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長沙丨這14個長沙話知識點能知道10個就算老長沙了

2021-01-10 大長沙小知識

角彎裡、彎角裡、彎頭角及都是一個意思:角落,如門角彎裡,牆角彎裡,也指地域的偏僻,閉寒,與北方話「旮旯」意思相同。

懂味:說的話或做的事很合別人的心意。

曼坨:大人對小孩的輕微批評或告誡。

打背攻:指人的手頭上很拮据,有點應付不過來。

搭會:這是民間的一種聚財方式,在七十年代、八十年代較盛行,在工廠裡工資普遍不高,有人經紀上一時很困難,亟待解決或者要置辦一件家具或電器,那麼由這個急需要錢的人發起並邀齊十個人(人數看自己的需要而定,每人十元或十五元),發起人的首會,連同自己一起可以拿到100元或150元,其他幾個人得會的先後順序則按抓鬮而定。

敲丁公、挖立殼:對人的一種懲罰,只是用力的程度稍微不同,手的四指彎曲,用彎曲的第二指節擊打人的頭部。

瑟婆子:就是蝨子,不講究衛生,長期不洗頭,不洗澡,不換衣服,很容易產生蝨子,蝨子吸食血液,傳播疾病。

慢痂(ga)子:很長時間冇洗澡,油脂和分泌物都沉積在皮膚上,泡澡時,用手在皮膚上一撮,有的搓成條狀,有的搓成屑,只往下掉,掉下來的東西,叫慢痂子。

撮把子:詐騙犯,騙子。

告發子:叫花子,要飯的,討米的。

光眼瞎子:文盲,睜眼瞎子。

亮殼子:燈籠。

麗嘎爛:指女性,既不是情人更不是戀人,用現在的話講,性夥伴比較好。

畫鬍子:做事時把有顏色的髒東西搞得滿臉都是,很難看,這就叫畫鬍子。後來把與女性有性關係的男同志叫畫鬍子,長沙人喜歡用「駝」,很形象,把麗嘎爛畫鬍子背噠跑。

大家也可以看看我以前寫的一些東西,也挺有意思,感興趣的可以關注一下啊。

老長沙丨這些長沙話形容詞能知道60%以上的是厲害的老口子

老長沙丨長沙話形容詞大全,能知道80%以上的是真正的老口子

老長沙丨南二環、樹木嶺旁邊的雅塘村發展簡史,這是138路起點站

相關焦點

  • 老長沙丨90後的長沙人有90%不說這8個長沙話
    不知不覺已經2019年了,最大的90後都要進入30歲的門檻了,而90後這一代也是最早接受比較完整的普通話教育的一代,所以很多即使是土生土長的90後長沙人在方言上也與上一輩會出現一些脫節,比如下面這些長沙話,90後經常聽得真不多,日常能自己使用的那就更少了。
  • 老長沙丨「我想和你搞路」,「搞路」在長沙話中還有這些意思
    文章開頭先放三個長沙話詞語,看大家知不知道什麼意思,這三個詞語95後甚至是90後的長沙人已經很少使用了:怯火、清水、殺豬。解釋會在文章最後提供,大家可以看看。正文開始。最近很多表情包都喜歡用「搞事」,可以說「搞事」也算一個網絡用語吧,其實各地都有「搞事情」對應的方言,而長沙話中對應的詞,那就是搞路。長沙人講的搞路(音簍),意義很豐富,我們先把他拆開,單個的來看一下。首先呢,看看比較有意思的「路」。
  • 老長沙丨16條與吃相關的長沙話,衝菜子你知道是什麼嗎?
    長沙話中「鬼」的避諱說法叫「浸老倌」。出魚:長沙舊俗有「六碗菜出魚」的說法,意指宴席上第六道魚。「魚」諧「愚」,故用本詞喻指出醜丟人。廚房師傅:大師傅,廚師。大家也可以看看我之前發的一些東西,也挺有意思,感興趣的可以關注一下。
  • 長沙版《友情歲月》丨看懂這部片子長沙話可以過8級
    當今社會偽娘風盛行,陽剛之氣也是日漸稀少,兄弟情義是世間最動人的感情之一,對於男人來說,很多時候兄弟情會比愛情、生命更為重跟珍貴
  • 《納涼》回來了 黃興南路步行街10組「老長沙」雕塑合璧
