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說年前好不容易瘦下來,做了頭髮,打算過年聚會一展風採,結果突如其來的疫情,在家愣是憋了兩個月。在父母長輩的奪命催飯下,在打發寂寞而消滅的零食下,眼看肚子一點點鼓起來,出門復工才傻眼,褲子塞滿,腰帶緊繃,眼看精緻髮型也日漸凌亂。然而,2020年都已經過半,圓潤的身材還是不見變化,真是讓人心好累~
相信大部分人群都存在著減重的苦惱,總是胖了瘦、瘦了胖,嘗試各種辦法,身材一直不穩定。我們做個小測試:↓↓↓
自從負責醫學營養減重管理後,哆啦遇見的大多數減不下來的朋友都存在共同的減肥困難項:①社交範圍廣,聚會較多,吃飯喝酒必不可少,經常吃到半夜回家直接睡覺;②工作任務繁重,沒時間運動,經常加班吃宵夜;③精神壓力大,每日疲憊不想動;④只想少吃不動,一勞永逸,沒有改變不良生活習慣的決心和毅力;⑤體重反覆不穩定,感覺辛苦總白費,內心焦慮不安卻又不願調整方式。於是,我們始終沒有形成健康的、固定的生活習慣,直到最後無法長久堅持、反覆肥胖。其實,肥胖的根本就在於我們&34;,導致過多的能量轉化為脂肪在體內蓄積,但只要打破這個平衡,就是減重的開始。
&34;這句話不是沒有道理,但是具體操作卻大有講究!自2016年《中國超重/肥胖醫學營養治療專家共識》發布以來,大家更加關注健康減重了,學會應用醫學健康知識才是熱愛生活的開始,不盲目、不過度、不消耗才是我們該有的樣子。
A、醫學營養減重在於幫助我們自身樹立健康的生活習慣,一個習慣的形成至少要有3個月甚至以上的時間,因此,減重也不能急於求成,追求過快的減重對自身的消耗還是很大的。健康的減重是每月下降在4-8斤即可,我們首先要把目標放的長遠些,如果是體重基數比較大的朋友們建議可以選擇在半年、一年甚至兩年的期限內瘦下來即可。
B、積極調整不良生活習慣,如飲食搭配不全、饑飽不定、熬夜、飲酒、不喝水、喜甜食、油炸食品、甜飲料等,使其頻率逐漸遞減。以上不良生活習慣可導致維生素缺乏、每日能量攝入超標、減肥困難、皮膚暗淡、脫髮及消化系統負擔。
C、醫學營養減重從飲食、運動及心理三方面出發調控體重。對於時間不太寬裕的上班族來說,只需日常飲食,規律食材搭配,保證每日上下班時間的適當運動,休息日使用輕斷食模式即可。這樣不會增加額外的減重負擔,還可以保證營養,減少機體消耗。對於時間充足、熱愛生活的朋友們,可以精確到每個食材的克重,細心配搭,烹調美味,更好的控制每一類營養素的攝入,配合足量的運動,做到健康高效減重。哆啦應用兩種模式相結合,28天成功減掉8斤,自覺過程相對輕鬆,飢餓感不強烈,心情也比較平穩。
其實健康的減重並沒有我們想像的那麼複雜和難以執行,重點在於我們自身的營養思維模式的建立。如果還伴有一些基礎疾病(如糖尿病、痛風、高血脂、高血壓等),在醫學營養減重管理過程中,我們更是可以得到改善;同時,均衡膳食可以幫助我們抵禦運動中的肌肉及微量營養素的消耗,有效提高基礎代謝率,讓減重輕鬆以堅持。
減重不是關鍵,關鍵是減重後需要將體重維持3個月以上才算有效,所以一些極端快速的減重模式我們不能長久堅持,因此復胖的機率很大。跟哆啦一起營養減重,健康是首要任務,變美只是附加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