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旬老人心梗被誤認為是中暑,專家3招區分中暑和心梗

2020-12-23 瀟湘晨報

近日,80多歲的凌爹爹從外面回來後,突然出現胸前區疼痛、面色蒼白、冷汗淋漓等症狀,家人誤以為是天氣炎熱導致老人中暑了,趕緊將老人扶到床上刮痧。在家裡折騰了近2個小時,老人胸前區疼痛仍無緩解,家人這才覺得不對勁,急忙連夜送至湖南省中醫藥研究院附屬醫院急診科救治。

該院急診科黃帥金醫師接診,了解到患者有冠心疾病,心電圖提示:急性廣泛前壁心肌梗死合併陳舊性下壁心肌梗死,診斷為急性心肌梗死。龍華君副教授考慮到患者發病已有2.5小時,年事已高,自行刮痧後全身淤青,存在出血傾向,溶栓風險較大,給予患者抗凝、護心等治療,建議立即行心血管介入手術。時間就是生命,心血管大科主任肖長江教授為患者開闢急救綠色通道,急診行經皮冠狀動脈球囊擴張及支架植入術(PCI)。手術順利,患者轉危為安,平安護送到心血管內科病房。

夏日炎炎,氣溫不斷的攀升,有人會出現頭暈、胸悶、胸痛、出汗等症狀,以為是中暑引起的自行處理,但卻忽略了心肌梗死這個危險分子,錯過了最佳的急救時間。那我們應該如何區別中暑和心肌梗死呢?湖南省中醫藥研究院附屬醫院急診科主任萬榮文教授在這教大家3招區分中暑和心肌梗死:

1.判斷是否在容易中暑的環境(如高溫、高溼或密閉空間)下發病;

2.判斷出汗的部位:中暑主要以前胸、後背、額頭、脖子、腋下等部位出汗,且皮膚溫度升高;心梗發作時,出汗部位多在脖子、額頭、手心、腳心等處,皮膚溫度相對較低,俗稱「出冷汗」;

3.判斷胸悶的輕重:中暑時胸悶相對輕微,而急性心梗是突然發作胸痛,劇烈而持久,伴有全身不適,常有壓榨感和瀕死感。

萬榮文教授提醒,如果懷疑心肌梗死應該這樣做:

1.及時辨別心梗。一般來說,胸痛持續超過5分鐘就應提高警惕,20分鐘還不緩解要高度懷疑心梗。另外,有時心肌梗死還會出現不典型症狀,也是十分容易被忽視的,如胃疼、牙疼、嗓子疼等。

2.馬上撥打急救電話。醫生會在來的路上指導患者或他人先行救治,而且醫院也會提前做好準備,縮短救治時間。如有冠心病史的患者,家中應常備有阿司匹林和硝酸甘油片,並且應隨身攜帶,在120急救車沒來之時,可先進行自救。