    但這件因修建地鐵而被搬離,後莫名失蹤被人山寨的作品,已經離開步行街9年了。9月2日下午,經過雷宜鋅重新復原創作的雕塑《納涼》,在步行街安裝完成。至此,《老長沙》10組雕塑合璧,向來來往往的現代都市人生動地訴說著當年的老長沙故事。9月2日下午,經過雷宜鋅重新復原創作的雕塑《納涼》,在步行街安裝完成。至此,《老長沙》10組雕塑全部回到了步行街。
  • 長沙話,真的是最「有味」的話
    撰文/阿誠的朋友@TOPYS  設計/huimeng@TOPYS  剛剛過去的國慶假期,我敢說你的朋友圈裡一定有一位朋友帶你雲逛了長沙。  但請相信我,朋友圈裡的長沙雖然看起來不錯,但卻沒有沾染一絲這個城市自帶的煙火氣。如果想要體驗這座城市的煙火氣,還得親自來長沙的街道巷弄裡轉轉,聽聽長沙「老口子」聊天。
  • 陳先樞:老長沙的故事讓我著迷——長沙十大優秀自媒體評選參評代表
    30多年間,陳先樞或埋頭於浩繁的資料,或奔走在被人遺忘的市井,執著於長沙歷史文化遺產的調研與保護工作,他編著或參與編著的圖書達上百部,包括老建築、老照片、老報刊、老對聯、老商號等等。有人說,在長沙文化圈,無論是地域的還是歷史的,尊陳先樞為權威,一點都不為過。陳先樞被公認為長沙文化圈的權威。
  • 在這些耳熟能詳的方言童謠裡,珍藏著我們兒時記憶中的老長沙……
    @飛俠911:我記得應該是:肚裡坐個奶奶,奶奶出來裝香,肚裡坐個姑娘,姑娘出來繡花...奶奶眼神不好,哦是繡花咯?@Z:在西安讀大學,當大學同學問起來,你們長沙有一個童謠,好像是叫月亮粑粑,你會唱不?驚喜之餘還有感動和自豪,作為一個長沙人,在離家這麼遠的地方還能對來自五湖四海的同學唱出我最自豪的長沙話,還有一個星期就開學啦,捨不得最愛的長沙!@味道:真的像回到細時候噠,只是伢娘哈不在噠,自己也快變娭毑嗒,唉!
  • 喚起「納涼」記憶 《老長沙》10組雕塑合璧
    但這件因修建地鐵而被搬離、後莫名失蹤被人「山寨」的作品,已經離開步行街9年了。今日下午,經過雷宜鋅重新復原創作的雕塑《納涼》,在步行街安裝完成。至此,《老長沙》10組雕塑合璧,向來來往往的現代都市人生動地訴說著當年的老長沙故事。
  • 老長沙丨除了女屍,湖南省博物館究竟有什麼好看的?
    你知道湖南省博物館有哪些常設陳列嗎?新發現陳列《湖南十大考古新發現陳列》展館位於湖南省博物館新陳列大樓二樓西北,其面積約400平方米,展品共計133件(組),於2003年1月18日對外展出,集中展示了10餘年來湖南省最重要的十大考古新發現,其中有八項被評為當年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這八項中又有三項被評為20世紀百項考古大發現,尤其是龍山裡耶戰國秦漢城址的發掘,更是被譽為21世紀我國最重大的考古發現之一。
  • 「老長沙」的小康新傳奇
    比如,湖南長沙,有一條最能代表「老長沙」、最具煙火氣的街巷——太平老街,這裡經年保持著「愈夜愈美麗」的傳奇。但凡走一遍,都不難體驗到當地人的小康生活「幸福感」。  「管家」當道,夜經濟拉動疫情後時代繁華  在長沙天心區太平老街的一端,「蹲點」著湖南省首個夜間經濟服務中心,這裡設立的「夜間管家」,為市民提供著便民醫療、公共雨傘、充電器、衛生間、信息諮詢等服務,營造著溫暖安全的夜經濟環境。  「管家」當道,在包括太平老街在內的當地五一商圈,就已培育出超級文和友、茶顏悅色等40多個網紅打卡點。
  • 【尋味長沙】穿越古今的美食——老長沙味道伍厚德堂
