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大河健康報記者 王嘉譯 於素文
圖 大河健康報記者 王曉偉
後疫情時代,如何解決中國老齡化問題?從養老到享老,促成這一質變的關鍵與難點在哪裡?大型三甲醫院如何利用資源優勢,助力醫養結合發展?「網際網路+醫療」在助力提升醫養結合服務質量方面發揮了哪些作用……
9月20日,由河南省醫院協會主辦、鄭州大學第五附屬醫院(以下簡稱「鄭大五附院」)承辦、大河健康報社協辦的「河南省醫院協會醫養結合分會成立大會暨醫養結合高峰論壇」於鄭州舉行。
點擊圖片,即可查看論壇回放
近300位醫養結合專業人才齊聚,共話養老熱題,深入分析養老康復行業的痛點和機遇,共謀醫養結合新路徑。
河南省衛健委黨組成員、副主任、河南省老齡辦常務副主任王成增,河南省民政廳原巡視員安保新,河南省科技廳副巡視員張芳,河南省醫院協會會長馬保根,河南省衛健委老齡健康處處長王自立,河南省民政廳老齡處副處長史立新,鄭大五附院院長鄭鵬遠出席此次會議,北京大學教授王紅漫,浙江大學一附院副院長陳作兵,京東健康總經理王東媛發表了精彩演講。
從養老到享老
構建「醫防康養」融合服務機制
中國人均預期壽命從2010年的74.83歲提高到2018年的77歲,但健康壽命僅為68.7歲,意味著居民有8年多的時間是在「帶病生存」。
河南省是人口大省,老年人口基數大,2019年全省60歲及以上人口1623萬人,佔常住人口的16.84%;65歲以上人口1076萬人,佔常住人口的11.16%,老年人健康狀況不容樂觀,養老任務十分艱巨。
黨和政府高度重視醫養結合,十九大報告明確提出「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構建養老、孝老、敬老政策體系和社會環境,推進醫養結合,加快老齡事業和產業發展」的國家重大戰略任務。
在養老「9073」格局、「4-2-1」家庭小型化以及家庭空巢化趨勢使家庭贍養和照護負擔疊加的現狀下,河南省醫院協會前瞻性地構建「河南省醫養結合分會」產學研大平臺,助力健康養老事業發展。
9月19日,「河南省醫院協會醫養結合分會成立籌備會」(以下簡稱「籌備會」)如期舉行。籌備會推薦提名分會主委、副主委、常委、委員、秘書名單,並提交大會表決。
經過前期全省組織推薦、後期資質審查及現場選舉投票。最終名單公示如下:
主任委員:鄭鵬遠
副主任委員:趙志剛、白建林、方慧玲、黃改榮、李浩、秦欽民、蘇俊生、王麗娜、張景霞、魏聯傑、汪桂琴
常務委員:李恩耀、李哲、程劍劍、王麗萍、豆雨霞、劉鳳娟、翟紅印、趙祖梅、姬建勝、朱玉花等70人
委員:丁帥、馬傑、王潤、朱一飛、袁建斌、劉章鎖、江莉芹、李浩、池書強、陳星宇等241人
秘書:付珈珈、李珍
全鏈探索
只為讓老人收穫更多幸福
「中國老齡化形勢十分嚴峻。」王成增表示,2018年底,中國老齡人口2.45億人,佔總人口17.9%。預計2022年,老齡人口2.6億人,佔比超過20%。
預計到2035年,中國老齡人口超過4.6億人,超過總人口的30%,進入重度老齡化社會。中國患慢病人口1.8億,失能半失能人口超過4000萬。
王成增提出,鄭大五附院承擔了民政部國標制訂、國家醫養結合規範制訂、指南編寫工作;拓展12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探索「1+12+N」社區服務、「全鏈式智慧醫養結合」、「主動式居家養老服務」等模式,為河南省深入推進醫養結合提供經驗模板和參考路徑。
馬保根對鄭大五附院牽頭成立河南省醫院協會醫養結合分會寄予厚望,期待分會成立後能夠提供有效的交流平臺,通過發揮各行業專家優勢,多種渠道加大宣傳力度,加強老年人的健康管理,提升老年人幸福可及感,助力健康養老事業蓬勃發展。
作為首任主委,鄭鵬遠表示,今後將充分發揮協會的橋梁紐帶作用,提高組織建設、人才培養、學術活動、學會發展和醫養結合事業產業建設發展五大團隊能力,藉助鄭大五附院醫養結合「全鏈式智慧醫養結合」探索實踐,帶領協會7大領域、241名專業人才,推進醫養結合服務體系建設,聚焦老年學和老年醫學,深化為老服務內涵,提升為老服務水平,讓老年人收穫更多幸福。
「網際網路+醫養」
構築全業態綜合服務平臺
安保新指出,河南省是老齡化程度較高的省份,老年群體日益呈現出高齡化、失能化、空巢化趨勢,失能和部分失能老年人口大量增加,迫切需要推動醫養結合產業發展。
張芳認為,中國人口老齡化的快速發展,精準化、舒適化、安全化的醫療已經成為剛需。
「網際網路+」成為醫療健康服務行業的必然發展趨勢。
會上,鄭大五附院與京東健康正式達成戰略合作,雙方將共同打造「網際網路+醫養」服務新模式——聚焦醫養結合,共建智慧化、規範化、普適性強的醫養結合服務模式。
雙方將進一步探索醫養大數據應用,搭建全業態綜合服務平臺。
通過整合居民健康檔案、電子病歷、公共衛生等醫療健康相關數據,協同終端可穿戴設備上傳的健康檢測等長期、動態數據,探索智慧康養大數據統合與智能應用實踐,進一步提升老年人群對醫養服務的獲得感、滿意度。
會議結束後,在鄭鵬遠的帶領下,王紅漫教授等與會嘉賓先後參觀了鄭大五附院直屬鄭州市二七區福華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智慧醫養結合推廣示範基地。
「李大姐,您能看到我嗎?」
鄭大五附院附屬社區鄭州市福華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工作人員通過智慧網際網路醫養信息服務平臺向一位80多歲的社區老年人問候。
「能,你們好。」李大姐在屏幕另一端向參觀人員揮手。
工作人員解釋,「一般我們會把系統安裝在電視機上,老年人通過固定裝置就可以打開遠程醫療系統控制窗口,跟我們見面。如果老年人有醫療和照護的需求,可以及時聯繫到我們。」
鄭大五附院提出「醫養結合,服務是基礎,醫療是保障,康復是支撐」的原創理念,構建社區「主動式居家養老」 服務原創新模式,充分發揮三甲醫療機構的綜合資源,立足於強大的康復專業,建立了「直屬社區智慧醫養結合服務雲平臺」,通過網際網路醫院及12家直屬社區優勢資源,助力醫養結合發展。
精彩推薦
【來源:大河健康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