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光交流——來自心靈之窗的親切問候在人際交往中

2020-12-23 貴州葫蘆哥

我們多數情況下是通過無聲的動作來溝通思想和感情的。動態無聲的溝通主要包括:手勢、運動體態、面部表情、觸摸、眼神五個方面,其中用途最廣是就是眼神。用眼神交流,是人類的一種本能。心理學家發現,嬰兒學會說話之前,目光會跟隨著他人的目光,用眼神來進行交流。一旦父母的目光離開,嬰兒的笑容也會隨之消失,當父母把目光移向某一個位置的時候,嬰兒也會朝這個位置看過去。眼睛是人們心靈的窗戶,眼神是人最有靈性的一部分。我們的祖先很早就發現了眼睛的妙用,在浩翰的成語詞典裡,關於眼睛的詞彙非常之多,比如眉開眼笑、含情脈脈、顧盼神飛、暗送秋波、眉目傳情、目光如矩、橫眉冷眼、鼓睛暴眼等,這些詞語無不說明了眼睛能夠傳遞出多種情感訊息。

美國十九世紀著名哲學家拉爾夫·沃爾多·愛默生曾說:「人的眼睛和舌頭說的話一樣多,不需要字典,卻能夠從眼睛的語言中了解整個世界。」的確如此,在日常生活中,非言語溝通在人際交往中的作用越來越明顯。

在2007年6月22日開幕的第二屆世界聾人籃球錦標賽中,參賽選手儘管無法用語言進行交流,卻依然通過手勢和眼神為觀眾呈現了一場又一場精彩萬分的比賽。我們常說的「只可意會,不可言傳」,恰如其分地說明了眼神的重要性。我們不僅可以將平時常見的喜怒哀樂通過眼神傳達,還可以運用眼神表達出人們內心豐富、細微的感情,如深情、寵溺、膽怯、恐懼、理解、自信、卑微、驕傲、輕蔑等,這其中有很多感情是人類的肢體語言和言辭所無法代替的。在考場上,如果學生出現了作弊的行為,那麼監考老師一個警告的眼神掃過去就能夠讓學生收起手中的小紙條;對於不喜歡的人或者言論,翻一個白眼就能表達自己的不滿。最經典的就是電視劇《情深深雨濛濛》中雪姨的扮演者王琳,一個翻白眼的經典動作牢牢地在網友的表情包中佔據了一席之地。

《羅馬假日》這部電影之所以感人,就是因為演員的眼睛中傳遞出的豐富情感打動了觀眾的內心。眼神能夠傳達出一個人的內心情感和心理變化,所以在人際交往中,不同的目光中所流露出的感情語言也是非常不同的。著名的戲曲表演大師蓋叫天先生把眼神分為看、見、瞧、觀、脲、飄、吵七種。看是突然聽到了什麼消息,走上去看一看,這是看的眼神;見則較為正式,像我們去見他人介紹的朋友,相親時見對象,這都是見;瞧則有打量的意思,上下觀察;觀是頭微微揚起、觀看遠處;.脲是眼珠轉向一邊,定住之後從眼梢看;飄則是想看不敢看,臉朝向別的地方,用眼睛的餘光去看,一般小姑娘看自己喜歡的人就是這麼個眼神;吵則是似看不看,眼神更為輕飄滑溜一些,有漫不經心的味道。眼神可以表達我們對某些事的看法,能夠促進人與人之間的溝通交流,方便我們理解對方的心理。根據眼神所傳達的情緒,我們大致還可以將眼神分為以下五種:告誠當追求者糾纏在身邊的時候,女神輕描淡寫地警上一眼,眼神中頗有不屑一顧的意味,這就清楚地傳遞出了「別費勁了,我看不上你」的意思。抱歉當我們長時間注視他人令對方不滿的時候,迅速地微笑並轉移目光則表示了我們無意間冒犯到他人的歉意。謝絕當我們被他人注視並產生不滿的時候,我們警上一眼並轉過目光甚至轉頭、轉身的時候,則表示「我不喜歡你這樣盯著我」。警告走到路上

,街邊有人吹口哨或者他人不懷好意地看過來的時候,我們能以敵視對方來表示自己的不滿和抗議。暗示對方:「離我遠點,我可不是好惹的!」拒絕當對方的目光死死鎖定在我們身上時,我們要表達不滿可以緊皺著眉頭,飽含深意地警上對方一眼。在日常生活中,目光交流是禮貌交談的要素之一。

