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5天前,川藏公路318國道通麥天險路段全線通車,為此,政府投資了15億元,嶄新的橋梁跨越了以前的便道。至此,整個318已經無險可言,一條長長的柏油路直通拉薩。想要探險的車友可能會一聲嘆息了,但這條大通道的整修完成,意義卻是非凡。
回想2009年,當我踏上川藏自駕旅途的時候,心中卻是難言的恐懼,川藏公路到底有多可怕,以至於當人們走完川藏路回到大城市,有一種超脫生死的境界升華,這是為什麼呢?聽我慢慢道來。
2009年,我主持重慶交通廣播旅遊節目,交廣樂逍遙。節目組織聽眾進行川藏公路自駕,而我成為領隊。這裡所說的川藏公路指的是川藏南線,也就是從成都翻越二郎山,到康定,然後走雅江、理塘、巴塘、芒康、左貢、邦達、波密、林芝最終到達拉薩,全程2000多公裡。
因為長期主持旅遊節目,所以對川藏路氣候比較了解,當隊伍最終確定7月25號出發時,我提出反對意見,因為7月是藏區雨季,風險很大,但我的意見沒有得到採納。當時的重慶氣溫在40度左右,所以,在我建議同行者帶羽絨服時,居然被嘲笑。
車隊出發後,在路線安排上犯了一個錯誤,就是,第一晚康定,第二晚住理塘,理塘是世界高城,近4000米的海拔,讓大部分的團友都高原反應。後來很多自駕團隊第二晚都是住雅江,可以躲避理塘突然而至的高海拔。而從理塘開始,淅淅瀝瀝的雨就下個不停,往日裡藍天白雲的藏區已經不見蹤影。
第一個坎是海通溝,由於大雨衝毀了主路,我們需要從旁邊的便道通行,而便道有50多米被水全部淹沒,我們的車隊第一次涉水行車,水淹沒每一臺車的輪胎,就像是在河中駕車,情形非常可怕;
第二個坎是腳巴山,這座山的特點是,路窄,路爛,還沒有邊欄,同時,因為雨季,山上不停的掉石頭。而正在這時,又不停的出狀況,車隊的一輛奇駿車爆胎了,於是只能在非常危險的懸崖邊換胎。
車隊走到一半,前面路上居然出現了大堆石頭,把路堵了,我下車搬石頭,這時山上又開始掉石頭,我嚇得趕緊逃回車上,最後戰戰兢兢的通過腳巴山;
第三個坎是聶拉山的99道拐,實際上可遠遠不止99道。對於重慶人來說,開彎道不算什麼大問題,聶拉山這99道拐基本上都是回頭彎,這也沒有什麼,最可怕的不是彎道,而是路面,全是稀泥,基本上,到車輪的一半高,非常滑,在生死考驗前,每個人都小心翼翼,以極慢的速度通過了。
這時,接到我的一位聽眾最新消息,他走在前面,碰到了波密因為大雨造成的大塌方,很多車都無法通過。所以我和導遊商量,這雨不停的下,為了安全,要不我們回去吧!導遊笑了,他說,我們正在川藏路的中間,回去的距離和到拉薩的距離一樣,風險也一樣,不如賭一把。
於是我們到了波密,第四道坎,主路已經沒了,搶修的修路工人挖了一條便道,我開的是豐田RAV4,車一下便道,輪胎就陷沒在稀泥裡了。當我走出便道,後護板被剮蹭掉了,這時車隊的發現4,威風了,空氣懸掛,把底盤抬高,輕鬆通過。
通過便道時沒有留下照片,下面這張照片來自網際網路,基本上重現了當時過便道的情形。
下面這兩張是真實,通過便道之後,下來查看車輛損失情況。
據說,塌方時,有車被壓在了山下,這在雨季的川藏路上很正常。而真正通過當時的通麥天險,我們反而覺得不算是很驚險,可能一路冒險,見怪不驚了!
而現在再走318時,天險已不復存在了。
這就是川藏公路的驚險之處,不過距今已經7年了。但路上絕美的風景也一直吸引著人們不停的踏上自駕之路。下面這些圖片裡風景很好,就是沒有陽光。
沿途可愛的小孩
當我們提心弔膽的來到拉薩,真是一種說不清的滋味,千辛萬苦後到達終點,可比坐飛機感覺要可貴的多啊,車隊進入拉薩,我們終於看到了藍天,而車隊中的每個人的思想境界也隨之升華,經歷過生死考驗,會對人生看得更加豁達,會更珍惜你身邊的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