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礦歷經「黃金十年」,平頂山卻為何依舊這麼窮|城市深度

2020-12-11 遇見鷹城

- 做一個城市的分享者 -

- 陪伴著你和這座城市的故事 -

- 我在平頂山,你呢 -

遇見大寶 | 文「遇見鷹城,關注他↑,帶走我,陪伴著你和這座城市的故事!」

人一輩子或許也就幾個「十年」,每一個「十年」的改變都是巨大的,特別是身在一個高速發展的社會,持續「上進」,脫穎而出並不是很難的事。身邊很多例子,年輕人只要肯上進,生活對他的回報都不會差,十年後知真假,也有不少人是「假上進」,抱怨生活不公,更多情緒是無法接受自身平庸與別人的「真上進」,真收穫越多,真抱怨越少。都是時代弄潮,誰也不是活在真空裡,想爭第一,那是年輕人的自大或盲目自信,人這麼多,哪怕你比70%的人強,生活已經很愜意,十年後,回頭一看,都不是事兒。

黃金十年,這座煤城經歷的或許更多,走過的路比每一個人更長,更遠。

煤礦歷經「黃金十年」,平頂山卻為何依舊這麼窮|城市深度

--題記

趁著逢五周末的空檔來往市區轉了轉,那些曾經門庭如市嘻嘻嚷嚷的街道,相較之下也顯得有些冷清,生意大不如從前。從眼下越來越注重環保和能源減排的社會,對煤炭的需求也日益減少,相較山西大同的煤質與產量,也似捉襟見肘,記得曾經為我們授課的教師曾講過「從越南進口的煤,加上運費也比從國內買煤來得更加划算」,眼下,持續走平的煤炭交易價格卻又顯得絲絲曙光。

趁著霞光,湛藍的天空與交輝相應的老城,好像顯得一下子老了許多,鼎盛時期的裝潢原封不動地停留著,乾淨,又落魄。

我的兒時乃至整個青春期都是在平頂山礦區度過的,當考上大學並順利離開那裡的時候,再回想起來,我才意識到它的完整性。時間在那裡肆意的流淌,生活在這裡的人們,土地與城市的變化,這一切都給人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好像原來這裡的一切只是魔方上的一格。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魔方是靜止不動的,可一旦它轉動起來,被凌亂,也就意味著一切將要被做出全新的擇決。

我出生在一個煤礦家屬院,那時的礦區還沒有那麼多的樓房,到處都是棚戶區,交叉相錯的街道讓人有些迷眼,也很幸運,趕上了算是人們所說的煤礦「黃金十年」,當然也會有人對煤礦的黃金十年產生質疑,但用我的話來說那就是21世紀的第一個十年。

在那個時候,一個人的親朋鄰裡、甚至七大姑八大姨可能都會在一個地區的煤礦上班,煤礦支撐著的也不是一個個個體,而是一條複雜的個關係網。

黃金十年,曾經盤活了這座城市數十萬工人的生計,記得那些年,為得到一席「正式職工」的地位,可謂搶破了頭,絞盡了腦汁。

他垂垂老矣,坐在長椅上回憶那個人,那是一個黃昏,遠處的煤礦傳來下班的鈴聲,騎著二八大槓的人從巷口過去,他們站在巷尾,那人穿著一件用「勞保票子」換來的工作衫,「我下周就要走了,要不要一起」,「我嗎?不去,現在這樣挺好」他不知道,他走之後,那人在未出現,在這個十年,從煤礦走出來的人與留守煤礦的人,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市場在改變,用戶思維在改變,競爭對手在作出改變,如果只有你一塵不變,還在用著十年前的老招式,所以就會賺不到錢,落魄,暗淡。

歷經「黃金十年」,平頂山卻為何依舊這麼窮;記得曾經某位落馬的領導曾這樣描述「窮與黑不是煤城的屬性,歷來礦區城市給人的印象是窮的、黑的、髒的。這一次我們到平頂山市,卻是大開了眼界,這城是一座美麗潔淨的城,是一個工業相當發達的城,是帶動周圍幾個縣經濟發展的中心城。汽車駛入平頂山市區,映入我們眼帘的不是煙囪林立,黃煙滾滾,不是黑塵撲面,不是擁擠的人群和狹窄的街道,而是寬闊筆直的馬路,明亮整齊的店堂樓宇,寧靜的小巷,與街遭並行的小溪,街道兩旁的機關,工廠的院內到處是蔥綠的樹,盛開的花…」

