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這個穴位可寧心止痛,是心臟病發作的急救穴位!

2021-01-10 掌門談養生

目前冠心病已成為威脅中老年人健康的最大危險因素之一。很多得冠心病的人外出時總是帶著速效救心丸,以便在急性發作時救命之用,但如果有時忘記帶了怎麼辦?

其實,中醫上記載有一個心臟病急性發作時可以急救的好穴位,且操作方便簡單。這個穴位就是掌門師兄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手厥陰心包經的郄穴:郄門穴。郄穴臨床上擅長治療急症,故本穴較該經其他穴位,尤適宜於急性心痛、心悸、心煩、胸痛等心臟疾病。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這個穴位的具體位置和功能。

穴位釋義

郄門,經穴名。出《針灸甲乙經》。屬手厥陰心包經。手厥陰之郄穴。郄門。郄,孔隙也。門,出入的門戶也。郄門名意指心包經的體表經水由此回流體內經脈。本穴物質為曲澤穴傳來的溫熱經水,行至本穴後由本穴的地部孔隙回流心包經的體內經脈,故名郄門。

取穴位置

在前臂掌側,當曲澤與大陵的連線上,腕橫紋上5寸。

文獻摘要

《針灸甲乙經》∶心痛,衄噦嘔血,驚恐畏人,神氣不足,郄門主之。

《備急千金要方》∶嘔血,大陵及郄門主之。

《類經圖翼》∶主治嘔血衄血,心痛嘔噦驚恐,神氣不足,久痔。

穴位功能

郄門穴對應了人體的心之門,郄是空隙的意思,門就是門戶。可以想像,一個房間裡裝的都是對人體有好處的氣和精,這間房子唯一和外界相通的地方就是郄門。郄門是人體氣血深藏的地方,通過刺激郄門穴就可以把體內的精氣調動起來,從而達到養生、治病的目的。郄門穴不光有養心護心的功效,它還有預警的作用,如果按揉這裡出現很強的不適感,則提示我們可能心臟出了問題。

穴位功能一:治療心動過速、心絞痛

郄門穴是治心動過速、心絞痛一味妙藥。我們會常常遇到心動過速、心絞痛等心胸疾患突然發作的病人,這裡我們可以取患者左手手厥陰心包經上的郄穴——郄門穴,這個穴會很痛。

郄門穴在腕橫紋正中直上5寸的兩筋間,有寧心、理氣、活血的功效。可治胸痛、胸膜炎、癇證、神經衰弱、乳腺炎、心悸、心動過速、心絞痛等症。有心動過速和心絞痛的患者記住這個穴,發病時它可用於急救,平常多艾灸還有很好的治療作用。急病不要忘了用郄穴。

穴位功能二:治療癲癇之疾

此穴為氣血深藏積聚的穴位,本穴對於嘔血、鼻出血等熱性出血證有特效;氣血凝澀阻滯,蘊結而成疔瘡、癰腫,亦可取本穴治療。癲癇之疾,由於心神被擾或心竅被蒙,心包代心受邪,且癲癇為急症,故癲癇發作時當急取該穴治療。現代研究表明,刺激郄門穴對肺功能有調整作用,還可以升高血氧飽和度,不致缺氧,從而也能改善心臟功能。

