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至7月,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擇校季。
2020年的擇校季,不僅漫長,更讓人糾結,凌亂……
一場全球性的疫情,顛覆了人們以往的擇校認知。
西式的精英教育、歐美的國際教育,崇拜光環已漸暗淡。
出國留學,路又在何方?
疫情之下,世界已不再是原來的樣子。
原本依賴的求學路徑已道長且阻,而那些被奉為青銅的名校高論,也已碎成了渣。
社會的內捲化,學歷下沉越來越橫向發展,速度遠比我們想像的快。
所謂「時代的一粒灰,落在個人頭上,就是一座山」,大抵如此。
所幸,隨著基礎教育新政的實施,高校強基計劃的推出,中國的人才培養、精英選拔之航船已揚帆起航。
引言
種下一棵樹,最好的時間是10年前,其次是現在。
鄭州,北龍湖。
一水五岸的中原科技城,奠定了北龍湖區域價值。
坐擁省內最優質的交通、環境、教育、醫療等資源,科技、人才、教育和金融將成為北龍湖的主題。
未來新興、高精尖產業將聚集於此,而新興、高精尖產業則代表了鄭州這個城市的未來。
北龍湖修規重構之後,清華附中.啟迪鄭東科技城和中原科技城雙城疊加格局下,北岸成為:
科技人才創業、創新人才培育、高端人才服務、
全球人才聚集、上市企業研發中心以及僑胞回歸五大高地。
高端人才聚集之地,優質的教育資源也隨之雲集。
北龍湖,39平方公裡的規劃範圍內,一共有43塊教育用地。
其中:高中7所,中學13所,小學23所。
在眾多學校中,最讓家長們翹首的便是即將建成開學的三所名校
清華附中鄭州學校
西亞斯外籍人員子女學校
上海師範大學附屬鄭州啟佳學校
家長們的「孟母」情結,讓這三所名校成了志在必得的稀缺資源。
不看浮雲,只求擁有
在眾多家長心心念念的學位、學區中,清華附中教育公寓怡然成了標配的硬核「起跑線」。
沒有野心的家長, 養不出學霸的娃
現在輔導孩子做作業痛不欲生的80後家長,對教育制度的洞見可以說是前所未有的透徹了。
然,很多家長太過重視表面的東西,又喜歡跟風隨大流,
忽略了教養一個孩子既要要從整個人生周期去考慮,也要考慮歷史的進程。
趨勢
每一個脫穎而出的孩子,背後都站著看清趨勢,順勢而為的家長。
教育新政
基礎教育新政的指向,優質均衡。
多校劃片
——就近入學沒商量,點招掐尖零容忍,特長生清零。
一所強校+一堆菜小的組合使教育資源得以最大的均衡化,讓底層有天賦的孩子能夠脫穎而出。
公民同招
——民辦學校就近免試入學,報名數超過計劃數電腦搖號派位。
公辦民辦學校同步報名、同步錄取,「擇校熱」降溫。
民辦學校的點招掐尖被釜底抽薪,紅火的時代翻篇了。
未來,優質公辦學校會越來越香。
強基計劃
教育部推出的強基計劃,涉及高考選拔,精英人才培養和未來就業方向。
強基計劃重點在數學、物理、化學、生物及歷史、哲學、古文字學等相關專業招生。
目標是培養出大量有志向、有天賦、基礎紮實,在基礎學科核心領域做突破的超級人才。
這是中華民族復興大業未來的人才基本盤,標準的主力部隊。
強基計劃的錄取模式:
高考成績佔比85%,另15%的校考和綜合素質評價作為重要參考。
儘管高考成績至少佔85%,但可以預見,越是頂級的名校校考的比例會設置得越大,高考成績的比例會越接近85%。
因為,當下的高考難度已經拉不開考生差距了。
這些名校必須通過學校自己出的有難度、有深度、有針對性的考題來篩選出自己想要的尖子。
越是清北復交等名校,校考越難。
強基計劃試點高校有36所,皆為國內一流頂尖名校。
招生人數,精益求精,綜合素質優秀是重要的標準,
本科階段實行「導師制」,妥妥的「牛師帶牛娃」。
從自主招生到強基計劃,
時代就是在這樣不經意間發生了大的變化,
透過表象,看清趨勢,
越早適應,越早受益。
未來,在數學、物理、化學、生物等相關專業方向,高考成績優異、天資聰穎的孩子,前途一片光明!
賽道
擇名校,究竟擇的是什麼?