有些諷刺,多年前不那麼真實的話語卻又是如今的現實。

30年前,這裡還是一個地瘠民貧的小村落。後來發現了煤田,各路人馬雲集到這裡建礦井,建城鎮。但多年以前的平頂山還是單一的煤城,生產單一,生活單調,有一點服務業,也僅僅是滿足礦工、礦工家屬生活的起碼需要。那時節,市裡窮得很,更談不上市政建設。一句話,平頂山人想的是煤,看的是煤,吃的是煤。當地人為我們描述當時市區的圖景是「黑壓壓,霧沉沉」。

其實這就是一種惡性循環,因為窮,人們的消費能力就較為低,這就使人們顯得更窮,加上制度下的貪腐,人才的流失,更多的是能源的枯竭,造就了這早晚一天的問題。

目前可以觀察到平頂山煤礦解決問題的主要辦法,就是積極引進各種人才、更新技術和設備,可是這實施起來遠遠不是像說起來那麼簡單,所以也出現了大勢所趨的人員分流。而這相比前一種,似乎更立竿見影。

但當我看到電影《山河故人》的時候,我感到非常地欣喜,因為在這部電影裡,煤礦只是一個承載著人生老病死的空間,它本身並沒有多麼的特殊,而我曾經就生活在這樣的一個空間裡。

我甚至會在電影中望見許多我認識的人,似同相識那些缺憾的性格,那些弔詭的命運,認識那些人的自卑與倔強。梁子這個人物形象幾乎是隨處可見的,甚至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他是父輩叔叔那一輩的一個集體的縮影。

同一部電影,剛好隔十年再看,發現觀影的關注點就會改變,電影沒變,是人變了。十年一夢,黃粱一夢,也許是正好在第三層夢境呆了十年,而盜夢空間則是圖騰,電影中大家驚訝於要呆十年,可是梵天一眨眼,夢該醒了。

十年,這座城市已經改變的足夠多。

同時別忘了把「煤礦歷經「黃金十年」,平頂山卻為何依舊這麼窮」轉給身邊的朋友看喲!