3.等待救援。保持患者平躺,環境安靜,不要隨意搬動患者或讓患者自行走動,開窗通風,保持空氣流動,讓患者得到充分的氧氣供應,如有條件的可以吸氧。

4.配合做好救治工作。如確診心肌梗死就應馬上進行手術,為了使患者得到最佳救治,請患者及家屬一定要相信醫生,及時籤字,儘快手術,積極配合搶救。

瀟湘晨報記者張樹波 通訊員龍華君 楊穎

【來源:瀟湘晨報】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3招區分中暑和心梗,你值得擁有
    近日,80多歲的凌嗲嗲從外面回來後,突然出現胸前區疼痛、面色蒼白、冷汗淋漓等症狀,家人誤以為是天氣炎熱導致老人中暑了,趕緊將老人扶到床上刮痧,在家裡折騰了近2個小時仍無緩解,急忙連夜送至湖南省中醫藥研究院附屬醫院急診科。經急診科檢查,診斷為急性心肌梗死。
  • 專家教你三招區分中暑和心梗
    紅網時刻6月28日訊(通訊員 龍華君 楊穎)近日,80多歲的凌爺爺從外面回來後,突然出現胸前區疼痛、面色蒼白、冷汗淋漓等症狀,家人誤以為是天氣炎熱導致老人中暑了,趕緊將老人扶到床上刮痧。在家裡折騰了近2個小時,老人胸前區疼痛仍無緩解,家人這才覺得不對勁,急忙連夜送至湖南省中醫藥研究院附屬醫院急診科救治。
  • 以為中暑了,其實是「心梗」!這4大症狀,馬上叫救護車!
    又到了一年最熱的季節,悶熱的天氣讓心梗的發病率越來越高!胸悶、心慌的感覺和「中暑」很相似,很多病友容易混淆,甚至出現生命的危險。那麼,什麼症狀是「中暑」?什麼症狀是「心梗」呢?
  • 中暑還是疾病?這幾招教你分辨
    過了夏至,氣溫飆升,儘管幾番大雨,依然是「我和烤肉之間,只差一撮孜然」的季節了。發燒、頭暈、噁心、嘔吐、腹瀉……有這些症狀,您會不會第一反應就是自己中暑了?  北京地壇醫院急診科主任馬剡芳提醒,一到夏天,很多人出現上面的症狀就會想到「我是不是中暑了?」其實,您很有可能是「假中暑」了!不少疾病早期的症狀跟中暑比較像,難以區分。
  • 健康科普|高溫天一身汗,中暑還是心梗?這兩個要命的前兆要記牢
    「六月以來天氣炎熱,心梗患者明顯增多,我們每天都在和時間賽跑,上個月一周的時間,我們最多接診過五個心梗患者」,廈門市海滄醫院胸痛中心負責人李文明說。 為了搶救突發急性心梗的病人,李醫生連續三天都是在醫院過夜的。
  • 都是胸痛,心絞痛和心梗有什麼區別?心梗是要命的,必須馬上住院
    但是這次含了硝酸甘油10分鐘還沒有緩解,這個就很可能發生了急性心梗了。問清疼痛的位置和和性質,基本上可以確定是心臟來的了,建議立即撥打120,馬上住院。但是老人根本就不聽,說自己不住院。我告訴患者的兒子,馬上聯繫120,等車來了,老人可能就沒有任何反抗的能力了。
  • 如何區分心絞痛和心梗?遭遇急性心梗時如何正確急救?
    持續性胸痛和大汗是國人急性心梗最常見的症狀,將近70%的患者有這兩種表現。事實上,心絞痛和心肌梗死是一個連續的疾病譜。心絞痛,尤其是不穩定性心絞痛,和心肌梗死的發生機制是一樣的,都是血管中的「垃圾袋子」(斑塊)破裂,之後長了血栓,部分或全部堵住血流。可以理解為,堵了部分血管是心絞痛,全堵了就是心梗。
  • 日本1都7縣發布高溫中暑警報,如何區分是中暑發熱還是新冠感染髮熱?
    華輿訊 據旅日僑網報導 今日,東京新增188人確診感染,接連兩日新增確診人數在200人以下,但日本專家稱可能是因お盆PCR檢查件數減少,而非疫情有所緩和。截止至8月9日,東京23區感染人數分布如上圖,新宿區為感染重災區,次之為世田谷區。
  • 專家提醒:熱射病可致死 有中暑症狀應儘早就醫
    高溫環境不僅讓人體感不適,還很容易發生中暑,甚至發展成為熱射病,導致多臟器功能衰竭,危及生命。輕度中暑拖成熱射病 七旬老人住進ICU5月9日下午,海南省腫瘤醫院急診科接診了一位突發意識障礙的77歲男性患者,入院時體溫高達40℃,還出現噁心嘔吐、呼吸衰竭、休克等症狀,被診斷為熱射病。
  • 義烏一八旬老奶奶中暑暈倒!幸虧遇到他們
    近日,義烏一名八旬老奶奶獨自外出,天氣炎熱暈倒在路邊,幸虧遇到熱心村民及時救助,才避免意外發生。7月21日下午5點左右,義烏市公安局北苑派出所接到轄區群眾報警,「警察同志,飛機場邊上前洪村附近,有一個老奶奶中暑暈倒了,需要救助。」
  • 煙臺1天平均7人中暑 五種中暑類型及處理方法
