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車新勢力成敗分化 是否有人願意為這款售價高昂的車買單?

2020-12-22 OFweek維科網

如果不是賈躍亭及FF發聲,大部分人幾乎已經忘了這個遠避美國的「老賴」。一句「下周回國」,給了惦記著他的債權人們希望,但此後的賈躍亭卻一直住在美國的別墅,再沒有回來過。

不過,賈躍亭及FF近期卻頻頻釋放消息。近日,消匿許久的賈躍亭在FF美國發表演講,表示會在公司引進新的投資人來幫助FF走出困境。這次在FF全方位品牌戰略諮詢公司(上海滬琛品牌營銷策劃有限公司)幫助下某網遊公司已經與FF創始人賈躍亭有過多次接觸,並向FF注入40億資金,確保FF今年的量產計劃能夠實施。

FF若能量產落地,賈躍亭是不是回國還債就有希望了呢? FF量產落地有望?

事實上,在FF釋放消息引進新的投資人來幫助其走出困境之前,來自FF的消息就不曾間斷。12月16日外媒消息稱,由賈躍亭創辦的美國電動汽車初創企業法拉第未來(Faraday Future,簡稱 FF)宣布與飛利浦智慧財產權與標準公司達成一項聯合開發協議。

在此之前,FF於12月9日宣布FF91預量產車組裝完成,將加入現有的測試隊伍,幫助繼續推進FF91項目。10日,FF還曾宣布與MIVOLT達成合作,為FF91開發全浸沒式電池冷卻系統。

資料顯示,FF91將配備11塊屏幕,動力方面搭載一臺馬力高達1050匹的驅動電機,峰值扭矩超過1800Nm,2.39便可完成百公裡加速。該車配備容量為130kWh的電池組,NEDC續航超過700km。

根據FF透露的量產計劃,FF將在獲得融資9個月後交付其第一款電動豪華SUV FF91,並在此類交易達成12個月後開始批量生產,售價或將超過140萬元。

11月13日,賈躍亭曾在個人微博上稱,產品和技術創新力是下一代汽車產業變革的核心價值和驅動力,FF會繼續集中資源專注投入,持續為行業發揮引領作用。而此前賈躍亭發聲,則是宣布個人破產重組。

今年7月份,賈躍亭宣布完成個人破產重組。隨著 FF 合伙人制的實施和其個人破產重組方案的生效,他已經不再擁有 FF 的股權。

事實上,早在去年,該公司就已經進行了重組。作為重組計劃的一部分,賈躍亭辭去CEO職務,出任首席產品和用戶官(Chief Product & User Officer,簡稱CPUO)一職,而原拜騰CEO畢福康接任法拉第未來CEO一職。

今年 10 月份,法拉第未來宣布完成過橋融資,這有助於推動其豪華電動車 FF 91 量產。據悉,這筆貸款將用於支持 FF 91 項目的最終投產以及其第二款車型 FF 81 的下一步研發工作。不過,FF內部人士透露,儘管10月中旬時獲得了美國兩大金融機構提供的高達4500萬美元(超3億元人民幣)的債權融資貸款,但該公司現在還是存在很大的資金困難。
根據2014年法拉第未來創始人賈躍亭帶領團隊打造了FF 91時設定的公司目標:2020 年開始投產 FF 91,然後在 2022 年推出 FF 81 車型。如今,時間已至2020年底,只是FF 91的進展顯然不如計劃那樣順利。 

造車新勢力成敗分化

如果再往前退幾年,2017年似乎是造車新勢力元年:這一年,奇點、蔚來、雲度均宣布推出旗下首款車型;威馬、車和家也在跟進;小鵬汽車、愛馳億維等新型車企也相繼發聲,「電動+網際網路化」成為造車新勢力的標籤。不過,也是在這一年,樂視汽車爆雷了,成為第一家倒下的造車新勢力。

而造車新勢力真正的大規模分化則是在2020年。今年以來,受車市持續低迷、新冠肺炎疫情持續、融資不順等因素影響,造車新勢力倒下的新聞接連出現。上半年時,已建好工廠的拜騰汽車「轟然倒下」。同樣走不下去的還有博郡汽車和賽麟汽車。無論是博郡汽車的巨額虧損、資金斷裂,還是賽麟汽車董事長王曉麟的「騙子現形」,捲走公司66.58億元致其倒閉,都讓這些造車新勢力的前景蒙上了一層陰影。

不過,造車新勢力中,蔚來、小鵬、理想不僅成功登陸美股,還都在今年快速衝上市值巔峰。造車新勢力用生死,證明著「造車新勢力最終只能活下來三到五家」的預言。
如今,大洋彼岸的FF蠢蠢欲動,不斷釋放著利好消息。只是不知道,若FF91量產成真,是否有人願意為這款售價高昂的車買單。