相關焦點

  • 痛風發作頻繁,平時多揉四穴位,行氣止痛保健好
    所以,智慧的中醫先人們學會了通過按揉身體穴位調理身體代謝,防病保健。在這裡,我就像大家介紹四個穴位,通過日常的按揉,舒筋活絡,也能緩解痛風發作帶來的疼痛感。羶中穴羶中,在《簡明中醫字典》中有四層含義,其中之一為胸腔內「心包」所在處。
  • 艾灸這個腿上的穴位,是緩解心慌的好方法,卻少有人知道!
    很多人覺得心悸就是心臟病,但其實這只是心臟的一種正常活動,在醫學上稱為「早搏」,生理學上稱為「期前收縮」。我們常把需要治療心悸分作輕重兩大類。輕者稱為驚悸,患者常覺自己膽小,稍遇點小事心中就悸動不安,甚者心跳得好像像從嗓子裡蹦出來似的,每次發作需要幾分鐘或幾十分鐘才能慢慢平靜下來。重者稱為怔忡,患者終日心中忐忑不安、心跳不已。
  • 冬季寒冷,膝關節疼痛,這幾個穴位你艾灸了嗎?
    關節炎一旦發作,疼痛劇烈。 膝關節疼痛的原因原因1、類風溼性關節炎 ,可出現膝關節疼痛 ,但類風溼青壯年多見,病變累及的多為小關節,單關節少見,可伴有關節腫脹、晨僵、畸形改變等。原因2、膝關節周圍的軟組織傷,包括肌肉韌帶的勞損等。
  • 艾灸這個穴位,能治腿部抽筋,更能消除現代人的「最大頑症」
    祛溼有很多方法,今天掌門師兄要跟大家分享的是,如何通過經絡穴位祛溼,這就涉及到一個人體的重要穴位—承山穴。首先我們來認識一下這個穴位:穴位釋義承山穴是足太陽膀胱經上的經穴。又名魚腹,肉柱,傷山,魚腸,腸山,魚腹山,玉柱,魚腰穴。這個穴位屬於足太陽膀胱經,最早的記載,見於《針灸甲乙經》。
  • 艾灸養生穴位妙用:手陽明大腸經之五輸穴,你了解多少?
    艾灸養生是一種從古至今都有的保健方法,也是中醫針灸療法中的灸法,至今已有幾千年的歷史,在我們施灸之前往往是先找到跟病症相對應的穴位,然後通過燻烤身體穴位的方式進行自然理療。中醫認為,艾灸具有溫陽補氣、溫經通絡、消瘀散結、補中益氣等作用。由此可見,熟練的掌握穴位的知識,對於艾灸養生治病有著重要的意義。
  • 合谷穴,手陽明大腸經與足陽明胃經相交接,按摩,中醫穴位,經絡
    這個穴位,稱它為天下第一穴一點也不為過,因為幾乎所有的病都可以用這一個穴直接或間接的幫助治療,但是如果用按摩或針灸的方法錯誤是會大打折扣的。別名虎口這個穴位就是合谷穴。別名虎口合谷穴的6大功效1、止痛大穴合谷經氣旺盛,止痛效果好,是我們身體上的「止痛片」,幾乎一切痛症都可以找合谷穴來解決,艾灸或者用大拇指掐按這個穴位來止痛。
  • 警惕,不要再同時艾灸多個穴位了
    經常有灸友諮詢艾灸能否同時灸很多穴位的問題,今天我們就來詳細聊一聊。從古至今,包括中醫關於艾灸古籍中的記載,艾灸是有嚴格的順序的。我們簡單點說就是「先背部後前部,先上後下,先左後右,先軀幹後四肢」,這個是所有艾灸名家都一致認可的順序,概括來講,其實就是先陽後陰。
  • 艾灸足三裡穴位的知識 你知道嗎?
    摸到這個骨頭之後。我們用大拇指的指肚從下往上推,當感覺到推不動的時候,拇指所在的地房就是足三裡。2.從下往上觸摸小腿的外側,右膝蓋的膝蓋骨下面,可摸到凸塊(脛骨外側髁)。由此再往外,斜下房一點之處,還有另一凸塊(腓骨小頭)。這二塊凸骨以線連結,以此線為底邊向下作一正三角形。而此正三角形的頂點,正是足三裡穴。足三裡穴在外膝眼下3寸,距脛骨前嵴1橫指,當脛骨前肌上。
  • 忠告:這些「急救」穴位,即使用不上,也一定得知道
    其實,在我們正常用藥的同時,常按身體上的穴位,或許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人中穴是一個重要的急救穴位。中醫認為,突然昏厥是因人體經氣一時紊亂、升降失調後,清氣不升、濁氣不降、清竅失養所致。人中穴屬督脈,督脈入屬於腦,出巔頂交會於肝經,有醒神開竅、調和陰陽、回陽救逆、解痙通脈的功效。現代醫學認為,刺激人中穴,有升高血壓、興奮呼吸中樞的作用。
  • 艾灸不孕不育灸哪裡?艾灸治療不孕症位置穴位圖?(單桂敏)
    hi,大家好歡迎收看香怡御艾的御艾小課文章,今天筆者來和大家聊一聊艾灸不孕不育這方面的知識,讓大家知道艾灸不孕不育灸哪裡以及艾灸治療不孕症位置穴位圖。所以無論哪種情況引起的不孕不育都是可以通過艾灸來調理的,因為艾灸的話本身就是純陽之火,可以通過燃燒來刺激身體穴位達到溫經散寒、疏通經絡、活血化瘀等作用的。穴位的話我還是建議大家艾灸一些婦科常用的穴位,例如中脘穴、天樞穴以及神闕、氣海、歸來、子宮以及腰部八髎穴和腿部足三裡以及三陰交!
  • 艾灸治療腱鞘炎效果好嗎?腱鞘炎艾灸穴位(單桂敏)
