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平時坐久了或蹲久了,再站起來時容易感到頭暈,時不時還眼前發黑,要過一會兒才能恢復,這到底咋回事?朋友說我這是貧血了,讓我多吃點補血的食物,真的靠譜嗎?
實際上,多數人都經歷過突然頭暈及眼前發黑的情況。這與多種因素有關,其中——
雙眼發黑,2種情況無需擔憂
1、體位性低血壓
體位性低血壓屬於一種生理現象,是由於體位突然改變,導致腦部出現短暫的缺血缺氧而引起的。
因為人在蹲位或坐位時,下肢呈屈曲狀態,此時血液循環容易受阻,也就是血液不易流向下肢,下肢可能缺血。
而在突然站起時,下肢血管一下子恢復暢通,全身血液就會大量往下肢湧過去。
如此一來,大腦有可能暫時供血不足,得不到充足的氧氣和營養供應,從而會出現頭暈、雙眼發黑、心跳加速的現象。
不過,在身體適應過來後,這些現象又會很快消失。
建議:
如果是因體位性低血壓造成的雙眼發黑,平時應注意——
不要長時間蹲著或坐著;久蹲或久坐後,起身時最好慢慢站起來,以減輕不適感;不妨多參加體育鍛鍊,幫助增強心血管的功能。
2、貧血
貧血也會引起眼前發黑,特別是貧血嚴重的人,每一次蹲下起身都易出現頭暈情況。
貧血主要是由於各種原因導致失血或者造血不足所致,比如:
失血可能因創傷、消化道出血或來月經等;造血不足則包括鐵質缺乏、維生素B12缺乏、地中海貧血等。
建議:
貧血的人宜注意均衡飲食,多吃能補氣血的食物,如豬肝、牛肉、血豆腐、蔬菜水果、龍眼、黑糯米等;還可多用黃芪或西洋參泡水飲用。
眼前發黑,還需警惕3個問題
一般而言,如果是由上述兩個因素造成的雙眼發黑,往往不用太過擔憂。
不過,若是經常無緣無故眼前一黑,就應該警惕是否身體出問題了~
1、眼球問題
隨著年齡增長,或平日用眼不當等,有可能會導致視網膜、視神經、黃斑區等發生病變,繼而引起視野改變。
尤其是患有顱內腫瘤、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周邊血管病變的人,更容易發生眼球內部疾病,促使眼前發黑、視物模糊、視野缺損,甚至是失明。
建議:
有基礎疾病的人群應積極治療;平時可多做眼保健操,且用眼20分鐘後,最好能閉眼或眺望遠處至少20秒。
2、頸椎病變
如果一個人患上頸椎病,那麼椎基底動脈很容易受到壓迫,引發腦供血不足。
這種狀態下,若是長時間低頭保持同一姿勢,在突然抬頭時可能會發生眼前發黑、頭暈、噁心等現象。
建議:
日常活動多加強頸部肌肉鍛鍊,注意保持良好的走姿、坐姿、睡姿,避免長時間低頭;感到頸椎不適時,應及時就醫。
3、心臟問題
當心臟出現問題時,同樣可能造成雙眼發黑:
一是心跳過緩,每分鐘50次以下,易引起血壓下降、身體供血不足,出現眼發黑、頭暈、乏力等症。
二是患有冠心病,這時冠脈狹窄超過50%,易減弱心臟泵血功能、降低射血頻次,導致腦供血不足,引發眼前發黑、頭昏的情況。
有這類心源性問題的人,建議馬上到醫院就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