透過北龍湖三個即將建成開學的精英名校,我們一起探索擇校的真諦。
清華附中鄭州學校
清華附中鄭州學校是清華附中體系中最大的一所分校,也是華中地區第一所政府全額投資的公辦附中。
學校覆蓋3—18歲全學齡教育,規劃設置132個教學班,其中幼兒園24個班,小學、初中、高中各36個班,可以容納近六千名師生。
作為三大名校中唯一一所公辦學校
清華附中鄭州學校位於北龍湖龍首啟智之地,與草長鶯飛的溼地公園為伴,自然環境得天獨厚。
師資配備方面:
校長、教研組長、骨幹教師均由本部直接派遣,確保清華附中本部的教學質量、學習氛圍及百年沉澱的底蘊完整複製落地;
其他教師將從全國各大名校擇優選聘,且在清華附中本部培訓一年後上崗執教;
師資配備的重視程度乃清華附中國內分校之最。
師資待遇方面:
與同區域公辦學校對比,待遇高出20%,編制高10%,辦公經費高30%,每年額外補貼1500萬,提供教師公寓。
學生招錄方面:
實行小範圍劃片,大面積省內擇優招生原則,確保為清華等中國名校輸送高質量生源。
小範圍劃片
與學校一路之隔的清華附中教育公寓裡孩子將成為最符合「節省三十分鐘,多睡一個小時」擇校硬指標的幸福學子。
未來,也有機會跟華為、阿里的員工子弟成同學。
大面積省內擇優招生
意味著清華附中鄭州學校要在全省範圍內招錄牛娃。
上海師範大學附屬鄭州啟佳學校
2018年上海師範大學與鄭州市鄭東新區管委會、河南廣思實業有限公司合作辦學框架協議籤約儀式在上海舉行。
上海師範大學創建於1954年,校友會綜合排名121名,是上海市重點建設大學。
上海師範大學附屬中學創建於1958年,是首批上海市實驗性、示範性高中。
在歷年高考中,高考一本率穩定在80%以上,學校師資力量雄厚。
上海師範大學附屬鄭州啟佳學校屬於民辦學校,規劃有幼兒園、小學、初中、高中全學齡段的教育體系。
作為國內頂尖的教育資源,上海師範大學附屬鄭州啟佳學校的落地,讓鄭州的孩子在家門口就有機會體驗既符合本土需求又對接世界前沿的「海派學校」,值得家長們期待。
西亞斯外籍人士子女學校
西亞斯外籍人員子女學校是河南省第一所真正意義上的國際學校。
學校於2017年9月籤約,由鄭東新區管委會投資興建,委託西亞斯集團管理。
設計規模高中12個班,初中12個班,小學24個班,幼兒園12個班,可容納學生1200人左右。
學校主要為在河南工作的外籍人員子女提供入學就讀環境。
生源招錄要求:符合中國法律法規條件下,申請學生需持有外國護照並達到相應的語言水平。
三所學校既有相同之處,又各具特色。
相同的是:
都規劃涵蓋了幼兒園、小學、初中、高中全學齡段一站式的教育體系;
採用小班教學模式,孩子求學就讀環境純粹;
三所學校均屬新建的學校。
各異的是:
就教育特色而言
清華附中的素質教育,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系統已成國內標杆。
上師大可以實行十年彈性學制(小學四年,初中三年,高中三年),基礎教育全國領先。
就國際化教育而言
西亞斯外籍人員子女學校,從設備硬體到課程內容、教育理念,都緊跟美式校園,打造純國際學校。
綜合分析對比這三大精英名校,機智如你,一定心有所屬。
選擇
孩子上名校,是許多家長的終極目標,也是對「優秀」的定義。
似乎踏入「名校」的門檻,就意味著成功,
然而,現實並沒有這麼簡單。
判斷一所新建名校的硬性考量要素:師資配備、生源質量、家長實力。
師資配備
一個新建的學校,從開始到完善,至少一到二年,多則三到五年,這中間管理、教師、環境等的理順都需要時間。
最先入學的,在教育效果上有很多不確定性,尤其是家長期望值最高的新建名校分校。
面對新建的「名校」,孩子是真的享受到了名校的教育,亦或是當了小白鼠。
有些家長欲進還止,躊躇再三,這種擔憂並非沒有道理。
新建的「名校」能否確保本部的教學質量、學習氛圍及名校多年沉澱下來的底蘊完整複製、落地。
校長、教研組長、骨幹教師的本部派遣到位至關重要!
生源質量
「小學看家長,初中看同學,高中看老師」
沒有好的生源,再好的學校和老師也沒辦法教出牛娃,這是現實。
牛娃本身天資就好,好老師只是輔助作用。
眾多牛娃聚集,配合好的老師,名校的馬太效應會越來越強。
家長實力
中國式教育嚴格來說是一種選拔,
家長的眼界和判斷越來越重要。
教育是一個逐步淘汰的過程,要想讓孩子獲得更好的教育資源,只有靠家庭不斷投入。
富裕的家庭,孩子基礎紮實,多培養一些個性化素質能力,將來好做事,做大事。
不怎麼富裕的家庭,孩子聰明且勤奮的,教育的是應試,憑實力擠過獨木橋,才能突出被人發現。
家底不厚孩子又不夠聰明或勤奮的,要輕量教育,緊跟時代的變化,發掘孩子身上的一技之長。
家長的實力不僅決定了孩子的未來,也和名校的興衰息息相關。
結語
未來孩子在求學路上每次的分道揚鑣,都取決於家長的選擇。
每個家長都看清自己手中的籌碼,給孩子一個更適合的選擇。
綢繆未來,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
一棵樹的幼苗,假以時日肯定可以長成大樹,
一棵蓬蒿無論它當下多大,它也終究是蒿草。
這就是現實,無論過往還是當今。
事實上,對於每個家庭而言,選擇無所謂對錯,只有適合或不適合。
無論孩子的求學賽道如何選擇,都應遵循的的是,尊重個體,尊重未來,尊重國家需求。
—— THE END ——
城裡城外觀風聽雨,我們一起透過現象看本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