本文為中新汽車原創,歡迎小夥伴分享,媒體如需轉載請在文前註明作者及出處,謝絕任何媒體、自媒體以此文任何內容製作為視頻、音頻腳本,違者將承擔法律責任。

相關焦點

  • 高合HiPhi X能否擠進造車新勢力頭部梯隊?
    近日,華人運通首款量產車高合HiPHi X正式上市,售價高達68-80萬,這樣高昂的售價不僅僅是在造車新勢力當中,放眼整個自主品牌都是佼佼者的水平,那麼高合HiPhi X究竟又是怎樣一款車?這款車能否擠進逐漸穩固的造車新勢力頭部陣營?最「特斯拉」的一款車?
  • 什麼樣的消費者,會選擇造車新勢力?
    世人皆知新能源汽車是未來發展的重要方向,也是我國汽車行業彎道超車的關鍵所在,正因如此,許多車企和原本處於其他行業的巨頭們,紛紛湧入新能源汽車行列。而這些車企被我們統稱為造車新勢力,在幾年前最頂峰的時期,國內的造車新勢力甚至有接近百家之多,不過隨著大浪淘沙,現在真正留下來的也只有四五家。
  • 越被diss銷量越好,這些造車新勢力是「打不死的小強」?
    另外,榜單排名前十中還有兩個造車新勢力的身影,一個是蔚來ES6、一個理想ONE,銷量介於2000-3000輛之間,絕對數值不是很大,但對一家造車新勢力來講,稱得上表現尚可。在高銷量背後,這些新勢力雖飽受diss,可越來越穩卻是事實。
  • 長城歐拉:再定義新勢力造車
    新造車勢力,在跌宕起伏的2020年,迎來了高光時刻,新能源車的未來,傳統造車勢力似乎就要淪為配角了。而在實際的市場上,傳統品牌在新能源領域遠非毫無亮點,目前唯一一款在銷量上超越特斯拉Model 3的車型,就是由傳統品牌五菱推出的宏光MINI EV。
  • 車賣的那麼貴,為什麼造車新勢力卻還是虧損?
    為什麼電動汽車賣的那麼貴,造車新勢力依然不能盈利?電池成本首先就是電池成本高,寧德時代最新給的磷酸鐵鋰電池系統報價都在800元/kWh左右,鋰離子電池的報價在1000元\kwh左右。下面為某車企公布的其燃油車的成本構成。可以看出,燃油車三大件的成本佔比是40%。
  • 傳統車企更勝一籌 造車新勢力敗局初現
    當傳統車企大軍壓境時,留給造車新勢力的時間不多了。「殘存亦無望,兵敗如山倒」。當傳統車企大軍壓境時,留給造車新勢力的時間不多了。3月22日, 蔚來創始人、董事長兼CEO李斌發表內部信,確認了公司今年以及未來三年的目標和關鍵行動,而該內部信選擇在此風口浪尖時公布,亦或暗示著以蔚來為代表的造車新勢力目前正面臨著巨大危機。
  • 對於造車新勢力來說,銷量意味著什麼?
    有業內人士統計,從2015年至今,蔚來總融資金額已達427億元,小鵬和理想汽車都是224億元,威馬汽車融資總額為203億元,四家累計已超千億元。有意思的是,這四家車企的融資排名,恰好與他們目前的累計銷量排名一致,這從某一個側面說明,對於造車新勢力來說,雖然銷量不是萬能的,而且目前恐怕也還很難依靠「賣車」掙錢,但沒有銷量的支持卻是萬萬不能的。
  • 造車新勢力們最近可好?
    造車新勢力們最近可好?這段日子一直在關注傳統車企在疫情防控下的生存狀態,今天來說說造車新勢力們,即便沒有疫情,這個群體的生存也是不易的,現在他們都怎麼樣了呢?先來看小鵬汽車,小鵬最近有兩個利好,首先是P7發布在即,這是小鵬的轎車車型,也是迄今為止續航裡程最長的量產電動汽車,綜合續航工況裡程可以達到706公裡,目前在小鵬的體驗店已經有展示車型到位了,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去瞧瞧。
  • 造車新勢力專題報告:樹立一個標籤,解決兩個痛點
    目前國內造車新勢力已有三家成功赴美上市,分別為蔚來、理想、小鵬。三家造車新勢力特色鮮明、戰略各異,銷量均有較亮眼表現。本文對特斯拉以及國內三家造車新勢力的發展戰略以及產品進行了梳理和分析,嘗試歸納出造車新勢力成功範式:產品差異化是立足之本,解決「性價比」和「便利性」兩個痛點,創造需求是增長動力。
  • 2020年,造車新勢力冰火兩重天
    由此可見,今年成為造車新勢力重要的分水嶺,頭部玩家扶搖直上,PPT造車玩家黯然出局。而接下來新能源汽車賽道的最大看點,當屬造車新勢力頭部玩家與特斯拉、傳統車企上演強強對決,這是決定未來市場格局走向的關鍵一役,誰都沒有輸的本錢。造車新勢力分野萬萬沒想到,被調侃為「2019年最慘的人」的蔚來掌門人李斌,今年會如此春風得意,原因在於其治下的蔚來好事連連。
