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名族之一:肅慎族
肅慎族是我國古代東北民族,也是現代滿族的祖先,肅慎人大體在今長白山以北,西至松嫩平原,北至黑龍江中下遊廣大地區,傳說肅慎族早在大禹時期就已經和中原地區有了聯繫,雙方還進行過戰爭。
根據史料記載,大禹平定九州,周邊蠻夷紛紛來朝貢,其中的東北夷,指的就是肅慎族。隨著歷史的發展,肅慎族也變換了很多新的名字:戰國時,稱為挹婁,南北朝時,稱為勿吉,隋唐時期叫做靺鞨,遼金元明則又叫女真,等到大清建國,又更換為滿族。所以,東北地區土生土長的小夥伴們,很有可能就是肅慎族的後代。
上古名族之二:古越族
古越族是古時長江以南,眾多部落的合稱,因為他們的文化制度等都很相近,統一稱之為越族。
古越族在中華文化中有著相當重要的地位,傳說,盤古開天闢地後第一代君主就是古越族人-天皇氏。沒錯,不是日本的天皇,而是中國的古代氏族,天皇氏。
曾經古越族一度想挺近中原,統一中國,但是秦漢兩個大統一王朝的出現,不僅讓古越族野望破滅,而且由於秦漢兩朝對於南越的徵討,使得古越族分崩離析,逐漸被中原同化,少數逃入深山之中的古越族後裔,則是現在南方許多少數民族的祖先,例如:傣族,水族,壯族,瑤族等等。所以,生活在兩廣地區,湖南湖北,江西,浙江等地的小夥伴們,身上就有一部分古越族血脈。
上古名族之三:濮族
濮族是上古時期生活在百濮之地的民族,所謂百濮之地,就是指現在的四川,雲南,貴州等地,關於濮族的記錄很少,只知道在周武王伐紂的時候,濮人曾響應號召,跟隨周武王推翻商紂王的暴政,隨著時間的推移,濮族被中原同化,一些保持傳統的小部落慢慢變成了現在一些少數民族,例如:彝族,哈呢族,白族等。
所以,在雲貴川地區的朋友們,身上有則著古濮族的血液。
上古名族之四:華夏族
華夏族是黃河流域最早的居民,也是漢族的前身。最早活動在由陝西西安,河南開封,山東曲阜三地連成的三角形區域。華夏族在歷史上,是一個既能徵善戰,同時又有高度發達文明的族群。
古代中國地區,除了處在中原地區的華夏族之外,東南西北分別還有許許多多的部落,根據地理位置不同,對應著不同的稱呼,即:東夷,南蠻,西戎,北狄,華夏族在上古時代面對四方強敵,不但沒有被擊敗,反而孕育出了璀璨的文明,將版圖擴張數倍,中國大地上四處活躍著華夏族人的身影,每一個中國人身上都流淌著華夏族的血液,這也是我們自稱華夏兒女的由來。
歷史的車輪滾滾,中華上下五千年的歷史積澱,早就使我們不分彼此,古越族,肅慎族,百濮族,都已經成為了過去式,現在的我們,都是中華兒女,都是炎黃子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