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硬兼施 谷歌能破「中年危機」嗎

2021-01-11 中國經濟網

成立21年的谷歌最近遇到了瓶頸。雖然孜孜不倦發布硬體產品,但缺乏亮點的谷歌仍沒能在這方面佔得一席之地;而在引以為豪的軟體上,谷歌的開放態度也開始有所轉變。「求變」之心背後,是谷歌略顯疲軟的業績表現。硬體軟體的表現不佳,核心業務廣告收入的增速開始放緩,再加上華為鴻蒙系統的挑戰,谷歌的突圍變得困難起來。

10月16日,谷歌發布了一系列硬體新品。從智慧型手機Pixel 4系列,到Google Pixel Buds耳機,再到Pixelbook筆記本等,谷歌此次幾乎更新了自己的全線硬體產品,對硬體的重視可見一斑。事實上,在過去幾年中,作為傳統網際網路服務巨頭的谷歌,對於硬體業務產生了濃厚興趣,甚至斥資十多億美元收購了HTC的硬體代工業務。近些年,谷歌的硬體業務越做越大,涉及的產品種類眾多,其中包括智慧型手機、智能音箱、智能家居、個人電腦等。

從營收上來看,硬體業務沒有令谷歌失望。谷歌的硬體業務營收從2016年的25.1億美元大幅增長到2018年的87.91億美元。只不過,雖然發展迅速,但硬體業務在谷歌業務中的佔比依然較小,營收佔比最多也僅為8%-9%;利潤佔比更低,只有4%-5%左右。在谷歌母公司Alphabet的財報中,硬體業務是歸類到其他業務中的,大頭還是谷歌的廣告業務。

與此同時,谷歌各硬體產品線的發展並非一帆風順。今年6月,谷歌發言人宣布,該公司將正式放棄平板電腦業務,並取消兩款尚未對外宣布的設備;在智慧型手機市場,雖然谷歌Pixel產品成功引發媒體關注,但是這一產品常被認為是叫好不叫座。

對比硬體,軟體仍然是谷歌的支撐性業務,但谷歌走向封閉的舉動開始受到爭議。近日,有消息稱,谷歌推出一條新的政策,要求所有的安卓設備必須要使用安卓系統傳統的導航虛擬按鍵設計與安卓10最新的手勢作業系統,當然,手機廠商原本為自家手機產品設計的手勢作業系統還是允許帶在自家的手機產品中的,不過谷歌方面不允許手機廠商自家的手勢作業系統放在設置頁面的初始菜單中,也不允許手機廠商們通過彈出視窗或通知等提示方式來為自家的手勢作業系統進行宣傳。

這意味著原本開源的安卓作業系統正在逐步向閉源靠近,一旦谷歌的安卓作業系統成功閉源,那麼目前所有的安卓設備就必須要使用谷歌的安卓作業系統,谷歌也可以對安卓作業系統進行收費,或者統一推送谷歌的全家桶,以安卓作業系統現在的佔有量,閉源後的安卓作業系統將會成為全球最大的閉源手機作業系統。

這對于越來越受制於谷歌對於手機廠商來說,的確不妙。以華為為例,谷歌封閉了華為Mate 30系列手機用戶可以自己安裝谷歌應用的途徑,這使得華為在國外啟動銷售失去了唯一的支撐手段。

通信觀察家康釗認為,走下坡路的企業一般喜歡用生態鏈來捆綁用戶屏蔽對手,比如蘋果的iOS系統,蘋果手機硬體越來越一般,只能用應用商店、作業系統來維持優勢。上升狀態的企業則相反,希望行業開放。

硬體的革新和軟體的封閉背後,是谷歌的「中年危機」。2019年一季度財報顯示,谷歌總體營收和廣告業務營收增速均在放緩,總營收為363.39億美元,同比增長16.8%,漲幅為三年來新低。

作為谷歌核心業務的廣告,總收入為307.2億美元,同比增長15.31%,增速低於去年任一個季度。一方面,亞馬遜與Facebook正不停地從谷歌手中搶奪市場份額。據eMarketer統計,亞馬遜2019年將佔據美國數字廣告支出的8.8%,2020年可能達到10%;Facebook 2019年將佔美國數字廣告支出的22.1%。谷歌的市場份額則成下降趨勢,將降至37.2%。隨著市場份額的減少,谷歌的廣告營收可能縮水,如何保持其在廣告領域的競爭力將成為谷歌的一大課題。

另一方面,在谷歌的斷供下,華為今年終於「祭出」鴻蒙系統,並已經應用於智慧屏上,未來不排除也將應用於智慧型手機。市場調研機構Counterpoint給出的最新報告稱,華為自主作業系統鴻蒙將在2020年取得2%的市場份額(全球範圍),將超越Linux成為當前全球第五大作業系統。