相關焦點

  • 「周一問候」人際交往的六條潛規則
    周一問候大家好,今天是2020年12月14日星期一,農曆十月三十和大家一起分享《人際交往的六條潛規則》一、沒有爽快的答應,就是拒絕人際交往中,提出的請求不會都同意。在交往藝術中,沒有堅定的提出,就是客套;沒有爽快的答應,即是拒絕。
  • 「眼睛是心靈的窗戶」,怎麼用我們獨有的「窗戶」與人做好交流呢
    讓它和心靈聯繫起來,並且,給它和心靈之間的聯繫,取了個很美麗的名字。叫做「眼睛是心靈的窗戶」,可見我們的眼睛看到的實物,對心靈的影響是有多大!不僅如此,在我們日常與人交流,同人聊天溝通的時候。我們這扇「窗戶」也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讓我們好好利用這扇獨有的「窗戶」開啟一天誠實信任的交流吧。美國教育學家克拉克曾說過「要用眼睛和他人溝通」。
  • 卡耐基《人際交往心理學》10條交往秘訣,句句揭露人性的弱點
    這本書既沒有心靈雞湯,也沒有勵志雞湯,它不會教我們怎麼賺錢,怎麼成名,而是一步一步手把手教你如何締造更好的人際關係。讀完這本書,最大的感悟就是,學會溝通,能減少很多生活中的麻煩,能更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緒,提升親密關係,還能在工作中獲得成功.....讀書要順藤摸瓜,於是我又找來了這本《人際交往心理學》,果然也沒有失望,確實能幫助解決很多現實裡常遇到的各種難題。
  • 人際交往中,對待一個人最狠的方式是什麼?有2種方式會令人崩潰
    人際交往中,對待一個人最狠的方式是什麼?有2種方式會令人崩潰我們能想到的最痛苦的感受是來自身體的傷害,比如遭受暴力或意外受傷,還是心靈的傷害,比如被朋友背叛,被愛人拋棄?人際交往中,不可避免會出現摩擦和衝突,受到傷害後,除非是寬容的聖人,否則一般人都會想要報復,就像人們常說的「君子報仇十年不晚」,當然這麼說會有些偏激,但是為了尋求心理平衡,很多人還是想著為自己出一口氣。那麼問題就來了,人際交往中,對待一個人最狠的方式是什麼?一個人最不能夠忍受的方式是什麼樣的?在什麼情況下,受傷害的人會有難以平復的恨意和執念,小編根據網友的討論,發現有2種方式令人崩潰。
  • 人際交往能力怎麼提升
    人際交往能力怎麼提升從一般的角度講,在社交時應主要掌握以下心理原則:是互酬原則。人際交往時,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是相互的,其行為有互酬性。因此,在我們的交往中,應該常常想到「給予」而不是「索取」;相反,如果取而不予,就會失去朋友。是自我袒露的原則。一個人把自我向別人敞開比死死關閉更能使人感到滿足,而且,這種好的感覺也會再次傳染給別的人。是真誠評價的原則。人們在交往的過程中,免不了要互相議論、互相評價,對人評價的態度要誠懇,情感要真摯,如果惡意誹謗,口是心非,或者陽奉陰違,只會遭致別人的不安與反感。
  • 從生物學角度分析,人際交往中的「社恐症」來自於兩種生物特質
    在人際交往中,你是不是習慣閃避別人的視線,儘量避免與人接觸?覺得有人在看著自己,並會停下手中在做的事?在進入一個滿是人的房間,需要別人的陪同?如果是,你可能產生社交焦慮了。社交焦慮是對一個人在與他人交往時產生畏懼、緊張和焦慮感這一現象的簡稱。
  • 人際交往的意義(豆瓜)
    人際交往的意義即使是眾星捧月級的人物,如果你真誠地對他們感興趣,也會引起他們的關注,贏得他們的合作。人際交往的意義因此他們在信中列舉了一系列有關自己以及他們的寫作方法的問題。人際交往的意義他們非常高興。別人對你釋放了如此的熱情,並且告訴你他們對你很感興趣。誰會不高興呢?運用同樣的方法,卡耐基還說服了西奧多·羅斯福內閣的財政部長萊斯利·M·肖、塔夫脫總統內閣的司法部長喬治·W·維克沙姆、威廉·贊寧斯·布萊恩、富蘭克林·D·羅斯福總統以及其他許多著名人物來公共演講課上給學員們做講座。
  • 新媒體環境下人際交往危機的理論探源及對策
    三、破解交往危機的對策 「社會是人們交互作用的產物」,人的交往問題理應放到最重要的位置上去思考。如何使人際交往回歸到正常狀態是我們要考慮的問題,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 人際交往心理學
    想要在這個搶佔資源的時代擁有更多福利,必須掌握一門闖社會的絕技,這就是「人際交往」。人際交往,通俗一點說就是 —我如何對待他人,他人如何回應我;複雜的場面如何應付;什麼樣的場合,該說什麼樣的話;什麼樣的事情,該使用什麼樣的策略。這說起來簡單,實則很需要我們花一番心力。002人際交往心理學《紅樓夢》中說:「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