    近年長沙餐飲,最受矚目,最為大多數餐飲人追逐的,不是新化邵陽的鐵血湘菜,不是湘西的土匪湘菜,甚至也不是環洞庭的湖區湘菜,最受人推崇的,當屬老長沙湘味文化。長沙人骨子裡有一股懷舊的情懷,尤其是長沙土著,他們熱衷於弘揚自己熟悉的生活風物,來懷念他們曾經引以為傲的吃喝盛世。於是,他們把他們成長年代的長沙風俗稱為老長沙。
  • 長沙到底是誰的長沙?
    並非刻薄到為了一己的審美,或曰情懷,就一廂情願讓城市不向前走,實在是因為領會到很大比重的青春早已與老街老房子合為一體,他們拆掉了,我的青春也死了一大片。其實『老長沙』這個詞彙,不過是熱愛這座城市的情感記憶,並不意味著排外與復古守舊,中國最早的西醫醫院湘雅和聞名海內外的中國Yale——雅禮中學不就是明證嗎?
  • 看圖猜長沙地名!據說10年以上的老長沙才能猜對90%!
    七裡廟地名的來歷源於一個古時的故事,當時,有個和尚遭人誣陷,犯了姦淫女性的罪名。被當時官府判了斬立決。和尚留下遺言,若其被人冤枉,其屍首立地行走七裡路。哪想最終和尚屍首果真行走七裡路。之所以叫韭菜園,是因為很久很久以前,這裡是一片鬱鬱蔥蔥的韭菜地。
  • 印章裡的長沙老地名,你認得多少
    《別讓老地名不經意間悄悄溜走》後續 印章裡的長沙老地名,你認得多少 2014年12月21日 圖/記者陳勇     本報長沙訊  平地一聲雷、一步兩搭橋、縣正街、望麓園、寶南街……這些承載了老長沙人記憶的老地名,隨著時光流逝,不少都已經或面臨消失。城市面貌的變化帶來的不僅僅是名稱的更替,更是記憶的遠離。12月20日上午,長沙名勝地名篆刻作品展在湖南圖書館開幕。
  • 專欄丨範命輝:長沙老「三席」
    這是毛澤東同志在其著作中惟一提到的傳統湘菜筵席。這種俗名「蛋糕席」的「蟶乾席」,也是長沙人辦紅白喜事常擺的席。由十大碗菜組成,席上一般用六寸的藍花瓷碗。第一碗大菜為蟶乾肉丸蛋卷雜燴。由肉丸子、麵粉蛋卷、紅蘿蔔絲(或富瓜)扣碗,上面扣以入味的蟶乾整齊拼擺而成。隨後上肉絲煨筍絲。一般把剛殺出來的腿子肉切絲放入瓦罐中燜爛,筍絲沉底,肉絲蓋頂,鮮香嫩脆。接連是「三大扣」上席。
  • 老長沙丨湖南省博物館的幾大「鎮館之寶」,這個文物絕對難以想到
    漢墓T形帛畫漢代文物,1972年,考古學家在馬王堆一號漢墓第四層的內棺蓋上發現了一幅帛畫,1973年,人們又在馬王堆三號漢墓第三層內棺蓋上發現了一幅帛畫,因為這兩幅帛畫都是上寬下窄,因此就把它們通稱為T形帛畫。帛畫的內容,主要分為天上、人間和地下三大部分,表達了遠古人民對自然的崇拜。
  • 專欄丨範命輝:老長沙湘點
    這從1949年前的老長沙的「四大茶館」中流傳的口碑便可知一二:道門口「德園」的包子皮薄餡足,花色齊全,皮喧透油;西牌樓「洞庭春」的油餅最好吃,香甜鬆脆、油而不膩;八角亭的「大華齋」的腦髓卷透油鬆軟,落口消溶;而老照壁的「徐松泉」的燒賣米糯油透,如食珍珠。
  • 滿滿的都是童年回憶,那些老長沙的樣子,你不該忘記!
    城市飛速發展,經濟不斷融合,長沙這座具有歷史文化底蘊的老城,也再難看見歷史的痕跡。現在的長沙城,越來越現代化,我們更多的看見新的建築、新的文化,不斷在長沙拔地而起。而那些老長沙的回憶也更多的只能保留在老長沙的記憶當中。現在的提及長沙,更多的是芒果臺、茶顏悅色這些網紅品牌。外地遊客只知道長沙的臭豆腐、茶顏悅色、太平街。卻不知道有個馬王堆、白沙井。城市建設越來越快,歷史痕跡逐漸消失在老長沙的視線中。
  • 【老長沙 新味道】方英文:湘水搖青
    【老長沙 新味道】方英文:湘水搖青 2020-10-21 13:4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