產經觀察家丁少將表示,華為已經從晶片到終端到應用再到生態平臺建立了比較完整的體系,發展方向也顯得很清晰明確。在物聯網時代,在軟硬一體上有充分布局才能掌握更多主動,特別是硬體有天然的入口屬性,而從谷歌來看,其布局的重點仍是軟體層面,轉型方向不夠清晰,這也成為谷歌最大的難題。

來源:北京商報

相關焦點

  • 「跑馬」能拯救中年危機,是真的嗎?
    中年人跑步真的能拯救中年危機嗎?至少能帶來以下幾點變化此外,除了緩解所謂的「中年危機」以外,中年跑者同樣也是跑馬圈中最認真、嚴肅的一群跑者。他們一旦跑馬拉松,一般不是衝動,而是深思熟慮,因此大多數情況下,是認真和嚴肅的,相反,可能年輕人受馬拉松熱潮的影響更多。而且,中年人一般很少感情用事,他們不會盲目追潮流,不過一旦決定,也很少放棄。
  • 人到中年,比起生化危機,中年危機更可怕
    聽說現在最流行的恐怖屋,不是精神病院,也不是生化危機,而叫中年危機。但現實生活遠比恐怖屋可怕多了,因為,它不只是脫口秀演員口中的段子,更是我們千千萬萬中年人的切身體會。當老闆問你:「今天能加班不?」你說加,明天可能就要進醫院了,不加,福報肯定是輪不到了,搞不好連社保都保不住。所以說,為什麼人到中年,還要努力賺錢?因為如果我們不努力,我們的家人怎麼辦?
  • 籤約「90後」許光漢,掌門人直播首秀,娃哈哈欲破「中年危機」
    業內人士認為,這一連串動作背後是娃哈哈「中年危機」的焦慮,擁抱網際網路、擁抱年輕化是娃哈哈應對中年危機方法,但當下網際網路流量入口早已被阿里、京東、拼多多、小紅書等頭部平臺所分割,在這種大局已定的情況下,娃哈哈作為電商界的新兵,不知能否「攪起一池春水」。
  • 中年危機都是扯淡!科學證實:中年男人腦力最強!
    所以中年男人真的是很怕很怕很怕過節啊!過節本身不可怕,中年危機才可怕其實啊,中年男人的這些煩惱和困境,背後折射的是中年危機:到了這個歲數上下,時間越來越少,責任越來越重,體能越來越跟不上,自己感覺各種「力不從心」,內心好不平靜!
  • 女人到中年,要懂得「軟硬兼施」,好多人都不明白
    中年一到,就喜歡各種思考人生。都說人難做,其實女人更難做。因為在關於「軟硬兼施」的問題上,很多人陷入了困境。各位看官,做女人,到底是「硬」點好,還是「軟」點好呢?咱們今天還是來擺一擺「龍門陣」吧。 同事莉莉今年四十有五,已經到了一個「如狼似虎」的年紀。
  • 《中年的意義》:你擔心的中年危機、空巢綜合症,教你怎麼應對!
    可是,喜歡星座學說的人,應該都了解,星座對應的性格解說,為什麼每個人都或多或少能對上幾條,這其實跟墨菲定律中的巴納姆效應有著極大的關係。你和「中年油膩等級表」能沾邊也是因為這個該死的效應。那麼真正的中年是什麼樣子呢?「中年」一詞賦予人類怎樣的人生意義呢?
  • 對什麼都不感興趣,37歲王鷗被指中年危機,談談中年危機的特徵
    最近演員王鷗上了綜藝節目《我家那閨女》,被主持人定義為中年危機,王鷗說:我什麼都不需要,我不危機。主持人說:這就是中年危機的最大特點。聽完她大吃一驚,開始自問:難道我真的中年危機了?在一場頒獎盛典上,她的獲獎感言是:會繼續努力,希望能多給35+女演員機會。姚晨也在《星空演講》,用「煳掉的五年」描述 40 歲女演員接不到戲的處境。
  • 《長安十二時辰》中小人物的中年危機
    《長安十二時辰》雖然是一個老套的英雄拯救世界於危難的故事,但它之所以耐品,是因為這個故事裡有很多處在中年危機的小人物,這些小人物能讓像筆者一樣的人在欣賞英雄救美人、派系朝堂政鬥戲的同時,迅速找到自己在戲中的投影。
  • 中年危機成中年愛情故事? 熱播劇劇本需要更走心
    《美好生活》熱度最高,演員演技、部分細節處理都值得表揚,但編劇手法單一,主角們的中年危機往往會演變成中年愛情故事,《老男孩》也存在同樣問題。所以我們認為,只有劇本更合理,好演員才能更出彩。   中年危機變成了中年愛情故事   最近的螢屏,中年題材大火,裡面涉及的中年危機話題引人關注,但多半最後成了一個中年愛情故事。
  • 中年失業模擬器——中年危機你感受到了嗎?