  • 人際交往中的「距離法則」
    「距離法則」運用在人際關係中,便是人與人之間的相處不能距離太遠,太遠了關係會顯得生疏,從影響力的角度考慮,便無法施加影響;但也不能距離太近,太近了,關係太過親密,勢必會出現摩擦、矛盾,同樣不能更好地實施影響。最合適的距離,應該是不遠不近、不親不疏、不分不離。
  • 人際交往中雙商最高的三星座,天秤座能言善辯,射手座幽默搞笑
    每個人每天都需要和別人相處,要讓別人願意和你做朋友,除了真誠和善解人意,還要有一定的技巧和方法,畢竟沒有人喜歡和這些不可靠的人相處,假如在這種交往中,總是需要時刻提防,那就一定會覺得無聊。而實際上就這些人,他們的人際交往技巧最強,情商智商最高,性情堅毅令人欽佩。
  • 人際交往難?那是因為你沒有把握到這一點
    這個能夠感知他人情緒的女服務員,體現了這樣一個原則:與他人情緒一致會取得人際交往的成功。在交流中,雙方下意識的動作和習慣越是一致,交流的效果就會越好,他們彼此的印象也會越好。當我們感受到這種和諧的人際關係和諧的時候,會更有創造性,而且能更快地做出決策。
  • 高考模考作文|人際交往,貴在互信
    命題說明:本題來自新高考2020-2021學年高三上學期期中備考金卷語文試題。對本題任務指令的準確理解,應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寫作範圍的限定,「人際交往對於個體的成長成才有重要作用」,要求考生思考「人際交往」與「成長成才」之間的關係;二是寫作內容要圍繞人際交往中的「困惑與收穫」「認識或思考」,來闡釋自己的看法或者暢談親身體會,不可另外生發。3.價值判斷的限制。
  • 人際交往中最重要的是什麼?
    欣賞人際交往時,第一次的接觸都存在著不了解,當以外表來第一眼接觸時,不免會存在以貌取人的先入為主的想法和偏見,這種行為有時候真的會使人際關係得到錯誤的判斷,影響自己的人際交往範圍。主動欣賞別人,不因外貌、不因能力,更不要因權利和金錢觀。
  • 卡耐基《人際交往心理學》句句揭露人性的弱點,寫盡現實說透人生
    這本書既沒有心靈雞湯,也沒有勵志雞湯,它不會教我們怎麼賺錢,怎麼成名,而是一步一步手把手教你如何締造更好的人際關係。讀完這本書,最大的感悟就是,學會溝通,能減少很多生活中的麻煩,能更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緒,提升親密關係,還能在工作中獲得成功.....
  • 工作中如何走出人際誤區?教你三招,學會職場人際交往正確姿勢
    如何走出職場中的人際誤區?我認為決定於你能否對人際交往有正確的認識:辦公室是個小社會,處理好職場中的人際交往,就能讓你的職業生涯成功一半;然而,有人就有江湖,辦公室政治也會影響我們的工作,處理不好,卻有可能徹底摧毀讓你的職業生涯;最後,打鐵還需自身硬,切忌不能過分強調人際交往的重要性,工作能力,業務水平才是你的立身之本。
  • 人際交往,服裝的符號性,服裝功能
    人際交往社會上的每個人,都會有相應的聯繫,或業務拓展,或求職就業,或購物消費,其中的種種行為,即稱之為人際交往。在彼此認知的前提下,還會產生某種情感性的傾向:或愛慕喜歡,或厭惡排斥,心理學稱之為「人際吸引」,它是認知的深化。
  • 職場人際交往書籍推薦
    很多朋友私信我要我推薦職場人際交往類的書籍。關於職場人際交往的書籍,我只推薦《情商必讀12篇》這一本書。(注意這本書只能從官網買,避免廣告,地址請自行百度)我一樣認為向人推薦書一定要秉承負責的態度,否則很容易就會誤人子弟。這本《情商必讀12篇》雖然比其他的書稍貴一些,但確實是一本十分值得推薦的職場人際交往類書籍。
  • 心理學家新成果:如何看待壓力很重要,人際交往可減壓
    這些科學認識讓凱利·麥格尼格爾博士對壓力有了全新的正面看法,壓力讓我們跟自己的心靈溝通,同理心在人際交流中會促使心跳加速,為的是努力產生力量和能量。在交往過程中,關愛會讓壓力得到緩解。 1、尋求幫助 尋求他人幫助,也是重要的人際交往方式之一。
  • 山東搭建「友誼之窗雲端會」平臺 創新民間對外交往方式
    趙曉 攝中新網濟南12月23日電 (趙曉)在疫情防控常態化形勢下,山東省人民對外友好協會組織開展了「山東友誼之窗雲端會」系列活動,在經貿、教育、人文等多個領域舉辦交流活動,開拓疫情形勢下山東民間對外交往的新局面。記者23日從山東省人民政府外事辦公室召開的新聞發布會獲悉上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