相關焦點

  • 平頂山首批「歷史建築」來了!第一名居然不是市雕,快看看都有啥
    - 做一個城市的分享者 -- 陪伴著你和這座城市的故事 -- 我在平頂山,你呢 -遇見大寶 | 文 「遇見鷹城,關注他↑,帶走我,陪伴著你和這座城市的故事!」歷經時代變遷,感受時間洗禮,還能被大家所喜愛的應該或許就是經典吧。平頂山作為中原地區迅速崛起的工業城市,有著異常豐厚的煤炭資源,有人說,它見證了時代發展的進程,也有人說,它陪伴了我們一代又一代人的生活。縱觀多樣化發展的今天,平頂山其實一直都在,只是改變了最初懵懂的模樣。平頂山首批「歷史建築」來了!
  • 平頂山——沒落的中原小深圳,到底混成了什麼樣?該何去何從?
    「我走了全國很多城市,但是我來到平頂山以後,發現平頂山有姚孟電廠這麼大的發電企業、平煤這麼大的煤礦,還有舞鋼公司,還有這麼好的白龜山水庫,有如此豐富的工業資源和自然資源,真是很難得,沒有理由不發展。」1992年,時任國務院副總理的朱鎔基在考察平頂山後這樣動情的說,這段話也仿佛成了平頂山人昔日輝煌的共同記憶。1.行政。
  • 來自平頂山的地攤「小吃」,為何竟然打敗了五星級美食|城市手記
    - 做一個城市的分享者 -- 陪伴著你和這座城市的故事 -- 我在平頂山,你呢 -遇見大寶 | 文「關注他↑,帶走我,陪伴著你和這座城市的故事!」#平頂山吃喝玩樂甜如蜜的愛情就像平頂山的地攤小吃,這家來自平頂山的地攤「小吃」,為何竟然打敗五星級美食?
  • 平頂山特產美食,為何本地人不稀罕?卻在鄭州火了起來|城市手記
    - 做一個城市的分享者 -- 陪伴著你和這座城市的故事 -- 我在平頂山,你呢 -遇見大寶 | 文「關注他↑,帶走我,陪伴著你和這座城市的故事!」家鄉的記憶,會留在唇齒之間,對平頂山魯山人來說,這份記憶來自攬鍋菜。攬鍋菜是平頂山魯山的大眾餐食,在街頭巷尾隨處可見,許多人從外地歸來,第一頓飯就是吃一碗漂著醬肉的攬鍋菜。平頂山特產美食,為何本地人不稀罕?
  • 平頂山高檔小區爛尾11年,業主哭訴「我都搬五回家了」|城市手記
    - 做一個城市的分享者 -- 陪伴著你和這座城市的故事 -- 我在平頂山,你呢 -遇見大寶 | 文「關注他↑,帶走我,陪伴著你和這座城市的故事!」在這座城市,同一片天空下的我們,呼吸著同樣命運的空氣,相遇即是緣分;關注大寶,告訴你最新最快的城市發展,與你講述這座城市的故事,陪你一起見證城市的發展!
  • 平頂山雕塑的白色柱子代表什麼意思?古應國貴族墓地出土的玉鷹
    新石器時代的裴李崗文化、仰韶文化、龍山文化遺址,表明遠古時期平頂山地區人類活動的繁榮。平頂山一帶在商時為應部落所在地,西周初年為周宗室應侯封地,稱「應國」。「應」「鷹」為諧音,古代通假,標記著鷹城古老長久的歷史文化。西周、東周時期應國的大型貴族墓葬區,對古代禮儀制度與諸侯方國史研究有重要價值。
  • 平頂山西部大開發!凌雲路向西焦店鎮、西高皇、七礦等地均在列!
    平頂山建設困難重重,此話怎講?在解放前,平頂山根本就不存在,是因為煤炭才在1957年建市,在當時國家積貧積弱的年代,可以說是建設不計代價哪裡管什麼汙染治理、城建規劃、採礦塌陷區,平頂山作為新興城市,其能夠建市,都是因為煤礦,而平頂山煤礦主要都在平頂山北部山區一帶,平頂山發展建設自然是以煤礦為中心,煤礦在哪裡,城市就是在哪裡。
  • 平頂山一座幸運的小縣城,即將邁入高鐵時代,不是寶豐、郟縣
    背起行囊,做一個旅者,穿梭於各個城市,領略各族人民不同的風採,歷經滄桑,嘗盡人間百味,也是一種人生姿態。本文純屬原創,版權歸旅安兒本人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提及中原之地河南,省內諸多城市的發展可謂百花齊放,省會鄭州在區位優勢以及強省會發展模式下迅速崛起,GDP總量已經突破萬億,不僅僅是當之無愧的省內「一哥」,也是北方第三城的有力爭奪者,洛陽、開封歷史悠久,古都風採依舊,安陽、許昌產業鏈發達,都是省內知名度很高的城市,看多大城市的繁華,今天我們來說一座位於平頂山是一座幸運縣城
  • 點睛·十年:煤炭行業黃金十年
    「黃金十年」  中國煤炭工業協會會長王顯政:  從2002年到2012年的所謂「黃金十年」中,煤炭行業的「翻身」並不徹底,多年來一直「負重爬坡」。在一定程度上目標比能力更重要,要用高目標統領安全生產,要用高目標觸動我們煤礦安全管理長期以來的慣性思維。   十年大事記   ●2003年,國務院作出關於加快大型煤炭基地建設,形成若干個億噸級煤炭骨幹企業的重大決策。  ●2005年2月,國務院成立煤礦瓦斯防治部際協調領導小組,統籌協調解決煤礦瓦斯防治的重大問題。
  • 平頂山厲害了,唯一的民辦高校,讓高校數達到六所!
    平頂山是河南省轄地級市,是中原經濟區重要的能源和重工業基地,也是豫中地區的中心城市,平頂山原本有五所公辦高等院校,2014年在寶豐縣成立了一所以魔術藝術特色為教學的普通高等專科學校,至此,平頂山高等院校數量達到了六所,下面小編就為大家盤點一下平頂山的高等院校:
