貌協會」的偏執。
  • 靠自力和靠佛力的具體含意是什麼?
    靠自力,須深明教理,依教修行。修行功深,斷惑證真,方出生死。靠佛力,縱不明教理,未斷惑業,但能信願持名,求生淨土,臨命終時,決定蒙佛親垂接引,往生西方。既生西方,見佛聞法,悟無生忍。即此一生,定補佛位。此是佛力,又兼自力。謂信願持名,是自力能感於佛。誓願攝受,垂慈接引,是佛力能應於我。感應道交,故得如是。
  • 淨宗法師:往生全靠佛,好比靠司機
    阿彌陀佛,他成了佛,我往生就有靠了。因為他為我們發了願。「為我發了願,我就仰靠你!」現在我們自己沒有力量解決生死輪迴,我們全靠阿彌陀佛:他老人家能解決,我們就有靠;他老人家不能解決,我們就完了!所以,是完全仰仗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