  • 死亡陰影籠罩 產品不見蹤影 造車新勢力成事不足敗事有餘?
    而相當數量的造車新勢力,只有PPT,沒有新產品。或許這本身就是一種泡沫的存在。日前,馮思翰在中德汽車大會圓桌論壇上,有一個發言,是針對「造車新勢力」的。其內容主要是:「在我們看來,新勢力造車公司在中國有個特徵,一般情況下,他們可以從投資人那裡得到充足的資金,幾乎沒有後顧之憂(沒什麼好失去的)。
  • 從「PPT」到ES8上市,新興造車勢力的「蔚來」已來?
    作者:格隆匯·海岸線2017年12月16日,對國內新興造車勢力而言,絕對是裡程碑式的一天。因為在昨晚的北京五棵松體育館,有"中國特斯拉"之稱的蔚來汽車為首款量產SUV車型ES8舉行了發布會。在盛典上,蔚來汽車創始人李斌詳細介紹了ES8的設計亮點、性能參數,以及補貼前後售價,同時表示新車將從18年3月開始陸續交付車主。
  • 造車新勢力的2020:洗牌、紮根與資本狂歡
    新鼎資本董事長張馳對「探客Tanker」直言,造車新勢力之所以著急上市,主要因為它們都還在虧損,而這個行業要發展,必須手握重金。「造車和造別的東西不一樣,它是一個非常燒錢的行業。造出來車只是第一步,要把車賣出去更燒錢,而且只有一款車是不行的,還得有第二、三款乃至更多。
  • 好消息接踵而來,造車新勢力是「漸入佳境」還是市場泡沫?
    回顧近段時間,造車新勢力帶來了不少好消息,哪吒完成C輪融資、恆大連獲增持、理想汽車增售股票研發電動汽車技術……這些好消息接踵而來,是否意味著造車新勢力的春天來了?
  • 為什麼特斯拉殺不死中國造車新勢力?
    天下網商記者 黃天然 王安憶總有人認為,特斯拉會殺死中國造車新勢力。去年Model 3降到25萬以下,開始在銷量榜上屠榜,很多人就以為造車新勢力要涼,就連理想創始人李想自己,都說這叫滅頂之災。銷量數據已經證明,特斯拉不斷刷新銷售新紀錄的同時,頭部造車新勢力也迎來了高光時刻,而純電動汽車的蛋糕,也確實越做越大。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最新數據顯示,2020年,中國賣出了100萬輛純電動乘用車,同比增長20%。電動汽車品牌的集體狂歡 特斯拉沒有殺死造車新勢力。
  • 被資本捧上天的造車新勢力,真實現狀是?
    寒冬退去,造車新勢力還能扛多久?據統計,2020年中國造車新勢力企業數量僅40家左右,已倒閉的超過6成。有人預估,國內90%的造車新勢力都可能會淘汰出局,最終存活下來的或許只有3、4家。2020年,造車新勢力的市場淘汰賽正在加速上演。對於國內造車新勢力來說,擺在它們面前的兩座大山,一個是融資,一個便是交付。
  • 對於造車新勢力來說,銷量意味著什麼
    有業內人士統計,從2015年至今,蔚來總融資金額已達427億元,小鵬和理想汽車都是224億元,威馬汽車融資總額為203億元,四家累計已超千億元。有意思的是,這四家車企的融資排名,恰好與他們目前的累計銷量排名一致,這從某一個側面說明,對於造車新勢力來說,雖然銷量不是萬能的,而且目前恐怕也還很難依靠「賣車」掙錢,但沒有銷量的支持卻是萬萬不能的。
  • 誰制定了「國家隊」的造車新勢力標準?
    改變與否的前提,一個是新品牌能不能促進銷售,另外一個前提是企業管理層願不願意改變。回應為什麼創造一個新品牌時,上汽乘用車副總經理俞經民沒有直接給出答案,而是做出另外一種回應:「上汽想做國家隊的造車新勢力。」 上汽是個「不安分」的企業。
  • 用「新思維」造車的長城歐拉,給新勢力們上了一課
    造車新勢力最與眾不同的地方,就是他們打造了鮮明的品牌標籤。從硬體層面來說,新時期的電動車產品對燃油車而言是一次革命。比如蔚來的換電方案,NOP領航輔助和更具溫度感的NOMI語音交互;理想主打性價比SUV,通過增程電動的形式解決了當前的續航焦慮,四屏交互絲絲入扣;小鵬的輔助駕駛系統本地化程度完勝特斯拉。讓這些造車新勢力呼之欲出,成為當下熱門。
  • 2017造車新勢力:有人起高樓有人墜深溝
    【太平洋汽車網 行業頻道】造車難不難?看著這一年,國內市場又有一堆雨後春筍般的新興車企出世,腦袋裡開始回想一句話「風口來了,豬都能飛」。另一邊,蘋果和谷歌又都在2017年宣布放棄了造車,一個是世界市值最高最不差錢的公司、一個是全球最領先的科技公司,他們都放棄了,又不禁懷疑,為何國內還是一堆人都擠破腦袋去造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