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步是一項全民運動,跑步不僅有著讓人減脂瘦身的魔力,還可以提升耐力,加強韌性,深受自律人士們的追捧和愛美健身人士的喜愛。
跑步在生活中日漸流行起來,朋友圈的空間曬跑量也是日常生活中流行的方式了。
跑步簡單易行,但也要學會正確的跑步方法,才能避免出現跑步膝。
跑步後導致的膝蓋疼,會嚴重影響到你的訓練。連日常走路都不方便,甚至直接導致你和跑步無緣。
那我們該如何避免跑步後導致的膝蓋疼呢?
膝蓋為什麼會疼?
在跑動當中,會有一個單腳落地的過程。
如果體重過大,那每次落地都會對膝關節造成很大的壓力。正確的跑步是對膝關節一次又一次的磨練,不正確反而是對膝關節一次又一次的損傷。
了解跑步的學問,我們就要先知道一些膝蓋的專業性的知識。
膝蓋的組成:
膝關節一般分為三個間室:內側、外側和髕骨關節。
一般人體直立行走的時候主要負重在內、外側間室,尤其是內側間室。屈膝的時候骸骨關節受力開始增加。
在跑步過程中,膝關節三個間室都在受力,其他還包括膝關節周圍的肌肉韌帶、半月板等結構。
在骨科門診中,因為跑步導致的膝關節疼痛,並不少見。
人在跑步時,每邁出一步,膝蓋就要承受體重7倍的壓力,如果一個人的體重是70公斤,那麼他膝蓋所承受的壓力就達到490公斤。
初次跑馬髕骨關節易受傷。
跑步對於人體的負重關節間室有改善作用,但對於首次參加馬拉松的跑者的髕骨關節間室卻不那麼友好。
朋友第一次參加馬拉松後,他告訴我,跑馬拉松是一段美好的過往:
&34;
經常跑步骸骨關節易受傷,就跟走路會崴腳一樣,是常見問題。只要你注重正確的方法和科學的鍛鍊對自己的身體會好很多。
如何保護膝蓋?
1.買一雙好的跑步鞋
專業跑步鞋可以比較好的減震,避免膝蓋受到過大的衝擊。會減輕腳步的負擔。
2.注意跑步環境
跑步過程中如果遇到下坡,膝蓋受到的衝擊會比平地上大數倍甚至數十倍.
所以下坡速度不宜過快,要放慢速度,不要跟隨斜坡的角度去衝刺和跨越式奔跑。
3.跑步的姿勢
這點如果要放開說,會非常複雜,所以給你個簡單建議,正確的跑步姿勢,步伐的聲音應該是非常輕的,如果你的腳步過重,那就說明姿勢不對。
4.千萬不要疲勞跑步
如果跑步的運動量過大,肌肉疲勞,平時腿部肌肉會調節保護膝蓋,一旦肌肉疲勞,這個功能就失去了,膝蓋不可避免地會受到比平時大很多的衝擊。
5.糾正跑姿,前掌著地
注意不是腳尖!當然這不絕對,因人而異,不管什麼跑步姿勢其實只要是踏地很輕或者沒有聲音就對了。
6.控制速度,穩定心率
有很多更具心率訓練的方法,這裡推薦大家MAF(全稱是MAF180心率訓練法,MAF指的是最大有氧狀態)。
普通人學習跑步的通病是容易太快,快了就容易出現各種問題,這個方法可以幫助你很好地慢下來。
跑步的時候,先熱身。熱身完畢跑起來,心率區間為[130-(180-年齡)],一邊跑邊說話不累為宜。
7.合理作息,保證恢復
良好的休息甚至比連續的跑步還要來得重要。
有科學家做過實驗,兩組人一組每天都跑,一組有固定時間休息,結果發現休息組的成績更好。
8.注重裝備防護
膝蓋容易受傷,通過裝備來彌補也是一種方法。
護膝可以起到支撐和保暖的作用,對於膝關節的防護特別明顯,需要其他輔助裝備來抵消這個壓力。
跑步膝蓋疼的恢復方法有
沙發深蹲:
1.從站立姿勢到身體慢慢坐到沙發上,背部挺直,視線筆直看到向前方。
2.把臀部往沙發或座椅深處挪移,一定要儘量做得非常靠裡。
3.膝蓋不超過腳尖,背部挺直微微反弓,用臀部的力量發力到腳後跟,蹬地起身。
沙發深蹲不會造成身體勞損或受傷,能很好地鍛鍊大腿的肌肉力量和腿部,更是幫你塑造翹臀的神奇動作。
要避免運動帶來的不必要傷害,我們就必須意識到:
跑步雖然經濟方便,但絕對不是一項簡單的下肢運動,而是一項全身肌肉的協調運動!
如果長期不運動的人開始跑步鍛鍊,必須要循序漸進,注重技巧。並且,一旦開始跑步,請注意堅持,規律運動,並加強肌肉力量的訓練。
讓我們為跑出自己的精彩,為成為更好的自己,Go Running!
「你有沒有跑步後膝蓋疼的經歷」歡迎大家在留言區
編輯|周彪
審核|曾詩瑩
校稿|趙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