    上個月石大頭的一位友人就發了這款叫中年失業模擬器的遊戲預告給我,說是讓我和他一起體會一下,時下十分應景的遊戲。看到這個標題石大頭頓時淚流滿面,帶著十二萬分的敬意,1月4日此遊戲在steam剛剛發布,大頭就入手了這款遊戲,下面就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感受。
  • 陳春花:如何安度「職場中年危機」?
    作者:陳春花來源:春暖花開(ID:CCH_chunnuanhuakai)在科學技術和商業模式都日新月異的今天,90後、00後新生代似乎能更快地適應各種變化,面對職場中年危機,我們該如何調整自己的心態、持續成長?
  • 人到中年,如何應對「中年危機」?這三樣東西最重要
    危機無處不在,我們必須小心謹慎,才能走出一條順遂的人生之路。人在小的時候固然脆弱,但有父母長輩的保護,哪怕遇上什麼大的危機,大多數情況下也能化險為夷。青年時期雖然缺少經驗和錢財,但年輕氣盛,即使失敗至一無所有,只要有足夠的意志和能力,總能重頭再來。中年時期則有所不同。
  • X世代澳人的中年危機
    許多澳人在疫情期間加強身體鍛鍊,比如騎行。(澳洲新快網圖片)他們的正面和負面中年清單看看他們在今年所遭受到的危機,疫情危機和中年危機。中年並不一定是危機的起因,只是發生在中年時期的危機,但在中年之前或之後同樣可能發生各種危機。 澳洲的墨爾本大學心理學教授哈斯拉姆(Nicholas Haslam)認為,中年危機的概念實際上是「流行心理學」,而不是研究人員非常嚴肅認真研究的事物。
  • 35歲女人的中年危機,真的躲不掉嗎?
    01這幾年,「中年危機」這個詞兒好像特別火。的確,我們都逃不過被時間追著跑的恐懼感。「初老症、大齡剩女、油膩中年……」各種被粗暴劃定的標準,彰顯著這個社會對30+女性的惡意,提醒我們睜開眼睛、面對鏡子裡的自己。很長一段時間,我都害怕去幼兒園給孩子開家長會。
  • 《你好布拉德》一個中年危機男人的蛻變
    導演和他的同性戀父親一起參加過極速前進,是個非常善良懦弱的人,比賽中就非常喜歡他,怪不得能拍出這樣溫柔動人的父子電影。電影展現了在互聯時代可能發生在很多人身上的一種焦慮狀態,社媒輕易得使人受困於周圍人優於自己的表現,進而引發了低自尊的評價。也許有天,當孩子也明白,人人都有自己糾結的事情,他們就真的長大了,而我們也真的老了。
  • Yearn 的中年危機
    小編:記得關注哦來源:鏈聞獨家原文標題:Yearn 的中年危機讓我們把信仰放兩邊,利益擺中間,抽絲剝繭來分析 yearn 的內核—理財策略。撰文:林明最近 yearn 團隊的回購給市場注入了強心針,V2 又給市場以期望,但是十月的 yearn 已經不是八月的 yearn,彼時風頭正勁的聚合理財王者,快速的創新橫掃了 DeFi 圈,但兩個月後回首再看已是步入了中年危機。
  • 《情聖》:中年危機不是尋求刺激就能掩蓋得住的
    不喜歡的認為此劇低俗而套路,中年危機的尷尬成了一個色鬼的獵豔之所。一、中年危機不僅僅是男性才有,女性的中年危機來得更加突然網上總是會有一些人宣揚所謂的「女權主義」,筆者不是,但是也不是一味的順從男性的依附者。
  • 《中年失業模擬器》點評 如何應付中年危機,中年失業後的生活
    在私企當打工人的大家,心中都有一個壓力,就是中年失業危機,據說一旦過了35歲,很少打工人便會面臨被辭退的命運。《中年失業模擬器》是Kwing works製作發行的一款傳統RPG風格生活模擬遊戲。遊戲中,玩家將扮演一個35歲普通中年男人。但突然有一天,你被公司開除了!
  • 中年危機來臨,如何度過人生中的至暗時刻?
    表面看來,年齡導致了中年危機。再深入進去細看,你會發現樂觀預期才是幕後推手。預期和現實之間的落差越大,危機就會越嚴重,幸福值也就越低。 我自己快要開啟中年之行了。身邊已經有很多朋友進入了中年,且有了中年危機。 今天的文章,希望能幫助到正處於危機中的小夥伴們。
  • 中年危機似乎無法近身
    說實話中年危機這四個字存在嗎?客觀來看吳亦凡和鹿晗的身材管理出現問題,確實能夠從某一方面反應他們的青春不再,而轉型逐漸失敗的兩人也失去了昔日頂流光環,一系列的問題真實刻畫出了一個窘迫的現狀,但我始終堅持認為中年危機距離吳亦凡和鹿晗還為時尚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