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很多網友說,P2P網貸被監管之後,網上有些P2P網貸平臺雖然自稱年利率在36%以下,符合最高人民法院所規定的年利率,但是在部分網貸平臺申請一次貸款仔細算下來所花費的費用還是挺高的,這是怎麼回事呢?其實,當你對P2P網貸行業充分了解以後,你會發現,對於部分P2P網貸平臺來說,年利率36%以下是一句名不副實的空話,完全沒有任何的意義。因為這些P2P網貸平臺將玩文字遊戲的套路與推出新業務(變相高利)的能力真的是爐火純青。
我們都知道,高利貸是指索取特別高額利息的貸款。而對高額利息的詳細定義是,超過監管部門所規定的年利率36%紅線以外的被稱為高利貸,而且是名副其實的高利貸款,那麼既然是這樣,部分P2P網貸平臺將年利率降至36%以下,但是他們會推出新的套餐與業務,現在在業內所知的就是「會員制」業務,只要借款人需要申請該網貸,就必須辦該業務,否則將不能申請網貸,甚至有的P2P網貸,不辦該業務連基本的材料都提交不了。
而在那些推出會員制的網貸平臺申請一次網貸,仔細細算之後,會發現其實年利率都超過都超過50%了,甚至還不止,面對這樣的情況,年利率36%以下其實是一句名不副實的空話,該類網貸平臺在向外展示的時候,年利率在20%-30%之間,甚至擺出一副低利率的姿態,但是在背後卻是高利貸的集聚地。值得強調的是高利貸本身不合法,因為國家只保護不超過銀行利率4倍以內的民間借貸關係。而且作為放高利貸的網貸平臺也很清楚這點,所以他們用一種新套餐或會員制的形式來作為掩飾,但是表面的利率還是在36%以下,這也是那些放高利貸的網貸平臺慣用的伎倆。
其次,監管部門似乎對部分網貸平臺業務方面的問題好像不太好管理,舉一個簡單而不太恰當的例子,部分P2P網貸平臺推出的「會員制」的業務,有點類似有些商場逢年過節搞活動類似,只要是正規的、沒有涉嫌欺詐用戶,那麼監管部門不好出手監管,因為該類網貸平臺打著提供了新的服務、高效、快速的審核方式,至於這些服務與體驗有沒有還真的值得商榷,因為根據申請過網貸的朋友而言,沒有感受到有什麼特別之處,甚至有時還是會出現一筆貸款一天不到帳的情況。
所以,對於對於部分P2P網貸平臺來說,年利率36%以下只不過是一句名不副實的空話,這一說法並不是空穴來風,而是實際情況就是如此,例如,作為借款人申請一筆3000元的網貸,先的交200元左右的會員費,假設為期3個月,哪怕總利率為150元,那麼申請該筆貸款的成本是350元,這還屬於保底的估算了,有的P2P網貸平臺肯定是不止的,按照這樣的算法,最終很顯然年利率肯定超過36%的,那麼,毫無疑問,這屬於高利率貸款。
最後,對於部分P2P網貸平臺設立會員制度的現象,或許在某一種程度上屬於變相高利貸與砍頭息貸款在,只是以另外的一種方式掩飾而已。當然,如果自己在申請貸款之前不想支付一部分資金,最好可以選擇不收取會員費的產品。對於收取會員費的產品,要先判斷自己是否符合申貸條件,然後不管申請貸款是否成功,最終能不能退錢等問題需要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