    120急救指揮中心專家提醒,如果出現頭暈、心悸、乏力、胸悶、精神不集中等先兆中暑症狀,應迅速到通風的地方休息,幫助身體散熱,並及時補充水分、鹽分。如果出現先兆中暑症狀還不引起重視,繼續勉強工作,很可能發展成重度中暑,甚至危及生命。
  • 心梗是什麼? 突發心梗,又該如何進行急救?
    殺死他的「元兇」名叫心梗,而當我們為一代球王的隕落而嘆惋,又可曾知曉,將迭戈帶離人間的心肌梗死,究竟多可怕,又應該如何去防治呢?心梗是什麼?有何預防良招?突發心梗,又該如何進行急救?帶著這些問題,我們聯繫到了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心血管內科主治醫師,同時也是北京醫師跑團的成員王娟。阜外醫院心內科,在國際範圍內也可以被冠以權威的名號。
  • 馬拉度納因突發心梗去世,專家提醒:心梗最明顯的症狀是疼痛
    本報訊,北京時間昨天凌晨,阿根廷足球巨星馬拉度納因突發心梗去世,享年60歲。馬拉度納去世後,他的遺體被運往阿根廷總統府,在那裡接受民眾的悼念。阿根廷政府同時宣布,全國將為這位曾率隊奪得1986年世界盃冠軍的足球英雄哀悼3天。
  • 高溫天氣持續多人中暑 科學預防避免中暑有必要
    急診室副護士長吳細鳳說,呂彩鳳是中暑暈倒,經過治療已無大礙,目前依舊堅守在咽拭子採集的崗位上。家人不夠重視 臥床老人險些喪命  泉州市第一醫院急診科副主任醫師黃天寶向記者介紹了一起因中暑險些喪命的病例。黃醫生說,6月20日中午,一名昏迷老人被送到醫院,當時體溫飆高達40℃,全身滾燙,多處器官出現衰竭症狀。
  • 你知道中暑有分陰陽嗎?如何區分?醫生提醒→
    漫畫/小牛每到夏季,都有一些人出現煩熱、頭痛等症狀,也就是中暑。知道嗎?中暑有分為中「陰暑」和中「陽暑」兩種類型,其表現症狀不同,處理的辦法也不一樣。中暑分「陰陽」 忽冷忽熱易中「陰暑」廈門市中醫院治未病科主任醫師李勁松說,夏日酷暑來臨,人們在積極預防中暑。然而,很多人只知道「中暑」,很少有人知道中暑有分「陽暑」和「陰暑」,他提醒大家,防中暑,要小心「陰暑」傷人。他介紹,中醫把中暑按照中暑的環境和症狀分為「陽暑」和「陰暑」。
  • 中暑可能帶來不可逆傷害 治中暑重在快速降溫
    與此同時,全市多家醫院相繼接到中暑病例。醫生提醒,高溫天氣應做好防暑降溫,中暑可能帶來不可逆傷害。嚴重中暑可能喪失行動能力「一個晚上來了3個中暑病例,有一例已經住院治療。」昨日,廈門大學附屬翔安醫院急診醫學科主任醫師魯金勝告訴記者。據了解,入夏以來,翔安醫院急診科室已經收治了10多個中暑病例。
  • 今夏中暑急診患者創新高 「國健署」3招預防熱傷害
    據報導,根據「衛生福利部」「實時疫情監視及預警系統」分析臺灣181家醫院急診及時資料顯示,今年7月1日至24日止因中暑等熱急症至急診就醫的人次659人次是去年7月同期370人次的1.8倍;108年至7月24日因中暑等熱急症至急診就醫的人次1,248人次,而今年至7月24日因中暑等熱急症至急診人次高達1,722人次,較去年同期增加4成。
  • 「1120心梗救治日」,上海中山醫院專家在日照開講!
    在公益科普講堂中,霍教授詳細講解了急性心肌梗塞的表現及急救知識等內容,從「什麼是心肌梗塞」、「什麼原因導致心肌梗塞」、「預防心血管疾病的七要素」、「什麼時候去醫院」、「心梗後的時間就是生命」、「心梗的注意事項」、「心梗的預後」七個大方向出發,用醫院遇到的病例為切入點,深入淺出的講述心梗帶來的危害以及及時就醫的必要性。
  • 傳奇球星馬拉度納突發心梗去世,心梗急救怎麼做才對?
    心、腦血管往往是不分家,一般出現「梗」這個字眼,都和血管閉塞、血流不通有關,心梗和腦梗在醫學上的處理方式是相通的,都應該通血管,讓血流恢復,挽救受損心肌或腦組織。發生急性心梗時不能盲目用藥,其實發生腦梗後也不能隨意服藥。
  • 25歲女演員心梗猝死!心梗的前3天,身體會有哪些預兆?
    ,讓很多人懷念童年的同時,心梗也再度成為健康領域的一個熱詞,引起了大家的關注。  心梗是非常非常「著名」的病,與流感的知名度不相上下,但是比心梗可兇險得多。心肌梗死(簡稱:心梗)是人類的頭號殺手之一,每年都會奪走成千上萬人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