  • 為什麼全世界的資源地區,只有東北那麼窮?
    為什麼全世界的資源國家、地區都那麼有錢,只有東北的這幾個資源型省份、城市這麼窮!你要說東北遍地都是寶貝真不是假話,大慶就不說了,中國石油之城,全國工業化的心臟,沒有大慶就沒有工業化的今天!煤城撫順曾有著亞洲最大的露天煤礦,本來有著豐富煤炭資源的撫順最嚴重時竟挖出了長6.6公裡寬2公裡,垂直深度424米「煤坑」阜新:阜新市國家第一個認定的資源枯竭型的城市,然而阜新確是我國最早的能源基地之一,為了支援發展,阜新各方面都都爭當第一,多挖煤就是多做貢獻,多支援其他地區的建設,露天煤礦沒有了,就開採地下煤礦,最終煤炭資源耗盡後也掏空了阜新這個城市!
  • 黃金十年,一個傳奇的故事
    就是這樣一個bug級別的人才,在民國黃金十年只能勉強維持一家小五金廠。不知道這位沈鴻承不承認自己經歷過的那段歲月是備受推崇的「黃金十年」呢?1951年9月19日,前盟軍中國戰區參謀長、駐華美軍指揮官魏德邁在美國國會演講時說:「1927年至1937年之間,是許多在華很久的英美和各國僑民所公認的黃金十年。
  • 為何民國黃金十年不搞重工業?
    網上流傳著這麼一個說法——「黃金十年」,這指的是1927年-1937年這段時期,有一種說法是這是中國近代史上水準比較高的一個時期。民國黃金十年沒有搞什麼重工業,是按照經濟本來應該有的規律發展經濟的,才在那麼困難的前提下有了黃金十年。
  •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莫欺少年窮!韓星李知恩的勵志故事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莫欺少年窮!」在當年火爆的網絡修仙小說《頭破蒼穹》當中,男主人公蕭炎在歷經磨難之後,所發出的這句擲地有聲的誓言,已然成為眾多渴望拼搏成功的年輕人們的座右銘。然而,在現實當中,想要做到努力拼搏而最終成功的人,卻是寥寥無幾,而真的能做到並實現這句誓言的,更是鳳毛麟角。
  • 河南平頂山銀行與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將在多方面開展深度合作
    原標題:河南平頂山銀行與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將在多方面開展深度合作
  • 雲南鎮雄山體滑坡涉事煤礦出2000萬賠償災民
    專家組一致認為,此次發生山體崩塌和滑坡的主要誘發因素是該縣平頂山煤礦採空區垮落和沉陷牽引所致。記者昨日從鎮雄縣中屯鎮頭屯村應急搶險及災後恢復重建指揮部了解到,初步決定由煤礦拿出2000萬元對受災村民進行賠償。
  • 行走中原—平頂山博物館看「鷹城」名字的由來
    說起平頂山首先想到的就是煤礦,新中國成立後,國家大規模開發平頂山煤田,行政區劃幾經變更,1957年由葉縣、寶豐縣析置平頂山市,以環繞市區北面的山峰皆為平頂得名。平頂山建市也才60多年,是一座新興的城市,如果有完整的歷史也更多的是煤炭發展史,叫「煤城」似乎比叫「鷹城」更貼切。但有些歷史是被塵封在地底下的,當它被打開時,一切都會被全新定義。
  • 黃金時代沒黃金?為何民國的黃金十年會成為民國時期唯一的亮色?
    作為一個深受人教版薰陶的學生,靜夜史看到這個問題,趕緊翻出了當年的歷史教科書,發現課本雖已泛黃,但更加確信了這一點:民國黃金十年不僅在歷史上沒有存在,而且中學教科書也並未這個黃金十年進行大讚,連普通的贊也沒有,因為這節課是選學,高考壓根兒就不考。那為什麼會有民國黃金十年的說法呢?靜夜史想到一個有趣的故事。
  • 我眼中的煤礦工人
    黃河新聞網朔州訊(通訊員 張建霞)父親是一名煤礦工人,我是煤礦工人的女兒。現在,我是煤礦工人的妻子,也是一名名副其實的煤礦工人。兜兜轉轉幾十載,從出生的八十年代到現在的二十一世紀,我見過在炎炎烈日下穿棉服入井的煤礦工,見過不顧風雨交加前行的煤礦工,也見過冒著凜冽寒風走夜路的煤礦工……如若問,世界上哪種工作最辛苦,最危險。我會說:「煤礦工,而你卻以此為榮。」生在礦、長在礦。
  • 網友建議平頂山工業職業技術學院更名,校方答覆將深入研究
    澎湃新聞注意到,近日,有網友通過人民網領導留言板提出《關於平頂山工業職業技術學院改名的建議》,提議該校可更名為「河南能源化工職業學院」或「河南工程技術職業學院」。該網友認為, 2018年平頂山教育學院更名為「平頂山職業技術學院」,導致平頂山境內有兩所「平職學院」,這就使得「平頂山工業職業技術學院」應儘快改名。上述網友認為,之前曾披露要改為「河南煤炭職業學院」,這一名稱並不理想,煤礦面窄,對學校前景影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