    單桂敏艾灸治療腱鞘炎,腱鞘炎艾灸哪裡效果好?大家好,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是:單桂敏艾灸治療腱鞘炎,腱鞘炎艾灸哪裡效果好?腱鞘就是套在肌腱外面的雙層套管樣密閉的滑膜管,是保護肌腱的滑液鞘。上面這段話來自百度百科,簡單跟大家總結一下:肌鍵如同一根鐵絲,(連接各種肌肉)在鐵絲外面再包上一層塑料外套,這個外套就是我們的腱鞘,主要是用來保護肌腱的;這個塑料外套裡充滿了潤滑液,這樣我們肌腱在收到外來壓迫或者肌腱參與活動的時候就可以起到潤滑保護作用。如果肌腱過度摩擦就會損壞我們的腱鞘,也就是腱鞘炎。下面詳細跟大家分享單桂敏艾灸治療腱鞘炎的穴位跟方法。
  • 這些「急救」穴位,即使用不上,也一定得知道!趕緊收藏~
    其實,在我們正常用藥的同時,常按身體上的穴位,或許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這些急救穴,記下用處大1止休克掐壓人中穴人中穴是一個重要的急救穴位。用法:掐人中前,應先察看患者有無呼吸、心跳,如果沒有,應先進行心肺復甦,同時撥打120急救電話。操作方法:將大拇指指尖壓在穴位上,一緊一松地按壓,力度要貫穿指端,節律均勻。
  • 鼻炎,鼻塞最好的緩解穴位
    要解決鼻病的煩惱,可經常按摩迎香穴,這樣有助於鼻子保持舒暢。命名迎,迎受;香,脾胃五穀之氣。此處穴位接受來自胃經的氣血,大腸經和胃經都屬於陽明經。袪病療疾鼻塞、鼻出血、口歪、面癢、膽道蛔蟲症。自我按摩以食指指腹垂直按壓,也可用單手拇指與食指彎曲,直接垂直按壓穴位。每次按壓2次,1~3分鐘。治療功用:祛風通竅,理氣止痛。
  • 艾灸足三裡穴位圖 足三裡的準確位置圖
    很多人都不知道足三裡怎麼找,因此也發揮不出該穴位的作用了。下面,養生之道網為你提供尋找足三裡穴位的方法,當然也配有足三裡的準確位置圖。
  • 藥王曾說,艾灸身上的這個穴位,沒有治不好的頑疾!
    當形容一個人病無可治時,人們常會使用「病入膏肓」這個成語。但大多數人都不知道,膏肓其實是人體上一對重要的穴位。這個穴位在人體的肩背部。中醫典籍中有「打開膏肓,百病難藏」、「運動膏肓穴,去除一身之疾」等等的說法。中醫認為,病入膏肓,人便無藥可救了。因此人在平常,多多艾灸膏肓,就能百病難侵。
  • 回顧三焦經的七個穴位,開啟足少陽膽經的第一個穴位,瞳子髎
    其中每一個穴位又各有特色。關衝是井穴,多用於昏迷急救催醒,也可點刺出血洩熱用於發燒;中渚是輸穴,善治外經病,常用於手指、手臂疼痛、屈伸不利,咽喉腫痛,目赤腫痛,耳聾、耳鳴等;陽池是少陽經陽氣聚集的地方,經常按摩能暖身,也能調節寒熱,用於感冒;外關是三焦經的絡穴,通陽維脈,對感冒怕冷發熱很有作用;支溝是經穴,除治耳疾外,還有潤腸通便的作用;肩髎是治後肩部疼痛、肩袖損傷以及肩周炎的穴位
  • 頸椎不好,艾灸三個穴位,通肩頸,全身輕鬆
    艾灸是中醫常用於治療疾病的手段,操作起來並不複雜,只要找準穴位在家就可操作。通常在治療頸椎病時,用艾灸這樣幾個穴位:1、肩井穴:此穴位於大椎與肩峰端連線的中點上。肩井穴具通經活絡之效,為膽經調暢氣血的樞紐,可影響到膽經的疏洩功能。
  • 學習穴位按摩打通健康養生「筋絡」
    中醫可以通過針灸、推拿、點按、艾灸、刮痧、貼敷等方法刺激體表特定的穴位,來激發經絡之氣,以起到通經活絡、調節人體臟腑氣血功能的作用,達到預防保健、強身健體和延年益壽的目的。穴位保健是一種簡單、方便且行之有效的保健方法,高血壓:百會與太衝穴穴位選擇:1.百會穴,位於頭頂正中線與兩耳尖連線交叉處,可以通過兩耳角直上連線中點來簡易取穴。
  • 噯氣艾灸哪裡效果好部位圖,噯氣艾灸穴位以及時間(單桂敏)
    hi,大家好,歡迎收看香怡御艾的御艾小課,昨天和大家分享了小兒長個艾灸方面的知識,今天和大家說一下噯氣艾灸的知識吧,讓大家知道噯氣艾灸哪裡效果好以及噯氣艾灸穴位以及時間。4.精神壓力大,平時因為心情低落,而且容易衝動生氣,導致交感神經受到影響,抑制腸胃蠕動,讓食物在胃部時間過久出現發酵氣體從而形成噯氣,大家可以想一下如果平時心情不好的時候,就會覺得不餓,就是這個情況。
  • 艾灸這三個穴位,既能解決宮寒,又能去掉肚腩
    除此之外,使用艾灸調理宮寒,是一種切實有效的方法,很多人可能並不知道艾灸,也許聽說過但沒有嘗試過,所以如果當身體有宮寒問題時,一定要試試艾灸,會有想不到的效果。很多人就是抱著試一試的態度,接觸了艾灸,慢慢的堅持,最後得到了非常好的效果。